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观战笔记-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美英“情报门”(5)   
  “保皇大法官”赫顿。闹剧最后总得有人出来收拾场面。这个人物必须有点权威性,会拿捏分寸,能将事情摆平。环顾英伦,堪当此任者,谁?赫顿。别误会,不是曾到中国来当过一阵足球教练但没有搞出什么名堂的霍顿,而是“英国最资深的法官之一”布莱恩·赫顿,由他领导一个委员会,来主持对“凯利事件”的独立调查。赫顿是英国最高法院(上议院)12位法官中的一位,73岁了,资历深,脸上皱纹也深了。在他审理过的案件中,最出名的是智利前总统皮诺切特一案,此案也曾引发过诸多争议。赫顿这位“资深大法官”,分量全在“资深”二字上。他吃了一辈子英国政法饭,怎能不深谙法律与政治相互关系之奥妙?身为大法官,靠什么拿住人?靠“公正”。赫顿先放出话来,希望在皇家高等法院举行的一系列调查听证会都能够对全英国民现场直播,以完全公开的方式公正地进行司法调查。怎么样?“公正”吧!这叫“先声夺人”。然后,赫顿端住架子,开始传人听证。从政府官员、BBC记者、新闻主管、凯利遗孀、国防部长等等,一直传到首相大人布莱尔,一个个被叫到高等法院去问话,搞了几个月,询问了70多人。其间,案情进展跌宕起伏,媒体报道评说纷纭,公众猜测五花八门。那些天,赫顿拿起铅笔敲脑门,放下宗卷喝咖啡,踩着地毯转圈子,站到窗前去发一小会呆,掂量、琢磨、苦苦思索。他深知,公众有反战心理,“民意不可侮” 
  嘛。可是,英军也不能长期不打仗呀,隔几年打它一仗还是需要的。马尔维纳斯群岛那一仗已经过去20多年了,海湾战争也过去十年多了,伊拉克这一仗打一打也无妨嘛,再不打这支军队就退化了,英国就更不像英国了。布莱尔这个人嘛,开战心切,他可能曾暗示手下对“情报”作了点手脚,一不小心,落下把柄,遇到麻烦,教训不小。挨点批,也好让他长点见识。但布莱尔上台以来,英国经济还算搞得不错,失业率较低。环顾英国政坛,目前还看不出谁的能力胜过他,所以对他还得保一保。赫顿心有所“保”,就必有所“弃”。在他看来,那些同政府站在对立面的官员、大臣,吃里扒外,有失体统,太不像话了。还有,拿了政府拨款却处处和政府作对的BBC,此次也决不能给他们留什么面子。另外,他又想到了此事直接关系到英美两国关系。虽然布莱尔在美国面前表现得如同“仆从”,让英国人很不舒服,但英国若是一举把布莱尔拉下马,不是明摆着给美国小布什难堪吗?当初,英美两国不顾国际舆论反对,兴师动众打了这场伊拉克战争,现在萨达姆也抓到了,回过头来却自己动手把两国首脑搞倒,这不是让全世界都来看英美两国的笑话吗?这样不行啊。堂堂英国皇家大法官,归根结底还得把英国的国家利益摆在第一位。想到这里,赫顿心里有底了,主意拿定了,腹稿打好了。然后,他躲得远远的,跑到家乡北爱尔兰去撰写、推敲调查报告的结论部分。 
  这是足以决定布莱尔等人“生死”的部分,草率不得、疏忽不得。结论部分拟毕,长达89页,他看了又看,想了又想,改了又改,可以了。又一想,英国公众反战倾向甚烈,而他这个调查报告“保皇”色彩甚浓,公布出去,能否服众,要冒很大风险。但不怕,万事预则立,先把退路准备好。他先让办公室向外公布了一项个人声明:本人布莱恩·赫顿勋爵,将在公布调查报告前一天退休。原定2004年1月12日公布调查报告,他选择1月11日退休。真不亏是搞了一辈子法律的“资深大法官”,把事情策划得严丝合缝。什么叫“老谋深算”,赫顿又让世人长了一回见识。赫顿知道,他这个调查报告,好比是高压锅里焖的一锅肉,多少人都在等着要闻香味、尝。13。 067 鲜味。但高压锅开急了会炸着自己,他先放一点点气出来,让公众对他这个调查报告的基调有个思想准备。