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扬天下-第3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黄振林现在只是工部主事,在群臣之中职位不算很高,所以落在后面,听到秦牧询问,众臣连纷纷望向他,多少带有些羡慕之色。
  黄振林越众而出,淡定地一揖道:“臣黄振林,恭听圣旨。”
  秦牧含笑道:“这宫殿是由你主持修建的,今日就由你带本王与众位大臣观瞻一翻吧。”
  “臣遵旨。”黄振林又是抱圆一揖。
  秦牧与众臣一边听黄振林介绍,一边前行,过了御街,踏上汉白玉雕栏的外五龙桥,进入午门,午门内是内五龙桥,桥北是一个宽敞大气的广场。
  雄伟壮丽紫宸殿,也就是俗称的金銮殿就伫立在广场中央。
  大殿光是台基就高达四丈,远远望去,背倚蓝天,高大雄浑,慑人心魄。
  紫宸殿前有翔云、棲霞两阁,阁前有钟楼、鼓楼,是朝会之时,上朝的百官在监察御使的监察下。立于钟楼下等候进入朝堂的地方。
  殿前有三条“龙尾道”,是地面升入大殿的阶梯,龙尾道分为三层,两旁有汉白玉石栏,上层扶栏镂刻螭头图案,中下层扶栏镂刻莲花图案,这两个水的象征物,既符合大秦水德,又有袪火之寓意。
  金銮大殿面阔十一间,进深五间。长21丈,宽12丈,连同台基通高近12丈,也就是将近40米高,显得雄伟无比。
  殿内正中那高高的丹陛之上,两陈设日晷、嘉量各一,铜龟、铜鹤各一对,铜鼎18座。龟、鹤为长寿的象征。日晷是计时器,嘉量是的标准量器。二者都是皇权的象征。
  丹陛中间是九龙金漆宝座,宝座两侧排列6根沥粉贴金云龙图案的巨柱,所贴金箔采用深浅两种颜色,使图案突出鲜明。
  宝座前两侧有四对陈设:宝象、甪端、仙鹤和香亭。宝象象征国家的安定和政权的巩固;甪端是传说中的吉祥动物;仙鹤象征长寿;香亭寓意江山稳固。
  宝座上方天花正中安置形若伞盖向上隆起的藻井。藻井正中雕有蟠卧的巨龙。龙头下探,口衔宝珠。
  这座金銮大殿,秦牧非常满意,这座大殿不但比北京的金銮殿更加恢弘。而且样样是崭新的,没有北京紫禁城那股阴郁之气,
  紫宸殿后是宣政殿;
  宣政殿通常是作为皇帝日常朝见群臣。听政的地方。大殿东西两廊在门,东为日华门,西为月华门,门外是一些近臣办公的机关和史馆、书院。
  宣政殿后是华盖殿。
  华盖殿是皇帝的便殿,皇帝可以在便殿接见重要或亲近的臣属,办理政务,在便殿办公可以免去在宣政殿办公的繁文缛节。
  紫宸、宣政、华盖,组成了前朝的三大正殿。
  三大正殿两侧,东有文华殿、文昭阁,慈庆宫,西在武英殿、仁智殿、武成阁等。还有诰敕房、内阁、制敕房、六科廊等众多机构。
  整个前朝可谓是殿阁连云,恢弘壮丽,磅礴大气。
  至于后廷,对不起,除了秦牧之外,所有男人止步。你不想止步也行,请先挥刀自宫。
  其实就算让大臣们进后廷参观,大家也走不动了。因为规制宏大,各个大殿距离远,这庄严的皇宫,又禁止骑马,参观完前朝几座大殿,大家已经累得够呛了。
  这其中,唯在黄振林神采奕奕。在参观各个大殿的过程中,秦牧前后夸了他三次,让不少大臣羡慕不已。
  秦牧吩咐下去第二天大宴群臣之后,才回原来的王府。
