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第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世民之功,无非就是财大气粗而已,仔细查看作战规模和粮食供应,都可以看见,李世民每战基本上都占有大量军事和物资上的优势,而且还有着压倒性的政治助力,这还不胜,那李世民,当真是笑掉大牙的庸将了。
    如果说到隋末争霸中,针对李阀的相对公平地战争,那就是还没有取下关中时,和薛举地一战了,其实这时,李世民方面拥兵十五万,而薛举所有兵不过十三万,再加上李阀是世家,职业将门不计其数,又得了长安,而薛举不过是一个小官出身,可所谓天地地利人和尽在李阀手中。
    但是,就因为占地优势不大,没有绝对优势来开个灿烂夺目的金手指,真实地历史上,李世民就因此被打的大败,而李阀吓的屁滚尿流,长安震动,如果不是薛举突然之间“病死”,那关中归属,天下的归属,就很成疑问了……这已经很清楚的说明了李世民到底有多少本事。
    可是,千古一帝的美名,使人人眼睛瞎了,无需分析就喊着李世民厉害,却没有人真正分析每一战二方面的政治经济军事力量的对比。
    想到这里,杨宣凝露出了不屑的神色,这种千古一帝,当真是花架子,严格的来说,李世民无论是军事政治谋略,都只是中人之姿。
    不过,这里的讨论还在继续:“圣上北上,不知能够还都不?”
    “圣上现在已集了薛世雄三万精兵,又是北上还都,军心可用,因此李密估计是拦不住了,就算拦住,也必元气大伤,瓦岗军也就完了,只要圣上北上,那南方大局已定,结果怎么样,已经不重要了。”虞绰叹的说着:“那时,就算关中被李阀取下,也是根基不稳,威望不重,瓦岗军第一选择,就是我军,肯定大半必归于我军,至于李密个人意见,也不重要。”
    “那洛阳城,就是王世充了,此人毕竟是身经百战的统帅,就算洛阳变成一座孤城,至少亦可守一年半载。”
    “这样就看窦建德的发展了,如果窦建德能够在今年发展迅速,那北方就是李阀、窦建德、还有其它几个并立的局面,如果窦建德发展不迅速,那我方就可北上了。”
    李播摇头说着:“这是下策,我方夺取洛阳,也必付出代价,再说,南方整合也需要一定时间,如果仓促北上,没有辛苦经营,就算战胜了,也必须面对突厥联军,可能又不得不退回南方,把北方让给胡人,只有经营数年,强兵之后,才能打败突厥,统一天下,因此目前几年,坐山观虎斗是最好。”
    杨宣凝深知此中关键,不过不想继续说下去了,洒然笑的说:“看来大家都胸有成竹,寡人真是欣慰,这些以前再说,只有取得江都,我们才能统一南方,并且夺取洛阳。”
    诸臣顿时不再辩论,轰然应诺。 
    /User/Messages。aspx?to=站长&;title=WEB…《大唐》'第二卷
    (如果章节有错误;请向我们报告)
第九十三章 兵法正道
    月十一日,凌晨,杨宣凝已起身练刀,他这习惯,数改。
    虽然说现在他已经是一流高手,但是始终没有能够突破宗师境界,但是有着邪帝舍利六成元精,再不成宗师,实是可笑,所以虽然登基为王,但是每天总花上二个时辰,潜心武道和刀道,希望能更上一层楼。
    霸刀需血战天下才可得益,而杨宣凝已经不可能,因此他一直潜心研究黄庭经,以及各家送上来的武功秘籍,虽然多是二流,偶然有一流,但是也借鉴良多。
