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开战中国-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武装直升飞机仍不断在上空盘旋,并不时发射火箭弹,用机枪扫射。目的是掩护大型运输机着陆。到5月

7日凌晨2点,廖内群岛已没有抵抗的印尼士兵。

曼卡岛的印尼军队的命运不比廖内群岛上的同伴好多少。解放军海军陆战四师和独立二旅在5月6日

晚11点55分按计划分别在岛桥的东端着陆,从印尼军队重点设防的北部阵地背后出其不意地猛扑过来。

在印尼的守卫部队还没有来得及做出反应,解放军便迅速地占领了曼卡岛中部细腰。解放军陆战队攻取曼

卡岛的战斗,得到海军舰炮以及航空母舰的战斗机的有力支援,使陆战队队在切断曼卡岛中部后的四个小

时,便肃清了抵抗的印尼军队。

6月7日清晨8点25分,第一艘大型滚装货轮在扫雷艇的陪伴下已在巨港卸下解放军第十二集团军

第二装甲师的三十几辆98C坦克。穿梭般运行的海运船队不断地把包括坦克、装甲车、自行火炮、导弹、

推土机、卡车及其他重型装备送来,到第二天中午西部集群的第一、十二、三十一集团军全部和三十九集

团军的两个师已全部运抵南苏门答腊省,空军的几个航空师已转场南苏门答腊省的五个机场,联军的败局

已定。

岳麓生从幸存的华人口中得知印尼军队的暴行,怒火中烧,立刻命令西部集群的所有部队不准接受印

尼的陆军特种部队和战略后备部队的投降。他的搭档卢政委觉得不妥,正待要劝。

岳麓生怒道:“我一个人署名就行了!出了事,我自己扛!”

卢政委抢过命令,附署了签名,说:“有福共享,有难同当!”

岳麓生拍了拍卢政委的肩膀安慰道:“毙几个猴子兵有什么大不了的。我不信我没这个权力。”