《太阳报》提前得到赫顿报告的核心内容:布莱尔平安无事。舆论哗然。吵吧,高压锅内的气压已经得到部分释放,赫顿的试探已经达到目的。1月28日,赫顿报告正式公布,四点结论:第一,凯利是自杀,与旁人无涉。第二,国防部新闻办公室不是故意泄露凯利名字,是被媒体逼的。不过,国防部在向媒体通报凯利名字之前,未能提前通知凯利本人,疏忽了。第三,没有证据能说明英国政府有意捏造情报。第四,首相布莱尔没有任何不诚实和不光彩的行为。最后一点,语气特别肯定,力保布莱尔逃过劫难的意图昭然若揭。 
  “倒霉的BBC二巨头”戴维斯和戴克。赫顿在报告中说,BBC关于英国政府故意夸大伊拉克威胁的报道“没有根据”,BBC上层未能对记者吉利根的相关报道加以核实,新闻编辑工作存在缺陷。BBC“二戴”一看,事已至此,不必争了,没有用了,最后一个字:撤。BBC董事长加维因·戴维斯立刻向公司递交了辞呈,黯然引退。BBC总经理格雷格·戴克也在当天道歉、辞职。《每日镜报》指出,赫顿报告“抓小放大”,对伊拉克究竟有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这个大问题避而不谈,只抓住几个细枝末节作足了文章。但是,就算你《每日镜报》的评论一针见血,又有什么用?这才显示出大法官赫顿的高水平呢!纵有数千名BBC雇员上街举行示威,抗议赫顿报告威胁新闻自由,带来“政治压力”,也已徒然,喊喊而已。赫顿微笑着向人们挥手道:“再见啦!”   
  美英“情报门”(6)   
  四 以上,不厌其详地介绍和评说了美英“情报门”的概况。最后,有三个问题需要作点简要归纳。 
  第一个问题:如何看待战争的“理由”?这里面包括:发动战争究竟需不需要理由,这种理由是从哪里来的,它怎样才算站得住脚,等等。对于这个问题,似乎可以用多种不同方式。14。 068 来回答。例如,有一种回答是个陈述句,很认真地说:“是的,战争是需要理由的。”但这种回答书呆子气太重啦,战争“理由”也能用“一是一、二是二”的方式来陈述的吗?战争也是“照章办事”的事情吗?“兵者,诡道也。”(孙子《计篇》)于是,另一种回答就成了疑问句,不屑地说:“笑话!战争还需要‘理由’吗?”但这种回答又嫌霸气太露啦,当时小布什和布莱尔心里可能真是这么想的,但他们嘴上却不敢贸然这么说,即使“编”也得编出一点“理由”来,所以这种回答方式同样不足取。于是,又有了第三种回答,它是一个语气转折的复合句,点滴不漏地说:“是啊,战争不但需要理由,而且理由必须过硬。”至于这种“理由”是怎么来的,又如何使人听起来理直气壮、严谨周密、不留破绽,则天机不可泄漏。一旦稍有不慎、或不周,便会招来诸多麻烦,不胜难堪。对此,经过美英两国的这场“情报门”风波,小布什和布莱尔算是领教够了。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上一次老布什会“打赢战争,输掉选举”?又为什么此次“二布”联手打赢了伊拉克战争,却会引发“情报门”轩然大波,被搞得如此狼狈不堪?其因素可能是复杂的、多方面的,但其中有一点却是带根本性的:民众不喜欢战争。老布什虽然打赢了海湾战争,但国内经济搞得很不景气,人们凭什么还要支持他?诚然,“9·11”灾难激起的复仇心理,对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刻意渲染,也曾使美英两国民众冲动一时,支持“二布”向伊拉克开战,又使“二布”一度民意看涨、身价攀升。但战争一旦结束,美英两国民众冷静下来一想、又一看,战争没有为他们带来任何好处。相反,被误导、被愚弄的感觉却日益强烈起来,占了上风。这样,美英两国民众怎能不严厉质问“二布”凭什么向伊拉克开战? 
