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扬天下-第4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又艰难地走了整整十二天,带来的水已经尽量节省,但也快喝光了,大家嘴唇都裂开了一个个口子,有气无力。就连准备最充足的宋小冉,也没了声响。
  这天走着走着,夜落乞突然大叫起来:“阎将军,快看,快看。”
  阎应元抬头四处张望,除了黄沙还是黄沙,夜落乞连忙指向天空说道:“阎将军,看天空,看到了吗?”
  看到了,那是十来只小鸟,阎应元知道夜落乞不会乱叫,便问道:“这十来只小鸟有什么特别的?”
  “阎将军,这种小鸟我们管它叫沙砾鸟,体形小,飞不远,绝对不可能飞进沙漠深处,阎将军,在这里看到它们,那就意味着咱们已经接近沙漠边沿了,不远了,绝对不远了。”
  阎应元听了,不禁大喜,本来有气无力的士兵们,也纷纷挺起腰干来,阎应元喝了口水,大声道:“将士们,听到了吗,咱们已经到沙漠边沿了,大家提点精神,加把劲就能走出去了。如今整个漠西,兵力十分空虚,只要我们走出去,就能把准噶尔的老窝给端掉,这是前所未有的壮举!”
  其实不用阎应元鼓舞,大家就迫不及待了,谁也不想再在这该死的沙漠里多呆一分钟。
  在夜落乞的带领下,又走了小半天,走在前面的士兵突然发出一片欢呼声。
  宋小冉迅速站到驼背上,放眼望着,但见西面远远出现一道绿色的山脊,看久了满目的黄沙,这道绿色的山脊是那么的美,美得宋小冉想立即冲过去,伏在它身上亲吻。身边的同袍已经发出阵阵呼嚎:
  “到了,终于到了!”
  “准噶尔的娘们,爷们来了!”
  “哈哈哈。。。。。。。。。。


第814章 直捣黄龙


  山上青松如盖,阳光在叶脉间流动,翠流。小鸟儿宛转地啼叫着,雄鸟得意地显摆着自己漂亮的羽毛,向雌鸟求爱。
  草丛里,一只麋鹿警惕地抬起头来,向山下张望。一条小溪从山涧流下,一路唱着欢快的歌谣向山下奔流而去。
  扑嗵。。。。。。。。
  山下的溪间传来阵阵的水声,惊得麋鹿撒退就跑,就连正在显摆着自己漂亮羽毛的雄鸟,也吓得扔下雌鸟,拍翅惊飞,嗯,真个是大难来时各自飞。。。。。。。。
  山下一群泥人,欢呼着冲入水溪,又叫又笑,活象一群疯子。很快,本来清澈见底的小溪就被他们身上的泥沙给弄得一片浑浊。
  噗!宋小冉沉在水下喝够了水,才抬起头来,向天猛喷出一口水,感觉浑身舒畅,这感觉比第一次上青楼好一万倍,身上每个毛孔都张开了,美美地呼吸着新鲜的空气。
  旁边的秦山嘿嘿地笑道:“小冉,喝够没有?”
  “够了,够了。”
  “这水甜美吗?”
  “甜美,太他娘的甜美了!”
  “我刚刚尿急,在水里撒了泡尿。。。。。。”
  “你!”
