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医行大唐-第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要保住兴元,兴元节度使石君涉控制的军队首先在他的命令下发起进攻,要夺取城门的控制权。严遵美预料到了这种情况,他的军队已经严阵以待。
    箭矢横飞,有所准备的职业士兵对这种阵地战很擅长,第一波进攻被轻松粉碎了。
    兴元府城一共是五座城门,其中有一个水门,其它四门正好位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本来,石君涉控制着包括南侧水门在内的三座城门,可是现在没有任何作用,一座城门被打开就等于失去了兴元府城,因为据斥候来报,神策军距离府城只有不到十里了。
    争夺进入最关键的时刻,石君涉的命令发出,一次亡命的争夺开始。。。。。。
    百姓们都是闭门不出,喊杀声让他们知道城内发生了火拼,至于原因,百姓心中有数。
    石君涉控制的军队等于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为了保住自己的兴元府,石君涉开出了赏格,这是最后的努力。石君涉控制的军队推进速度很快,双方的弓箭战结束,血肉横飞的近身搏斗开始。
    石君涉的团练兵汉夷各半,善战的是他雇佣的羌人和土人,这些羌人和土人等于他的牙兵,作战力最强。
    随着羌人和土人的大量加入,严遵美控制的两座城门开始有些吃紧。毕竟节度使石君涉控制的军队人数占优,严遵美的士兵伤亡开始急剧增加。
    情况的不妙让严遵美心急如焚,禁军士兵的速度成为了关键,只要神策军一到胜利将不会有任何悬念。
    “再去几个人,让神策军加快速度!”严遵美已经派出人去联络神策军,但神策军久久没有到来,形势严峻,也让严遵美再也沉不住气了。
    就在严遵美再次派出的几人快马加鞭出城的同时,他派出的第一批人已经到了兴元府南侧几里之处。而此时的神策军大军刚刚过了褒河,正在向南快速前进。
    兴元第一批出来的人首先碰到神策军大部队的斥候,不敢啰嗦,这些人看到友军,立刻就呼喊起来。
    “请问是神策军哪支友军?兴元府监军使麾下官健校尉,奉严管军之命特来通报消息,兴元府城的城门已经打开,现在正在争夺城门,请加快速度!”
    这个消息简直是天籁之音,宋继鹏和宋继筠兴奋地无以言表。
    “加快速度!极速前进!”
    几里的距离不远,大军很快就看到了兴元府城的轮廓。
    第二批通传消息的人到来,这时候,大军距离兴元府城还有不到五里。
    兴元府城内。
    “都督!都督!神策军来了,神策军就要到城下了!”
    这种关键时刻,神策军竟然到了,石君涉傻了。
    石君涉半天没有反应,跑回来的斥候赶紧再次通报:“禀报都督,神策军即将兵临城下,请都督定夺!”
    “出城,赶紧出城!”
    定夺什么?两座城门大开,神策军到了就会直接进城展开攻击,反应过来的石君涉才不会在这里等死。
    唐高宗、武后时期,为了加强防御力量和改变临时征调的困难,这类屯戍军设置愈多,并逐渐制度化,形成有固定驻地和较大兵力的军、镇、守捉,各自置使。行军大总管也逐渐演变成统率诸军、镇、守捉的大军区军事长官,于是长驻专任的节度使应时出现。节度使成为固定职衔,是从睿宗景云二年以贺拔延嗣为凉州都督充河西节度使开始。
    至玄宗开元、天宝间,北方逐渐形成平卢、范阳、河东、朔方、陇右、河西、安西四镇、北庭伊西八个节度使区,加上剑南、岭南共为十镇,始成为固定军区。节度使受命时赐双旌双节,得以军事专杀,行则建节,府树六纛(大旗),威仪极盛。节度使集军、民、财三政于一身,又常以一人兼统两至三镇,多者达四镇,威权之重,超过魏晋时期的持节都督,时称节镇。于是外重内轻,到天宝末酿成安史之乱。
