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扬天下-第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秦牧仍站在城外的高坡上,望着浓烟弥漫的袁州城,他此刻的心思已经不在战事本身,而是开始考虑战后的事宜了。
  司马安提醒道:“大人,赶紧传令给刘将军,让他们尽快组织俘虏救火,再等下去,袁州城弄不好要被大火给毁了。”
  秦牧点点头,对朱一锦吩咐道:“一锦,快去传令吧,让刘猛他们尽快间出隔火带,防止大火继续蔓延。”
  “是,大人。”
  刘猛接到命令后,驱赶两三千俘虏把大火附近的房子推倒,间隔出数丈宽的隔火带,到了黄昏时分,大火把袁州城毁了将近四分之一后,终于得到了控制,只剩下余烟袅袅。
  一万叛军,被俘虏者超过五千人,其余大部分逃出城去了,苏谨的骑兵太少,不可能全部拦住,叛军主将高泽也不知所踪,大概是混在溃兵内逃跑了。
  这次夺下袁州,有多少缴获目前还不能确定,朱一锦带人正在连夜将财物聚拢起来统计,估计没有一个晚上是得不出具体数字的。
  袁州府衙里灯火通明,刘猛、霍胜等将各有任务,或分守城门,或巡逻街市,府衙里只有秦牧与司马安对坐灯下。
  俩人一边吃着李式送上来的热饭,一边小声地商议着事情。
  “张其在两万前锋一路抢掠所得,都囤积在袁州城中,光是金银财宝,价值估计就不会少于三百万两,大人打算怎么处理这些财物?”
  秦牧停下扒饭的动作,用筷子在碗沿上一敲笑道:“我现在穷得跟个叫花子似的,我家巧儿炒菜连盐都不舍得多放,这嘴巴都淡出鸟来了,你说还能怎么处理?”
  能如此轻松拿下袁州城,而且得到如此丰厚的缴获,秦牧心情自然很舒畅,说起话来不免带上几分调侃的味道。
  司马安也是一脸轻松,不过他很快正色地说道:“大人,如此多的粮草财物要拉回赣州,是瞒不住人的,吕大器万大军正缺粮草,大人把缴获都运回赣州了,吕大器恐怕不会善罢甘休啊。”
  “司马先生不必担心这个,吕大器知道了又能怎么样。左良玉八万大军一路抢掠,他管不了,本官率军破敌,拿些缴获在情在理。”
  “大人,您刚刚用过驱狼吞虎这一招,万一吕大器也跟着学,这问题可就不简单了。”
  “等吕大器能扛住张献忠二十万大军再说吧,对了,司马先生有此顾虑,难不成你认为吕大器与张献忠这两虎相争。吕大器一定能赢?”秦牧饶有兴趣地问道。
  司马安洒然一笑,也带着三分调侃说道:“若只是两虎相争,自然难料胜负,不过大人似乎忘了旁边还蹲着一头雄狮,有这头雄狮在,卑下相信张献忠定然讨不了好去。”
  “呃。。。。。。。。。”秦牧想想还真是,到时自己蹲在万载,虽说是坐山观虎斗,但总不能真看着吕大器大败不管。把江西掉给张献忠不符合自己的利益,“既然司马先生把我看成可以左右胜局的雄狮,吕大器这头纸老虎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大人,可虑的不是吕大器这只纸老虎。而是大义,如何处处占着大义,这是大人今后必须慎重考虑的,当年刘备一无所有。文不足安邦,武不足定国,智计谋略皆不算出众。最后却能建立蜀汉三分天下,靠的无非就是一个大义名分;
  大人手下如今有多员强将,战事方面卑下没什么可担心的,但大人万莫因为取得了几场大胜,便对大义名分等闲视之,还有两三天吕大器就要到袁州了,与之相处如何把握好尺度,才能处处占住义理,而不至于被世人视为叛逆,这才是关键;
  再者,适当的展示自己的实力对大人有好处,这样既可震慑一些人,同时也能吸引一些人前来投奔;但凡事都要有个度,若是锋芒毕露,让四邻侧目,惶恐不安,乃至处处提防,暗中作梗,这就得不偿失了。”