  宋小冉气不打一处来,纵身一扑,把秦山摁倒在水里,两人在小河里打起了水仗,弄得四周一片笑声。只有成群的骆驼最知道水的宝贵,拼命地埋头喝着水,懒得管这些没有忧患意识的人类。
  阎应元在江阴保卫战中名闻天下,但他其实不是江阴人。而是燕赵大汉。此刻他就在小河边,摆开地图,和佥事魏明魁以及张界等几个营指挥使商量起下一步行动来。
  夜落乞指着远处的山岚说道:“这里应该是苏木儿山,以前这方圆数百里都是杜尔伯特部的牧地,咱们绕过苏木儿山,应该就能看到杜尔伯特部的牧民。”
  整个漠西蒙古,原有四个大部族,分别是准噶尔部、杜尔伯特部、和硕特部、土尔扈特部。除此之外,还有不少小部族依附着这四个大部族。
  由于不满巴图尔浑台吉夺取盟长一职,土尔扈特部万里西迁到多瑙河上游去了。和硕特部则内迁青藏。如今整个漠西只剩下两个大的部族。
  因此他们的牧地很可能有很大的变化,夜落乞也只能说以前,对眼下的情况他也不敢确定。
  阎应元说道:“现在不管前头是哪个部族,最紧要的是先弄到战马。”
  张界提议道:“将军,要不咱们先一分为四,张网撒过去,只要收拾几个小部族,这战马就有了。”
  “好,就这么办。”阎应元当机立断。按此施为。
  他敢这么干,一是准噶尔大军都远征叶尔羌去了,二来他们装备了六八式步枪,能有效克制骑兵。
  很快。两千人马一分为四,分开数十里,如同撒开的一张大网,向西兜过去。
  天山以北有着广阔的草原。唐朝全盛时期曾统治过这里,设有北庭都护府。其南面为天山,北面为金山(即阿尔泰山)。天山和金山的雪水流下来,形成一条条河流和湖泊,水草丰茂,盛产牛羊。
  阎应元他们绕过苏木儿山后,再前行二三十里,但看到星罗棋布的沼泽冒着白色的热气。
  沼泽边秋草未黄,碧绿喜人,大片的马牛羊悠闲地在吃草。对于在沙漠里跋涉了的人来说,眼前的画面,美得让人不敢看。
  “哦,我的腾格里啊!”,秦山闭上眼,展开双臂,学蒙古人拥抱长生天。
  “小姐,小心,前面要过花溪桥。。。。。。。”宋小冉则惊喜地哩出了一串小调。
  什长刘贵每人赏了他们一脚,喝道:“准备战斗!”
  “什长,你没瞧见吗?哪,哪哪哪,那些放牧的多是娘们,你让兄弟们拿战斗啊?”
  宋小冉伸手乱指,他这倒不是在瞧说,所看到的牧人,还真有半数以上是娘们。
  巴图尔汗领兵灭叶尔羌汗国,大概族中男子多作战去了吧。
  阎应元他们即没有穿铠甲,也没有撑战旗,又是骑着骆驼,一个蒙古男子惊喜地打马迎来,远远就用蒙古话问道:“你们是哪里来的商队?是从漠北来的吗?”
  夜落乞听了脸色一片怪异,还别说,东边是浩瀚的沙漠,正常情况下,也只能从漠北绕过杭爱山,才可能出现在这里了。
  草原上的牧民,对商队是非常喜欢的,他们产出的商品,以及生活的必须品,都要靠商队来贸易才能解决。在草原上,但凡有商队到来,通常大人小孩都是一片欢腾。
  “我们是从瀚海过来的。”
  “你们。。。。。。。”那蒙古男子已经看出不对,这几百人虽然骑的是骆驼,但却没有常见的商品,驼背上只有武器,而且还是火枪,他惊叫一声,打马就跑。
  “哟嗬,还想跑,慢着,慢着。。。。。。”宋小冉手一抖,一根套马索飞过去,这可是他的拿手绝活,瞬间便把那蒙古男子套住,拉下马来。
  “行动!”阎应元随即大喊一声。
  “驾!”秦山他们纷纷扬鞭冲出,把骆驼当马骑。
  你千万别以为骆驼总是慢吞吞的,其实它跑起来,速度照样很快,只不过它不象战马那样耐久而已。
  这变故,让本来宁静的草原,一片慌乱,到处是惊叫声。
  骆驼在飞奔,很不气势,先不管那些娘们,先夺马,大片的马群无辜地望着这些不速之客,有些躁动,但被驯养久了,很乖,没有惊跑。
  秦山他们轻松地围住两三百匹俊马,一时欢天喜地。
  两三里外的蒙古包那边,几十个蒙古男子拿刀跨弓,骑着战马冲来。
  等他们冲近,一阵呯呯的枪声响起,一个个咆哮着的蒙古男人应声落马。侥幸未中弹者,吓得心惊胆战。
