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漠狂歌-第4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们并不是又掉进了海里,而是掉进了渤海国遗迹的一道缝隙里。而这地方,极有可能就通向了下一段…大秦太子扶苏的那一层。
    秦震兴奋的看着羽东,羽东微微笑了笑,对秦震竖了一下大拇指。这也真是命中注定,没想到秦震慌乱之中摔的一跤,竟然将他们带到了欲寻不得的下一层。(未完待续。。)
    
   

第一百六十七章 太子扶苏
    “你说太子扶苏真的在这里生活过么?”这是秦震在冒出水面的时候,说出第一句话。他究竟是在问谁,他自己也不知道。只不过看着周围明显的人类遗迹,他心中感到一阵茫然。
    “我想,他一定在这里过”羽东笃定的说着。并且快速的游向了这一层的岸边。这里和渤海国以及不一样,凭心说,渤海国的遗迹稍微显得有一些潦草,而且怎么看都是一个附属强国的样子。而现在他们所到的地方却不同,每一处石壁都是雅致的雕刻,四周散落着无数青铜器皿。
    秦震无法相信的睁大了眼睛,因为历史上的扶苏,早就被李斯和赵高合谋害死了!他在秦始皇死的那一刻,也就跟着一起死了可是现在事实却在强迫他们接受违背历史的现实…扶苏没有死,至少当时没有死!他只是隐居在了普天之下谁也无法找到的地方,渤海之下。
    要知道,一个人就算对历史再不感兴趣,他所认知的历史,也是很难改变的。就比如,现在所有人都知道八国联军进攻清朝的事情,可如果现在忽然告诉大家,圆明园是失火被毁,慈禧没有垂帘听政,一切都是按照正常的天数发生的恐怕,没有人会相信。
    如今他们要相信太子扶苏当年没有死去的事实,确实有一些困难。
    上了岸,羽东第一件事就是朝着一面刻满篆文的石壁走了去。
    海水的侵蚀,亲年岁月的斑驳,并没有完全抹煞了这些字迹。石壁上的字迹秀雅隽挺。人常说,字如其人。这清瘦的旧字迹,仿佛能映照出当年字迹主人的风雅绝世。
    “这是扶苏写的么?”秦震看着那一行行忏悔的字迹,很自然的推断出了笔者为谁。
    羽东没有说话。只是怔怔的看着那些古篆字。大概所有的人都未曾想到,那惊艳绝伦的华夏第一太子,扶苏竟然唯一留下的亲笔就是一段悔过书。
    他认为自己是大秦的罪人,是华夏的罪人。文中甚至提及到他情绪激动时的想法,他觉得自己是毁灭了大秦的第一罪人。
    至于为什么会这么说,还得从扶苏的仁慈说起。
    一直以来。历史上扶苏唯一的正面形象就是阴柔唯美,宽容大爱,绝世风华。也正因如此,虽然秦始皇嬴政从来没有立过皇后,从来没有立过太子,但是在他病死途中之前,还是亲自下了遗诏,要扶苏回咸阳举行丧礼并且继承王位的。始皇嬴政雄才大略,他十分清楚该把王位传给谁。由此也能看出。秦始皇并不是一心“仙”迷心窍,认定了自己一定能长生不死。如果他真实那样愚蠢,就不可能在临终之前传召扶苏回咸阳。他很清楚,自己一旦闭上了眼睛,必须得有一个人来继承他的大秦江山。这个人,非扶苏莫属。
    但问题就出在,扶苏和那五马分尸的李斯向来就有矛盾。从劳民伤财,到焚书坑儒。扶苏和李斯的所有想法。几乎全部都背道而驰。扶苏就像是秦朝之后,大汉的儒家份子一样。温文尔雅,被法家排斥在外。
    这段悔过的话,不难看出,扶苏有后悔。他清楚外面世界发生的一切,但是却没有能力再去转变。他恨自己,他怪自己。他怪自己的仁义和懦弱。如果他早知道胡亥继承王位会比秦始皇还要暴政的话,那他断然不会选择就此“赴死”,人间蒸发。
    他不会以“君让臣死,父让儿死”这些荒唐的理由,轻易断送了自己的性命。如果扶苏当年继位。或者知道了李斯假传诏书,一怒而挥军咸阳的话,那还会有陈胜起义么?刘邦项羽还会有楚汉之争么?也许整个中国的历史都会改变。如果扶苏知道,他的死、他的消失,彻底断送了几辈人的心血,断送了他父王嬴政一生的拼搏,他还会选择应诏自杀么?
