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伐清-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嗯,去过。”邓名略一沉吟,他也不太清楚燕京的建筑哪些是明朝就有的,哪些是后来新修的,不过颐和园他知道肯定不能画,燕京城墙也拆得只剩前门楼。最后邓名提起笔,在一张白纸上开始勾勒''的样子——邓名记得人说过紫禁城是明朝就有的。
    不过邓名不知道明朝时''还叫做承天门,顺治时期才被清廷改名为'',因此他一边画一边告诉身旁的赵天霸和李星汉:“这就是'',紫禁城。”
    李星汉和赵天霸都是越看越是喜欢,随着邓名对光影的处理,建筑的宏伟之势渐渐从纸面上透出,两人脸上的崇敬之情也越来越重。
    “邓先生能把这幅画给我吗?”李星汉问道,语气中的企盼之情浓烈得都快要凝结成形了。
    “当然可以。”邓名笑着把手中的画最后处理了一番,递给了李星汉:“可惜没有颜料,不然会好得多。“
    李星汉倒是完全不介意,又问了一声:“邓先生说此门唤作什么?”
    “''。”邓名不假思索地回答道,他把画取了回来将这三个字写在边上,才再次交到李星汉手中。
    “邓先生我也想要一张。”赵天霸看得眼热,见邓名作画似乎也不是很难,便也开口讨要道。
    “当然可以。”闻言邓名又画了一张,同样题上了“''”三个字然后送给赵天霸。
    把手中的画看了又看,然后小心翼翼地收入怀中,李星汉又问道:“还有什么景色吗?”
    “唔,”邓名当然不能画立交桥、高铁给二人看,思来想去还是紫禁城安全,就提笔又画了些紫禁城中的宫殿、亭台,不过这次他画的相当简单,而且还对二人有言在先:“我可不能每张都一式两份啊,你们看个大概就好。”
    尽管这些草稿要比前两幅画简陋得多,但还是被赵天霸和李星汉二一添作五瓜分一空,回城后城府较深的赵天霸对此守口如瓶,根本不打算与别人分享。但所谓三人不秘,李星汉虚荣心作祟,把画拿出来炫耀,顿时营中大哗,一众军官都扑上来一定要细看皇宫的长相。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发现众人先是欣赏、然后迅速生出抢夺自己宝物之心后,李星汉马上把赵天霸招了出来。但即使出卖了赵天霸李星汉也未能自救,最后就是赵天霸和李星汉都被抢走了不少,二人也都是以姓命相搏才保住了邓名题字后送给他们的''图。
    直到事情闹大,周开荒等人找到邓名死乞白赖要拿到一张邓名的题字画后,他才意识到自己根本不该画皇宫,因为跑来的人虽然都坚决要求题字,但画的内容各有不同:有的要求他画个御座给自己,有的要求画个朝堂,还有人竟然要求画个龙床、寝宫给他们开开眼。
    暗骂自己没有深思熟虑之余,邓名坚称自己不知道皇宫细节,但事到如今军官们哪里肯依?虽然大家口口声声还是喊邓名为“邓先生”,也绝口不问他是如何得知皇宫内景的,但以周开荒为首的众人说什么也要把画拿到手,还有个人干脆解开衣服把和谭弘交战时受过的伤摆出来给邓名看。
    最后邓名只好又提笔给他们画上几幅,事实证明这些家伙中像赵天霸那样稳重的是一个都没有,拿到画后全和李星汉一个德行:喜不自胜地满营炫耀。而他们成功的经验导致更多的人跑来邓名这里撒泼打滚,发现邓名心软好欺负后,这些人的好奇心也就越来越重,在这批人中已经有人要求邓名把御用的纯金马桶画一张给他。
    “宫中绝无此物!”邓名义正词严地拒绝了这种无理要求,为了息事宁人,邓名最后只好答应画一批一模一样的金水桥风景给众人,由他们自己去讨论如何分配的问题,以后不得再来搔扰自己。
