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业中华-第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五十四章 被迫出击

  萧耀南的封锁对鄂中的商贸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但是再大的影响,也比不上鄂中政府逐渐走向了士绅富商的对立面。好在,鄂中主要的经济在于内需的增强。
  新民大学与军工以及建设投资中没有纳入价格体系的部分被统计出来后,让生产总值翻了一番。这让整个鄂中用于教育和科研的经费直接超过了生产总值六成,真正用于军费开支的只有两成。政府和其它开销不足一成。
  这个结果让蔡元培也不好意思了。他主动上缴了税收,并宣布不要政府返还,用以支持地方建设;并把旗下的工厂全部划给了政府,只需要按照股份分配利润和缴纳专利费用即可。李大钊成立了一个全民资产委员会,来协调管理这些资产。同时把森林和土地,矿产也全部划入了这个委员会管理。
  不过张春认为这只是暂时的情况,政府还是需要拔出三成的税收来支持教育。只是不要把这些税收集中在新民大学一家而已。各县市的基础教育也要划出一定的比例。
  实际上,统计局也只是逐步清理,另外还有一大块,就是各县的粮食储备库。这一部分有数据,但是没有价格。是作为农业税收上来的。归各县政府管理。大部分是调拨以工代赈和军队使用。也有一部分用来打压粮商哄抬粮价的行为。由于其他商品都可以出口,但是粮食被命令不得出口,所以这几年积累了一个庞大的数字。这还是将三年期存粮划拨给了食品企业的结果。而这种划拨近乎是无偿的。这些全部要纳入价格体系。
  按照张春的说法是建立科学的市场体系,而完整的税收体系是建立在市场体系之上的。新民大学长期以来代替政府起到了培育市场的作用,但是这个作用不应该新民大学来做。如果真这样做了,新民大学就是国中之国。
  培育市场是政府的工作,利用税收来支持科研,并保证让科研成果及时转化,形成产业化,让更加多,更加便宜的商品进入市场。这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
  这个工作极其繁重。整个下半年,鄂中政府都在做这些事情。张春也盯在哪里,各工厂因为被纳入价格体系。自然就会建立成本核算体系与定价机制。而为了规范各种商品的定价行为,政府又成立了物价局,用以限制厂家和商家提取不合理的利润。
  张若茗也参与到了商业与物价体系的调查研究当中,她试图利用这些统计数据。建立一个经济地图或者说经济数据模型。这将创立贸易学院的经济理论基础。
  这个想法让张春也不得不佩服。
  1923年1月1日。孙中山发表《中国国民党宣言》。中国国民党公布《党纲》,提出了三民主义和五权宪法,1月12日,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通过《关于中国**与国民党的关系问题的决议》,实际上是命令国共合作。苏联明确支持孙中山夺回广州,发表和平统一宣言。孙中山与俄代表越飞发表联合宣言。表明孙中山确立联俄政策,同时也表明苏俄政府对孙中山的支持。
  这次举动,再次抛开了**。完全把**当成了可有可无的东西。一些党员纷纷跑到了荆州。不过为了兑现国共合作的诺言,受到苏共支持。已经身为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的张国焘发动了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攻击目标就是直系的吴佩孚。