    从忏悔铭文中的字字句句可以看出,扶苏爱民如子、谦逊待人,深得广大百姓的爱戴与推崇。秦始皇要他继承王位,绝对是一个正确的选择。这也间接证明了,秦皇的眼界之高原。
    《陈涉世家》中曾经提过这样一句话: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乃公子扶苏。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陈胜,他虽然起义造反,但是他当时不过就是一个服徭役的人而已,就连他都如此拥护扶苏,可想而知扶苏在老百姓心中广受爱戴的程度。
    这片石壁上的文字彻头彻尾的写了扶苏的挣扎和痛苦,他对六国百姓遗民的政治主见是重在安抚,以此来化解六国与秦国的直接仇恨。就当是秦始皇的所作所为来看,以此来收服六民的心,绝对是一种上策。由此可见,扶苏在仁义宽厚的性格基础上,也是很有政治远见的。
    当扶苏被下旨去帮助蒙恬建筑长城的时候,他的军事才能也彻底被激发了出来。由于扶苏抵御匈奴,屡建奇功,他在军中的威信也与日俱增。再加上他温厚待人,谦逊有礼,更是逐渐形成了一批支持他的队伍蒙氏。
    要知道,蒙恬、蒙毅这两兄弟在秦朝的影响力有多大!这也就证明了扶苏当时的威信和被期望的有多高了。
    也许,扶苏自己是知道的,他若是想要称帝很简单、很容易、甚至可以说是上应天意,下顺民意,而且还如了始皇嬴政的愿。以他在军队和民间的威望,只要他公子扶苏振臂一呼“清君侧”!!那秦二世的皇位就绝对会是他的。
    可是,或许扶苏真的是太善良了,他的仁义变成了他的弱点。他的仁义变成了他必须走向死亡的关键。因为他怕战火一起刚刚才太平了几年的百姓就又要遭殃,刚刚稳定的大秦基业就要在烽烟战火中摇摇欲坠。也或许是扶苏不愿意手足相残,他不想与胡亥争夺皇位。反正都是嬴政的儿子,他不在乎,他不介意只要是有人能够替嬴政继续掌管大秦江山,这江山是谁的,他无所谓
    也正是因为当初这一念之差,如今才有了这渤海之下,满墙布满血泪的忏悔书。
    扶苏认为,不管他当初有功有过,最后他终究都是以“死”来逃避面对了一切。他让百姓将士们失望了,他让千古一帝嬴政失望了,如果他但凡有一点儿嬴政的霸气和魄力,最终的结果可能都不会是后来的样子。
    尽管扶苏的死有太多太多无法解释的疑点,可他的离去仍然是断送了大秦王朝复兴的最后一丝希望,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一统华夏的王朝,就这样结束在了战火硝烟之中。
    据史书记载,当时的情况是:“使者至,发书,扶苏泣,入内舍,欲自杀。蒙恬止扶苏曰:陛下居外,未立太子,使臣将三十万众守边,公子为监,此天下重任也。今一使者来,即自杀,安知其非诈?请复请,复请而后死,未暮也。使者数趣之。扶苏为人仁,谓蒙恬曰:父而赐子死,尚安复请!
    也就是说,李斯派遣的使者到了,给了扶苏诏书。上面是李斯假传的皇诏,要扶苏自杀。扶苏听后悲痛欲绝,但是仍然选择了自杀。当时扶苏的身边只有蒙恬,蒙恬劝扶苏,皇上在外面,根本没有立太子,咱们三十万大军镇守边疆,公子你才是掌管的人,这是天下的重任!今天看见一个使者前来,你就自杀?你怎么知道是不是假的?是不是诈?要我说,回信好好问问,问对了再死也不迟。
    可是扶苏仁人,他却告诉蒙恬,我爹要我死,我还有什么好问的?