  杨芷带着云巧儿、顾含烟、李香君等女,早在后院等着,秦牧回来,杨芷领头拜见,一个个眉梢带笑,眸中却含着热泪。
  秦牧上前扶起杨芷,见她眼中的泪珠终于忍不住滑落下来,忍不住紧紧搂住她轻声说道:“娘子,为夫回来了。”
  杨芷先是挣扎一下,随后抛开顾忌反手搂着他,泪中带笑地唤道:“夫君。。。。。。”
  “哈哈哈。。。。。。好了,为夫督师北伐,驱驰万里,凯旋归来,这个嘛,在大臣面前不好自夸,在自己家里,为夫可得好好慰劳一下自己。”秦牧说到这,突然听到一声婴儿啼哭,女儿两个字掠过脑海,他又是哈哈一笑,“咱们大秦的公主呢,抱上来,我瞧瞧。”
  卞玉京把女儿抱上来,转眼间,女儿差不多两个月大,粉嘟嘟的,煞是可爱,可惜不给秦牧这个当爹的面子,见面就哭个不停。
  “哎哟,我的小公主唉,你还要给爹爹来个下马威不成,好了,好了,别哭了。。。。。。。”秦牧把女儿抱过来哄着,可惜无论他怎么哄,就是哄不住,小家伙哭声那叫一个洪亮。
  秦牧无可耐何,只得把女儿交给奶娘。
  接下来,对众女自然少不得一一温言几句。倒是巧儿这丫头,大半年不见,身量又长高了不少,婷婷玉立,俏丽生辉,那双眼眸儿越发明亮动人了。
  “杨家在女初长成,养在深闺。。。。。。。。。”
  “人家才不要做杨玉环。”不等秦牧说完,巧儿立即俏然答道。
  “哈哈哈。。。。。”
  大家怜惜他刚刚回来,身上劳累,说了一会儿话,就暂时散去。杨芷赶紧让莫莫若若姐妹俩侍候他沐浴,洗去一身风尘。
  然后秦牧在后院花厅开家宴,把众女一起叫来用餐,又是一番欢声笑语,众女分别上来敬酒,庆贺北伐大捷。
  夜里秦牧宿在杨芷房中,夫妻俩久别胜新婚,杨芷腻在他怀里,宫灯映着她脸上未退的红晕,让她少了几分端庄,女人味更浓了。
  “娘子,离钦天监选定的登基吉日只有十天了,明天咱们就先搬到新宫去住。”
  杨芷搂着他,迟疑地说道:“夫君,有件事妾身要跟您说。”
  “嗯,娘子你说。”
  “夫君,七月宫殿快修好时,路阁老他们求见妾身,说是要选些秀女充实后宫,妾身考虑到皇宫不比现在住王府里,总得添些人手洒扫,便同意了,夫君不会怪妾身自作主张吧。”
  “不怪,这些事情,娘子看着办就行。”
  既然要称帝了,该有的排场还是要有的,如果就自己带几个女人,外加王府这几十个侍女住进若大的皇宫,到时走半天看不到一个人,那成什么样子。
  秦牧虽然不打算象明朝皇帝一样,在后宫养一两万太监宫女,但一两千人还是要有的,否则连扫地的人手都不够。
  “娘子,现在选了多少秀女?”
  “妾身没得夫君的话,不敢多选,内监司反复挑选之后,只得381人。”
  各朝选秀女都有严格的挑选规则,比如明朝选秀时,先派各路人马到全国物色13至16岁的女子。
  负责选秀的内监在看中了某家女子之后,会付出一些银币作为聘礼,然后责令其父母在某年某月里把她们送到京师。待所有的美女云集京师后,然后分组。对那些腕稍短、趾稍巨,或者举止稍轻躁者加以淘汰。
  如此三天下来,十人中基本就只剩下一两人。稳婆会将她们依次引入密室,让秀女脱掉衣服,进行更详尽的检查和挑选,把不合格的再次淘汰掉。
  严格来说,每一个被选入宫的女子,都是皇帝的女人,随时准备接受皇帝的临幸。想到这些,秦牧表情有些怪异。

  ps:求订阅!
