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业中华-第1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多。”张春淡淡地说。
  蒋光鼐和蔡廷锴的脸就白了:“那各国大使呢?”
  “反抗的士兵是我们的敌人。不反抗的缴械关押。你们自己处置。你们可以说是人民革命军的政策,没有关系。但是我必须最迟明天晚上撤到北岸。越早越好,因为我们有一个军在那边接应。去晚了,事情会麻烦一些。”
  “你们真的可以在今天晚上结束战斗?”蔡廷锴怎么也不能相信。
  “三万,三万精兵,是我们能出动的最强大武装力量。所以结束战斗在预料之中。再有,我提醒蔡军长。老蒋没准备救你们。外面围了至少三个军的部队,但是没有采取强攻手段。还有,你可以电告蒋委员长,如果他想谈判,我可以等他。”
  ——————————
  夜色渐暗,武汉政府可怕的空军终于没有再出现。但是第二舰队已经残了,三百艘军舰损失近三成,大部分都受伤需要回船厂维修。武汉政府的后几次空袭不再盯着一艘军舰死打。不过这造成了更大的损失。
  十艘军舰全速返回,因为各国已经疯了,人民革命军是只要遇到反抗,是见谁杀谁,没有丝毫的顾忌。而且推进速度很快。在这种情况下,指望人民革命军会顾忌各国的威胁,已经不现实了。只是不知道为什么,攻击了八个小时后,被围在日租界的日军突然感到压力小了。
  对方没有喊话,没有要求投降,也没有要求谈判。
  不过这让松井石根更加恐怖。所以强令海军回来进行大撤退。
  连续八个小时的强攻。
  林育容虽然只是辅助的弹药手,也累得够呛。而另一个背着更加沉重的弹药箱的新兵也在尽量平息呼吸。
  不过他身上的手雷已经没有了。子弹大家都很节约,所以还不错。火箭弹在攻破第一道防线时用了一些,现在大部分还在。自动步枪子弹基本上还没用,近战老兵们不自觉地使用了匕首和手雷。日军确实不比开始的中央军,没有逃跑的,而且个人战术水平不低。在老兵们大量受伤甚至出现牺牲后。主力就是手雷了。
  不过现在火箭弹被集中了起来,准备做最后的攻击。
  “不管那些侨民了吗?”这是要强攻,林育南知道老兵们的套路。
  “管不了了,我们需要在入夜后拿下,子弹不能再消耗了。你想回去用汉阳造?”老兵靠在一个立柱的后面,平息着呼吸。
  “一会儿强攻,我的手脚可能没有以前那么灵活,你小心一点,不要手软。”老兵的胳膊上有贯穿伤。血虽然止住了,伤口也进行了缝合。但是确实已经不是那么灵活了。
  “我知道。”林育容点头。
  “自动步枪节约一点,你还是不够快,帮我做掩护和补刀,懂吗。”
  “我知道。”林育容答应道。
  老兵咧开嘴笑了:“我知道你想当指挥员,但是战场上,你得听我这个士兵的。要活着。死了就当不了指挥员。”
  老兵们开始做进攻的手势,分配各自的目标和方向。
  他们飞快地从隐蔽处闪出,举起火箭筒,发射火箭。
  然后再把火箭筒放回背上,一角踹开了一户人家的门。
  林育容进屋时,发现里面只有几个缩在一起的日本女人。其中一个已经倒在了血泊之中,因为她手中有一把枪。林育容进来时,一个活着的女人正要捡手枪。他以前命中了女人的眉心。
