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裂明-第1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四卫这兴旺势头,来年自己应该扩大经营规模了。

而易飞也是吸取了大明末年处处瘟疫横行的教训,不仅成立专门的打扫街道和收取垃圾的体系,更是在治下更是大力推出大澡堂,努力提升各地的卫生条件。

镇内各家澡堂上,也满是洗盥身体的人群,没有人不爱干净,只是以前用水困难,哪找地方洗澡去?幸好镇北将军大人仁德,每城都为大伙建了许多的澡堂,大伙花个两文钱,就可以在里面尽情享受,洗去一年的疲惫。

各人一边洗澡,还一边大声商讨,今年大伙田地免税,过年总算有一些积存的粮米,可以做一些白面馒头吃,或许还可以砍些肉回去打打牙祭。多少年了。都没有这样的好日子,想想真是感慨。

各家军户今年也都开垦了五十亩荒地,有了耕牛与灌井水车,明年秋收至于可以收几十石的粮食,而且明年还是半税想想来年可以有几十石的粮米收回家,众人言语中都是对未来生活期待不己。

虽说从后年开始便要征全税,但每亩一斗到两斗的税额,没有余者的附加,还是可以保障大伙的温饱生活,这个世道,一年的辛勤劳作后有个温饱,己经是天堂了。各地坏消息不断传来,不是大灾就是大旱,官府催科又严厉,逼得各地军民活不下去,每天都有大把的流民逃入山西镇。看着这些流民,保安州军民都很珍惜现在的生活。

当然各人一致的结论,就是眼下一切都是镇北将军带来的,镇北将军在山西镇一天,大伙的生活才可以保障。众人只是担心,万一有一天镇北将军调离山西镇,那就后果莫测了。

临过年前,各家大小子也回来了,各家父母心痛自家男儿粗黑不少的同时,也欣喜地看到他们更壮了,举止中虎虎有力,很有顾盼自雄的味道,比起以前那种萎靡不振,真是天差地远。而且人人身穿崭新的鸳鸯战袄。均是做工细密,保暖厚实,色彩鲜艳。每人还穿着皮袄大衣、皮帽、皮制的靴子等,个个看上去英姿勃发,精神无比。

这些军士三三两两走在街上,增加了一股特别的阳刚风景,引人注目。

这些新操练的三千新兵,四卫之中各地都有。而六七月中,他们剿匪而归后,也是个个财大气粗,他们返乡的过程,也是让各地的车马行大大赚了一笔。而他们回到各地,更是带起另一轮的消费热潮,让众多的商家也是更加眉开眼笑,人人都是可劲的小发了一笔。

当他们回到家中,家中妻室兄弟姐妹父母欢喜的同时,也奇怪自己子弟操练半年有余,为何反长壮了呢?在她们印象中,当兵操练向来辛苦,吃得又差,上官还不时责骂,可说是地狱般的生活。

听了家人的话,新兵们不以为然,他们笑道:“操练辛苦倒是确实,说上官责骂,吃得差倒不尽然。”

他们解释在镇西军军中操练,每天都有饱饭,更天天有肉吃!所以他们几个月下来,身体可以壮实这么多,说得家人们向往不己。军伍中还有这样的好日子,真是奇了。

而回到家内。新兵们才发现自家的清贫。纷纷拿出自己的军功赏银,带妻子父母去购置了一批细米白面。这个年,有了他们不算多的赏银,家人的日子也是分外的好过了,家人们欢喜地为他们做白面馒头吃,在看到还有剩余之后,甚至计划着买一些肉回来,盘算又盘算是否扯一匹布回来给儿子女儿缝制新衣裳,再看家内低矮破旧的房屋是否还能够再修葺一下。

新兵们忆起自己在镇西军看到的情景,那边的老兵军士们,他们经历了多次剿匪与清兵作战后,人人分赏众多。至少在这个年关内,他们家家户户都可以宽裕地购买肉食年货,给家中老小添置新衣裳,再看看自己家内

往日新兵们在镇西军操练时,听老兵吹嘘多了出战缴获后军中的分赏,他们还没什么概念,眼下他们明白了出外作战对他们意味着什么。而自己只是剿匪的些许赏银就可以改变这个年关。

一时间,不知道有多少新兵们心下暗暗发誓,为了家人的好日子,有机会一定要出战,要缴获,要赏赐。

而在一片欢腾之中,易飞却是皱着眉头,因为他发现卢象升竟然跟这些卖国奸商打起官司了。

不过这也是在情理之中,虽然易飞决定对待八大家是直接出兵斩草除根,但是对于卢象升这种文人出身的人,却是做不来这种离经叛道之事。他更是相信天子圣明,必不会放过这些渣滓!