    历史的记载,到此为止。后面到底怎样了,恐怕在此之前,从来没有人能说的清楚。可是扶苏傻么?他缺心眼儿么?不,绝不是。这封明显有着很严重问题的诏书,他不可能看不出来。
    只是,史书无记载。或者说,当初项羽的那一场屠杀,那一把大火,真正留下的秦朝史官还有几个?真正留下的大秦历史还有多少?剩下的,大部分都是汉朝撰写出的前朝事迹。于是,秦始皇的十恶不赦开始出现了,秦始皇的暴戾专行开始出现了。而关于扶苏,更是一笔带过,只留给了世人惊鸿一瞥。
    谁也不知道扶苏到底怎么死的,也不知道蒙恬后来是怎么做的。那段久远的历史,就这样被后人模糊而清晰着,就这样被后人篡改而广而传之。
    今天,看过了扶苏的这一面石壁的忏悔书,他们终于明白了其中的真相。终于明白了,大秦第一太子,公子扶苏最后的结局究竟是如何。原来,没有懦弱逃避,也没有妇人之仁,扶苏到底还是听从了蒙恬的话,躲避到了黄渤海之下,守护九鼎,也顺便观看秦朝的后世。
    也许当初他们本来是想,让扶苏先在这里守着,一旦胡亥不是仁君明主,到时候就可以说服扶苏挥军咸阳了。可最后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扶苏在这渤海之下悔恨了终生,他除了守护了九鼎,什么都没有再做到(未完待续。。)
    
   

第一百六十八章 古怪人脸
    看过了这样的一段历史之后,秦震忽然觉得自己似乎是有些可以理解羽东为什么如此欣赏公子扶苏了。
    或许,他不是一个有魄力的霸气君主,但是他的仁慈宽厚、谦逊风雅,却值得后人高看一眼。
    秦震触摸着那饱经了历史沧桑的字迹,喃喃低语道:“公子扶苏,他就这样在这里度过了他那本该不凡的一生么?”
    很难想象,一个如此惊艳卓绝的人,竟然会像个犯了天规的谪仙一样,被囚困在这渤海之下那是怎样的一副凄凉场面。
    也许事到如今,他们就算是想找到扶苏的遗骨都已经不可能了。唯一能与扶苏有交集的碰触,恐怕就是接下来惊险诡谲的一幕幕了。因为扶苏既然没有回到外面的世界去扭转大秦的结局,那他毕生的时间也就都只剩下在这里研究如何守护九鼎了。
    像扶苏这样的文武全才,他设计出来的“保险措施”,一定不简单。所以他们大家谁都不敢掉以轻心,深知在这里即将遇到的危险是怎样的。
    在这面写满了悔恨字迹的石壁背后,就是一道巨大的石门。想蒙恬扶苏连长城都能筑的起来,这海底的建筑,应该也是根本就不在话下的吧。
    当他们大家来到了石门之前时,同时都看到了石门上有一个怪异的雕刻。那是秦震他们从来没有见过的东西,就像是一个水银的人脸在垂着泪这、这模样实在是太怪异了。
    就说吧,扶苏这一层不是那么好走的。还没进门呢,大门上的古怪雕刻就把他们给难住了。不管这处遗迹到底是做什么用的,既然打算在石门上装饰石刻,那怎么说也不该弄了这么个怪东西才对啊!