    尽管达成了这样的君子协定,但接下来追加数量的要求一次接着一次,最后邓名也不知道自己到底画了多少,只感到胳膊都酸得快不能动了,质量当然也是每况愈下,最后都是极端粗制滥造的草图——这些草图也被抢夺一空,连熊兰和秦修采都趁乱前来盗取一张。
    
    奉节,
    文安之最近的心情非常不好,朝廷那边岌岌可危,自己拼尽全力说服川东、鄂北的明军尽数出动攻打渝城,但却因为谭诣、谭弘的临阵倒戈而功亏一篑。
    文安之一直满心盼望晋王能够击败吴三桂,确保朝廷平安,最好是把吴三桂大军尽数歼灭在云南,给四川明军一个主动出击收复甘陕的机会。但事情也可能会变得更坏,若是晋王交战不利,文安之觉得朝廷就必须要经过川西建昌向成都平原转移——若能做到的话就是丢失云贵也不是不能接受的局面,吴三桂把西北一带的精锐清军都带走了,现在川北、陕西等地差不多都在唱空城计,只要李定国的主力没有受损,还是可以尝试反攻甘陕,若是得手就当是和清廷交换地盘了。
    可是现在由于进攻渝城的失败,四川明军在最好的情况下也不可能向陕西发起进攻,若是朝廷迁来四川夔州一带的明军连去成都迎接的能力都没有。文安之还担忧清军会趁机向万县发展,若是清军真如此行动那耗尽了军粮储备的明军还没有什么办法作出反应——虽然文安之在万县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破坏,但是距离收获要有很长的时间,等明军下次能够动员大军的时候,多半清军已经巩固了万县的城防。
    五天前传来的一个消息让文安之的心情稍微好了一点,那就是云阳一带的驻军报告:丢弃在渝城城下的明军并没有全军覆没,而是有一部逃出生天,不但逃出来了还把叛变的谭弘给打垮了。
    而前天传来的消息更是让文安之大喜过望,那支从渝城撤回来的军队又击败了来抢万县的谭诣,粗略估计斩首、俘虏也在三千以上,如果这个捷报是真实的,那万县暂时就没有危险,等明年明军缓过口气后,还是有机会重新予以控制的。这份捷报让好几天不思茶饭的文安之一下子就有了胃口,当天不但吃了两碗干饭,还心情舒畅的喝了一杯酒,就等着进一步的详细报告送来。
    昨天云阳那里确实送来了更详细的报告,这支明军尚存两千四百余人,一起送来的还有花名册,送捷报的使者也被云阳一起护送到了奉节。可仔细询问过这个使者后,文安之的好心情一下子又烟消云散了。
    “大胆狂徒竟敢冒称宗室!”虽然使者信誓旦旦地说领导他们取胜的就是一个不愿透露姓名的宗室子弟,但文安之对此嗤之以鼻:“我从未听说有宗室子弟来到四川,宗室子弟来了四川会不来奉节而往渝城跑吗?还恰好就被进攻渝城的袁宗第碰到了?这破绽也太多了吧?而且袁宗第根本就没和我提过,若是有如此重要的事情他会不与我讲吗?”
    话出口后文安之转念一想,来送信的这个人也是袁宗第的部下,据他说亲眼看见袁宗第和这个人交往甚密,而拍着胸脯说袁宗第已经确认此人是宗室的更是袁宗第的亲信。
    “还是修书一封,问问靖国公到底是怎么回事。”文安之不打算深究袁宗第的部下的妖言惑众之罪,局面都险恶到这种地步哪里还会惩罚有战斗力的官兵呢?
    不过那个冒称宗室的狂徒则另当别论,只要这里还打着大明的旗号此事就不可能装没看见,再三询问过使者后,文安之觉得袁宗第可能隐瞒了点什么,他修书一封过去问问情况,同时也是打一声招呼:若是此人和袁宗第非亲非故,那最好对此事装不知道让督师衙门自行处置。
    对袁宗第文安之到没有太多想法,对方心里那点小算盘文安之也不是没有察觉,若是真有人去欺骗袁宗第的话,他上当一点也不奇怪。而且袁宗第确实如文安之所料隐瞒了发现邓名一事,袁宗第觉得邓名多半是失陷敌手了,这个时候还上报曾经发现宗室一名有何好处?
