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裂明-第1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督臣,末将听说宣大境内有着众多的山贼、马匪。这个,嘿嘿,督臣能否允许末将入境挣点米粮?”易飞讨好的笑着,压低声音说道,“这些山贼虽然每处积粮不多,但是积少成多之下,末将再想想其他办法,应该可以凑合对付到来年。”

“说的真是轻巧,入境挣点米粮?”卢象升冷哼了一声,眉头一皱,“你这是擅自逾境出兵,你还有没有将国法看在眼中!”

易飞眼睛望向数十万饥民,不发一言。但是意思已经十分明确,即想马儿跑,又想马儿不吃草,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卢象升也是陷入挣扎之中,国法与眼前数十万的饥民也是不断的交替轮换。凭心而论,虽然卢象升在湖广被称为卢阎王,对于从贼的饥民也是一向斩草除根。但是那是因为他没有能力给这些饥民安定下来的东西,但是作为一个有良知饱读圣贤书的读书人来说,他还是愿意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给这些饥民一条活路。

“好吧!本督应了便是!”卢象升猛的睁开眼睛,沉声的道,“但是本督也是有一条件,入境剿匪必须得本督将令,而且需打宣大旗号!”

“多谢督臣,末将遵命!”易飞松了口气,事实上,易飞根本不在乎这些山贼的米粮,但是这些山贼却是最好的练兵对象,自己的一万余新军还得靠他们来打磨。

如今易飞的军粮来源主要源自镇西卫军户们的田赋,而随着易飞军队的不断扩大,以一卫之地已经渐渐不能满足于大军。而易飞开设的官铺也是开始大力收购军户们手中多余的米粮,以弥补缺口。

这只是其中之一,另一条路则是易飞一手扶植起来的大商人亢源中。这人是粮食买卖起家的,每月靠他从外收购粮食以满足镇西军,这也是一条重要的源头。而银子,虽然易飞并不是太多,但是也足以支撑着镇西军的不断扩张。

对于卢象升的回答,易飞并不出于意外。毕竟卢象升对于这些如牛毛一般多的山贼也是没有好感,而宣大明军出征这些小山贼又是资效比太低,每剿灭一处山贼就得付出比收获多上数倍的付钱粮。

一个两个山贼还好,若是一路这么剿下去,不用山贼反击,财政也是能拖垮了他。所以易飞这个提议实际是双赢的,而卢象升虽然忠心耿耿,但却也不是迂腐之人,有此结果并不出乎意料。

既然易飞已经解决了李自成的威胁,卢象升也不好多呆于治外之地。不多时,便带着麾下折回,向着宣大而去。

第253章民心为吾所得

易飞带着众人目送着宣大骑兵离去,也是折回了饥民收拢地,等待着苟华和小吏们的统计结果。

“大人,这李自成号称数十万大军。卑职看,人数应该不会超过十五万,而且老弱妇孺居多,大多都是附近几县拉来的!”苟华在心中默默估算了一下,十分自信的说道。

“咱们只是带走愿意跟咱们走之人,不愿意者一率任其离开。”易飞点点头,他也是看的出来,这些饥民根本没有李自成号称的那么多,甚至连一半都不到。

“遵命!大人,卑职这就去安排他们就食了。天已经不早了,不吃点热饭,恐怕晚上就得冻死一半人!”苟华行了一礼,匆忙的离去了。

不多时,一口口大锅立了起来。饥民们在镇西军寒光闪闪的长刀之下,只能乖乖的排着队领取着稠粥,尤其是数个身强力壮之人插队之后,被当场拖了出来,直接枭首之后,人群更是自觉了许多,再无人插队或者拥挤了。

如今的苟华应对起这种事来已经驾轻就熟。这么多次的赈济下来,已经懂得如何控制人群的骚动。

这次带来的米粮是管够了,但是铁锅却是不足。算上从六里堡和兴县紧急征来的大铁锅,也只是一百余口,想要一次性的将这么多人都吃上饭,却是远远不够。不过还好,李自成丢掉的辎重也是帮了大忙。苟华带人清点了一番,共寻得大小铁锅数百口,一番操作下来,也是将就着够用了。