卢政委苦笑了一下,想了想,便安排随军记者到各地,特别是刚解放的威甘巴斯大象训练中心去收集

证据,在报纸上揭露印尼军队的暴行

米歇尔沮丧地发现他最初的判断是对的,却在最后一刻做出错误选择。6月8日下午,形势急转直下,

解放军装甲部队先于英第1装甲旅抢占楠榜港,并且抵达海滨封锁了印尼爪哇与苏门答腊两岛之间的巽他

海峡。至此,联军被困在苏门答腊岛上的事实已成定局,联军的命运不容乐观。米歇尔向联军总司令克拉

克上将发出了一封措词强硬的报告:如果不想使在苏门答腊岛上的联军全军覆没,现在唯一要做的事就是

利用还在我们手中的西苏门答腊省会巴东市的港口,将联军撤退。

克拉克急忙派出联军官兵到爪哇岛各港口和造船厂筹措船只。焦急已经使联军顾不上保守秘密,用电

视和无线电广播里大声向印尼全国呼吁,号召所有拥有船只的人都来加入这支敦刻尔克式的“舰队”。数

以千计的业余水手和游艇主驾驶着各式各样的船只闻讯而来,它们大到数千吨位的货轮,几百顿级的渔船

和小到仅能载数人的游艇。这支奇形怪状的“舰队”很快在爪哇岛西南部港口汇集起来。

为了就近进行空中掩护,除了利用尼亚斯群岛中最大的尼亚斯岛上已建机场,英美空军在尼亚斯群岛

其它岛上紧急建造临时机场。尼亚斯群岛由一百多个岛屿组成,位于北苏门答腊以西的印度洋上,大多数

岛屿丛林密布,尚处于末开发的荒蛮状态。薛皓简把解放军空军已登岛的几个航空师和驻守马来半岛南部

的空军第三军的兵力全部用上,让沈剑飞少将指挥实施一场庞大的轰炸计划。

6月10日清晨,夜幕还没有收起,万籁俱寂。执行第1波次轰炸任务的两个轰炸大队和三个歼击大

队从巨港机场直飞巴东市,目标是轰炸巴东市港口和主要码头。途中,它们没有遇到任何英美飞机的阻拦。

当施钧上校率领他的轰炸大队首先抵达巴东市上空时,天空已经发亮,通往港口的道路上挤满了各种

各样的车辆和惊慌的人群。随着施钧一声令下,一架架JH─7歼击轰炸机猛地扑向毫无防备的联军士兵。

霎那间,炸弹像雨点般倾泻在挤满士兵的码头和堤道上,地面上火光冲天,血肉横飞。大海里不时掀起数

来高的巨浪,将码头边上的人流无情卷入海中。施钧兴奋得狂叫起来:“太棒了,棒极了!”

紧接着,像乌云一般的又一个黑压压的机群铺天盖日,蜂涌而至。它们忽而向下俯冲,进行低空轰炸,

忽而在高空投下威力巨大的高爆弹。

面对垂直而下的雨点般炸弹爆炸的恐怖效果,很多缺乏经验的联军士兵似乎感到每一颗炸弹都好像是

砸向自己的脑袋,以致呆呆地站在空旷的海岸上,居然忘记了卧倒。

由于巴东市第一次遭到这样猛烈的轰炸,地面上的人群乱成一团。联军指挥官大叫着,踢着士兵的屁

股,把他们赶入战壕,利用不多的防空导弹对空还击。混战中,一架解放军飞机不幸被击中,拖着浓烟栽

进海里,联军士兵们似乎到此时才反应过来,码头上发出一片欢呼。

接到报告后的英美国空军立即出动了大批F─22、JSF和阵风式战斗机。但当英美国飞机到达巴

东市上空时,解放军的飞机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英美战机漫无目标地在巴东市上空盘旋,企图拦截住将

到的解放军某个轰炸机群,但他们等来的却是由太空联合指挥部和二炮发射的大量弹道导弹。英美战机不

得不离开,怕被拦截这些导弹的“爱国者”导弹系统误伤。

然而,就在英美国战斗机离开巴东市几分钟以后,解放军进行轰炸的第2波次的机群出现了。它们杀

气腾腾,如入无人之境,肆无忌惮地对毫无保护的英美军舰船进行密集的导弹攻击。紧靠码头的几艘大型

运输船几乎同时着火,并开始慢慢下沉,船上的士兵无望的纷纷跳入飘满死尸的水中。一些小船企图驶近

岸边,但解放军战机对它们也丝毫不放,落在船边的炸弹将一艘艘小船掀翻,撤退工作陷入了一片混乱,

被迫暂时停止。为了躲避轰炸,已经开到海上的运兵船采取忽左忽右的做“Z”字形航行,高速驶过弹雨

如注,恶浪滔天的海面,军舰上的防空导弹和大炮一刻不停的开火,猛烈回击。“鱼雷!发现鱼雷!”眼

尖的水兵大叫。那是趁乱混进来的中国海军潜艇发射的,几艘被上下夹击的运兵船终于走到生命的尽头。

紧急起飞的英美机群赶来驱赶解放军的轰炸机大队,却遭到担任护航的解放军战斗机大队的拦截。顷

刻之间,一场空中恶战开始了,一架架战机盘旋翻滚,试图甩掉追逐的导弹,发动机极限工作的尖锐啸叫

声此伏彼起,充耳不绝。双方不断有飞机被击中,漫天飞舞的飞机残骸碎片不停地落入茫茫大海之中。被

激怒了的英美空军誓死作战,解放军的轰炸机大队见达不到预定效果,便在战斗机的掩护下撤退了。但英

美军为此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近四十架战斗机被击落。当精疲力竭的英美空军返回在尼亚斯群岛的基地

