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业中华-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时间,市场,蒙学堂,处理厂同时新建。东西街成了一个大工地。
  整个过程,张春没有找百民巷,百民巷也好像无动于衷。除了联防联保做的不错以外,完全是一副世外桃源的样子。
  新蒙学堂是张家承建的,除了袁定国筹备的银两,还有一部分衙门留下的火耗银子。张家的工匠与李家的区别一下子就显现了出来。
  张家的伙食好,工匠们都是从各村子抽调的壮劳力。仿佛不知道疲倦地干活,工作时间超过六个时辰。两百多人全部集中在蒙学堂,一车车红砖从前李村拉过来。屋顶使用木头支撑,用木板做成模型,绑扎了密密麻麻的钢筋,用水泥沙子石子和水混好,人工挑上去用力振捣。干硬了以后搭建第二层。不到两个月,三栋三层红砖的小楼加上院墙就建好了。然后粉刷安装门窗,还安装了一块块玻璃。张家自己生产的。这让全镇的人都很羡慕。不过张家说了。玻璃是为学校特制的。汉口有玻璃厂,自己去买。
  一打听,玻璃的价格惊人,而且没有张家那么大的。难怪张家要自己烧制玻璃。
  张家拒绝了从汉口来的商人,不管是买玻璃的,还是买技术的,都拒绝了。
  张家的工人很快转向了垃圾处理场,而李家的市场兴建还不足一半。
  不过处理厂核心的修建所有的人都看不懂,那里被一个大院子隔离开来。不过倒是飞檐斗拱很好看。而这些飞檐斗拱刚好把院子的秘密遮住了。除了一个垃圾倾倒池是对外开放的。污水处理池修建的很漂亮,弯弯曲曲,河滩上的水池没有用混凝土,不过上面修建了很多栈桥和亭子,弯弯曲曲的小路也用卵石铺好。种上了各种树木。南河一侧,一船船的石头运下来,修起了石塘。河滩地就算稳定了下来。不过云龙河一侧没有办法,还是沙滩。
  进入腊月,除了垃圾处理场的院子里面还有工人忙碌以外。张家的工人撤走了。
  污水处理池已经启用。
  处理厂招收十个工人,主要是分拣垃圾,和种植维护污水处理池。水池里种了很多植物。每个池子里的都不同。污水流入院子后,流出来的就是没有没有杂物的黄黄的,浑浊的水,慢慢灌满一级,然后向下一级流淌。到了第二级已经不臭了。第级的水面很大,没有那么快时间灌满,里面只喂了一些鱼。
  从一级处理池,用栏杆隔开,里面确实有一股臭味,但是隔了好几排冬青树,不是走近,几乎闻不到。从第二季开始都是开放的。那里成了孩子们的乐园。
  从前李村排着整齐的队伍,一百多个孩子走出来,走近了新学堂。不过对于占地两百多亩,拥有三个庞大建筑物的学校来说,这一百多人少的可怜。不过学校里有了孩子们整齐的读书声,还有下课时的嬉闹声。
  学校是封闭的。
  学校的告示说,春节过后才开学。七岁的孩子,无论男女都可以报名,学费免费,学校给学生置办书籍和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每年两套校服,均是免费。但是学生吃饭的粮食要家长自备,学校一日三餐,粮食数量有一个表,每个年龄段不同,但是也挺多的。穷人家还真的交不起。不过穷人家如果真的交不起粮食,可以向学校提出申请,由张家出粮,但是需要和张家堡农学院签订契约,听从农学院安排。如成绩优良,经过考试可转入农学院继续学习。
  学生除了每月一次休假,不允许出校门。学制五年,五年后可以考别的学堂。
  学校采取新式教学,需要参加劳动和军师训练,家长不得干预。如不能接受,可以退学。学校组织的劳动和训练如有报酬,学校如实发放,内容和每个学生的报酬张榜公布。
  张榜的第一天,很多穷人就把孩子送到了学校,学校说现在还有一个多月,进了学堂就要多呆一个月。
  但是这些家长只想孩子能够吃饱长大,别的顾不得了。来的多是男孩,袁芳是新学堂的校长,一再对家长说家里的女孩也可以送过来。张家的女孩子尊贵,比男孩子还要尊贵。张大人对张夫人的态度就知道了。
  这样女孩子才慢慢多起来。可惜的是,数量只有男孩子的三分之一,因为女孩子很多家里是用来卖钱的。
  云龙新学堂建成,辛宝久却调往省城,没有来。朝廷颁布新官制,汉口轮船、电线、邮政筹建专门的部门,辛宝久去了邮政,县令暂缺,由守备营刘管带代理。
  新任不久的县尉和几个有实力的主薄都去打通关节。自然也就没人管张春。张春也不去凑这个热闹。新官制的颁布,代表着守旧派的胜利,大权集中在了满人手中,袁世凯要倒霉了。光绪帝的命也到了尽头。只是老佛爷就没想过,光绪死了,她还能活吗?