    作为这样一个集军政为一身的节度使,按照时代来说石君涉不称职,绝对是不称职。
    石君涉不称职原因其实很简单;兴元久经战乱。**获胜的牛勖为山南西道节度使的时间不久,他就被鹿晏弘夺取,后鹿晏弘弃兴元东走,攻陷许州,杀忠武节度使周岌,不久他被蔡州刺史秦宗权击败。山南西道节度使变成了杨晟,而杨晟是杨复光的人,不久后田令孜把山南西道节度使变成了石君涉。
    就是这样一种情况,造成了石君涉对山南西道的控制力并不是很强,也让严遵美有机会控制了一部分军队。石君涉就是这样一个人物,这个时代最缺乏统治力的节度使。
    拒绝皇帝和曾经的恩人本身就是一种不忠,这种不忠的人总会对某些事物和人有一种畏惧心理,石君涉无疑是其中的典型。
    山南西道节度使石君涉就这样跑了,所有的战斗已毫无意义,团练们的崩溃只在这一刻。。。。。。

141 没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
    对宋继鹏、宋继筠和陈墨三人来说,这是一场没有战斗的占领。而他们同时也发现,想要抓住石君涉也不可能,因为他们没有哪怕一匹马,根本追不上石君涉。
    严遵美也没有去追赶石君涉,他知道石君涉这次已经完了。身边没有多少军队,对抗朝廷军队和皇帝的罪名他已经坐的实实在在,除了朱玫和李昌符没有人会收留他,石君涉已经穷途末路,依照他的愚蠢,再也没有了东山再起的本钱。
    严遵美领兵出城和宋继鹏、宋继筠、陈墨三人会面,互相之间谁也不认识谁,但不足以抵消相见的兴奋。
    取得兴元府城等于给皇帝找好了落脚之地,对于严遵美来说是一次忠君报国的机会,当然,做为内官,最好的职司就是在皇帝身边。严遵美自己本身也想回到长安,从他对待众人的态度已经表露出来。
    在神策军驻扎在兴元府城内和城外后不久,毛家岭的消息传来,守在毛家岭上的团练兵得到兴元失守的讯息,他们也崩溃了。这也让神策军留在毛家岭之北的少数军队安全了,故布疑兵并不容易,一旦被识破就是灾难,现在彻底放心了。
    作为在兴元好几年的实权人物,严遵美很有能力和号召力,四散的团练兵在他的指挥下开始被收拢起来。
    栈道很重要,第二天,在众人配合下,由严遵美主持,栈道用最快的速度开始修复。
    在栈道修复的同时,陈墨和他的手下要回去了,兴元基本没有了威胁,宋继鹏也要带兵回去。宋继筠和他的士兵留下来和严遵美继续留守兴元,这也是最稳妥的一个方式。
    过了毛家岭,沿着褒河河谷北反,当陈墨和宋继鹏出现在凤州的时候,已经是光启二年二月初六。
    姚开和西门重遂已经知道兴元的消息,在欢迎陈墨和宋继鹏回师之后,宋继鹏立刻带兵回返凤翔。
    王重荣、朱玫、李昌符复上表请车驾还宫,诛田令孜。而据可靠消息,实际上朱玫、李昌符已经准备出兵直奔凤翔。
    另一个消息是,邠州奏事判官李松年已至凤翔。李松年送来一些人,这些人正是那些要跑来凤翔追赶皇帝的一些低级官员。要跑到凤翔的官员毫不奇怪的在沿途被乱兵所劫掠,是李昌符出钱给这些官员重新置办官服车马并送来了凤翔。
    李松年可不是专程来送这些官员,恰逢朱玫、李昌符扬言要出兵凤翔,他的目的很耐人寻味。而李克用和王重荣没有继续揪住朱玫、李昌符不放,现在只上表要求诛杀田令孜,请皇帝驻跸在凤翔,这件事更加耐人寻味。
    另一个消息也很令人玩味,神策军大将军宋文通被任命为武定节度使。武定节度使辖洋州,洋州属山南道,山南道分为东西二道,洋州属山南西道。这是一权利和利益的分配,皇帝显然已经在行使自己的权利。
    很明显的表露,皇帝在拉拢宋文通。不到万不得已,皇帝不愿意再次去兴元,他想摆脱田令孜的控制。
    事实上,宋文通在摇摆不定,陈墨也知道这一点,因此他果断的在凤州停下了自己的脚步。
    。。。。。。
    京师很富足,当然,这种富足抢起来会更方便。