  骆驼继续奔跑,阎应元亲自带着两百“人驼”冲过去,有的夺取那些无主的战马后,呼啸着追去。
  这个六七百人的部族,剩下的青壮不过几十人,余者皆为老弱妇孺,阎应元他们把老弱妇孺围住后,那些青壮也只能冲上来拼命,但他们所有的努力都是枉然的;
  秦军的步枪不是吃素的,在呯呯的枪声中,一个个青壮轰然落马,毫无反抗之力。
  如此轻松地解决一个部族,秦军夺得战马之后,开始在广阔的漠西草原纵横驰骋,如入无人之境。
  巴图尔汗大概做梦也没想到,在他灭掉了叶尔羌,雄心勃勃要挺进河西走廊的时候,有这样一支人马穿越浩瀚的沙漠,闯入他家的后院。
  当年霍骠骑八百人马,深入大漠,奔袭千里,一举端掉匈奴老窝的壮举,今日再度上演。
  天山以北,金山以南,几股秦军呼啸而过,击破一个个蒙古部落,如摧枯拉朽,所向披糜。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天兵下北荒,胡马欲南饮。
  横戈从百战,直为衔恩甚。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这是一场怎么形容也不为过的千里大奔袭,准噶尔的兵力大部分随巴图尔征战河西去了,余下的多是老弱妇孺,阎应元他们如长风疾掠,席卷而过,整个天山以北,无人能挡,快意非凡。
  而这个消息要从北庭传到玉门关,少也得半个月,此刻的巴图巴汗对浑然不知后院起火,正在瓜州城中谋划着如何诱李定国出关,以便全灭。
  肃州城里,李定国这些天也没闲着,兰州大捷的消息传来,让肃州的士气大涨,他不知道阎应元能不能成功,也不会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阎应元身上;
  肃州还有两万三千兵马,虽然面对巴图尔的六万骑兵,并不占优,但经过这么长时间,他也慢慢摸清了巴图光头汗的作战方式。
  正面作战,他们不敢,无非就是凭借骑兵,快速奔袭,四面出击,不断袭扰让你顾此失彼。
  李定国正在精心准备,要给巴图尔一个狠狠的耳光。

  ps:新年好,求月票,继续跪求保底月票,这两个月,总是到最后两三天,才被别人挤下来,让俺心里那叫一个难受,这忧虑意识越发浓了。后劲不足,那就只有笨鸟先飞了,兄弟姐妹们,跪求保底月票啊!(未完待续。。)


第815章 乘势取青藏


  大量的商队涌到,使得刚刚经历战火洗礼的兰州,变得的异样的繁华。
  弥漫的战火中,往往隐藏着巨大的商机。
  在朝廷的鼓励下,这几年大秦的商业呈现一种爆炸式的增长,仿佛被压抑了很久的能量,突然暴发出来,各种商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商业竞争越来越激烈,促使很多商人不得不把目光投向大秦之外,不断向外开拓。
  很多商家更是把目光瞄准军队,紧随军队的脚步。每次打了胜仗,士兵总难免有一些缴获,朝廷不可能全部勒令上缴,以免影响将士作战的积极性。
  而士兵又不方便随身携带私自缴获的东西,所以会有很多商人紧随而来;
  士兵只要把东西卖给他们,你想要龙币,还是要方便携带的宝抄,或者直接托商人把钱汇回老家,随便你选,信誉保障,童叟无欺。
  当然了,除此之外,战争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消耗,对军民都一样,有消耗就必然有需求。总之商机无限。
  如今陇右的战局,秦军可用风卷残云来形容,随着拜鲁图琥和那日松两相继全军覆没,剩下的两路和硕特兵马可谓是风声鹤唳,惶惶不可终日。
  他们加起来不到一万五千人,而且这已经不是兵力多寡的问题,固始汗被生擒,就是再多的兵马也无心再战了。
  正在进攻庄浪堡的固始汗长子达延鄂齐尔汗首先撤退,却被秦佐明堵在大通河与湟水交汇处,过河无望。
  紧接韩刚率军杀到,惊得他仓皇向大通河上游逃窜,想回青藏,那有么容易了?