  秦牧认真听完,起身很郑重地向司马安一揖道:“多谢司马先生金玉良言,本官受教了。”
  司马安连忙起身:“大人折煞卑下了,卑下明日便要回赣州,不免多啰嗦几句,这些道理大人都懂,卑下只是担心大人身在局中,迷失自己而已。”
  秦牧如此礼遇司马安,实在是因为司马安是个难得的人才,要想建立起一片牢固的根据地,光有善战之将远远不够,必须有文治方面的人才,方能确保民生的发展,地主稳定,进而满足军队的供给。
  “这回司马先生回去之后,赣州大小事务就全托付给司马先生了,不管如何,必须确保赣州的稳定,杨廷麟之事,司马先生若不方便出面,就交给田一亩好了,软禁也好,强囚也罢,在本官返回赣州之前,必须保证时刻有人看守在他左右,一不能让他再寻短见,二不能让他与外界有任何联系,包括我那娘子在内,也要秘密监控,万不可疏忽。”
  “卑下晓得,大人尽管放心,对了,大人说到赣州之事,卑下倒想起一件事来。”
  “哦,司马先生有事不妨直说。”
  “大人以会昌知县的身份,总领赣州事务,眼下还没什么,但时间久了难免有些不妥,咱们这次全歼张献忠两万精锐前锋,夺回江右门户,等于是保住了整个江西。吕大器身兼四省总督,总领江南战事,若是赏罚不明,岂能服众?他如今大权在握,封个官什么不成问题,等他到了袁州,大人不妨选个适当的时机,让他封个官。”
  “着啊!”秦牧听完,不禁昂首大笑。

  ps:据说零点过后开始双倍月票,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各位亲零点后不妨把月票投来试试,嗯嗯,多投些哈!
  写书最痛苦的事莫过于看别人猛捞月票,猛数打赏,而自己只能数脚指头。。。。。。。。。月票,我要月票!
  。(未完待续。。)


第114章 三十万大军一座城

      攻下袁州城的这一夜,秦牧等人几乎没休息的时间,吕大器与张献忠都加快了行军速度,同时派出前锋先赶来袁州,准备争夺这道江右门户,留给秦牧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他不但要连夜清点缴获,同时还要整编俘虏,袁州城里整夜灯火通明,人声喧嚣,各人都忙得脚不沾地,连秦牧都得亲自参与到清点战利品、筹措车马的工作当中去了。
  到第二天下午,所有的缴获终于初步统计出来了,大概得黄金十七万两,白银两百一十万两;各种珍玩一大批,价值一时难以估值,只来得及记名造册。
  另外还缴获了将近十七万石粮食,战马四百八十六匹,耕牛驮马近四千头。
  秦牧丝毫不客气,一清点完毕,立即将财物装车,让崔锋带五百人马,另外对攻城战时“死剩”的五百俘虏加以整编后,负责将上千车的物资押运回赣州,刚刚从城中俘虏的五千叛军用作车夫。
  秦牧站在袁州南门的城楼上,看着浩浩荡荡的车队驶出城门,整个车队绵延十里长,车队的前头早已看不见,而中段才刚刚出城。
  司马安戴着斗笠,如同溪边的渔翁,站在城门楼上向秦牧长身一揖说道:“大人珍重,卑下就此别过了。”
  这次押解物资的车队十分庞大,安全方面由崔锋负责,与沿途各个地方官府打交道,以及车队的其他管理事宜则司马安总理。
  秦牧回了一礼,颔首道:“赣州之事,就辛苦司马先生了。”
  “大人信我,任我,卑下自当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每rì三省吾身,不负大人所托。当此临别之际,卑下尚有一言进于大人,尚书有云:必有忍,其乃有济。有容,德乃大。叛军烧杀抢掠,大部分人杀之不冤,但杀戮太重对大人而言绝非好事,大人筑京观,震慑敌胆,目的已经达到,今后还望大人能隐忍一二,多行兼收并蓄之举,多做盛德之事,来rì方能令众望所归;卑下所言,望大人能略加斟酌。”