  苏共此时命令攻击吴佩孚,不管是从时机,还是政治上都是不合理的。
  理由只有一个,那就是吴佩孚得到了英国和美国的支持,还非常坚定。吴佩孚在成为直系军阀的领军人物后,日本曾派参谋本部第二部长伊丹松雄到洛阳,称愿助吴佩孚练兵,被吴佩孚严词拒绝了。
  曹锟则利用财政总长罗文干订立《奥国借款展期合同》有纳贿情事打击亲英美的势力,吴佩孚首当其冲。直系内部曹锟系与吴佩孚系矛盾激化。曹锟六十一岁寿辰,国会议员纷赴保定。但是吴佩孚未到,派萧耀南为代表。
  1月8日,萧耀南、张福来、孙传芳等直系将领承吴佩孚之意,劝告曹锟暂勿作总统运动。
  苏共支持孙中山只是中国战略的一部分。就比如马林在明知道与张春意见相左的情况下,还是要借助张春的势力成立**。又利用**,诱惑孙中山同意联俄联共。
  苏联与曹锟接触,几天就完成退还被苏联占领土地条约,还有苏联从外蒙古撤军条约。实际上是为了建立一个泛亲苏的联盟。苏联给了曹锟一个以联省自治的联邦制方案为核心的宪法。而曹锟在贿选的基础上,只开了三次会议就完成了民国第一部宪法。而这个方案很可能会得到孙中山的认同,至少是暂时认同。
  曹锟的这种做法自然会引起亲英美的吴佩孚反弹。
  张国焘此时发动工人大罢工,且不说是否正义,从时机上来说就是为了打压吴佩孚,完成中国亲苏联盟的建立。
  林长民、伍豪将各地的情报传到了荆门,参谋部得出的结论是吴佩孚不可能在此时服软,否则他永无出头之日。何况吴佩孚也不可能放弃武汉和汉阳兵工厂。
  大罢工在此时有害无益,会损失掉大批工人骨干。由于詹天佑的关系,京汉铁路工人对于荆门非常信任,武汉党小组在铁路工人中发展异常顺利,已经成为了除了荆门以外,最大的党组织。而全国的党小组中,武汉与荆门实际上是一家。
  苏共能够鼓动张国焘,未免有借刀杀人的意思。
  如果荆门袖手傍观,情况会非常严重,就不止是不听党指挥的问题了。
  毛石山的建议是借机拿下湖北,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
  问题是拿下武汉后,对租界怎么办。
  梁启超、周希哲、孙镜、伍豪等政府部门的人认为应该利用租界争取外国友好人士的支持。但是李大钊和毛石山坚持认为,我们拒绝苏共的支持,就应该同样不接受英美的支持,更加不应该接受日本的支持。各国在武汉圈定的租界实际上是国中之国,应该完全取缔。徐老的水上巡逻队虽然单独打击洋人的水面舰艇能力不够,但是如果在地面部队的火箭炮的支持下,至少在内河,洋人的军舰只有覆灭一条路。
  毛石山、顾明、郭华坚持要取缔租界。随着张春表明取缔租界的态度,会议总算是达成了一致意见。
  外联部派员赶赴武汉,与武汉党小组协商如何配合的问题。同时也通知林长民,应该借机帮助英美客商撤离,随着他们撤到上海,并在择机在海外建立分号。
  第四军军部开始制定作战计划,而黎天才坚决要求参战,和张天直接吵了起来。
  张天终究是年轻一点,选择了退一步。
  张天和黎天才换防。黎天才到了宋河。这样武汉方向集中了第一、第二、第五三个满编师。仙女机械厂开始向各师补充弹药,火箭团也在赶往宋河。
  民兵也动员起来,各地的粮食储备库将粮食向随县、京山、天门集中。
  这一次张春没有干涉军事指挥。
  而是协助鄂中自治政府抽调足够的干部,别的地方可以暂时放过,但是大冶和汉阳必须掌握在自己手中。汉阳兵工厂是中部最大的武器生产者,控制了它,会对战局起到决定性的作用。鄂中自治政府也要集体搬迁。但是需要留一部分人员保证政府机关有效运行。