    无论如何,他的武功还在缓慢提升,这就足够了。
    随着他阅历的不断提升,所领悟的精义,也运用在刀法上,慢慢的,刀法渐渐脱离霸刀的范围,而具备了杨宣凝自己的刀意。
    凌晨一个时辰,练刀道,只觉得痛快淋漓,收刀之后,杂声才入得耳中。
    “去军营。”
    杨宣凝率七万大军,进攻余杭郡。
    余杭郡,统县六,户一万八千户,富阳县就首当其冲,一旦大军所到,富阳县不战自降,不过,得了富阳县,由于县城相对狭小,杨宣凝驻扎大军于县城外,城中留兵三千禁军,并不继续前行。
    而沈法兴大恐,不但尽起六万军,还允许盟友杜伏威,率领二万军,集兵八万,自宣城郡而来,直到余杭郡内,共同对抗杨宣凝。
    禁军现在,随时随驾者,已集有二百骑,都是一时之选缓而行,慢慢转入通往市集的大街。
    富阳县并不大。城墙是石制,也不高,只是藤蔓班驳,蜿蜒在城墙上缝隙中,显然有些沧桑的古色。
    所到之处,街上二边的百姓纷纷跪拜。只是许多人遮遮掩掩的投来了敬畏和好奇的目光。
    富阳县历史悠久,秦始皇二十六年就置富春县,直到现在,县境内气候宜人,景色绮丽,交通方便,如果开发得宜,当是一个上县之地。
    前面禁军开道,缓缓前进。
    转过一个弯。突然之间,二辆牛车被刺一刀,疯狂地冲上来了。
    禁军顿时一齐大喝。兵刃纷纷在手,就在这时,一个大汉从牛下飞出,在二个禁军直接穿过。顿时,二名禁军飞出两蓬血雨,连还手之力也没有。
    几乎同时,周围二十余人,直冲而出,从四面八方杀了过来。禁军这时都反应过来。纷纷厮杀。
    杨宣凝动也不动。只见周围三十骑也自不动,手持短盾。护住了杨宣凝,还有十人,已经持出弩弓,冷静的拉开,上箭。
    就在这时,上方轻微一响,数支弩箭同样射出,顿时,数个骑兵中箭,二人翻滚而跌下。
    几乎同时,禁军拔刀拼杀,只是瞬间的事情,数个刺客已经被砍杀。
    “噗噗”之声不绝,数个刺客身形一动,血箭飞出,砰的一声,落在地上。
    杨宣凝眼神不动,等了片刻,见刺客都被杀尽,或者逃亡,才又命队伍前进,直到城外军营之处。
    等到了军营,除非值勤的校尉,还有各将也来参拜,李淳风也在其中。
    杨宣凝神态轻松,丝毫不以今天被刺杀为意,问了几句,就对着众将说着:“沈法兴和杜伏威,快撑不住了,哈哈。”
    李淳风上前谢罪:“王上受刺杀,臣有罪。”
    “无事,我已经说了,沈法兴和杜伏威,此行并非是真的能够刺杀,只是企图激怒于我,与之决战罢了。”杨宣凝随手拿起营帐中地一把弓,对众将说着:“各位卿家,可知道这把长弓如何制做,耗费几时?”
    众将面面相觑,这时,尉迟敬德上前说着:“此弓,以~角、再以胶、筋、丝、漆等合制而成。要将这些材料合制成弓,因为不同的工序需要不同的季节来进行,例如冬天取木,春天取角夏天冶筋,秋天才把它合井合,再经历冬天的寒气,到春天再被弦,丝毫不芶,耗时四年。”
    杨宣凝暗赞,因此说着:“尉迟将军说的好,就是如此,制一弓如此,何况行军打仗?现在沈法兴和杜伏威各不过二郡,却有八万兵,可所谓倾全力而来,而且还训练不一,每日耗费粮食都有1500,现在又是青黄不接之时,现在已经拖了一个月,沈法兴和杜伏威粮草快尽,军心不稳,哈哈,所以急着求战。”