    溃兵是惑乱之源,李克用抢了一把心满意足的回师河东,王重荣抢的比李克用还多,因为他的士兵更多。抢够了自然要撤,王重荣比李克用还心满意足,他随后也撤了。
    两支获胜的军队离开,京师立刻成了溃兵的天下。
    财富向来让人动心,尽管被抢的差不多了,但总比一点抢不到要好。朱玫、李昌符没有按照自己嚷嚷的口风去凤翔,而是带兵直奔混乱不堪的京师。
    溃兵无处不在,就如同蝗虫过境。当朱玫、李昌符带领手下跑到京师,他们发现除了可以占领偌大的京师,除了抢人,已经抢不到太多东西,那些蝗虫太厉害了,厉害的让他们感觉要赔本。
    世界上总有一些好事者,当然好事者也是为了讨好自己的新主子。一名溃兵将领告诉朱玫,很多官员和百姓跑到了子午谷的子午堡内,那里金银珠宝肯定不少,当然肯定也有很多粮食,据说驻守子午堡的将领左睿兵力有限但很富足,不如去那里抢一把。
    数万大军别的不缺,就缺粮食,时间充足,子午堡自然不会放过。
    子午堡距离长安仅仅只有二十余里,朱玫害怕李昌符也得到这个消息。兵力充足,无事可干,他立刻派自己手下大将袁兴谋带领一万五千人直奔子午堡。
    现在的子午堡简直成了收容所,附近百姓几乎都跑往了这里,因为他们的子弟就在子午堡从军,知道子午堡很安全;很多无处可去的官员也带着家眷跑到了这里;当然也有不少宫女和内官跑了过来,也让孟淑妃和田焕不在孤家寡人;另外,左睿还做了一件事情,他让手下收拾那些溃兵,这些收拢起来的溃兵之中有可用的人,正好补充力量。
    在袁兴谋带领军队距离子午堡还有十里的时候,左睿的斥候已经把消息传到了子午堡之中。
    子午村的所有人和作坊已经搬迁到子午堡,陈泉和六娘无疑成为了子午堡最尊贵的客人,四位老人很投缘,生活在一起很和谐,当然,这有小汐的很大一部分功劳在内。
    一大家子,小丫头是最担心陈墨的人之一。
    没别的事情,整天就知道往左睿的营中跑,一天恐怕要问二十遍,小丫头勤奋的左睿已经快要崩溃了。已经和皇帝失去联系很久了,道路被阻绝,他怎么会有陈墨的消息。
    “大兄,听说有人回来了,有没有大郎的消息?”
    小丫头眼睛瞪的溜圆,这神情让左睿再一次感叹,女大留不得啊!留不得!
    今天直接赶走算了,左睿开始解释:“没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李克用和王重荣已经撤兵,朱玫和李昌符来了,这说明陛下很安全,陛下安全大郎自然也就安全。今天有事情要办,就是。。。你大兄今天要揍朱玫那些手下一顿,听说来的是他手下大将袁兴谋,这厮可不简单,曾是边将,和沙陀人战斗过很多次。所以,小汐你还是回去静等消息,看看大兄用二弟的武器给他们点厉害瞧瞧。”
    “真的有人敢来进攻子午堡?”小丫头满脸惊讶,她知道子午堡太强了,尤其是陈墨发明的火妖,威力强劲的根本不是人可以抗拒,想不到有人敢来触霉头。
    “有人来进攻好啊,我们的武器可以经受一下实战检验,小汐回去吧,会有好消息,二弟的武器会是惊喜。”
    小丫头还是知道轻重:“那。。。我回去了,大兄记得打败朱玫和李昌符赶紧派人去凤翔。”
    “我知道!”左睿心中摇头,小丫头想得太简单了,朱玫和李昌符纠集的军队没有十万也有七八万,左睿可不敢硬拼。
    不但是小丫头们在担心陈墨,同样在子午堡内的李三斤、李贵、陈远等人何尝不是如此。在陈墨身边习惯了,没有了无所不能的陈墨,众人心中的寂寥可想而知。
    左睿刚刚打发走小丫头,李三斤和李贵一众年轻人跑了过来。
    “我们都是好弓手,要去堡上杀敌。”在左睿面前有话语权的只有李三斤了,见到左睿李三斤直接就说明来意。
    “这是军队之间的作战,三斤你掺和什么,还嫌我不够担心?”看到几人,左睿直皱眉。
    李三斤赶紧央求:“兄长,这子午堡不是从来没有过被攻破过吗?我们有长弓,还有。。。手雷,兄长你就让我们上堡吗,也算助力!”