  拿下武汉,必然是震动全国的大事,所以至少参加攻击行动的三个师短时间内回不来。鄂中两个师的防守力量不够,武汉短时间不可能整合出有战斗力的军队。
  所以在荆州要筹建一个守备师,抽调基干民兵组成,随时准备增援襄阳和宜昌方向。
  鄂中上空的气氛骤然紧张。(未完待续。。)


 第五十五章 突袭武汉

  一月三十一日,吴佩孚召京汉铁路工人代表自郑州到洛阳,声明禁止开会,但是京汉铁路工人总工会筹备会将开会的宗旨及地点均已经登载各报,二月一日,京汉铁路各站工会代表在郑州召开总工会成立大会。吴佩孚随即封闭了总工会会所。
  二月四日,总工会搬到了武汉,宣布举行总同盟罢工,京汉铁路全线所有客货车一律停开,京汉线陷于瘫痪。总工会提出的经济条件倒是不高,但是要查办的人却是吴佩孚和曹锟均不能接受的。
  二月六日,总工会按照传统的模式举行游行集会。
  被张春斥为这是找死的节奏,你总要把护路武装准备好吧,喊几句口号就是革命?当即命令攻击开始。
  张春很清楚虽然陈潭秋已经将一批武器秘密运进了武汉,但是要组织起一只武装,特别是组织大罢工的北京、郑州等方面的人对荆州怀有极大戒心的情况下,非常不容易。
  只能靠袁传鉴的秘密组织的那批人,这这批人几乎全部用来接应偷袭武汉的不对了。保护工会的力量只能靠他们自己。
  可是总工会还在与政府谈判。很多工人不明就里,以为应该如此。但是这实际上不过是告诉曹锟和吴佩孚,我们是有力量的,你们必须与我们合作。合作才是苏共的真实意图。不知道张国焘明不明白这一点,但是普通工人肯定不会明白。张春笑道:“这到底是彻底的革命?还是不彻底的革命?”
  武汉郊外。水网和森林密布,农田大多避开了芦苇荡和山林。汉江与长江在这里交汇,稍有大一点的雨水。这里就积涝成灾。但是现在,这些芦苇荡和山林成为了战士们奔袭和潜伏的最佳屏障。三个师数万人旦伏夜出,消无声息到达了执行地点。时间不过用了四五天而已。
  “武汉,是一座大城,比荆州和襄阳加起来还大。武汉遍地都是对我们有敌意的地主老财。情况与农村不同,大家要小心,遇到危险直接开枪击毙。但是不要在别的地方浪费太长时间。我们的目标。大家的地图上标示得很清楚,穿插到江岸等核心区,摧毁军营。控制政府机关,拿下那些政府官员,不能让他们的指挥系统发挥作用。我不希望你们出现不必要的伤亡,要用最小的代价拿下。”
  黑暗之中。武汉是一个庞然大物。
  周荣对手下的团长和连长再次告诫要注意的事情。
  这些人已经打了十多年仗了。自然清楚这一点。但是周荣还是怕这些干部出现经验主义的情绪和举动,再次告诫。
  “对于标定的几个军营,不要有什么幻想,能用火箭就用火箭,直到投降为止。要保护好你们的新兵,这些新兵为你们背着弹药和给养,丢了他们,你们就丢了半条命。如果新兵们损失太大。你们自己过来受罚,自己去军长那里请罪。”
  周荣的决定确定了武汉守军悲惨的命运。因为这是不给任何反应和谈判的时间。
  这样的命令,误伤百姓恐怕也很难避免。因为稍有异动,战士们就会动手。他们手里很少留有活口,你可能连解释的机会都没有。
  但是这样的命令也确定了第一师的进攻速度。
  事实上,三个师都通过小路穿插到达了武汉市的边缘。绕过了汉川、安陆和孝感。按照毛石山的说法叫做掏心战术。这几个方向的守军有些是原来王占山的人,有些事孙传芳的人,有些已经是萧耀南的人,在失去了统一的指挥后。回头解决这些守军,会简单很多。但是如果指挥系统存在,就会让部队有被反包围的危险。
  军营方向猛烈的爆炸声,让正在开会的萧耀南带着一干军官走出都督府。
  如此猛烈的爆炸,居然枪声十分稀疏。
  第八师的师长王茹勤与张春的部队接触过几次,一听爆炸声脸色就白了。十八师的卢金山也是一样。