  不过他发现那把枪已经被子弹打坏了。
  所以也没管,直接窜出了窗户。


 第一百一十五章 上海之战(5)

  到处都是爆炸声,老兵缩在一个墙角躲避这四处飞舞的碎片。林育容听见十多声碎片切入木柱的声音。一些碎屑直接切近了屋里。屋里不停地有人压抑的哭泣声。
  一个日军在二楼,二楼被火箭弹炸开后,他找不到躲避的地方,而暴露了。
  碎片雨刚过。老兵就举枪开了一枪。
  日军怎么也不会想到有人在这种情况下生存下来。
  林育容的枪也没停。四个,林育容的枪法还是不错。
  老兵已经开始抽火箭弹了。墙壁那边有密集的跑步声,这绝对不是战友。因为战友不会如此愚蠢。
  火箭弹直接穿透了墙壁,爆炸的火光从孔洞里闪现,然后墙壁一鼓,坍塌了。
  老兵还没等院墙完全坍塌完就冲了了出去。
  几声自动步枪的连射声后,林育容也穿过了倒塌的围墙。
  凡属能动的,他都要补枪。
  老兵那边,一个躲在门道里的日军被老兵扑进了怀里。整个身体被扳倒,重重地砸在老兵的膝盖上。
  林育容用点射打到那个日军倒下后露出来人影。
  不过他听见了火箭发出的呼啸声。
  老兵一把把他拉进门洞。
  四处飞舞的砖头瓦屑,砸在残存的日军身上。
  能活下来的人不多了,对面另一个老兵手中的自动步枪居然能够短促点射。
  看见老兵短暂伸出去的手势,就停下了。
  被弹药的新兵用匕首解决了一个还在挣扎的日军后赶了过来。不过他有些瘸了。显然右腿受伤了。
  “还能不能行?”老兵问。
  新兵咬着牙说:“没事。”他黑着脸说:“火箭弹不多了。”
  老兵听了一下四处想起爆炸声,问:“还有多少。”
  “五枚。”新民说。
  林育容说:“我身上还有两枚。”
  老兵看了一下自己身上。又听了一下说:“应该够了。”
  ——————————
  松井石根听到骤然想起的爆炸声就知道已经来不及了。
  敌人准备了这么久,一定是雷霆之击。
  他已经听见江面上汽笛的声音。
  “撤退撤退,能跑的人都要,跑到江边就能活命。”松井石根带头跑了起来。
  这次,没有有效的抵抗了。
  已经剩下不到两千人的日军彻底崩溃了。他们从各个隐蔽处挑起来,向江岸跑。
  林育容一看就知道,战斗已经结束了。
  不过老兵们没有停下来。
  “跟上跟上日军。日军的军舰来了,如果舰炮发威。会有很大伤亡。冲向沙滩,干掉那些日军,远处的军舰分不清是敌是友,不会开炮。准备火箭弹。”
  “贴近贴近,开枪。”
  两边的人都疯了,飞快地往沙滩上跑。但是双方奔跑的姿势不一样。黑暗之中也分得一清二楚。
  很快,日军全部倒在了自动步枪的扫射之下。这简直就是集体枪决。因为日军已经失去了抵抗。
  至少有数千名战士在沙滩上。有些战士已经跑进了江里。到底有多少火箭筒对着江面上的暗影,已经分不清了。而且人数还还增加。有一些懂得日语的战士还高喊着挥舞日军的旗帜。
  林育容觉得。这简直就是一个奇迹。因为一个连,一个团能想到这一点,也许是巧合。但是老兵们相互的传话,能够很快形成一个非常冒险,而又非常绝妙的共识。这就不是巧合,而是战术素养问题。
  数千枚火箭齐射是什么概念?
