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扬天下-第3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秦难有百年之国运?”
  玄机子轻抚银须。徐徐答道:“秦王慧根独具,所言不虚。不过秦王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天地万物,皆分阴阳,水亦不例外。当年洪武填湖造殿之时,湖底有泉眼,此水为阴。而大秦水德,帝王命中之水。皆归为阳。”
  “那又如何?”
  “凡阴阳者,相吸相生,阴阳结合,刚柔相济。必定大吉大利,风生水起。”
  “咦!既然阴阳结合,大吉大利,何以又不可能在南京定都?本王听来。道长所言,岂不是前后矛盾?”
  “这就是贫道所说的,秦王虽慧根独具。然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之原由所在。秦王,所谓江山社稷者,不在于你将皇宫建于何处,而在于你把社稷定于何处;
  打个比方,秦王巡幸地方,随便在一州县,居于其中十年八年,甚至以此为行宫累世居所也无妨。而太庙、山川社稷坛,一但定下,则万世不可轻移,因其代表的是江山社稷。
  太庙所供祖宗之牌位,社稷之神守护天下之土,都归为阴,若为相冲,则何来大吉大利之说。”
  秦牧在这方面虽然知道的不多,但还是有些基本的常识的。比如普通人家下葬祖宗,别说所葬之处有泉眼,就算是土地比较潮湿,也不是吉利的。
  好的坟山,通常是那些比较开阳,而泥土比较干爽的地方。这和玄机子所说的,大致是一个道理吧。
  他的眉头不觉间皱了起来,前几天黄振林刚刚奏报上来,说南京的皇宫已经建好了,就差御花园补种些四季花草装饰即可。
  这可是整整花了四百万两银子才建成的新宫殿,而且都是普通百姓一点一点的捐出来的血汗钱。难道因玄机子一番虚无缥缈的话,就将这新宫殿弃而不用?
  殿外的阳光很明亮,照在汉白玉栏杆上,几只麻雀落在上面,叽叽喳喳地鸣叫着,秦牧被吵得有些心烦,韩赞周善于察言观色,立即示意小太监去赶。
  玄机子盘坐于小几之后,静如处子,唯有轻风吹来,拂动他的银须,他含笑看了秦牧一眼,徐徐说道:“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虽有荣观,燕处超然。秦王身为万乘之主不可不察,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玄机子这番话大意是:厚重是轻率的根本,静定是躁动的主宰。外物虽诱人扰目,却能安然处之,轻率就会失去根本;急躁就会丧失主导。
  连韩赞周都看出秦牧有烦躁之意,玄机子能看出也很正常,不过他能说出这番话来进谏,绝非等闲之辈能说出如此深刻的道理。
  秦牧也不掩饰,叹道:“老仙长是世外高人,自然可以超然物外,然本王身为一国之君,动辄关系到天下苍生祸福,岂能不慎?如今南京的宫殿刚刚修好,前后耗费了百姓几百万两血汗钱,若是废弃另建,则天下苍生何辜?”
  “秦王有此心,天下之大幸也!秦王不必为此烦忧,此事,并非没有破解之道,方才贫道已经说了,大秦属水德,君遇水则生。只不过阴阳有别,相克相生。南京之宫城坐于之上,利阳德,损阴脉。秦王明白贫道之意否?”
  “道长的意思是说,宫殿建于南京无妨,只须把江山社稷坛以及太庙另置他处即可?”
  “然也,太庙与江山社稷坛定于他处,南京实则就不能称之为首都,只是陪都。国运由阴脉主宰,是以阳君居于首都或是陪都,并无关碍。”
  玄机子的意思照秦牧理解,应该是这样,按风水学来说,最关键的是你家的祠堂和祖脉所在的位置好不好。和你今天住在南京或者明天住在北京没有多大关系,你家祖脉好,你去到哪里都能混得风生水起。
  这样说来,倒也很有道理。
  若是光移山川社稷坛和太庙,那就不用费太大的事了。秦牧心中大喜,问道:“然则太社移往何处为宜,老仙长教我。”
  玄机子仿佛能看穿他的心思一样,淡然一笑道:“秦王心中已有所属,何须贫道置喙。”
  “长安。”
  “善之善哉,三秦故地,地脉浑厚,气运深长,实乃天下之机枢所在。”
  “好,好好!就按老仙长说的办。”
  秦牧心中欣然,连道三声好。其实与其说他是被玄机子说服了,还不说是他自己的心里因素在作怪,毕竟历代定都南京的王朝都短命,这是不争的事实,南京这地方确定有些邪门。按玄机子这种处置方案,将太庙、山川社稷坛、皇陵置于关中,以西京为首都,以南京是陪都,主宰国运的阴脉在西京首都,阳君长期居于南京陪都也无防。如此一来,至少能解开自己的心结。“来人,赐。。。。。。。。”
  “秦王且慢,贫道早有言在先,此来,不受秦王一官一职,一金一银。”
  “哈哈哈。。。。。咱们谈了半天,老仙长不饿吗?来人,赐宴!”
  这个玄机子倒没有拒绝,韩赞周很快叫人把膳食端上来。玄机子面前的小几上摆的全是素菜,御厨的手艺自然不用说,但玄机子却是只吃了几口,就放下筷子。
  秦牧问道:“可是饭菜不合老仙长胃口。”
  “秦王不必介怀,贫道每餐食量,只此而已。”
  秦牧看他鹤发童颜,脸上皱纹甚少,忍不住问道:“老仙长今年高寿?”
  “秦王见谅,贫道忘了。”
  秦牧很想骂一声:靠!好吧,就算你真是神仙,也总应该记得自己几岁吧?连自己岁数也不记得的神仙,还算是神仙?恐怕是老年疾呆症患者吧。
  “道长鹤发童颜,老当益壮,可有什么养生秘诀?”
  玄机子抬眼满有深意地瞟了秦牧一眼,秦牧被他看得有些发毛,玄机子微笑说道:“贫道观秦王双目有神,气色甚好,若是贫道没有看错,秦王应该是练了道家心诀。”
  这也能看得出来?