    但和袁宗第不同,对于那个骗子文安之则是越想越是气愤,朝廷岌岌可危,各种妖魔鬼怪就都冒出来了,现在居然有人明目张胆地冒称宗室,企图趁着时局艰难窃取朝廷的军队,而且这个胆大包天的骗子还一直骗到国公面前去。
    本来还以为能心情愉快地过一个好年,文安之一想到万县的数千军队尚在此人的蛊惑之下就感到忧心忡忡,不过从使者的话语来看,此人已经把这支军队哄骗得昏头涨脑了,若是举措不当后果难以预料。
    “莫要打草惊蛇。”文安之仔细斟酌一番,决定先假装相信此人确实是宗室子弟,好言好语,甚至可以装出一副诚惶诚恐的模样,只要先把此人稳住就好。
    “二十出头的年轻骗子,应该不难对付。”在这个绝大多数人毕生都不会离开自己出生地百里、所有的知识都来自乡里乡亲的时代,文安之不但读书识字,而且行走数省。文安之不是没有见过骗子,不过他们使出来的伎俩骗骗同样是不闻百里之外事的农夫没问题,对他来说则是滑稽得可笑;文安之同样见过假冒宗室的骗子,他们对皇家根本就是一无所知,完全是村夫的凭空想象——这个骗子不过二十出头,就算巧舌如簧在文安之的如炬法眼前又能如何?
    文安之打定主意,先利用骗子的贪念把他和已经被他迷惑住的军队召到奉节来,然后毫不留情地将他的谎言当众予以揭穿,先让众人心服口服再把骗子明正典刑。这样应该是最好的处理办法,不让这个人有机会带着军队投向清廷,也不会让军中生疑,以致谣言流传。
    窗外,庆祝永历十三年的爆竹声已经响起,虽然物资紧张,但是这个还是不能省的。
    “新的一年啊,一定会变得更好的。”爆竹声带走了文安之心中的大半忧虑,让他满怀憧憬。
    
    保宁,
    李国英的新年过得并不愉快,短短十几天他经历了大喜大悲的全过程。
    听说渝城即将不保时,川陕总督李国英一夜就长出了不少白发,但苦思再三也没有兵力可以派去给渝城解围,甚至连如何保住保宁都束手无策。但很快捷报传来,谭诣、谭弘临阵倒戈,谭文被杀,袁宗第远遁。看着报告的时候李国英哈哈大笑,仿佛亲眼看到文安之那张愤怒但又无可奈何的面孔。
    更让李国英高兴的是,不等他下令降将去取万县作为渝城的屏障,谭弘就知情识趣地送来军令状,说是一定要堵住文安之,并为他夺取万县。
    很好,李国英当即向燕京报捷,同时请求燕京承认二谭的侯爵爵位。
    “什么前明宗室?胡扯!”
    大发雷霆的李国英把王明德的报告摔在桌面上,自从他报捷的奏章发走后,噩耗就接二连三地传来,先是谭弘兵败被俘——这蠢货居然会被一群溃兵打得丢盔卸甲!李国英觉得自己是看走眼了,以前居然还会觉得谭弘值得收买。
    而今天的奏报更夸张,去追击这支溃兵的谭诣居然也被杀个全军覆灭——没有功劳还要受到牵连,王明德毫不客气地把实情尽数上报给川陕总督,一点也不肯替谭诣这个实力丧尽的降将隐瞒。
    本来李国英还在盘算,要用两谭的兵力防备夔州,然后全力进取成都,在吴三桂把主力尽数带走的情况下,迅速平定四川不但是大功,更能向燕京充分证明自己的能力,可惜李国英的这个如意算盘被邓名打得粉碎。
    “尽快查明此人身世来历!”川陕总督气急败坏地叫道,四川巡抚高明瞻弃城脱逃的事情虽然被他压住了,但迟早也会被燕京得知,若是自己收复成都不但无事,甚至可能保住这个老部下,可现在不但未必能保住高明瞻,就是李国英自己都可能为此被燕京斥责。
    川陕总督府忙碌起来,在总督的严令下,很快就会有一批细作派向万县方向,现在对于这个凭空冒出来的人李国英变得非常重视。在最初的愤怒过后,川陕总督再次拿起王明德的报告细看,之后又把渝城送来的证人招到面前反复询问。
    “两次以身诱敌,身先士卒,初出茅庐就把谭弘、谭诣打得毫无招架之力。”李国英本来已经让高明瞻戴罪立功进攻成都府,但现在他取消了这个命令,把注意力投向夔州府方向:“邓名,邓名,你究竟是何人?”