  顾明等人听了张春的“闲聊”,一个个沉默不语。
  云龙蒙学堂正式取名为新民蒙学堂,同时张家岭农学院也改名为新民农学院。名字是袁定国提议的,因为他经营的正是新民商行。大家也觉得这个名字不错,校名是丽质写的,因为大家都觉得丽质的字是这几个人中最好的。



 第二十二章 王仁彬

  新学堂的老师从农学堂中的十三四岁的毕业生中临时抽了五个人到新学堂当教师。三个女生,两个男生。这是袁芳有意安排的,为了提高学校女孩子的地位,促进女童入学率。只不过这些学生只是临时帮忙,教师还得另外聘请,她们最后还是要到农学院继续学习。不管怎么样,她们的素质都不是外面的学生能够比拟的。
  女童入学不仅有贫富问题,还有社会传统观念问题。
  还不到春节,新学堂里的贫困学生已经达到了两百人,袁芳不得不暂停招收。只能等到徐振鹏农学院财政收入统计和明年的财政预算确定后再作打算。因为精工所和化工所已经急得嗷嗷叫了,没有钱他们很多事情都办不成。
  虽然去年的秋收是个大丰收,但是纺织厂和棉油厂的产量有限,窑口的生产被打乱了,实际收入很少。南张村、采石村和小凤坡的人口要多,至少还需要补助一年。守备队和新学堂、处理厂需要补贴。徐振鹏没来之前大家还不觉得,但是账目一弄完,才知道实在不够用。夏收过后,各种预算打进去,钱很快就没了。
  好在顾明截留的云龙镇秋夏两季火耗银子有近一千两,全部贴进去才没出现问题。
  不过南张街和云龙镇李家市场会带来一定的收入,情况慢慢会好转一些。
  南张街和李家市场的税收模式,实际上就是印花税的模式。农学堂实在是缺乏财务人才,靠袁定国一个人无论怎样也忙不过来。简单的收支可以,到张春的办法出来时,他们也没拿出什么好办法,直接把张春和李明毅的谈判内容照搬过去。
  南张街,现在成了山里人唯一对外交易的市场。前来交易的山里人越来越多,小凤坡和采石村都设立了路卡,给山民发放路条。山民凭借路条可以到南张街进行交易。南张街的集市现在比云龙镇可大多了。来往南张街的商家已经不止有吴家一家,云龙镇和拖船埠的商行几乎都在南张街租用了商铺。南张街已经发展到沿南河长达三公里。而云龙镇西街只有一公里多一点。
  张春的办法让徐振鹏大为赞叹。因为现在南张街的税收成了除了粮食生产以外的,最大的收入。
  新民商行因为要为精工所和化工所进口原材料,勉强持平就不错了。连筹建蒙学堂的银子也消耗的是新民商行的流动资金。是袁定国利用新民商行良好信誉拖欠的货款。
  农学院所辖的牛头山、金鸡岭、竹皮山、绿源山经过林业组的改造,现在产出非常丰富。水果除了自己用以外,还能出售。不过板栗成了医用酒精的专用品。油茶成了油脂厂原料。用水稻酿酒张春还是觉得奢侈,现在除了南张街张秀清自己收购稻谷酿酒以外,归属于农学院的水稻一律不准酿酒。
  牛头山大面积板栗林板栗产量很高,化工所和农业所联合把原来的槽坊改成了工业酒精生产厂。板栗的加工性可比水稻好多了,农业所微生物组的酵母研究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虽然王自立已经转向了化工所和精工所。但是那些孩子们对于微生物的了解,比王自立这个半路出家的“爱好者”要专业多了。
  林业所利用栗树修剪下来的树枝树干种植香菇,效果也很好。