  林育容觉得天都在这一瞬间变亮了。
  这个时候应该没有人用错火箭弹,几乎全部是穿甲弹。
  亮光过后。有一瞬间的黑暗。
  然后十艘军舰的舰体内部就亮起无数的亮点。最后之间汇聚成一道耀眼的火光。
  无数的炮炸汇聚成了一个个大爆炸。
  军舰还在前进,发出沉重的声音声。
  不知道是谁在喊。
  “撤退,撤退。”
  沙滩上。黑压压的人群向后没命地跑。
  因为谁也没料到,军舰还在向江岸冲过来。这无疑就是十个超级炸弹。
  所有的人都选择好了隐蔽物。
  并不是所有的军舰都在冲过来,有一些点子背的已经变成了巨大的火球,失去平衡的军舰直接扎向江底。
  只有两艘硬是带着不断爆炸的火光冲上了江岸。其中一艘的船首插进了沙滩。无数的碎片散落在浅水区。
  船上有一些人在往下跳。因为船的内部燃起了大火。爆炸是迟早的事情。
  “撤退撤退。把居民也叫起来,撤退。”
  部队直接踹开门。
  “快走快走,要大爆炸了,想活命的跟我们走。”
  其实这一代都是日本的侨民。他们没有想过战争会失败,很多家庭参加了战争,并且最后的沦陷中损失惨重。留下的都是妇女孩子和老人。
  他们没有想到中国人会救他们。
  他们跟着中**人一起奔跑。到了足够安全的地方。然后悲哀地看着江中和江岸燃烧中的军舰。
  很快,大爆炸就发生了。无数炮弹的殉爆就想漫天的烟花一样,巨大的火光照亮了已经残破的城市。
  ——————————
  蔡廷锴眼睁睁地看着这一切,他原本对指挥这场战斗的指挥员是万分尊敬。因为步兵打军舰。不管怎么说,敢下这个命令的,肯定需要莫大的胆量和承受巨大伤亡的承受心理。
  但是从前线回来的刘英说:“这不是指挥员的功劳,指挥员只负责战前的准备和战役目的,路线,情报的收集和传达。战场上的主宰是战士。”
  蔡廷锴怎么也不敢相信,这是大头兵的杰作。
  可是无论是张春。还是毛石山,都认为这是理所当然。
  “战场上,谁对生死最敏感?战士,他们知道怎么样可以活命。怎么样才能取得胜利。所以进入战斗,战术上的东西,指挥员少管。”
  上海之战结束。
  这只从各军抽调过来的精兵也承受了前所未有的损失。全军两百二十名最优秀的战士牺牲,重伤四百多人,很多都是拖到最后了才被发现。轻伤近半数。
  日军的陆军总共约十一万人,持续两个多月,原本已经快要胜利,最后居然除了淞沪周边撤出了不到三万人以外,其它的全军覆没了。仅仅在人民革命攻击的一天之内,近七万人丧生,其中绝大多数都是人民革命军的战果。十九路军虽然最后反击取得了很大的战果,但是跟人民军比起来,是在不算什么。
  日军原本已经在路上的一个师团直接转到了关东州。没人敢把运兵船放在空军能够攻击的范围。
  日军还损失了两家航母,三十四艘战列舰和驱逐舰被击沉,其中包括准备接松井石根师团的十艘。五十多艘军舰勉强回到了日本,需要进行修理。第二舰队和第一航空队遭受重创。
  第一航空队除了航母上的十二架无奈地沉入海底以外,还有七十多架在上海的飞机被自己炸毁,以免落入中国人的手中。
  中央军中,损失最惨重的是十九路军,三万人,只剩下一万一千五百多人,半数是重伤员,最后坚持在战场上的不足七千人,这些人也有一半是伤员。如果张治中或者张春不救,这只军队就完了。
  其次是张治中第五路军。据说减员也在一万多人左右。
  其它的还有上海的税警、宪兵团、老百姓组织的义勇队也损失惨重。
  人民革命军之所以减员这么少,除了武器装备和训练包括实战经验远超日军以外,医护人员和战士自己良好的医疗技术起到了关键。一万多伤员,依然跟没事一样。
  临时搭起的医院,里面的设备和药品让蔡廷锴眼红。
  而蔡廷锴还有数千伤员躺在条件极差的环境下,生死不知。
  “蔡军长,如果你愿意跟我走,马上准备几艘客轮,我们改成医疗船,把这些伤员全部抬商船,我们一起过江。我保证尽最大的努力进行救治。”