这些通敌奸商,牵涉实在太大,已经不单是宣大之事,所以应该交由朝廷,进行三司会审,由刑部、都察院、大理寺堂官一起录问处理。

还有,因为可能牵涉到一些官将,被抓的人,也应该奏闻请旨,请圣上决意才是。按大明律令,职官有犯,凡京官、及在外五品以上官有犯,皆需奏闻请旨,不许擅问。

六品以下,则听分巡御史,按察司,并分司,取问明白,然后议拟闻奏区处。连各府州县官犯罪,所辖上司都不得擅自勾问,止许开具所犯事由,实封奏闻。

各大家名面上是商贾,何尝没有官爵在身?他们背后的势力也是纷纷开始为其辩护,而皇帝的眼线,锦衣卫、厂卫等也是有不少跟这些奸商脱不了干系,更是攻诘卢象升的弹劾不绝。一时间各地公文也是不断送向京师,让这场原本十分明朗的案件却是成为了一场扯皮!

文人一般都是坚持礼法不可废,若是让他们与武人一般行事直接,那也不是喜欢绕圈子的酸文人了。

既然卢象升处于漩涡中心,都没采取武力动作,那易飞也是不敢在这个时候冒着天下之大不违单方面行动,因为这意味着与朝廷进行决裂。但是在没有势力丰满之前,易飞还是不愿意与进行进行死磕,而且还是这种让建奴渔翁得利的内耗。

既然这事已经演变成这样了,易飞也是没有办法,只能再次等待机会。不过,易飞也是心中冷笑,这个时间不会太长,短则二年,长则五年,就算追至天涯海角也必定会将这些全部斩草除根,以儆效尤!

第280章动摇

正当卢象升与八大家官司打不的不可开交之时,崇祯十一年三月,宣大二镇的形式一度紧张。

三月初,宣府总兵官杨国柱塘报:“前差出哨把总康有德,于土力掯夹儿地方哨见达贼营火约三十余里长,恐贼进犯。”

数万清兵、蒙古兵聚于宣大塞外两百里,又试图从宣大各地入侵中原。接到警报,兵部与宣大总督卢象升都是严令戒备,闻警当日,卢象升自阳和星夜奔驰至宣府镇城。

依各方形式,卢象升谋算塞外敌军意图,便是令宣大各地兵马齐集宣府镇,然后他们乘虚而入,所以传檄各地兵马勿动,他自己则率督标营至大同右卫,严戒边吏毋轻言出战。

至四月初,卢象升道:“奴骑己懈,可击。”

塞外的清兵哨知宣大兵马离墙六十里而来,准备与清兵及蒙古各部决战,连忙逃遁。此后卢象升驻兵阳和,塞外清兵见卢象升宣大防卫严密,只得无奈放弃。

崇祯十一年五月,卢象升惊闻自己父亲在回宜兴老家路上病故,他悲痛不己,连上十道奏疏,恳请崇祯皇帝准许他回家奔丧,为亡父守孝三年。

卢象升奏疏上后,崇祯皇帝接连拒绝了卢象升的请求,不理言官的反对,将他夺情任事,没有许可他回家奔丧,为亡父守孝三年。

崇祯十一年前后,如卢象升这样的情况崇祯皇帝己经处理多次,杨嗣昌是如此,陈新甲同样如此。非但如此,崇祯皇帝根据杨嗣昌的推荐,还决定调任卢象升为兵部尚书,以原宣府镇巡抚陈新甲接替卢象升的总督职务。