    左睿一瞪眼睛:“我不缺人,你看着子午谷中有多少军队?不少于四万,子午堡连一万人都摆不开,都给我去后面好好呆着!”
    李三斤嘴太笨,这时,李贵赶紧站出来:“将军,这弓都是我们亲手做的。你看,我们在堡上正好看一看实战的应用,有什么缺陷一眼就能看出来,也好进一步改进我们的制弓吗?”
    左睿笑了,说的天花乱转,这帮年轻人哪是什么看弓,纯粹是想参战。
    不过参战不是什么大问题,子午堡就是铜墙铁壁,不要说一万余人,就是五万人能攻破子午堡也属于神迹,朱玫哪里知道子午堡的强大:“参战可以,但是。。。要遵守我的军规,都知道军规吗?”
    “知道。。。知道。。。”一众年轻人频频点头,子午村就有军队驻扎,军规还是知道的。
    “那好,一人一身山纹铠,到时候听从命令,若不听军令擅自开弓或大呼小叫,到时候别怪我一脚把他踹下去,都记住了吗?”
    “记住了。。。记住了。。。。。。”终于有了机会,一群年轻人赶紧答应。
    “那就好,来人呐。。。为了安全,一人一身将军铠,给他们穿好,然后去堡上。”
    左睿说完,也不等众人感谢转身就走。
    不久,一群士兵跑过来,铠甲自然也带了过来。
    铠甲摆好,众人终于知道左睿为什么不等感谢了。果然安全,每人都是双层甲;里面是一层锁子甲,然后外面再套上一层厚重的银色山文铠。
    这套装具闪闪放光,漂亮的无以伦比,尤其是还带着明亮悦目的护心镜,很安全。
    威武的同时,这身甲也很重,有多重呢?
    这就是唐代将军的标准装束,锁子甲三十斤,山文铠还要附着头盔、肩护、护臂、抱肚、胫甲等等。。。这双层甲足足近百斤之重,一般人穿上之后就别想走动了。。。估计也只有李三斤这样天赋膂力的人才能够行动自如一些。

142 屠杀
    山文铠是防护力最强的甲胄之一,尤其是在对弓箭的防护方面可以说很完美。山文铠的“倒丫”甲片中间凸两边凹,由多片甲片相互扣合成整片甲,这样甲表面形成无数的凹凸面,非常利于防箭,可以说是对弓箭防护力最强的甲。
    何况。。。还是双层。
    一群步履蹒跚的“将军”在士兵的带领下开始爬向城堡,这些“将军”很特别,没有带刀剑和长矛之类的武器,而是人手拿着一个扁担。
    左睿军中的长弓手是特殊部队,普通士兵们现在终于确定了,特殊部队就需要特殊指挥,这些手持未上弦长弓的“将军”们应该是指挥官,临战指挥官就应该具有这样的防护。
    身高体壮的李三斤第一个爬上城堡,后面的诸位“将军”太艰难了,跟随的士兵们不得不上前帮忙。士兵们用的是抬,这些“将军”需要抬上去,因为他们好像迈不动步子,只能这样抬上去。
    左睿好像不使用养尊处优的“将军”,今天有些奇怪。不过,左睿的命令就是最高指令,必须执行。那位护军使景从安不管事,他年龄太大,只负责在后面听军报,别的一概不管。众位“将军”被请上城堡,最后一批斥候回堡了。
    敌军距离五里,一次防守战即将开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