    “而我方,有数十郡,后方粮草充足,更有大量援兵在后,士兵又经过训练,无论上下,都人人自信,士气凝聚,这叫以精对杂,以安对劳,此消此长,而且,我水师已经和沈法兴水师作战,只要不日就可消灭之,那时,袭其后院,沈法兴崩溃可期,今日刺杀,可见二军已经穷途末路,狗急跳墙,灭亡就在眼前。”
    “王上圣明。”在场的人都凛然喝着,心生肺腑之敬。
    杨宣凝微微一笑,其实,这就是李世民的百战
    兵法,有着雄厚的经济政治军事实力,所以一旦与人先守卫,拖延得时间,反正己方有地是本钱拖,而对方却拖一日就弱一分,等到对方拖的灯尽油枯,士气大跌,一战就可将其摧毁。
    虽然看起来,杨宣凝只有七万,兵力比起对方八万,似乎还少一点,但是实际上,形势、实力、人口、经济、总兵力相比,就是财大气粗,根本就是持着“我打仗,就是用钱砸死你”的李世民兵法,也是无上兵法正道。
    效果非常明显,一个月来,集军对峙而不战,沈法兴和杜伏威开始时还沉地住气,现在却已经有着焦急慌乱之相,根据刺探要情,军中也有士气大跌的迹象。
    就在这时,外面又传来报告:“报,我方水师大破沈法兴水师,已在吴郡登陆。”
    众人一齐瞠目结舌。到了这地步,还用得打吗?沈法兴已经彻底完了,吴郡登陆水师,老家被抄,二面攻击,沈法兴就算有孙武。白起之能,也回天无力。
    杨宣凝昂头哈哈大笑,第一次品位到,以李世民的方法,以众欺寡的快感和稳妥性,如果自己老实地一开始就和联军对抗,有着杜伏威的百战精兵,说不定自己还要吃个大亏,甚至落败而回。
    而现在。无需战斗,就可大胜。
    战争不在正面对抗,而在于战略上地布局。
    笑完。他立刻冷笑的说着:“命,遣使至沈法兴和杜伏威军中,叫他二人立刻归降,我给他们三天的考虑时间。”
    又说着:“散布消息。务必使对方联军所知,吴郡已入我手。”
    再命令着说:“集起所有骑兵,命各部准备,命水师自行其事,按机策应,如果明后天不降。立刻出兵。将其一举粉碎!”
    这三道命令。真是死抓要点,如果直接进攻。沈法兴说不定可以行哀兵之策,让全军知道自己在死地,而行临死一扑,以联军的实力,说不定真地有希望翻盘,但是哀兵必不可久,给三天机会,那自然思来想去,这股哀兵之气就自己瓦解了。
    众将顿时轰然应诺,各自准备。
    其实,沈法兴是已经到穷途末路了,但是杜伏威还可以退兵,只是现在局面,退了又怎么样?沈法兴一灭,区区二郡地杜伏威,又能够支持多少时间呢?
    三日后,凌晨
    杨宣凝和手下一众大将,高踞马上,远远眺看对面地敌军。
    八千骑兵,摆开阵势,黑压压的一片,让人感觉到无比地压抑。
    杨唐军中一阵战鼓传来,各军整齐调遣,身穿纸甲,缓缓排列成阵列,源源不绝的从军营中涌现,不断布置在战场上。
    一阵阵风来,吹得双方的帅旗猎猎作响。战车,战马狂嘶,夹杂着一下接一下传来的战鼓,震动着每一个人的心弦。
    如果据高台而望,远方海上,水师船只遮掩住一片,这水师并非是原本水师,而是运输着还在后方的军队,已经开始登陆的军队,布置已成,随时准备行致命一击。
    十五万兵,如二只大钳,死死地夹住了沈法兴和杜伏威联军,当然,杨宣凝也从来不认为一个战场真的需要这样多人,这只是威慑。
    真的战斗,也就是几万对几万,等厮杀纠缠时,再用骑兵突破,其实就这样简单。
    “王上,不知道这二人投降不投降?”