李自成败退之后,孙子福也是急忙命人搬开了城门口的砖石,带着一大批的米粮和猪羊前来犒军。再请易飞入城被婉拒之后,孙子福也是带着一大帮小吏们穿梭于饥民之中,帮忙清点着人数和籍贯。

整整数个时辰过后,天色完全黑下来,这些饥民才轮流吃完了稠粥。易飞也是发动饥民捡拾了无数的能点燃的东西。

饥民们都是紧紧聚集在一块,互相依在一起取暖,近百人围成一圈,中间点燃着篝火,就这样安静的休息着。

当天晚上,镇西军也是分成数拨值夜,如今的天气也是越发寒冷,分成数拨之后也是让众军士能够少点辛苦。

第二天一大早,易飞便护送着愿意留下的饥民向北而去。这些饥民大部分都是本地数县的,其中穷苦的更是占了一大半,他们都是听说过易飞的仁政,也愿意追随。

而另一部分数万人也是自行离去,这些人大部分都是一些地方士绅以及依附于他们的佃农。这些佃农虽然日子过的穷苦,但是还是有活路可言,因此也不愿意背井离乡。无论是愚昧也罢,故土难离也罢,易飞并没有阻拦他们,任他们自行离去。

大队人马再次前行,不过人数却是多了许多,足有十数万人。他们扶老携幼,一路缓缓向着平虏、安东二卫而行。

头一次进行如此大的迁徙,虽然路途并不算太远,但是易飞也是十分的小心。一路上,除了吃喝管够之后,更是派出大批的军医沿路给予饥民免费诊治疾病,预防大规模的瘟疫出现。

崇祯九年十二月底,在离过年仅仅数日前,这些百姓终于到达目的地。虽然这次迁徙完全是没有准备之下而完成的,但是由于一路上的细心照顾,饥民的死亡率并不大,只有千多人魂断路中。

而这次迁徙途中,易飞便飞马通知两卫划出大片的空地,建筑一些简易的房屋,以保证这些千难万险迁徙过来的饥民能够不用在野外度过新年。

此次,易飞也吸取了之前的教训。以前的流民来到镇西卫之时,易飞便是以村落为基础进行划分,这样便于管理。但是一段时间之后,易飞却是有些气愤的发现,这种划分方式却是存在着极大的隐患。

大明末年,官府政令下不了乡镇,为何?宗族势力庞大,甚至可以在当地与地方官吏分庭抗礼,而这种官府无力控制地方情况之下,土地兼并和转架赋税的情况便急剧恶化。

大明的赋税收入也是一年比一年低,这些宗族势力也是功不可没!有鉴于此,易飞也是趁着这些宗族还未形成气候之前,果断的将这些流民再次打散,并且派遣出大批的伤残军士下达地方主持公务,这才没有形成恶果。

但是这一来,也是极为繁琐和让镇西卫一段时间内也是暗流潜涌。也幸亏是易飞这种新兴势力,凡事执行都是比病患缠身的大明要容易的多,而且阻力也小的多。

如今的饥民们也是在保证家庭为基本单位,直接以数千人一堡的方法划分出来。然后择地给他们建筑起临时的房屋,虽然只是些茅草屋子,而且还是大通铺子,但是十多万饥民还是感觉到心中充满温暖,毕竟这是第一个拿他们当人看的官府。

而易飞更是调集了众多的粮食过来,更是按照户口,将过年粮分散而下。新年到来,这十数万的饥民的户口统计也是告一段落,一共收拢饥民十三万七千余口,得户口六万余!其中成年男丁四万五千余,壮妇三万七千余,孩童五万三千余,而老人仅有二千不到。

沿路倒下的也大多是老者,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在这里也是得到了最明显的体现。

新年前后,这些饥民也是喜气洋洋的吃了数日的饱饭,白米饭可以敝开了吃,白面馒头也是管够!许多人都是热泪盈眶,从小到大,也许就这顿饭吃的最为舒畅!