时,却发现他们的机场已被解放军太空联合指挥部用二炮的弹道导弹和海军潜艇部队的巡航导弹犁了一遍。

强行降落的英美飞机大多损毁,几个机灵的在公路上迫降,保住了飞机,但没有后勤支援,成了摆设。

望着火光一片、浓烟滚滚的巴东港,米歇尔知道用船把人员和装备运到安全的后方已是天方夜谭,断

然命令部队放弃所有重装备,用运输机和直升机只把人员运走。

当解放军的先头部队突入巴东港,联军用三天的撤退行动把三万六千英美军和四千印尼军队输送回爪

哇岛。联军大约有140余艘船只被击沉,损失了223架各种飞机。整个苏门达腊战役,联军损失了四

万七千英美军和近十万印尼军队。

第十四章 石油禁运

随着解放军占领了苏门答腊岛,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咽喉要道马六甲海峡实际上成了中国

的内海,解放军的远洋海军已可随心所欲地拦截任何它看不顺眼的船只。各国商船开始很不高兴,但这些

失去的自由却换来原本横行在这一带海盗的完全绝迹,最后也不得不接受这个既成事实。一直做着“鹬蚌

相争,渔翁得利”美梦的印度突然发现自己突然当不成悠闲的渔翁了,中国已踢开一扇院门,一脚踏入自

己的后院印度洋了。

印度是印度洋周边国家中,地缘政治条件最好的,在印度洋地区天生占据着极为有利的战略位置。它

雄据印度次大陆,其最南的尖端科摩林角伸入印度洋1600公里,以科摩林角为圆心、1200海

里为半径的弧线附近,东有扼欧、非两大洲与东亚、大洋洲的海运必经之路马六甲海峡;西为亚丁湾口,

进而可达曼德海峡,这是经苏伊士运河、红海沟通地中海与印度洋的咽喉;西北则是霍尔木兹海峡,这里

是“世界油库”波斯湾的唯一出海口;南面就是查戈斯群岛,其主岛迪戈加西亚是美国在印度洋上最重要

的海空基地。

印度当然知道光有条件,没有实力,一切都是镜花水月。为加强对印度洋的控制,印度海空军都特设

了个南部司令部,印南部海军司令部的所在地科钦距科摩林角约250公里,而驻特里凡得琅的印南部空

军司令部则距科摩林角不足100公里。虽然印度次大陆把印度洋分为阿拉伯海、孟加拉湾和印度洋中部

三个作战方向,印度传统的主要军港也分别位于西海岸的孟买和东海岸的维沙卡帕特南,但由于没有任何

地理上的自然障碍,印度海军仅通过自己的领海就可以很方便地进行战略机动,自由地向东、南或西三个

方向集中使用力量。近二十年来,印海军还大力兴建了果阿、卡尔瓦尔、加尔各达、马德拉斯、布莱尔港、

阿拉科南姆等其它军事基地,海战场保障体系相当完善。

从印度东海岸的重要海港马德拉斯向东约720海里,印度拥有两个重要海外领地安达曼群岛和

尼科巴群岛。两群岛横列在马六甲海峡西口,总面积约8300平方公里,约有人口50万,是东北印度

洋上的战略要点,攻可以封锁马六甲海峡,进击东南亚地区;守可以使几乎整个孟加拉湾成为印度的海上

防御纵深。东南方的斯里兰卡已于年前加入印度,再加上吞并的陆上邻国孟加拉国,使整个孟加拉湾被围

成铁桶一般。印度在西南150海里处还有一小片珊瑚岛礁,名叫拉克沙群岛,总面积约30平方公里,

是印度防卫其西海岸的前哨。西南方的马尔代夫是个珍袖小国,传统上其政治、经济、军事各方面完全受

制于印度,更不用说现在它整个国家已被“温室效应”引起的海面微升折磨得精疲力竭了。怕承担巨大的

建坝费用也许正是印度没有吞并它的唯一理由。但只有印度愿意,马尔代夫随时可以作为印度的海上屏障。

地理上的优越条件使印度海军享有进可攻、退可守的海上战略优势。可以说在静态上,印度洋、尤其

是北印度洋基本控制在印度手中。

由于拱不动东北方巨大的中国,加上陆上地形对印度进一步扩张的限制,近二十年来,印度的军事战