    杨宣凝露出思索地神色,沉吟的说着:“也许会临死一扑,这样的话,我们只有大战了,但是就算如此,他的唯一机会就是攻破我中军,不然地话,以他们的兵力和训练程度,又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只有死路一条。”
    说实际的,虽然沈法兴和杜伏威看似声势浩大,但是真正可战之兵,说是二万已经抬举他们二个了,二方面的真实力量对比根本不在一个台阶上。
    只要二军发动,一批批投入,杨宣凝的指挥,无非就是先一对一,然后再派遣多余地部队进行侧面攻击,先在局部取得优势,形成二对一甚至五对一地局限,把敌军一部吃掉,再围攻其它军队,形成十攻一甚至二十攻一地滚雪球一样的胜利——而骑兵是达成这样目地最好的兵种。
    他突然之间想起了玄武门之变,其实,太子军是李世民军的三倍,当时李世民也拼杀的穷途末路,只是竟然给他找到了太子,给予杀死,获得胜利,可所谓死中求生,翻盘成功,而现在,对方也只有这个机会。
    说完,就发布命令,让自己中军核心三千禁军和一千骑兵,徐徐移动,直驻扎在一处小丘陵之上,这是永不动员的部队。
    才移动完毕,就见对方一声呐喊,起兵上前。
    沈法兴和杜伏威,终于还是选择了最后一搏。
    战幕至此全面拉开。
    杨宣凝顿时命令:“举战旗,发布命令。”
    目光所到之处,战旗飞舞,而传令兵,也疯狂的奔驰命令。
    虽然在上午,但是巨大烟花也冲上天空,并且连绵不断,一里一发,一直传递到远方十几里处,这是传达给水师。命令其自动攻击——具体指挥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是只要水师自行攻击就足够了,形成二面攻击的局面。
    一下接一下传来的战鼓,越来越高昂,充满了整个战场,到,以五千人为一单位的军阵,分成十个单位,缓缓而上,杀气弥漫整个战场。
    决定性地一刻。终于来临。
    二军都缓慢靠近,要知道,人的体力是有限的。如果快速奔跑,只怕跑上几百米就没有力气作战了,因此二方都有意保持体力,等直到二方面只有二十步时。几乎同时,双方统帅发出了命令,顿时,一阵震天鼓声,二方面都向前冲奔,这个声音。震动着整个战场。
    二方一旦咬上。彼此厮杀。这时断无后退之理,原因很简单。一旦后退,立刻就是崩溃之局,眼见双方五万军都已经对上,这时,传达什么号令都没有意义了,因为传达过去,其实也没有作用。
    杨宣凝才冷哼的说:“尉迟敬德!”
    “臣在。”尉迟敬德上前一步。
    “寡人给你三千骑兵,给寡人突破,打乱敌军阵势,破开对方的战斗。”
    “臣遵旨。”
    尉迟敬德翻身上马,带着五百亲兵,持着号令,顿时三个千骑的千骑长都受到号令,一声呐喊,跟随着尉迟敬德就上前。
    一股钢铁洪流,一个叁角形地尖锥,以雷霆一样的速度,直刺向敌人的心脏。
    尉迟敬德策骑走在这尖锥的尖端,刹那间投进重重敌军内,所到之处,敌人纷纷在血溅中倒下,不到一刻,五千骑兵在他的率领下,杀入敌阵,顿时,原本相持的敌方阵列,立刻被撕开,把先部队冲得七零八落,溃不成军。
    一旦敌军撕开,此部立刻崩解,杨唐军士气大震。
    “杜伏威要出来了。”杨宣凝早有预料的说着,果然,敌军之中,二千骑奔出,为首的正是杜伏威。
    尉迟敬德在敌阵内来回冲杀,所向披靡,骑兵士气高昂,在他带领下,有如虎入羊群。但是突然一队骑兵杀奔过来,尉迟敬德顿觉压力大增,眼一看,就见得一员大将。
    “杜伏威!”尉迟敬德一声长啸,不惧反喜,策马直冲而上,手中武器化作厉芒,所到之处,拦截者纷纷跌倒,声势惊人之极。
    而杜伏威也一声怒吼,策马上前,就要斩杀敌将。
    “轰隆!”二个兵器相交,宛然雷声震响,二人都有若触电,整个人连着惨嘶的战马往后拋跌,骇人之极,不过都立刻翻身跳下。
    尉迟敬德地兵器也是赐予的神兵,并没有被毁,但是也全身一震,半空中吐出一口血来,而杜伏威脸色一青,手中武器折断,又迅速转白,也显是受了内伤。
    一交战之下,二败皆伤。
    以杜伏威的城府之深,仍禁不住生出悔意。
    当他见得杨宣凝只守不攻时,就应该知道双方在粮草上地差距,就应该退走另外选择战场,而不是继续对峙,而且,前天知道杨唐水师攻入了吴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