由于陈新甲年初回四川老家奔丧,路远来不及接任总督之位,所以卢象升继续担任着宣大总督之职。不能回家奔丧,卢象升内心非常难过,不过国家多事,他只能强忍心中悲痛继续为国效力,平日麻衣孝服,以为父亲守孝之意。

塞外领军的正是病情渐渐好转的岳托,这次皇太极一次性的派来近二万满清大军,外加蒙古仆从军近二万。也是雄心万丈,想要好好的立一场大功。但是在宣大没占到便宜,老辣的宣大总督卢象升根本就没有给他任何机会,数万大军气势汹汹而来,却是只能偃旗息鼓而去。

既然宣大没有机会,岳托的目光也是投向了河套之地。既然无法在宣大驰骋一番,那先灭了不听话的瀚不离部,重创易飞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崇祯十一年五月中旬,岳托也是移军至君子津渡口,根本不掩饰自己的举动。就在瀚不离部面前大造舟船,准备渡河征伐。

闻知瀚不离部面临空前的危机,易飞也是不敢大意,瀚不离可是他走向草原的重要棋子,万不容有失!

易飞也是紧急叫停再次外出剿匪的各军,更是命令血骑全军出动,紧急增援瀚不离部。而驻扎于镇西卫的青龙营,驻扎于平虏卫的玄武营也是紧急出动。先期一万五千人马立即赶赴连城。

好在一直驻扎于边城的魏志远这大半年来也是没有闲着,边城也是进行过加固和修葺,更是在君子津渡口南岸建立了完善的防御工事。

五月二十日,一万五千人镇西军已经赶赴君子津渡口,与瀚不离部全族骑兵七千人会合。再加上镇守连城的魏志远部一千人,至此联军已经达到了空前的二万三千人,与岳托已经有了一拼之力。

看到明军大举来援,河对岸的满清大军也是开始犹豫起来,各项准备工作都是做的开始慢了起来。明显看的出来,岳托已经对于进入河套有些动摇了。

毕竟此次,皇太极给他的任务不是和明军决战,而是尽可能的多搜集一些粮草,以准备今年再次大举入寇大明所需。

远在辽东的皇太极也是明白人,知道与易飞决战最大的可能是两败俱伤,而且还有一定程度上会被主场作战的易飞所击败。而倾国而出,把握虽然大,但更可能是一战而让满清彻底破产倒闭。

而这都不是皇太极所愿意看到的,既然易飞不好对付,那就留在最后收拾便是。这也是老奴所留下的经验,当年对付戚家军和四川白杆兵时,用的也是这种办法。将所有与之配合的明军一一击败,然后集中兵力围攻之,果然一战而克。

但是伤亡却也是让努尔哈赤都有些受不了,对付这数千人,他或死或伤,损失的兵力竟然是对方的两倍以上!

这场战斗也是建奴自起兵来损失最为惨重的一仗了,不过这仗却是完全值得的,因为一战便将明军的脊梁骨打断了!自此以后,明军对上清兵,便会心惊胆战,往往不战自溃!

常此以往,明军一旦失去了自信,总是以仰视的目光看着清兵。双方的战斗就更加的不堪了,而号称大明第一强军的关宁军,则根本就是一个笑话!

数万大军面对数百清兵竟然不敢出城一战,这样的强军只能说让人笑掉大牙。而岳托更加明白,如今的清兵强势是建立在战无不胜的基础上的,一旦在此地出现败仗,甚至不用败仗,只是一场惨胜,便会极大的鼓舞各地明军的气势。

起码如今的宣大军已经不同往日,他们在卢象升的率领之下,也是开了百十年的先河,变得会主动出击了。而更可怕的是,自己在此折损过巨,也会连累到另一入寇大军因为力量不足而不敢前进,而他们更得面对士气有所恢复的明军,那这一次的入寇就会产生一些微妙的变化,不会再如往前几次一般的顺利。

大清是靠掳掠为生的,若是得不到充足的物资,最有可能的便是自己崩盘!而崇祯九年底征伐朝鲜,更是耗费了天文数字般的物资,急需从大明身上补充,这才是最为重要的地方。

三日后,镇西军又是得到一次加强,这次来的人数虽然不多,但是却是一个千总的炮兵。十数门打二斤重炮子的大将军火炮,再加上二十余门弗朗机火炮,也是彻底打消了岳托渡河的念头。

“河套距离易飞实在太近了!一百余里的距离根本算不得什么,更别说有瀚不离部每年供给的大批战马,他们已经成了清一色的骑兵!而最可怕的是他们的人数优势,只有一头强壮的狮子,那么就能源源不断的产出无敌雄师!”