略重心日益倾向海洋,印度的决策者最响亮的口号是“印度的安危系于印度洋”。印度的海上军事战略也

相当简单,即面向整个印度洋,不断扩大其在印度洋的发言权,竭力排挤其它大国在印度洋的存在,力图

形成“山中无老虎”的独霸局面。尽管印度海军缺乏实战经验,它的装备也是东拼西凑,但在漏水下沉前

能赶回基地的范围内印度海军仍是只不可忽视的海上作战力量。根据印度人“思想远高于能力”的传统,

它那印度洋地区最具实力的海军完全有能力确保其国土、海岸线、领海的安全,能绝对控制自己的专属经

济区;勉强能控制邻近国家海域;可以在霍尔木兹海峡、曼德海峡、马六甲海峡、巽他海峡对像奥地利、

匈牙利和蒙古这样的国家实施有效的海上封锁。

现在,中国海军不打召呼便在印度洋大规模出现,印度开始感到它在印度洋的海权受到威胁,印度政

府不得不与中国展开对话。印度很慷慨地提出它将停止拦截从波斯湾开往中国的油轮,这样中国海军就不

必要进入印度洋,作为对印度让步的让步,中国是不是应该在巴基斯坦和印度之间保持中立?当然喜欢左

右逢源的印度在另一方面又向美国人伸出橄榄枝。

长期以来,印度与美国关系相当微妙,既不是敌手,也不是盟友;既有互相利用之处,又有重大的利

益冲突,前一阵忽热乍冷的印美外交正是这种关系的缩影。在地球仪上,要找到一个和美国没有利益冲突

的国家大概需要放大镜,不在此列的印度,在由谁控制印度洋问题上,和美国大唱反调。美国的全球战略

原则是不允许任何美国以外的国家独自控制某个大陆,从而成为美国的对手。虽然南亚次大陆小了点,但

毕竟是个大陆,一视同仁的美国当然要采取维持地区平衡、牵制地区大国印度的战略,当然更不会允许有

哪一种它国势力单独控制更大的印度洋。印度海军嘴上控制的4个海峡又不巧都奇%^书*(网!&*收集整理属于美国海军在战时必须

控制住的16个海上战略通道,谁让他们都是马汉的信徒呢。美国显然认为马汉的海权理论版权永远不会

到期,对胆敢盗版的印度当然不爽,为此,美国一直扶植巴基斯坦和前孟加拉国来牵制印度。

深怕盟友突然变节的美国虽然历史证明正好相反─也悄悄组建自己的第五舰队,使之成为对这一

地区施加影响、进行控制的基本战略力量。识趣的英国人在1966年和美国达成共同使用位于印度洋中

部的迪戈加西亚岛的协议,浮萍般的美国海军总算在印度洋上获得了歇脚的立足点。查戈斯群岛的主岛是

迪戈加西亚岛,面积只有约27平方公里,地理位置甚至比科摩林角还重要,要不是它有无法克服的“幅

员较小,力量有限,且远离战略后方,难以得到支援和加强”的弱点,美国人早把它变为第二个珍珠港了。

如今,美国已不再拥有世界最强的海权,美国海军已不是唯一具备全球使用力量的海军。在新的军舰

没下水之前,美国不得不收缩其海上力量。从全球海洋战略形势上看,美国是世界上为数极少的几个濒临

3个大洋的国家。为保护其本土,美国就要维持太平洋、大西洋和北冰洋上的海军。这样,距离美国最远、

没有本土可以依托、没有大量的前沿基地、保障最难的印度洋就不得不暂时放弃。

英美两国知道他们的迪戈加西亚岛已趋于孤立,可能随时遭到解放军的攻击。如果这个战略要点落入

中国人之手,不但对中国的石油禁运沦为笑话,他们自己反而会被石油封锁。美国总统托雷多的国家安全

顾问建议把迪戈加西亚岛交给印度托管,以此为条件把印度重新拉入抗击中国的阵营。托雷多认为这倒是

个一石二鸟之计,便去说服英国向其前殖民地让步,不久英美两国便开始和印度暗中接触。印度总理辛格

虽对向中国开战疑虑重重,但舍不得到嘴的肥肉,于是双方开始了讨价还价的谈判。

实施“二桃杀三士”之计,首先要让“士”知道有“桃”,美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