  第三个问题:小布什和布莱尔都面临着下一届大选,他们的政治命运将会怎样?当我写完这篇文章时,美英“情报门”的声浪似乎暂时有所回落,但此事并未彻底了结。美国那边小布什还挂着“账”呢,英国这边布莱尔也仍然有“坎”要过。     
  萨达姆的雄心和悲剧   
  萨达姆的雄心和悲剧(1)   
  曾经威震中东的萨达姆。 
  一 美军抓到萨达姆,全世界都“喔”了一声。伊拉克战争结束八个月来,美军手里捏着那副扑克牌通缉令,一张一张往下翻,终于翻到了那张搜寻已久的黑桃A,从地洞中揪出一个活物来。小布什定睛一看,真的就是胡子拉碴的萨达姆,他大腿一拍笑起来:“哈哈,我赢了!“ 
  是的,萨达姆输了,彻底输了。 
  自从2003年4月9日巴格达陷落后,萨达姆在美军鼻子底下遁身藏匿长达8个月,给世人留下了一个不大不小的悬念。这一回,他把留给世人的最后一个悬念也输掉了。你看,萨达姆被美军从地洞里活生生揪出来按倒在地的那一刻,那才真正叫作猛虎落难不如狗。曾几何时,他还是一位何等枭悍的主儿,如今当了美军俘虏,满脸一副抑抑憋憋的狼狈相,美军军医把他当作瘟神似的,戴着手套要对他验明正身,叫他把嘴张开就张开,将压舌板伸进他嘴里左左右右乱拨弄,将一束小电筒的黄光直射到他的嗓子眼里,看喉看腮看牙口,管他恶心不恶心。要是过去,谁敢!萨达姆到了这一刻,也只得“认命”啦。他的两个儿子乌代和库赛都被美军打死了,他勇敢的小孙子14岁的穆斯塔法也被美军打死了,祖孙三代全都搭上了,连本带利全都输光了。他纵有血海深仇,咬碎钢牙想跟老美继续玩命,可除了往美国大兵脸上吐过一口唾沫,遭来一顿拳脚,他再也玩不出什么名堂了。 
  萨达姆曾经是个人物。在伊拉克国内,他曾经是将这个一盘散沙似的国家“整合成形” 
  的铁腕人物;在中东和海湾地区,他曾经是一跺脚就让邻国感到地动山摇的强硬人物;在国际舞台上,他曾经是呼一方风雨便可牵出大国外交乱局的风云人物。尤其在世纪之交,世界上如果没有了萨达姆,没有了这样一位强硬角色,梗直了脖子去同布什父子上演了两出连本对手戏,说不定世纪之交的世界时局就不会这么热闹可观了。在世纪之交这台热热闹闹的大戏里,萨达姆这位人物的出现,是。2。 071 有某种典型意义的。 
  萨达姆是一本书。在今后若干岁月里,人们还将不断翻阅萨达姆这本书,从中引出一个个发人深思的话题来。萨达姆其人,说他简单也简单,说他复杂的确很复杂。昔日之萨达姆,横刀立马,傲视中东,不屑老美,目空世界。构成萨达姆性格的主要成分是三要素:雄心、铁腕和好战。他以雄心立身,以铁腕治国,以好战对外。世人闻其言,察其行,观其败,叹其悲。有人觉得,萨达姆被美军抓获的一刹那没有一枪崩了自己,真不够意思。此乃匹夫之见,大可不必那么偏激。虽然萨达姆说过“面对敌人把子弹打光,将最后一颗留给自己”之类的话,但让萨达姆留住一个脑袋,回想回想他做过的这些事情,重新思考思考伊拉克和阿拉伯世界的前途命运,不是更好吗?萨达姆被审判后倘若仍能留住一条老命,说不定有朝一日他真的会写出一本什么书来给世人看看,也未可知。 
  呜呼,萨达姆! 二 不妨先从萨达姆的雄心说起。 
  萨达姆的雄心是从哪里来的呢?是伊拉克的辉煌历史赋予这位“伊拉克之子”的。两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摇篮。美索不达米亚、巴比伦、阿拉伯帝国,都曾经是伊拉克这片土地上的历史辉煌。萨达姆曾无比自豪地说:“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是美索不达米亚文明,这是毫无疑问的。”萨达姆有个外号叫“巴比伦雄狮”,他的雄心就是要重铸伊拉克的历史辉煌,充当阿拉伯盟主。他在台上呼风唤雨之时,有一位西方记者问过他,是否梦想成为像新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和阿拉伯民族英雄萨拉丁那样的人,他直言不讳道:“真主作证,我确实梦想并希望如此。” 