    老顾在一旁也是看着那个人脸不禁苦笑道:“这公子扶苏是不是也太多愁善感点儿了?后悔的话写满了一面墙,现在还来个哭泣忧伤的脸刻在大门上。他怎么那么”
    没等老顾说完,羽东就在一旁接道:“你说错了,这张脸是一个警告标志。垂泪的样子,应该是要告诉来者,进去了,就别后悔。没有退路了。”
    听羽东这么一说。老顾也是一脸的错愕。大概是听扶苏的故事多半都是温文尔雅的,没想到他竟然也会有这样的一面。
    “这这公子不是很温柔的一个人么?怎么还能干这种事儿?听着挺吓人啊!那门后面,你们说到底会是什么呢?”老顾好奇的看着那张石刻的脸。
    秦震这时在一旁无奈的说道:“都告诉过你了,扶苏是一个非常有军事才能和政治远见的人。而且他在这里的目的是想守护九鼎,那他可能面带微笑的等着贼人上门来盗吗?你不能只看到他谦和温柔的那一面,能让秦始皇看重为继位之子,必定是有大才能的。这石门的后面,想必应该是万分凶险。可是不从这扇石门过,我们就无法找到禹王鼎”
    秦震说的这个矛盾是确实存在的。他们从找到扶苏遗迹的这一刻起,就意味着必须要顺着扶苏设计的道路,才能到达禹王九鼎的藏放之处。虽然明知道这里面会走的十分艰难,可若想找到九鼎,却也就只有这一条路能走。
    嬴政之后,唯一还能清楚知道九鼎在哪里,并且妥善严密看管的人,恐怕也就只有这位公子扶苏了。
    所以他们大家现在是别无选择。只有打开石门一路走到底。只不过现在一看到这所谓的警告标志,他们就更得多加小心了才是。
    老顾这时不解的问道:“东少。你为什么会觉得这是一个警告的标志呢?”
    “因为这张脸在别的地方曾经出现过。”羽东淡淡的答道。
    “啊??太子弄的这脸,竟然在别的地方出现过??哪里哪里啊?”老顾的眼睛闪烁着好奇的光芒。
    而羽东却看了看他,似乎很难开口告诉他那个地方是哪里。
    秦震见状也忍不住问道:“如果有另一个地方有过这样的标记,那对咱们了解里面的情况说不定会有帮助呢?”
    “不会有什么帮助。”羽东果断的说道。
    秦震听着有些着急,不由得急道:“那到底是个什么地方啊?你就告诉我们不就得了吗?难道你还怕我们接受不了怎么着?”
    看着秦震那焦急的样子,羽东只好对他沉声说道:“那个地方是金星和火星。你觉得。这对我们有的了什么帮助吗?”
    “金、金星?!”秦震吃惊的张大了嘴巴。羽东的回答哪怕是这地球上的任何一个地方,他都完全可以坦然接受。就是没想到,这一句话就给整到外太空去了!
    更何况还是秦朝时期的太空,扶苏又是从哪里了解到的这个人面标志呢?
    眼看大家都是大吃一惊的表情,羽东只淡淡的说道:“你们不必那么震惊。我也没有想到在这里竟然会看到这个标志。当然,也许只是巧合的人面石,但是这垂泪的标志,却真的太像了”
    “金星上有人??”秦震问这句话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这人面石的造型完全就是人的脸,而不是什么外星人、小怪物、奥特曼。所以如果金星上也出现过这样的石头,那就证明至少得是一个长得和这人面差不多的人创造出来的。可是人类是不可能到的了金星生存的。这就是第二个原因,金星表面的温度达到了500多度,大气中二氧化碳占到90%以上,时不常的就会降落一场腐蚀性的酸雨,还经常会刮起比12级台风还要强的特大热风暴。这样残酷的环境,人是不可能在那里生存的。
    况且,金星周围全部都是厚重的云层,人类用了二十年的时间,发射了二十多个探测器,也终究没有看清楚金星的面目。而几千年前的大秦太子,又是从何得知这个垂泪的石像呢?
    对于金星上有没有人的问题,羽东回答的很直接、很专业。据他介绍,从1960年到1981年,二十年内不断有人发射探测器想要去了解金星。可是由于金星表面的环境,始终无法靠近。直到八十年代初,美国的一个探测器才终于窥探到了金星上面的真容。可是传回来的照片令各国震惊,因为照片显示金星上有大量的废墟
    经分析,金星上的城墟至少有两万座,这些城墟都呈“金字塔”状,可以说每个城市都是一个巨型的金字塔,没有门也没有窗,出入口在地下。
    两万座城墟摆成了马车轮的形状,中心是最大的城市,条条大道呈辐射状连接着周围的小城市。由于金星表面的环境不适合宇航员登陆实地考察,所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