  金鸡岭上种了很多油茶树,因为有板栗的先例,化工所认为油茶的加工性要比棉籽好。油茶已经开始挂果,这也是化工组着急扩建食用油厂的原因。
  酒精生产线已经生产了半年,因为才试运行,产量不大,农学院自己研究和卫生所够用了。工艺成型后,产量会大增。并且在此基础上建成一个医药厂。这是农学院的野心,连南张街的地盘都规划好了。
  卫生所已经有了二十多个学生,最早的已经有十年的医疗经验,不再是以前半学徒的时候了。所以农学堂在南张街准备修建一个标准中西医结合医院,因为到卫生所看病的太多,有些干扰学院学生的学习。卫生所地方太小也转不开。
  云龙镇也有人到卫生所看病。不过前李村封闭了,除了守备队不让进。所以都是乘船。南张街有一艘商船,现在商船已经改成客船了。两艘货船在采石村。
  石女村沿着南河修了一条路到南河桥,到南张街近了很多,山民们都走这条路。
  这些都需要银子,好在徐振鹏到农学堂三个多月,财政和建设开始变得有序,统筹和规划正在改进,成绩相当不错。
  七月,徐振鹏的家人与王仁彬夫妇和他的儿子到了。不过王仁彬直接进了医院,他的妻子居然是个美国人。最关键的是和王自力夫妇不同,王自力再怎么落魄也还是一家报社的职员,可是现在王仁彬几乎一无所有。这个穿着中国传统服装,眼泪汪汪的,三十多岁的美国女人硬是坚持着没有离开他。
  王家人还真是有魅力,一个一个都是异国婚恋。
  徐振鹏也许觉得这个女人无关紧要,所以没有提起。
  王仁彬的身体非常瘦弱,抵抗力很差,所以路上得了伤寒。两家都没有钱,耽误了治疗,好在及时赶到了。
  农学院以前的教室现在改成了教职工宿舍区,王自力夫妇已经住进去了,他们两口子以前住在化工组,不过现在化工组也要扩建。王自立夫妇还没有孩子,他们结婚都十多年了,不知道是谁的毛病。
  徐振鹏一家人口比较多,一个老太太是徐振鹏的母亲,一嘴的粤语,很慈祥的老太太。徐振鹏的夫人也是广东人,会一点官话,有些文化。有一个小妾,似乎是夫人的丫鬟收进房的。两个儿子,三个女儿。大女儿十二岁有长姐之风,下来两个儿子年纪都是十岁,不过大的是嫡子,小的是庶子,两个人成天缠在一起。二女儿五岁,很柔弱的一个姑娘,明显先天不足。三儿子三岁,很瘦,不过很活泼。小女儿才几个月。一家人都穿得不是很好,两个大人和大女儿的衣服上都有补丁,不过小孩子的衣服都算整齐。徐振鹏毕竟曾经是一个朝廷官员,家底还是有的。
  原本王自立要让徐振鹏住顾明以前的院子。不过徐振鹏没同意。坚持住进了宿舍区。因为有老太太,所以住进了两个班级改成了“大房子”。不过还需要改造才能住。
  王自立直接住进了二楼张春以前住的房子,两个房间加书房,会客厅。两人世界,比较温馨。
  胡登平因为要就着兰慧芳在图书馆的工作,两口子干脆住进了图书馆,要说五好男人,非胡登平莫属。
  吴颖本来是要住进新苑的,不过她没有去,所以单独占了一间,住的房子也成了财务室,带了三个学生,管理这学院的财务。她在为离去做准备。
  王仁彬在直接用上了青霉素,他现在是急诊,所以先阻止病情恶化,再用中药慢慢调养。卫生院的张馨是张秀之后的领头羊,张秀主攻中医药,而张馨则主攻临床诊断,这么多年已经锻炼出来,用药果断而老道。王仁彬也许是病得久了,心理耐受能力强大,刚刚退烧就爬起来见张春夫妇。