  为此,萨达姆明确表示,“伊拉克将继续把自己的历史作为榜样”。萨达姆对伊拉克的辉煌历史是怀有深情的,他这种感情是发自内心的,装是装不出来的。他上台以后,在全国修。3。 072 复和保护的历史古迹多达1万多处。在此次战乱中遭到洗劫的伊拉克国家博物馆,可排进世界十大博物馆的行列,里面收藏的两河流域古代文物之丰富,在世界上首屈一指。 
  萨达姆对伊拉克历史上的英雄人物的竭力效仿,到了亦步亦趋的程度。他仰慕历史上新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的赫赫威名,将共和国卫队的王牌师之一命名为“尼布甲尼撒师”。 
  当年,尼布甲尼撒除了军事上的辉煌胜利,还曾重修巴比伦城,并在城墙上刻下他的一段语录:“我,尼布甲尼撒,热爱建设甚于热爱战争。武神命我修建此城,巴比伦的后人将缅怀我的功绩。”萨达姆当政后,也立即拨出巨款重修巴比伦城,同样在城墙上刻下了一段颂扬他自己的话:“这些围墙在伊拉克共和国总统萨达姆·侯赛因执政时期重建,巴比伦城不会湮没无闻,千秋万代,岁月作证。”但可惜,对于尼布甲尼撒说的“热爱建设甚于热爱战争”这句名言,萨达姆却并没有认真理解和消化吸收。萨达姆十分崇拜的阿拉伯民族英雄萨拉丁,也出生在提克里特,是他的老乡。萨拉丁曾率领阿拉伯联军转战中东,在抗击欧洲十字军东征的战斗中取得辉煌胜利,在埃及开创了阿尤布王朝,并将叙利亚、美索不达米亚北部、也门、巴勒斯坦等国家和地区统一在他的旗帜下。萨拉丁不仅敢于在必要时采取军事手段达到目的,而且十分注重通过外交手腕解决问题。又可惜,萨达姆对萨拉丁的精神遗产同样未能全面继承。   
  萨达姆的雄心和悲剧(2)   
  萨达姆有雄心、有抱负,但他的远见、韬略、计谋,以及他与强大对手艰苦周旋的持久耐心和耐力等,都远未达到他心目中仰慕的历史英雄的高度。 
  对于如何继承历史遗产,有一个问题萨达姆似乎一直没有弄得十分明白:伊拉克的辉煌历史,对他来说虽然是一笔雄厚的资本,但并不是一笔可供他随意购物付账的现款。他好像一位背着沉重包袱赶路的商人,一路上急需开销现钱,虽然包袱里有的是沉甸甸的金块,却没有人肯为他兑现,使他处处受窘。换句话说,萨达姆对伊拉克的历史辉煌念念不能忘怀,而对伊拉克在当今世界上的低下地位则耿耿于怀。他太想出人头。4。 073 地了,愈受窘、愈不甘,于是跺脚耍狠,要来几手硬的给全世界瞧瞧。他曾经公开表示过,他并不在乎人们今天说他些什么,而在于500年后人们将如何评价他。他这席话,“经典”地表达了萨达姆的雄心。 
  萨达姆企图靠他的强横逞能创造历史。他好比挑着一副一头重、一头轻的担子,斜着横着要走他的称雄之路。一只篮子里放的是伊拉克的辉煌历史,分量很重;另一只篮子里准备放进五百年以后的自己,刚上路时它还是空的,必须一边走路一边往里捡石头,慢慢增加它的重量。他心里想的是,什么时候两只篮子里的重量平衡了,他就大功告成了。可是,萨达姆也不好好想一想,在当今世界上,哪里能轮到他来斜着横着走称雄之路?他悍然出兵侵占科威特,自以为捡到了一块分量不轻的好石头,可是还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