  ps:九月最后一天,兄弟们,最后决战的时刻到了,再检查一下你的票夹,咱们作最后的冲刺!求月票,求推荐票!
  。(未完待续。。)


九月烽烟未息,求月票!

  虽然我进不了人才市场,但斜生之木,亦可作为世人眼中一道风景。只不过成长历程,要比别人多付出十倍的艰辛,身上满是凹凸不平的疤痕。今天是九月的最后一天,在大家的支持下,本月票数已经过了两千,是我花了三年时间写成的《大宋私生子》、《山渐青》两本书月票总和的两倍。这份成绩,是兄弟们一票一票累积起来的,这是所有支持《明扬天下》的兄弟的成绩。在你们的呵护下,《明扬天下》艰难而又顽强地成长了起来,现在,它挺进了分类月票榜前三,没有你们点点滴滴的支持,就不可能会有这样的成绩。对每一位给予支持的朋友,心中皆感激涕零。
  当然,本月还有十多个小时,一切变数都可能发生。眼下的这份成绩来之不易,咱们付出了更多的艰辛,不能在最后的时刻被逆转,兄弟们把手里的月票都投下来吧,让咱们作最后的冲刺!高唱大江东,惊起鱼龙。何人持槊摧长空?未锁二乔铜雀上,那算英雄!(未完待续。。)