为此,易飞也是下了血本,只是这数日,便填进来数千石的粮食,只为了让这些饥民能够好好的吃上数日,更加对这里产生依赖感。

而这种措施也是收到了十分好的效果,这些饥民在流寇里,为了两口吃的,就得拿命去填。但是在这里,却是官老爷们免费提供给他们吃食。人最怕的就是没有对比,两者一比,流民们对于这里的依赖感和亲切感自然不断上升。

而最为引爆他们热情的便是新年刚过,一队队文吏便带着他们前往已经划分出来的田地上。虽然之前官家也承诺过分给他们田地,但是真实的看到一张张田契颁发到手,这种踏实感才油然而生。

“分田地,轻赋税,止徭役。不出两三年载,民心便为吾所得矣!”易飞立身于远处,看着欢呼雀跃的饥民们,脸上也是露出微笑。

第254章幕府六司

新年伊始,易飞也是回到了镇城宁武。

这些天来,易飞也是忙着给上司拜年,准确的说是给张维世拜年。其余的镇城文武,并没有人值得易飞拜见。

而他也是陆续的接见麾下的拜见,正月初六,易飞也是宴请所以麾下文武,算是给辛劳一年的文武们一个年饭。初六,镇西军文武也是扔下手头的一切事务,聚集于镇北将军府内,这还是一年来头一次聚集的这么整齐。

趁着人聚齐,易飞也是在酝酿一个大动作。这些年来,尤其是去年,地盘扩大了许多,不再是一卫一城之地,管理也是出现了不大不小的混乱。

主要是各级官员基本都是平极,他们之间的权利也是一样的。这也就造成了很多事情协调的不便,没有一个更上一级的管理部门,这些人有点小屁事就找到易飞的头上,让易飞也是不胜其累。

而这些天来,易飞也是暗暗散布出去建立幕府的构想。这个幕府如今也只是分出来数司而已,易飞目前内定的只有情报司、军备司、财务司、政务司、镇抚司、教化司以及科技司。

这些部门都是凌驾上诸城之上,只对易飞负责。这也是让人十分向往,这种位置是要害位置,诸将都是想分一杯羹。但是当听说要任这些要职,除了军备司之外,其余全部都得去掉军职,这个限制条件也是一下子让心动的人少了许多。

因此在宴会还未开始,易飞也未到之时,众人也是热烈的谈论着。相互之间也是用心的打听着,看谁会出任这些职务。

人群中,估计也就是苟华和李天斗两人比较淡定,苟华自易飞出任千户一职时,便开始处理公务,是当之无愧的文官第一人。历来劳苦功高,虽然在战场上基本上没什么表现,但是他的作用却是没有敢忽视,镇西军在战场上不断的高歌而进,也是有苟华在后方的默默支持的极大功劳!

由苟华出任政务司司长一职,可谓是众望所归。而李天斗淡定则是比较明显,除了他这个冷面判官天生疾恶如仇一般的人,没有人能够将镇抚一职干的如此有声有色。无论是纠察军纪,还是登记每战军功和赏罚,李天斗的作风都很少有人不满。

一直以公正严明著称的棺材脸李天斗,委实是镇抚司一职的最佳人选。在这一职位上,无人可以与他抗衡。

而其余四司的人选,大家的兴趣明显高了许多,军备司人气最高的当属罗立,但是张俊卿也是实力派人物。他们二人究竟谁会入选也是大家讨论的重点,但是众人兴高采烈的讨论时,却是发现,两位当事人却是静静的坐于一旁,根本不为众人的打趣所动。

其他人见两人不为所动,也是失去了打趣的兴趣。情报司、军备司、财务司、政务司、镇抚司、教化司这几司,大家都是明白他们的意思。但是这个科技司,却是让众人都心中不解,这到底是个什么部门。

从未听过的名词,再加上排在最后,也是让众人都觉得有些疑惑。但是,能够与其余几司平起平坐,也是显示了这个叫什么科技司的存在,在易飞心中也是十分的重要。

“镇北将军到!”