  他看到卫生院虽然小,但是设备设施不必国外差,他看着张春流泪,却说不出话来。
  张春拍了拍他的手说:“养病,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
  张春有些羡慕地看着他和妻子一直握着,没有松开的手。丽质连忙拉住张春得手,很讨好地笑。
  王仁彬的夫人本名叫艾琳娜,不过改名叫王琳娜。小儿子长得很可爱,白皮肤棕色头发,长相是中美结合,眼睛是黑眼睛。不过只有两岁的样子。王仁彬一家人都很瘦,明显营养不良。本来骨骼很大,个子很高的王琳娜,现在看起来瘦的像骷髅,有些可怕。
  王仁彬在医馆呆了不到三个小时,就挂着吊瓶和王琳娜回家。他住在徐振鹏的隔壁,用的都是学院学生用的生活用品。他家的破烂都扔掉了。只留下了一个楠木的盒子,一大捆书和资料和两个人手上的戒指。
  相比起来,徐振鹏家还有几口大箱子,一家的衣服虽然破,还是齐全的。
  王仁彬家里的衣服是徐振鹏资助的。据说走的时候,都衣不遮体。



 第二十三章 报国志

  为了王仁彬,张春在学堂多呆了一天,和丽质、吴颖专门请王仁彬两口子吃饭,没有去新苑,而是在徐振鹏家。
  王仁彬已经被遭遇消磨得不成人形,但是心中的傲气还在。他不善于言辞,但是谈到专业眼睛里全是自信的光芒。王琳娜虽然是美国人,但是美国也有穷人,王琳娜就是,王琳娜的知识全部是王仁彬教的,连汉语也是和王仁彬一样的浙江版官话。
  王琳娜对张春和丽质一嘴流利的英语很兴奋。她说她已经很久没说过家乡话了。
  王琳娜是一个很羞涩,很依恋王仁彬的人。
  “谢谢你,艾琳娜,你为中国保住了一个杰出的矿业工程师,我看到了你们的家,除了书和资料什么都没有。我感谢你为中国做的一切。”
  张春和丽质很庄重地向王琳娜行礼。
  “王先生,我想您看到了农学院门口的八个字,实干兴邦空谈误国,矿业,不是那些书生们搞什么八股文就能够弄出来的。我请您来,是因为我这里有一个小煤矿,不大,很小。但是却可以让人站稳脚跟。在大山里面,是山民和土匪的地盘,那里大清国管不了,但是我想管。有什么矿我不知道,这是您的责任。这里即将成立一个农学院,但是我希望您带学生,把您学到的教给他们。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实干家,而不是空谈家。”
  张春伸手和王仁彬用力握了一下。
  然后离开。
  他听到王仁彬在屋里发泄着心里抑郁之气的嘶吼:“我是回来报国的。”
  徐振鹏和王自立都站在门外。不过一个站在楼下,一个站在楼上,一脸的阴沉。
  “报国无门啊。”徐振鹏的声音里充满了无奈。
  张春说:“没有门,我们造一个门出来。”
  嘶吼声让实验楼的七十多个学生都走了出来。
  “报国,这是很多人的理想,我、顾先生、王先生、徐先生,刘先生都以此为理想。还有新来的王先生。你们也应该是这样。这个国,就是我们脚站的这块土地,是长江,是黄河,是昆仑,是大海。你们也许现在所起的作用很小,也许你们会成为垫脚石,敲门砖。但是你们将为国家敲开一个富强的大门。记住我今天的话。因为你们新来的王先生,他一无所有,他食不果腹,但是他舍不得扔掉自己的书,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