第631章 赶鸭子上架


  “道长鹤发童颜,老当益壮,可有什么养生秘诀?”
  玄机子抬眼满有深意地瞟了秦牧一眼,秦牧被他看得有些发毛,玄子微笑说道:“贫道观秦王双目有神,气色甚好,若是贫道没有看错,秦王应该是练了道家心诀。”
  这也能看得出来?这让秦牧真感觉他有点高深莫测了,他颔了颔首表示承认。
  “无量寿福!”玄机子抚着银白色的长胡须,轻喧了一声道号说道,“秦王所练之法诀,若是平常之人,也可起到强身健身,延年益寿之功效,只是。。。。。。。。”
  “只是什么?老仙长不必讳言,有可直说无妨,是不是本王根骨太劣,练了也无甚效果?”
  秦牧神态轻松,说实话,玄机子虽然处处表现得高深莫测,但对他说的,秦牧依然不会全信。
  玄机子轻摇其头答道:“秦王龙璋凤姿,根骨之佳,为贫道平生仅见,何来劣质之说。只是秦王身为帝王,少不得三宫六院,秦王所练法诀,无助阳锁精之功效,阳气若损,秦王练得再勤,效果也不及平常人等。”
  “哈哈哈。。。。。。。”秦牧朗然一笑,过度纵欲,确定会损害身体,但是让他因噎废食,禁欲苦修,他是不会做的,人生短短几十年,短短几十年啊!
  玄机子依旧是一派云淡风清,仿佛在对山林花叶、清风白月而语:“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这句话出自《道德经》,从字面上可以这么理解:执持盈满,不如适时停止;总是显露锋芒,锐势难以保持长久。
  如果让秦牧推举一本最博大、最精深的注作的话,他会毫不犹豫地推举《道德经》,这是一本当之无愧的神作。里面的每一句话。所包含的精义,都不只止字面上那么简单。
  所以,秦牧也不确定玄机子这个时候说这句话,是不是想劝他节欲,不要总是“锋芒毕露”。
  秦牧答非所问地说道:“老仙长何以教本王?”
  “贫道这里有一功法,只要秦王坚持练习,可终生受益。”
  秦牧随口一问,没想到玄机子还真有宝贝。
  接下来他传授秦牧一种功法,此功法虽然不是象什么男女双修、采阴补阳那么神奇,但据玄机子所说。只要每天按此法练吐纳,调理身体。加上外部一些刺激锻炼,便能起到助阳锁精的功效。
  这反而让秦牧觉得可信度更高,感觉就是开源节流的道理。通过吐纳增强了能力的同时,又能有效地控精;
  换而言之,哪怕你夜御十女,但只要能控制住,在第十女时再那啥,那等于你也只是做一次而已。如此一来。基本上就可以避免因纵欲过度,而导致身体亏损。
  得了这功法,秦牧心中愉快,他起身微微一揖道:“本王谢过老仙长。。。。。。。”
  “不敢。不敢,礼下于人,必有所求,秦王施此大礼。贫道承受不起。”
  果然是人老成精,一眼就看破秦牧不是为他传授的功法致谢,而是另有所求。而且还直接点破。好在秦牧脸皮厚,被他点破之后,脸上神色不变,还是揖了一揖。
  “老仙长神机妙算,想必已经算到本王因何相求了。”秦牧毫不吝啬地给他戴了顶高帽,接着说道,“实不相瞒,本王这一礼,非为本王自己而施,而是为了天下苍生,如今看来,此事非老仙长亲自走一趟,只怕再无他人可胜任了。”
  玄机子回了秦牧一礼,然后一派超然物外地说道:“秦王所图者大,贫道也无能为力。”
  秦牧微笑道,“老仙长岂不闻乎,为大于其细,图难于其易;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老仙长,本王所图者虽大,然则只须老仙长从细处着手即可,还望老仙长万莫推辞。”
  秦牧这番话,也是出自老子之口,用老子来压他这徒子徒孙,还真让玄机子领教了一回秦牧的利害。
  “贫道自绝于山林,不问红尘多年,谋国之事,非贫道所长也。”
  “老仙长真的已经算到本王所求者为何?”
  “不曾。”
  秦牧也不怒,一正神色,拿出一付悲天悯人的神情说道:“老子有云: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馀;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不知老仙长以为然否?”