  “都督,这是张为民的部队,他们怎么离我们这么近。”
  黄汉镇守使杜锡钧直接惨叫了一声:“我的旅,完了,那是我的旅部。”
  萧耀南连忙叫副官:“电报,电报,询问是怎么回事,来了多少人。”
  副官没走几步,胸口一朵血花绽开。副官摸了一下胸口,然后回头茫然地看着萧耀南。
  “都督,电报电报。。。。。。”一个电报兵从亮着灯的参谋室里跑出来,不过没说几句话,就倒在地上。与参谋不同,他飞了起来,纸片一样撞开了参谋室的门。然后倒在地上。
  然后萧耀南就看见参谋室里的参谋也有中枪倒下的。
  王茹勤已经躲在了门柱的后面:“都督,过来,危险,灯,灯。”
  话没说完,就看见萧耀南的头颅被击中。一起出来的官员像麦子一样给搁到。
  王茹勤顾不得那么多了,大喊:“灯,熄灯,敌暗我明,这是找死。”
  参谋部的灯熄了。但是卫兵们的房间不断没熄,反而各处纷纷亮了起来。卫兵们拿着枪往外跑。
  火光一闪,卫兵房发生了猛烈地爆炸。
  四十多个高官,能有王茹勤这样反应的人不多,他们出来时就站在大厅的灯光下,现在大多倒在了血泊之中。
  “一个连,至少一个连到了这里。”
  卢金山在暗影里爬了过来,拉了拉王茹勤。
  “他们带着火箭弹,是主力才有的,一个连的主力,周边的几个团肯定完了。”
  王茹勤仔细听着爆炸声,点头道:“确实完了。他们怎么这么清楚我们的情报?所有的军营方向都有爆炸声。”
  卢金山的声音都颤抖了“王兄,我们是不是投降。”
  王茹勤说:“不行,现在不行。张为民的那些兵,不是绝对安全,不会露面,也不会接受投降。等等。他们一个连不敢,但是人多了就不同了。”
  王茹勤指了指被炸飞的卫兵房,不是没有举枪投降的士兵,但是确实没有人接受,子弹毫不犹豫地击倒了他们。
  “他奶奶地,他们枪杀俘虏。”另一边一个不知道是哪个师的师长低声骂道。
  王茹勤低声道:“荣华兄,那是鬼兵,别发牢骚了。让士兵们别动,等待受降。不然白死。”
  卢金山颤抖着说:“鬼兵,枪没有声音,走路没有声音,你打不到他,他打得到你。这张为民的兵最喜欢夜袭。”
  王茹勤干脆盘腿坐在了地上:“那是精兵,张为民舍得往大头兵上扔银子,也有银子。我们顶多一两个警卫排。他是整师整师。孙市长算是厉害人物,但是每次打斗吃亏。我们更加不行。”
  也算是周荣够幸运,萧耀南正召集军政大员如何平息罢工。让先锋连给一锅端掉了。
  各地的军营都受到了火箭炮的洗礼。就算是火炮也不可能集中如此多的炮火。但是第四军的炮弹是可以用人背过来的。
  火箭炮与一般的火炮不同,它的攻击都是精准攻击,所以一轮过去,能站起来的士兵不多,能指挥的军官更加少。狙击手借着火光将凡属有威胁的对手击倒。来接应的武汉党小组的人就只等着接收人。
  当然最关键的是,这些守军根本就没有什么准备。
  一直以来,鄂中部队都是针对周边缓慢扩张。这种一连越过好几个县的攻击行为从来也没有过。
  这种局面下就是一边倒的战斗。
  到天亮时。市中心,汉阳钢铁厂都被拿下。
  大军把租界团团包围。已经先期潜入武汉的伍豪代表鄂中自治政府命令武汉的各国租界全部收回国有,限令在二十四小时之内,所有外**舰和士兵退出长江,取消租界洋人的所有特权。外国人可以在武汉通商,但是必须按照自治区政府的政策缴纳税收。
  ————————
  武汉实际上已经拿下了,二月七日,鄂中自治政府才通电全国,谴责北京政府镇压工人运动,取缔铁路工人总工会的行为,鄂中自治政府命令在鄂京汉铁路沿线所有军阀立即投降。
  说是让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