正在众人不解之时,郑科已经板着脸庞,快步来到大厅之上。

众人立即收住议论声,看着易飞的身影也是进入大厅,齐声唱诺,“卑职等,参见镇北将军!”

“今日只是家宴,诸位兄弟不必多礼!”易飞微笑着走到主位,伸手虚托,“郑科,吩咐开宴!”

“开宴!”

随着一道道命令不断的传递远去,不多时,一道道菜肴也是不断送上。

易飞也是致了一段新年致辞,更是一口干了杯中之酒,宣布宴会正式开始。众人都是易飞的老兄弟了,虽然如今的易飞威势日众,但是却也不象别的上下级一般,根本在上司面前放不开。

酒过三巡,易飞也是回顾了过去的艰难日子,慢慢将话题引到如今出现的各种问题上。众人精神一振,知道易飞开始说重点了,六司的秘密马上就要公开了。

“我镇西军向以军功为先,军备至为关键。军备司一职,牵连甚大,人选也是需要极为斟酌!”易飞目光扫视众人一圈后,最终将目光落在罗立身上,“本官觉得罗参将适合这一职,不知大家意见如何?”

众人当然没什么意见,但是却是极为羡慕的看着罗立,如此要害部门,交于罗立之手,可见大人对于罗立的信任。

“军备司,下辖练兵科、后勤科、以及参谋科,为我镇西军提供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以及革新战法及参赞军略。老罗,你的担子不轻,也是我镇西军之中最为重要的司科,当时时诫勉,不可懈怠!”见众人都没什么意见,易飞也是郑重的说道。

“末将自当戮力而为,不负大人所托!”罗立尽量平静的回答着,但是那有些颤抖的身体却是显示他的内心并不平静。

“嗯!”易飞笑着点点头,看着这个心腹爱将,也是十分满意,“至于政务司,吾有意让苟华总镇!”

苟华接任这个位置,是没有异议的,所有人都是心知肚明。而苟华也是站起身来,昂然的应承下来。

“镇抚司,负责全军军纪以及战功赏罚登记。自今日起,镇抚一系不再受各地军官羁绊,并驾于诸司之旁,直接对吾负责。原镇抚官李天斗公正严明,吾以其甚为恰当此位!”易飞微笑着看了一眼李天斗,虽然此人并非老兄弟出身,但是他任镇抚一职期间不为强权、无畏于是否有后台,他常言道‘勿以人护而不法,三尺军法为汝而立!’,一向公平耿直,也是让众人心服。

“大人知遇之恩,天斗定不相负!”李天斗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是亲耳听到易飞说出任命,还是有些哽咽。

这些年来,也只是易飞赏识和扶持着他,甚至连郑科这种心腹出错也是并不袒护,让他更是如鱼得水,这数年活的比以往三十余年都要舒心的多,心中的感激更是无以表达。

“情报司,看似无用,却是至为重要!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吾深以为然。建奴之所以屡战屡胜,洪太一手创建的‘蛮子城’也是功不可没!有鉴于次,吾将情报司独树一司,负责侦缉内外!”

易飞双目灼灼的看着一边平静的郑科,说出的话却是一下子吓的郑科一个哆嗦,“情报司授于郑科,负责训练夜不收以及细作之类!另外,暗影自此也是交由你负责!”

易飞的话也是让郑科一阵手足无措,想要推辞,但是却又是跃跃欲试。毕竟一帮子老兄弟们如今都是挑起了大梁,而他却文不成,武不就,无论文治还是武功都是没有出色的地方,只能担一个亲卫统领的职务。

“郑科,我信你行的!”易飞见郑科脸色变幻不定,轻轻拍拍他的肩膀抚慰道。

郑科一阵脸色急剧变化,最后终于咬着牙,“卑职定当不负大人期望!”

“财务司,裹囊田税科、财务科、商税科、以及审计科等。是我镇西军各类支出汇总之地,吾意予以镇西卫指挥佥事官周鸿波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