黯然离去之时,岳托也是在心中长叹道,首次对汉人这个民族产生了敬畏之心,也对以前信心百倍的入主中原,划长江而治的雄心产生了动摇。

第281章建奴入寇

崇祯十年五月,山西镇。

不知从何时开始,山西镇的气氛变得凝重起来。不仅盘查变得严格起来,更是时不时就会抓走一些人。

到五月下旬,山西镇四卫更是开始戒严,严密的保甲制度也是开始显露出威力。许多建奴派来‘蛮子城’的探子也是纷纷落网。

由于易飞的情报网还没有能够铺设到辽东,这种问题说起来容易。但是形成一套严密的情报网系统却不是一两年时间便能建立的起来,而通过一些胆大心细的斥候前往辽东,那就算能够传回消息,那一条消息也得数个月辗转才能收到,那还不如不要。

而抓获‘蛮子城’谍报人员,却是一条可以快速知道建奴动向的办法。对于师出于锦衣卫的苟华的审讯技术,易飞是从来都没有怀疑过,虽然如今苟华已经不做这些事了,但是教出来的徒弟做这项工作也是完全可以胜任。

很快,刑迅人员已经把这些人肚里的东西弄的一干二净,然后仁慈的给了他们一个痛快。

消息送到易飞处时,易飞听了半天,也是没有听出什么有价值的东西。毕竟这些只是外围人员,很多还是在本地发展而来的,他们知道的更是近乎于无。

但是有一条消息也是引起了易飞的兴趣,一个细作说出这些天来,似乎两白旗频繁出没于蒙古草原之中。而他们也是受到两白旗的指使,这才潜入山西镇。

易飞尽管有些失望,但还是十分大方的赏赐了这些刑讯人员,毕竟他们也是已经尽力了。而易飞也相信,锦衣卫这些让人恨不得立即死去的刑罚之下,是人就得将他们知道的吐出来。可以说,落入这些人手中,那死亡就是最大的仁慈。

而对于那些被发展为下线的治下军户百姓,易飞也是没有一点仁慈。没有理会他们家人的苦苦哀求,全家驱逐出境!尽管他们可能是被威逼,但是易飞却是觉得他们的卖国行径却是完全不可原谅。

这些人凄惨的收拾着东西,原本属于他们的田地、粮食、耕牛,全部都化为泡影,甚至于有的家庭还有些许存粮,也是全部没收,任其自生自灭!而他们更是在众人的白眼下,在押运人员的监视下踉跄而行。

尽管没有得到什么有价值的情报,但是易飞对于十一年这次建奴入寇的情况还是十分明白的。但是他觉得自己可能已经改变了历史,有些把握不住皇太极究竟是按原计划入寇京畿地区,还是苦大仇深的直接找自己麻烦?

但是这一切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自己已经做好了准备。就算打成一片焦土,也决不妥协!

从崇祯十年秋播过后开始,易飞便是疯狂的整军备战。由于粮食充足,易飞也是在治下军户百姓若是达到条件则每户出一丁,参与七日一操的训练,大半年过去了。虽然说这些民兵与镇西军正规军还差的远,但是却是可以媲美一般的大明士兵了。

再加上这些民兵也只是在建奴打到治下时才上阵,保护家小和自己的财产和小命,也由不得他们不拼命。若是有了一定的训练基础,那建奴想啃下任何一座城池,都必须做出崩掉大牙的准备!

十一年建奴大举入寇大明,一共才多少人?史书上记载是号称十万众,依易飞看,真正用于作战的大概不足五万,其他都是壮声势的蒙古人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