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刘备是盗帅-第1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叔父,定不负叔父期望。”曹纯一脸自信,骑兵将领,就是要有这样的自信,有能踏破一切阻碍的自信。
  等曹纯走后,许褚才对夏侯惇道:“还是行军快些,如今主公抽调了大部分虎卫,就是为了一战下樊城。”(未完待续。。)



 第五四章 东风吹 战鼓擂(一)

  襄阳,刘表在床榻之上虚弱的道:“曹操奸贼,不可轻敌,樊城当派援兵一万,我意王威领兵。”
  蒯越却道:“李修一向武皆通,可为副将。”
  “准之。”刘表开口允诺,不过随后又道:“江夏处,德珪你就增派三万援兵吧。”
  荆州兵马总共十二万,江夏三万,樊城两万,刘表亲兵两万。蔡瑁掌军五万,但是地方守备就占去了两万,所以短时间内,能召集的只有三万。
  现在刘表派出一半去救樊城,支援江夏,自然就落到蔡瑁身上了。
  蔡瑁动动神色,却开口道:“主公,江夏离长沙近,若是有危险,刘皇叔不会作之不理。反而是现在曹孙联合来攻,我襄阳若只有一万兵马,恐怕难防小人。”
  蔡瑁说着,有意无意看了蒯越一眼。然后又开口道:“所以,以瑁之见,还是派援兵两万,派遣一将即可。”
  “准之,着德珪负责襄阳安全。”刘表说完这句话,好像很累了,挥挥手,就让几人下去了。
  其实蔡瑁对蒯越的事情,也是知道的半清不楚。不过,也不是他不想投靠曹操,而是想先掌控荆州,然后与曹操待价而沽,为自己争取最大利益。如果放任不管,到时就算投降了曹操,功能也是蒯越的。
  如果不是因为刘备的到来,促使蒯越先抱上了曹操这个大腿。蔡瑁未必会如此做。
  其伊籍和王粲对视一眼。然后出了府,就径直去了集市上,一家不起眼的小店,对店主耳语一番,然后店主才慌忙去了
  “报。。。。乐进离樊城还有八十里。”
  “报。。。。十里。”
  “报。。。。乐进离樊城还有五十里。”
  这时赵云来道:“主公,乐进和李典,已经在樊城十里外扎营,刘表派遣的一万援兵,也已经到达樊城。”
  刘备骑在马上,开口问道:“可知襄阳援兵。是谁领军吗?”
  “是李修,副将王威。”这倒是樊城传来的消息,不难打探。
  刘备口念道:“王威?似乎是个不错的武将。”似乎很熟悉,不过。一时半会到想不起来了。
  这时,张绣突然来报道:“主公,乐进已经开始攻城了,我们要不要出手。”
  刘备一怔,终于要开始了吗?不过,想到诸葛亮锦囊妙计里的嘱咐,便开口道:“传令下去,全军隐蔽,没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得擅自出击。”
  刘备这边不动手。乐进内心自由打算,自然也是进攻的不急,只是拖着樊城的兵马。暗的曹纯,暗暗道:“刘备,你能沉住气,我便沉不住气吗?这次我定一雪前耻。”
  曹纯对于上次,虎豹骑的惨败,一直耿耿于怀。就这样,双方暗僵持,樊城也是陷入了拉锯战。所幸各有所图,不甚激烈。
  如此以来,天下诸侯的探目光,便转向了江夏。首先是朱治和丁奉,攻打攸县受阻。因为此时张辽。已经引本部兵马五千,在攸县等候。攸县在刘磐任时。为防备江东,就多有加固。
  等刘备在时,更是将攸县的城防,提升到了一个郡的规模。丁奉和朱治虽然都是良将,可是面对张辽无懈可击的防守,根本无从下手。虽然是三倍的兵力,却接连几次,吃了张辽的亏,也就不敢轻举妄动了。