    …
    今天编辑来电说成绩可以,就是书评要加强注意,又有问题帖子出现感谢读者支持,今天更新六千字,此外还请小心评论,尤其不要涉及笔者以前的作品。


第三十一节 名将
    永历十三年正月初五,昆明
    昨曰清军开入已经无人防守的昆明,从仓库中缴获数以万石计的军粮和不计其数的布匹,半个月前明军撤离昆明时既没有带走也没有焚烧储存在昆明的大量物资,现在它们和仓库一起完好无损地落入清军手中。
    “听说是明主下的命令,”一个偏将向吴三桂报告道,在正式报告上清军当然不会使用永历这个称谓,不过在曰常的言语里他们对永历天子仍有基本的尊敬,就连派来吴三桂军中满兵满将都认为他是南朝之主,尽管是敌国依旧身份尊贵,尊卑不可废。入城之后吴三桂见到仓库里积蓄如山时非常惊奇,于是立刻让人打探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经过一番了解后部下向他回报:“明主说恐我们掠夺昆明百姓,所以留着仓库里的粮食不要动。”
    这个回答让吴三桂啼笑皆非,连连摇头简直不知道该如何评价,最后只是笑道:“李定国就因为这句话就不烧仓库了吗?”
    不等部下回答,吴三桂就又说道:“李定国流寇本姓发作,云南看来是平定了。”
    之前数年明军一直在四川、湖广、广西与清军对峙,几年反复拉锯清军一直不能向前推移,坐镇湖广的洪承畴忧心忡忡,几次上书朝廷为无法击退李定国而谢罪;那时吴三桂在汉中的主要工作也是防备蜀王刘文秀攻入陕西,并没有攻入四川的打算。但突然之间南明就后院起火,秦王孙可望意图篡位,李定国、刘文秀救驾,秦、晋、蜀三王自己打成一团,最后孙可望战败逃奔清廷,将南明的虚实部署尽数相告。
    清军出兵以来进展之顺利连吴三桂等将官都有点难以置信,从四川到广西,在这长达千里的战线上,每一处的明军都溃不成军,不但原来数年难有尺寸进展的湖南战线迅速被清军攻破,就连入侵贵州这种已经成为明军数年内地的领地也轻而易举。大批原西营官兵在看到孙可望通过清军送来的手书后倒戈投降,清军攻破贵阳的速度竟然比李定国从昆明前来增援的速度还快。
    大批清军源源不断地进入贵州后,李定国就开始不停地后退,似乎完全丧失了交战的勇气,这次向昆明进军前吴三桂还认为会在城下遇到明军坚定的抵抗,完全没有想到早在半个月前所有的守军就统统离开了。
    “唯一可虑的是,李定国会保着明主退往四川,现在川陕空虚,”吴三桂自言自语道,他周围的将领脸上也纷纷赞同地点头。李定国不停后退显然是为了保存实力,吴三桂知道西营和闯营出身的人思路和大明政斧军相当不同,在领土和军队之间起义军将领往往更看重后者。昔年闯军、西营的战略就是不断的避实击虚,现在清军以举国精锐侵攻滇、贵,后方留守的都是战斗力相当不可靠的地方部队,看起来李定国又要故伎重施,开始大范围的流动作战。吴三桂宁可与李定国决战也不愿意追在他后面,他知道李定国非常善于这种战术,重兵集结在一起很难追上李定国的主力、若是分兵露出破绽又很容易被对方反咬一口。
    “大帅不必过虑。”在众人脸上纷纷露出忧虑之色时,一个武将昂然而出,正是副将赵良栋,崇祯十七年清军入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