  。(未完待续。。)


第660章 登基大典


  秦牧回到南京,京中百官也就安心了,文武百官开始全力筹备登基大典。
  其实很多筹备工作很早就在做了,只是因为秦牧出征在外,有些事情未经他钦定,未能最后落实而已。
  大秦五大都督蒙轲、刘猛、马永贞、李过、李定国。以及霍胜、崔锋、凌战、宁远、高一功、李辰、韩刚、惠登相、金声桓、郝摇旗、秦翼明、苏谨、李九、赵坚、螯拜、胡守亮、郭云龙、秦祚明、秦佐明、阎应元、艾能奇、梁涛、刘体纯、马六两、郑四海、狄中行、刘忠秦、顾容等大批将领,也纷纷赶回南京参加大典。
  一时间将星闪耀,齐聚南京。
  他们每个人身上,都有为百姓所津津乐道的英雄事迹。
  其中阎应元与马六两的事迹,更是被编成戏曲争相传唱,天下皆知。
  南京城里,所有商家自发地把店铺装扮一新,各种时鲜花卉点缀在店铺的花架上,青香弥漫。
  青石板路面上,洒扫得纤尘不染,百姓象过年一样,纷纷换上崭新的衣裳;
  秦淮河两岸,香风阵阵,笙歌昼夜不息,宝马香车华盖如云。
  各个寺庙也来凑热闹,纷纷开办各种庙会,引来人山人海。
  城里城外的空地上,百戏开锣,精彩纷呈,欢呼声满城回荡。
  漠南蒙古四十多部头领,或是亲自前来,或是派子侄作为代表,带着大礼赶来庆贺。
  葡萄牙驻澳门总督瓦希基,朝鲜世子李浚也亲自赶到南京。这景象颇有当年秦王扫,诸侯尽西来的味道。
  其中李浚为了讨好秦牧,可谓是煞费苦心,除准备一批珍奇异宝外。回国之后,还从朝鲜千挑万选,选出了一名女子,然后由国王李倧封为公主。
  这位女子是朝鲜开城郡公李隐之女,芳龄十六,不但长得貌美如花,而且知书达礼,更重要的是会说汉语,有利于沟通。
  除了这位文惠公主外,李浚又另先36名美貌女子作为公主的陪嫁。一同前来。
  所以贺使之中,就数朝鲜使团规模最大,加上护送的兵丁,人数多达四百。
  在南京群臣紧张有序的筹备下,在万众期盼之中,钦天监选定的登基吉日终于到来。
  这天一大早,霞光万道,紫气东来,太常寺数百乐工一齐奏乐。洪钟大吕,跌宕起伏,响遏行云。
  天街两侧,衣甲鲜明的禁卫力士。手中或持旌旗,右持刀枪,林立道路两旁,远远望去。严整而威武。
  南京的百姓,早早就挤到道路两旁,有的为了抢个好的位置。甚至天没亮都来霸位。男女老少衣着光鲜,翘首以待。
  在文武大臣拥戴之下,秦牧乘车出宫门,率文武大臣出天街,前往南郊的圜丘坛隆重告祭上天。
  满城百姓一见他的车驾起来,顿时欢呼阵阵。
  “秦王去祭天了!”
  “快看啊,那。。。。。。那就是秦王,好俊啊!”
  “什么俊啊?秦王那叫龙璋凤姿,不知道别胡说。”
  “龙璋凤姿不就是俊嘛!”
  “唉呀,差点忘了,赶紧去城南。。。。。。。。”
  别处的百姓没见过开国皇帝登基大典,或许都认为是在金銮举行的。
  南京的百姓见多识广,老一辈代代相传下来,都知道这是谬误,实际上开国皇帝的登基大典,主要的部分是在南郊的圜丘坛前举行的。
  后世的君主,他们的皇权是继承自前一代皇帝,只要有前代皇帝的继位诏书为依据就行了。
  而第一代君主可没有谁颁旨给他,所以只能请上天“授命”,以此作为自己统治天下的合法性。
  所以,便不能在皇宫里成礼,而是要到南郊的圜丘坛来,在这里祭告上天,接受上天赋予的皇权。
  秦牧车驾来到南郊圜丘坛时,外围早已是人山人海,里三层又外三层,教坊司的乐工使劲地奏乐,乐曲气势磅礴,震人心魄。
  在乐曲声中,秦牧在祭坛前献上三牲,焚香祭拜上天,仪式隆而重之。
  圜丘告祭礼成之后,礼官遣校尉设金椅于郊坛前之东,南向,设冕服案于金椅前。
  接着是司马安这个首辅,率领所文武大臣、望座位跑奏曰:“告祭礼成,请即皇帝位”。
  这个时候,不能别人一请,你就跑去坐那张金椅,你必须“犹抱琵琶半掩面”,或者象大姑娘上花轿一般,咳咳,总之要含蓄,要谦虚,要勉为其难,要。。。。。。。。。