  张春看着程潜押着几百名修女和医生,其中还包括日军医院的医生。向一艘轮船上走去。上面已经有战士守着,人民军的伤员已经全部上船了。
  而张天已经带着一只先遣团到了北岸,回话一切顺利。


 第一百一十六章 战后谈判

  PS:  这一卷完结了,各位大大们给郁榕一点支持吧。求月票求收藏求订阅。
  蒋介石没有来,来的是汪精卫和一帮原广州军政府的人,通知他们的是蒋光鼐。蔡廷锴决定跟着张春过江,但是蒋光鼐认为好不容易保住的上海,不能就这么放弃了。所以他做主把汪精卫请了过来。
  其实没有什么好谈的,张春把缴获的日军武器装备留给蒋光鼐和汪精卫;蒋光鼐原本要把第十九路军留在上海,但是蔡廷锴却对国民政府失望了、
  就在很多人认为武汉政府会占领上海的时候,仅仅用了不到二十个小时。上海已经没有一个人民革命军的战士了。
  为了稳定上海局势,汪精卫一边密电自己一系的人马迅速在上海集中,一边请蒋光鼐重建第十九路军。因为看在蒋光鼐的面子上,十九路军中大部分军官留在了上海。
  上海方面隐瞒了人民革命军已经离开上海的消息。各大报纸都宣传说人民革命军分出一部北上抗日去了。
  人民革命军仅用了不到一天的时间,全歼两个师团,彻底让各国政府震惊了。由于是全歼,速度太快。汪精卫和蒋光鼐又刻意封锁消息。除了证实空军有先进的战机和可以追踪目标的炸弹以外。其它的只是一些零零星星的资料。
  上海空战似乎间接证实了曾思敏透露出来的消息,因为不管是日军飞行员,还是中国中央军的飞行员,都说这种飞机是以一种滑翔的方式飞行,中央军的飞行员说的比较形象,说这种飞机就像在空中打水漂,速度快,飘逸。但是非常不灵活,只是速度和高空优势明显。
  至于能够自动追踪的炸弹,各国也提出了很多种方案。但是认为以现有的技术无法实现。
  中国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一夜之间变成了世界都在追赶的国家。
  对于武汉政府的军力,大家都在猜测,但是没有一个能够做出准确的判断。而爱因斯坦,成为了大家的焦点,所有人都认为正是这位杰出的科学家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由于人民革命军一战而打出来的声望。导致张春一路向北,通行无阻。每到一地,老百姓都会从家里拿出食物来款待。
  大运河一带。确实是富庶之地。虽然也有穷人,但是从比例上来讲。比中部省份那要好很多。出来迎接的多半是中产阶层和城市小市民和农民。巨商和大地主都关门闭户,戒备森严。因为人民革命军实际上是吧各国的租界都抢了,租界里可不都是洋人。
  队伍中大批的洋人医护人员和修女,让外界对人民军的某些评价很坏。
  这种截然不同的两种评价和现象,让蔡廷锴和程潜哭笑不得。
  两个人因为在**中还算是有些人缘,所以见到一些朋友还是要解释一下。说是伤员太多,没有办法而为之。
  张春和毛石山就懒得解释。
  刘英和刘伯承拿下了淮河以北的地区。并已经接管了陇海线。
  两军在淮安会师,不过很快放弃了淮安。
  新民报刊文说,武汉人民自治政府无意于内战。但国民政府的**无能,导致国家重要的铁路路权都无法保证,上海租界林立,实乃丧权辱国。人民革命军从即日起接管陇海线,将陇海线收归国有。即令韩复渠石友山北上抗击日本侵略,否则人民革命军将即刻消灭之。
  第一军和四军换防。第一军的三个师分别在连云市、宿州、阜阳驻扎休整。并将淮河当成分界线,开始分兵进行土改。
  第四军和第六军北上。韩复渠和石友三也被上海战役吓住了。直接抛弃附属的小军阀,退到了威海和青岛,那里有各国的使馆和租界。上海战役过后,各国纷纷谴责武汉政府,并在这两个城市大量增派海军和空军。
  杨虎城拿下了潍坊,念在老朋友的面子上。也没有追击。
  张天一直打到德州,和东北军接壤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