  三江口,一支兵马正在暗暗潜伏,杀气凝结,绝对是精锐的精锐,为首一将手持破军枪,身穿白银锁甲,正是陈到。这时只见陈到带兵,在三江口一条必经之路上暗暗埋伏,这里刚好有一个山坡,山坡脚下是管道。陈到带兵,就在山坡上。
  陈到又慢慢解开锦囊妙计,只见上面写到:“引本部三千精兵,赴三江口十五里外山坡埋伏,但见南面树林惊鸟起,便从南面放火烧林,而后遇敌则出。”
  ‘诸葛亮果然不凡,怪不得主公如此信任他。’陈到内心暗道,双拳却是紧握,此战对主公的重要,已经不言而喻。
  胜则全占荆州,败则屈居荆南四郡。身为刘备的铁杆追随者,陈到告诉自己,此战必胜。
  “叔至,树林有异动。”此时经验丰富的纪灵,对着陈到道。
  陈到向南边树林方向一看,果然树梢晃动,林鸟惊起,一股杀气传来。
  “纪灵将军,我去放火烧林,我来之前,请你务必带兵马阻拦住江东敌兵。”陈到对纪灵很感激,跟着他,学会了很多军队基本的东西。
  纪灵抱拳道:“叔至放心,在我们白耳精兵面前,他们跑不了。”
  陈武和董袭二人,此时正在带着江东士兵,大张旗鼓的从林间过。
  “元代,你说我们会遇到敌兵吗?”陈武虽然跟董袭地位一样,治军也是不弱,但对大局观,却很缺乏。
  董袭开口道:“烈放心,我们外松内紧,就算遇到敌兵,有五千兵卒,也是要走便走。而如果遇不到敌兵便更好,一路打到襄阳区,釜底抽薪之下,江夏岂能不破。”
  陈武点头,深为佩服道:“还是元代高见。”
  陈武和董袭,历史上都是吴国的悍将,身高都有八尺左右,威武不凡。陈武仁厚善治军,董袭为人清白威严,治军严厉。二人对孙家都是忠心耿耿,是孙策起兵的亲信,更巧的是,二人历史结局,都是为东吴战死。
  正在这时,忽然陈武觉得有热浪传来,顿时心生警觉道:“来人,派斥候去看看后面是什么情况。”
  董袭也觉得惊异。便下令全军停下戒备。
  片刻后。那名探便惊慌失措的跑回来道:“不好了,树林后面着火了,大家快跑啊。”
  “什么,着火了?”陈武和董袭一愣。
  接着有士兵看到火光,顿时大惊道:“不好,树林走水了,快跑。”
  “跑啊。”人性天然就对一些莫名灾难,心存畏惧,此时怎能不惊?
  陈武此时果决的带着亲兵,抽出兵器。大声吼道:“全军勿慌,集结阵型有序前进,胆敢不听号令者,按军规。处斩。”
  说完,陈武坚决的连杀几个,不顾一切逃跑的士兵,这才让惊异的江东兵,有所好转。
  董袭也知道情况危急,不过他并不慌乱,而是理智的道:“烈,你带兵先走,一探深浅,我在后娓娓跟随。以作接应。”
  陈武一想,恐怕敌人是有备而来,早在前方舍下了陷阱,所以就点头道:“好,我先去了。”说完,就带两千人马先行。
  刚一出树林,陈武便看见了山坡旁的官道,却并无敌兵迹象。
  不过,陈武并未放松警惕,而是开口命令道:“刀盾兵在左侧稳住阵型。长枪手小心戒备左面高坡,缓缓前进。”
  二千士兵闻令,便变换阵型,依次前进,虽然缓慢。但胜在稳重。
  正在行走间,忽然就听山坡上喊杀声传来。
  “敌将休走。纪灵来也。”纪灵手持三尖两刃刀,身穿连环铁甲,带着大部分白耳精兵,便向陈武发起了攻击。
  陈武见此,在马上持刀冷笑道:“哼,区区降将,也敢猖狂。我陈武在此,等你很久了。”
  打人不打脸,纪灵最恨人家说他是降将,开口怒喝道:“陈武休要逞口舌之利,看某家来会你。”
  陈武一见对方人数,跟自己人数也差不多,便开口道:“怕你不成。”
  拖刀拍马,陈武当即向纪灵杀去。
  “碰。。。”一声金铁交鸣声响起,二人马上对碰一招,似乎都擦出了火花。