  老子的话,作为徒子徒孙,能不以为然吗?
  秦牧一步一步地下套,每一步还都把老子搬出来,让玄机子有种束手束脚,难以自拔的感觉。
  “呵呵,秦王不必拿话套贫道,贫道只怕真的帮不上秦王。”玄机子干脆不丢书袋了,很直白了拒绝起来,虽然秦牧根本没说出要求他做什么事。
  “老仙长此言差矣,本王所求之事,并不是要老仙长帮本王,而是帮天下苍生,也帮道家自己。”
  这话把玄机子的好奇心勾起来了:“秦王还是先说明到底何事吧。”
  正应了那句话,无欲则刚,玄机子或许真是对秦牧无所求,所以在他面前,丝毫不似平常人那样诚惶诚恐。
  秦牧再次摆出一副悲天悯人、痛心疾首的样子道:“本王记得,老仙长自言是在昆仑山清修,那么老仙长应该知道,伊斯兰教正在不断东侵;
  唐之前,其教众尚限于葱岭以西,宋之后,整个西域已无一人不信奉伊斯兰教,而且,现在它还在不断内延,河西走廊,河套地区,已经有不少信徒。
  伊斯兰教政教不分,且看如今的西域,其内部的白山派与黑山派争战不休,百年不息,西域民众终日生活于烽火之中,深受其害。”
  “秦王是天下之主,这些应该是秦王所虑之事,贫道山野之人。。。。。。。。”
  秦牧打断他道:“老仙长此言差矣,若是任其内延,将来只怕整个中原都会伊斯兰化。到时道家何存?这些岂是本王一人之事,佛道儒三家凡皆有责。”
  “秦王真是高看贫道了,这等大事,贫道便是有心,也无力改变。”
  “有心就好,至于道长能不能改变,常言道,为是在人,成事在天,道长尽力了就行。”
  秦牧把对他的称呼由“老仙长”变回了“道长”,这是很明显地表明自己的不满,玄机道长听出来了,秦牧这是要赶鸭子上架,根本不容你推托。
  当然,除非你真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才可以不在乎一国之君的态度。
  玄机子抚须长叹一声,大有被拉上贼船的之感,秦牧随后向他道出自己的计划,让他前往漠西忽悠准噶尔部首领巴图尔珲台吉。
  “道长,当年74岁高龄的丘处机率弟子从山东莱州动身,经宜化,越野狐岭,东北行至呼伦贝尔,再沿怯绿连河西行,穿越蒙古高原、金山,甫下经别十八里、昌八里、阿力麻里,塔刺思河、塞蓝。
  再撒马尔罕、碣石,越阿姆河而南,前后历经二年,最后在大雪山与成吉思汗会见。并以其高深的道学,折服了成吉思汗。同年,丘处机持旨释放数万沦为奴隶的汉人。
  这是何等的壮举啊,本王至今想来,仍心潮澎湃,真是万古长生不用餐霞求秘诀,一言止杀始知济世有奇功。
  今日老仙长西行,若事可成,其功将不亚于当年的丘处机。本王知道老仙长已不在意俗世名利,但这等功德无量之事,岂能等同一般欲世名利?在本王看来,此实为大道也!”
  秦牧虽然把玄机子抬得很高,但显然根本没容玄机子推辞,这和秦牧之前在论及帝都风水时的言听计从判若两人。
  好吧,这就是帝王,而且是心志坚定的帝王,绝不会为你一番话,一些法术所迷惑。
  你觉得已经把他迷惑了,其实是他在迷惑你。
  合他心意的,他会听你的。但你永远别想主宰他,只有他主宰你。
  就象现在,玄机子已经变成了“老道”,而不再是“老仙长”,如果你答应了他的要求,老实为他跑腿,你还可以做回“老仙长”。如果不答应他的要求,估计你连“老道”也做不成!
  玄机子那把白胡子一颤一颤的。。。。。。。。。

  ps:最后5小时,请兄弟们再检查一下票夹,把落下的票一并投来吧,决定胜负的时刻,就在这几个小时,俺的心开始悬起来了,兄弟们还冲得动吗!最后冲一程吧!(未完待续。。)




第632章 西京的政治考量(求保底月票)


  当初秦牧颁旨定三京制,分置南京、北京、西京之时,朝野上下都没有多少反对的声音。因为这有历朝惯例在。
  抛开辽、金、元这些游牧民族的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