  秦牧听完各方传回的战报,心情大好。与司马安、李源等人商议起针对青藏的下一步计划来。
  顾君恩说道:“陛下一举歼灭和硕特主力,生擒拜鲁图琥。天威赫赫,慑破敌胆,当此之时,吐蕃各部想必无人再敢逆陛下之龙鳞。
  拜鲁图琥覆灭后,这段时间青藏会形成一个权力真空,为了防止有人趁机窜起,重新搅浑青藏这潭水,臣以为,应当尽快派兵入藏,招集吐蕃各部头人。命其尽快归顺大秦。”
  司马安说道:“尽快派兵入藏是必要的,不过光是派兵是不够的。西藏的情况比较特殊,入进冬季后,几乎便成绝域。一味用强,恐怕也不能顺利解决青藏的问题。
  臣以为,虽得双管齐下才行,派兵入藏的同时,陛下可遣使册封和班禅,先安抚住他们。等把青藏军政捋顺之后,其他再说。”
  司马安的话不失为老成持重之言,冬天就要到了,现在还有奇他特在河套、诺尔布在漠南。大秦不可能把所有精力都投到青藏去。
  而且一味的用屠刀说话,绝对不是明智的行为,有时也得把握一下火侯,采取温水煮清蛙的办法才行。
  秦牧点了点头说道:“你们说的都有道理。不过其他的都好说,但有一点必须趁机解决。”
  “请陛下明示。”
  “趁现在大胜余威正盛,解决吐蕃各部的武力。这个问题解决了。其他的都好商量。”
  枪杆子里出政权,先把吐蕃各部的枪杆子给缴了,再有人想折腾,也翻不出什么大浪来了。
  兰州二堂里,在坐的大臣顿时都陷入了深思,窗外的阳光很亮,但却没有多少热度,风里卷着黄叶,预示着严寒快要到来了。
  喻上猷沉吟道:“陛下的意思是,在青藏也采取漠南的方式,以清剿和硕特余孽的名义,招集吐蕃各部出兵,然后控制住这些兵马?”
  “不错,谁不派兵来,那就是拜鲁图琥的同党,哪怕他只有十个兵,也要派六个来,少一个都不行,还有,让他们多带粮草,我军入藏,不可能从关中转运粮草。”
  “陛下,这就不必了吧?清剿和硕特所得,应该足够我军补给的了,如果再让吐蕃提供粮草,只怕他们会。。。。。。。。”
  “会怎么样?反吗?”秦牧淡淡地说道,“你喊得再大声,都不如砍颗人头来得有震慑力,朕相信,现在有胆反的,不会有多少。有几个反的,刚好当鸡杀给猴看。而且你们必须明白这样一个道理,现在要得多点,将来少要一点,那就是恩惠。现在你什么也不要,将来想要一点,那就是仇恨。”
  “陛下高瞻远瞩,臣等不及万一。”
  “青藏之事,现在说起来简单,真要入藏之后,少不了要面对重重困难。所以,派谁入藏这都是个问题,你们说说,谁适合。”
  司马安想了想说道:“陛下,臣以为,入藏兵马,以一万五千为宜,太少了,一但这个冬天有事,咱们难以支援。将领方面,臣以为高一功能征善战,且较为老成持重,以他作为入藏大军主将较为适合。不过,光是高一功是不够的,青藏情况过于复杂,虽得派一能员一同入藏总领机宜才行。”
  秦牧望向喻上猷说道:“喻侍郎,就由你巡抚青藏吧。”
  皇帝已经点名,喻上猷也只得接下这趟苦差:“臣遵旨。”
  秦牧接着说道:“这次整个陇右,我军伤亡不在少数,抚恤之事,要尽快落实下去,莫让将士们流血又流泪。”
  “陛下放心,臣等已经在汇总各路兵马报上来的伤亡数字,待整理好后立即发回南京,由户部拨银划田抚恤。”
  军中无论是赏功还是抚恤,并不是全部给钱,有部分抚恤是划给土地。
  大秦现在人口不到五千万,朝廷鼓励百姓多生育,现在各地报上来的出生率虽然挺高的,但总得过两年,民生得到一定的发展之后,才可能迎来生育的高峰期。
  这就造成一个问题,大秦的疆域在不断扩展,而却连中原一带,都还有大量的耕地丢荒,无人耕种。所以朝廷在赏功抚恤之时,有一半是划给土地,一来鼓励百姓多耕种,二来可减少朝廷的眼前的开支。
  而军中将士也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