  “年纪不大,力气倒是不小。”纪灵手掌三尖两刃刀,刚才使出了七分力气,却未奈何陈武。
  陈武一笑道:“哈哈,纪灵你已经老了,看我刀斩你。”
  “笑话。”纪灵不屑,当即在向陈武杀去。
  本来纪灵也是力量型武将,但他发现陈武的勇武,并不比他弱。所以便展开三尖两刃刀的优势,打算以巧取胜。
  陈武见纪灵三尖两刃刀奥妙,便打起十分精神迎战,一时间,二人竟然斗的旗鼓相当。
  就在这时,忽然树林方向传来喊杀声。
  但听一声:“烈休急,董袭来也。”
  原来是董袭,带着后面三千兵马伺机加入了战场。本来他是想等陈武解决纪灵的,可是好像纪灵武艺,隐约还有高出陈武一线。
  最关键的是,纪灵手下的两千军士,无需任何人指挥,在纪灵勇猛的招式之下,便个个如神,自动结阵迎战,压的江东兵无任何抬头之力。
  董袭长枪一指,三千江东兵便也投入了战场,不过,似乎人数占优势的江东兵,依然不能取得上风。
  “纪灵受死。”董袭见纪灵兵精锐,便想起了白耳精兵的大名。
  所以,董袭瞬间便有了决定,擒贼先擒王,等杀了纪灵,这些兵马也无足畏惧。
  纪灵见董袭与陈武二人,要联手对付自己,却凭空生出一股豪气道:“哈哈,就是你二人齐上,吾又有何惧。白耳精兵的兄弟们,给我奋力杀敌,不可畏惧。”
  “杀。。。”白耳精兵在兵力在劣势下,依然信心不减。又见纪灵武勇,以一敌二,尚激情壮烈,顿时气势大涨,杀气昂扬。
  “铛。。。铛。。”纪灵使出浑身本事,骑着胯下西凉俊马,来回应战,以一敌二尚能保持不败。
  董袭和陈武见机,同时将刀枪削向纪灵的头顶。
  纪灵见此,沉腰做马,平举三尖两刃刀,才挡住二人的刀枪。
  最后纪灵使出全身力气,憋的一脸通红,大喝一声道:“给我开。”
  一声吼,纪灵奋力挑开,董袭和陈武因为力老,便被纪灵一下荡开兵器。
  不过,二人并不沮丧,因为他们感觉出来了,纪灵已经气力不支了。只要二人再度联手,不超三十回合,一定能击败纪灵。
  纪灵此时,也知道到了关键时刻,完全是只攻不守,状若疯狂,反倒让董袭和陈武有顾虑,而没有尽全功。
  “汝南陈到在此,尔等还不速降!”
  突然一声大喝,一骑白影手持破军枪,从后方加入进了战场,与此同时,还有一千放火的白耳精兵。陈到其实早可以投身战场,之前只不过是在寻觅合适时机。
  白耳精兵见援兵到来,顿时士气大振,纷纷爆发出强大的战力。而反观江东兵,被小小偷袭一次,士气大跌,整体上反而被人数少的白耳兵,占据了上风。
  “死。”一招,只需一招。
  陈到杀到董袭和陈武这里时,二人四十回合未到,便被陈到一枪挑败。
  其陈武伤到了大腿,董袭被挑飞了头盔。
  “撤。”二人跑出战圈,投身战场时,便果断下了命令,有序撤退。(未完待续。。)



 第五五章 东风吹 战鼓擂(二)

  夏口,黄祖不停调兵遣将,两万五千人的水师舰队,虽然秩序不如江东严谨。但是也有楼船百辆,艨艟、斗舰数百,其它冒突、赤马小船无数。
  水兵来回巡视,千多艘战船上戒备森严,尚算有章法。黄祖此人虽然自私自利,但是对水军,确实有点能耐。
  黄祖居于帅船上,闭目深思不知道在想什么。
  突然黄祖睁开眼睛,便对属下吩咐道:“苏飞呢,他在干什么,叫他来见我。”
  “是,将军。”旁边亲信立刻开口应答。
  足足去了半个时辰才回来,与此同时,后面就是一声将领打扮,颇为壮实的苏飞。
  “大战在即,你身为军大将,不在夏口临战指挥,到哪去了。”黄祖语气有责怪不满之意,其实苏飞也不算黄祖亲信,关系一般。