  “司马先生金玉良言,我记下了。”秦牧说着又是一揖,现在摊子越铺越大了,需要的人才越来越多,象司马安回赣州之后,将总理赣州军政之事,对于这样的人才,秦牧自知必须给予足够的礼遇,才能让人家甘心为你效命。
  所以现在秦牧对礼节方面是越来越注意,司马安受此礼遇,心中甚是感激,连忙回礼,颇有几分不舍地拜别而去。
  送走司马安的当天晚上,秦牧便接着了万载方面的消息,蒙轲不负所望,顺利拿下了万载县城,在张其在近两万大军尽没的情况下,万载的两千叛军必定是惶惶不可终rì,蒙轲能顺利拿下万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若拿不下那才是咄咄怪事呢。
  对此秦牧没有多在意,一心忙着安抚袁州百姓。
  他在这个骨节眼上花大力气安抚民心,救济百姓,效果会因为前后强烈的对比而突显出来。在他进城前,张其在的叛军在城中肆意的抢掠,蹂躏百姓。
  而即将到来的左良玉大军也不是什么好鸟,抢掠起百姓来绝不落叛军之后。
  到时候经历了冰火两重天的袁州的百姓会有最直观,最深切的体会:官军也罢,叛军也好,都不是什么好鸟。只有纪律严明“秦军”,才是他们真正的依靠。
  为此,秦牧不但严禁士卒抢掠,还留下一批粮食赈济遭受兵灾的百姓,同时把解放军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抄录下来,四处张贴。
  只要真能把“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在军中贯彻下去,切实的履行好,在这乱世中,他这支“秦军”将与所有官军、叛军形成本质的区别。
  秦牧相信有了这种区别,今rì即便让出袁州,来rì再想夺回来,必定能得到袁州百姓最大的支持和拥护。
  他不但组织了“宪兵”在城中巡罗,纠察违法的士兵,自己还经常上街巡视,对没有遵守纪律的士兵当场责罚,给百姓一个明确的、看得到的交待。
  第二天黄昏,袁州城东西两面各有探马飞驰而回,向秦牧并报吕大器及张献忠两支大军的动向。
  吕大器近九万大军,张献忠二十万大军,就象两投滔天的洪水,向袁州汹涌过来,袁州城随时有可能被淹没。
  而秦牧在袁州城中只剩下一千二百人马,相比之下就象蚂蚁对大象,无论是张献忠还是吕大器,似乎都能一脚把他踏成肉泥。
  然而秦牧丝毫没有作为蚂蚁的觉悟,对张献忠、吕大器几十万大军恍若未闻。虽然他没有按云巧儿的提议真养只疯狗,每天早上放出来,但论跑路,恐怕还真没有哪支军队能跑赢他。
  逃跑其实并不见就是可耻的,当年的蒙古大军,就经常玩逃跑的把戏,逃着逃着,就把敌人给“逃”跨了,“逃”没了。
  秦牧这支人马虽然不象蒙古骑兵那样会玩倒shè。但常言道,生命在于运动,跑得快就等于留得青山在,就等于做饭有柴烧,就等于吃得饱,就等于有力气砍人。
  总之,咱们就是要在运动中消灭一切牛鬼蛇神。
  到第三天中午,袁州东面烟尘滚滚,左良玉的五千前锋大军到了。
  秦牧带着刘猛、霍胜等人登上东门城楼,先看到有两百骑兵冲到城下,见城门紧闭,立即嚣张地大喊道:“开门,还快开门!他娘的,再不打开城门信不信老子斩了你们!”
  苏谨的目光在那两百匹战马身上流连着,仿佛根本没看到马上的左军,舔了舔嘴唇说道:“大人您看,两百匹好马啊,要不让属下出城牵回来。”
  霍胜嘿嘿笑道:“苏老弟,你单骑出城的话,大人肯定没意见,说不定还会亲自给你击鼓助威,怎么样,要不要试试?”