  这时呢,是文武大臣表演的时间,只见司马安等人拥上来,将半推半就的秦牧扶拥至金椅坐下,虽然不至于象“绑架”那样激烈,但整个过程必须体现出是文武大臣们“拥立”的。
  秦牧坐定之后,百官先排班,执事官举冕服案、宝案至前。司马安诸大臣奉衮冕跪进,置于案上。
  接着由司马安、李源、路振飞、杨廷麟、蒙轲、刘猛、马永贞这些最重要的文武大臣取衮冕加于圣躬。
  这个过程也不能由秦牧自己动手,刚才你不愿坐金椅,这个时候却主动去穿戴衮冕,岂不是前后不一,所以啊,必须把谦逊进行到底。。。。。。
  司马安等人帮秦牧穿戴好衮冕,然后退入班,通赞高唱:“排班”。
  排班齐后,众大臣鞠躬,奏乐。
  然后众大臣三拜,平身,乐止。
  然后再三拜,平身,乐止。
  通赞引司马安至皇帝宝座前,通赞唱:“跪,摚恕薄
  司马安摚耍绑恕本褪枪僭鄙铣玫捏税澹糯僭钡墓俜挥锌诖谑墙酥苯硬逶谘希小皳|笏”。
  承传唱众官皆跪。捧宝官开盒取玉宝(即传国玉玺)授予司马安,司马安捧宝上言:“皇帝登大位,臣等谨上御宝”。
  秦牧颔首示意。然后尚宝卿受宝,收入盒内。
  通赞官唱:“就位,拜,平身。”百官按通赞指引拜、平身。
  通赞官再唱:“复位”,引礼官引宰辅自西复归原位。
  通赞官接着再唱:“鞠躬、拜兴、拜兴、平身、摚恕⒕瞎⑷璧浮⒐蜃笙ァ⑷低贰⑸胶敉蛩辍⒃偃簟⒐蛴蚁ァ⒊鲶恕
  百官按通赞官所唱步骤做,山呼的意思就是让你有多大声就叫多大声,于是文武大臣练嗓子的时候到了,每一次叩拜,皆齐声山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外围观礼的千千万万百姓,此时也全部拜倒,如同浩瀚的海洋,一起跟着山呼万岁,一时间,声震九霄,地动山摇,秦淮河的清波震起了细浪,钟山为之久低昂。
  山呼之后。新皇解严,通赞唱:“卷班”。百官退下,礼毕。
  按照旧礼,这个时候应具卤薄导从。皇帝率领大臣前往太庙,奉上册宝,追尊四代考、妣,告礼节性社稷。
  但大秦比较特殊。太庙并不设在南京,所以早有礼部官员以及两百禁卫等候,带上册宝。日夜兼程赶往西京。
  秦牧此时具衮冕回皇宫,御紫宸殿,百官上表称贺。
  然后文武百官各就位,太常寺奏大乐,乐曲气势恢宏,跌宕起伏,低沉的鼓声,磅礴的大钟,让人荡气回肠的音符,回荡在金碧辉煌的宫阙间。
  琉璃瓦覆盖下的庄严大殿,大气而不失瑰丽的大秦服饰,金黄色的巨大华盖,汉白玉雕刻的台阶,威武雄壮的金瓜武士;
  目光所及,耳边所闻,无不彰显了这个国度庄严瑰丽、如同史诗一般辉煌的底蕴。
  在大气磅礴的礼乐声中,一身黑色袞服、头上戴着十二旒冕冠的秦牧,在万众注目之中,一步步沉稳地踏上玉阶,升御座。
  鼓吹至乐止。
  将军卷帘,尚宝卿捧御宝置于案上,拱卫司鸣鞭,引班引文武百官入丹墀拜位中,向北立。
  然后奏乐,百官在通赞官的指引下,文武百官面向御座,行三跪九拜,齐声山呼: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乐声和响,万岁的山呼震动了整个辉煌的宫殿群,秦牧高坐于御座之上,平视而去,万众臣伏,殿外祥云绕脊,阳光普照,这一瞬间,大有举头红日白云低,五湖四海皆一望的感觉。
  他徐徐地说道:“众卿平身!”
  从此,君臣名份定了下来。在这过程中,外国使节只能在金銮殿外参拜,他们是没有资格入殿的。
  朝贺完毕,秦牧遣官册立皇后,并向天下颁布即位诏书。
  诏书由嗓子洪亮的太监奉至午门之上,午门外的宽阔的御街上,此时已经聚集了数以成千上万的士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