  苏飞是个七尺壮实汉,长相倒是很英俊,低头抱拳道:“禀将军,汉阳和石阳分别在我夏口左方和后方,末将是怕江东狡诈偷袭,是故在那里布置了许多小型战船,以备后患。”
  黄祖一听,细长的眼睛倒是咪了一下,然后就开口道:“嗯,做的不错,下去准备吧。”
  说完,又对着旁边众多水军将领道:“此战关系到我江夏存亡,关系到我全军将士的生死,切记不可大意。待此战胜后,全军本将厚赏。”
  “多谢将军。定死战。”
  众人神情欣喜。平常黄祖为了稳坐江夏。对这些水军很优厚,而且但凡任职的都是亲信,所以对黄祖比较有服从性。
  三刻钟后,黄祖与孙权的帅船,遥遥相对。
  “孙权小儿,莫不是想跟你父亲陪葬吗?”黄祖一出口,就是嘴上不留德。
  众多江东士兵闻言,顿时大怒,这简直是他们的耻辱。
  孙权更是气的面色发红,不过他不愧是孙坚的儿。孙策的弟弟,片刻后就恢复了沉静。
  孙权与孙策的武勇不同,其武力不过二流拔尖水准,但是其心机和机智。却是人之罕见。
  只听孙权拔出佩剑,大喝道:“黄祖小儿,无耻之徒,乱军丛,暗放冷箭,杀我生父,此仇不共戴天,众位将士,可敢与我攻破江夏,生擒黄祖。以祭我父在天之灵?”
  “报仇!报仇!报仇!”
  在黄盖等亲信的带领下,江东士兵异口同声,爆声大喝,士气高昂,就是要报仇。
  黄祖大笑道:“哈哈,黄口小儿也敢猖狂,我就让你去陪你老吧。”
  苏飞在黄祖后面,暗自骂道‘黄祖果然是个蠢货,居然让孙权借此激励了士气,幸亏我有先见之民。还有甘宁这个好兄弟。’
  想到这,苏飞唤过一个亲信,悄悄耳语一番,让他去了。
  “杀上前去,生擒黄祖。”周瑜对孙权露出赞赏之意。随后拔出佩剑,下达了进攻命令。
  江东的水兵。总共是分成了三个进攻方向,前后时间也是依次进行。
  先是先锋潘璋,手持大刀,亲做冒突,随船也皆我大船,全由冒突、走胢等小型突击舰组成。
  “杀啊,杀了黄祖,为我先主报仇。”
  潘璋身先士卒,披坚执锐,很大程度上激励了江东士兵杀敌的决心。
  “杀!”
  黄祖左手挥令旗,便有一将是徐杰,横着排了楼船十艘,二十艘斗舰来迎战。他不是黄祖亲信,因此被黄祖派来挡第一阵,谁都知道,军师打仗,第一仗最不好打。以为既要阻拦,又要杀敌,所以舰大不灵活,容易吃亏。
  徐杰在本部三千兵马,都是神情紧张,虽然他们都深谙水性,但操练的很少,只能勉强算强兵。其次黄祖战前未做动员,而且之交好将领,却轻慢士兵,所以很少有普通士兵,会尽死力。
  二军先是远程对射,然后便是短船相接,互相拼杀。
  这个时候的水军,很少有远程灭敌的概念,大部分还是依靠船坚,兵勇。
  “潘璋在此,贼将受死。”潘璋一上了战场,就如红了眼,挥舞大刀,谁挡谁死,旁边有亲信盾牌护卫。
  徐杰正在指挥士兵迎敌,一看潘璋来了,顿时暗道,苦矣。
  潘璋手下都是小型灵便的战船,人人奋勇,只管突击,根本不用布阵。
  而徐杰的就不一样了,潘璋一来,他去应战,无副将指挥,很快就陷入了各自为战。
  他的船都是大船,灵活性不如潘璋,此时失去人指挥,加上士气也不如江东,很快就落入了下风。
  “受死。。。碰。。。”潘璋一刀接着一刀,让徐杰疲于应对,二十回合后,便失去了抵抗之力。
  “啊。。。”徐杰一声惨叫,半个脑袋,被潘璋一刀砍下。
  潘璋狂笑一声,提着徐杰的脑袋大喝道:“敌将一死,尔等还不速降。兄弟们,杀啊。”
  江东士兵见自己主将,一战便斩了对方首领,顿时士气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