  “你们俩少他娘的折腾。”秦牧手按剑柄,站立如松,从城垛向东眺望着,“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都仔细看看左良玉手下的军阵再说。”
  城下两百骑兵大呼小叫一阵,见城头根本没人理会他们,不禁怒气冲天,一边大骂,一边摘下弓箭就向城头乱shè,虽然没有给秦牧造成什么伤亡,却惹得霍胜等人勃然大怒,纷纷向秦牧请战。
  秦牧淡然说道:“苏谨,你箭术好,把领头那个家伙头盔上的翎子给shè下来。”
  “是,大人。”苏谨立即取弓在手,随即“嘣!”的一声弓弦响起,一箭如流星飞shè而去。
  城下左军中那领头的军官见有劲箭朝自己飞来,连忙要避,但未等他作出反应,shè来的劲箭已从他头盔上shè过,那根用来装饰头盔的翎子应声而断,吓得他冷汗直冒,如此jīng准的箭术,要是对方shè的是自己的面门。。。。。。。。。。。。。
  那左将想也没敢往下想,拍马就向远处逃去,其他的左军瞧见这一幕,丢下几句狠话,“你们等着,回头老子要你们好看。”也都纷纷拍马远遁。
  城头的秦军顿时发出一阵哄笑声,有的还跳到城垛上向城下撒尿,秦牧也懒得多管,他以手遮额,向东眺望。
  但见东面六七里处烟尘弥漫,再等须臾便能看到旌旗飘扬,左良玉五千大军人喧马嚣,远远望着颇为壮观;
  但等大军靠近些,立即就发现其实并没有那么“壮观”了,五千人马乱糟糟的,就象下山抢劫的土匪;
  很多人身上都带着大包小包的东西,有些包裹上还沾着暗红sè的血迹,分明是沿途抢来的。
  从九江到袁州这一路过来,不知有多少百姓被他们抢劫、yin掠,不知有多少百姓被迫逃离家园,饿死路边,难怪前些天江西巡抚郭都贤数次传檄,令左军返回九江,没有得到吕大器采纳后愤然称病辞官。
  从城下这支人马身上大小小染血的包袱来看,他们不象是来打仗,分明是来抢劫的。
  只见这五千人马直压到东门半里处,然后又有一名将领带着几百人冲到东门下大喊:“城上人听着,本将不管你们是哪儿来的阿狗阿猫,立即打开城门,否则杀无赦!”
  阿狗阿猫?杀无赦?秦牧问旁边的刘猛:“刘猛,这事你怎么看?”

第115章 坐山观虎斗


  无论城外的左军如何叫嚣,秦牧就是不加理会,全当是一群疯狗在城外乱吠。
  统领城下五千前锋的将领叫王允成,曾是蕲州守将,左良玉从襄阳退走九江途中,王允成依附左良玉,大肆抢掠,他与副将阎茂破建德,劫池阳,去芜湖四十里,泊舟三山、荻港,漕艘盐舶尽夺以载兵,杀害百姓不计其数,凶名远近皆闻,二人被左军合称为“阎王”。
  崇祯下旨让左良玉诛王允成,左良玉充耳不闻,包庇于军中。
  现在吕大器手下无兵可用,只能依靠左良玉,对王允成更不敢稍加责罚,这使得王允成更加有恃无恐;
  一路南来,到处纵兵抢掠,没途州县士民奔窜走避,畏之如虎,地方官员敢怒不敢言,稍不如意还要受到辱骂鞭打。
  王允成何曾被人这般无视过?可惜他五千人马来得匆忙,没有携带攻城器械,要立即攻城却是办不到。
  但这口恶气王允成如何也咽不下,他暴跳如雷地下令大军立即砍伐树木,赶制云梯、攻城车等器械,准备明日一早就全力攻城,并暗暗发誓,把城破之时,一定把城内的赣州兵屠个精光。
  然而第二天当王允成打造好攻城器械,在城外摆开阵势准备攻城时,突然接到探马并报,说张献忠前锋人马离袁州已经不足二十里,而且敌军人数比他还多一倍,足有一万大军,由叛将胡雁三统领,正马不停蹄地朝袁州杀来。
  这下王允成犯难了,继续攻打袁州吧,估计没等你把袁州攻下来,胡雁三的大军就杀到了,这和找死没什么差别。
  若是不攻城。剩下的无非是两个选择,一,与胡雁三一万叛军先干一仗;二,退兵,让胡雁三来先收拾城里的赣州兵。
  但问题是时间拖久了,吕大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