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裂明-第1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什么?这不可能!”高起潜尖声叫道,脸色一下子跨了下来,若是这事是真的,哪自己的脑袋还真的是再也保不住了。

但是杨嗣昌是何等人物,岂会拿这种事与他说笑,看来卢象升真的是斩获极厚。脸色阵青阵白,眼见杨嗣昌就要离去,‘噗通’一声跪倒于地,膝行数步,牢牢的抱着杨嗣昌的大腿,口中只是哀求道,“阁老救我,阁老救我!”

“救你?如何救?难道说让本官向陛下隐瞒这桩大捷?”杨嗣昌没好气的道,摊上猪一样的队友,谁都会头疼。

“对!就是这样”高起潜刚兴奋的说一句,却发现一脸阴沉的杨嗣昌,顿时呐呐的说不出话来。

“阁老,我们可以将这事延后几日。就当是那卢象升晚几天才取得的战功,就说他贪功不顾友军安危,导致关宁军孤军苦战,这才落败。这对于阁老来说是举手之劳,可以救奴婢于当前,求求阁老了!”高起潜此时更是将卢象升恨到骨子中去了,要是没他这场大捷,自己何需如此狼狈不堪!

“唔?”

杨嗣昌闻言心中大动,他从中更是举一反三,找到了一个成功打击卢象升的机会。卢象升如此‘拖累’友军,其一心求战的战略自然是不可信的了,皇上必然会倒向和议一途。这样就不必将原来划向自己的四正六隅剿匪计划的钱粮挪用到与建奴死战上来,只要自己成功剿灭了流寇,那到时集全国人力物力指向建奴,安得不胜?!越想越是觉得十分可行,而且并非隐瞒不报战报,只是延后数日罢了。就算有人置疑,也可以说是兵荒马乱,道路不通,所以延迟。

而知道内情的高起潜除非是活腻歪了,否则决无主动说出此事之理!再仔细一想,觉得这个临时想出的策略十拿九稳可以打击到卢象升,只要一心主战的卢象升一倒台。那放眼满朝,还有谁能阻止朝廷与东奴和议?只是此事肯定会在史书上让自己污名,但是自己做的完全是有功于国家社稷之事,又哪里顾的上史书上的千秋评论!

一想到此,杨嗣昌也是拿定了主意,但是脸上还是一幅为难之色,“本官此时可以扶你一把,但是若是他日卢大人回朝,本官又如何自处?再说了,这事本官管了,也只是徒惹一身荤腥,与己何好?”

“阁老怜悯则个”高起潜只是一个榆木疙瘩,哪里懂这么多绕绕弯弯,闻听杨嗣昌口气有所松动,顿时是涕泪俱下,苦苦哀求不已。

杨嗣昌真是恨的牙痒痒的,但是却又不好跟这个榆木疙瘩真的一般见识,叹息了一声,“唉,谁让本官与高公公政见相仿呢。此事唯一可虑便是卢象升此人,此人一心主战,却不知兵凶战危,一个不慎,大明精锐尽丧,那好好一个大明就好毁于其手。大明两边作战,也是困苦难当,如今形势,本官觉得应该先稳住其中一方,才能有所建树”

说到这里,杨嗣昌停住了口,若是高起潜还是一副呆瓜样,杨嗣昌也不打算再帮这种蠢货,免得真的惹祸上身。但是高起潜却并没有让他失望,或者说,他本来就是这样想的。这阉人久在辽东,更是畏东奴若虎,而杨嗣昌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就是要与东奴议和。对他来说,能不与东奴作战,那简直是求之不得之事!

“阁老说的再对也没有了,东奴急切难下,若是先一力剿灭流寇乱党,这才是最适合大明的国策!阁老老成谋国之言,咱家真是佩服的五体投地!”高起潜赶紧附和着说道。

“本官只是说稳住一方,本官可并未说要与东奴言和!”杨嗣昌正气凛然的纠正道。

高起潜轻轻的拍了一下嘴,讨好的笑道,“看我这张嘴,这是咱家想的,与阁老没有关系。是咱家觉得议和极为有利于国,阁老还有什么要吩咐的吗?”

杨嗣昌沉吟一下,下定决心道,“可是卢大人一心与东奴死战,不让其兵败而归,怕是消不了他的念头!罢了,宁可牺牲少数,也不能听任他把大明精锐全部葬送!本官这就面见圣上,痛斥厉害,杜绝卢大人这种拿国运冒险的错误之举!高公公,你准备如何?”

这话就是让高起潜表明态度了,但是高起潜哪还有什么选择,直接拍着胸膛道,“咱家这就随阁老前往,就算苦苦哀求,也得让圣上收回成命,免我大明将士枉做冤死孤魂!”

杨嗣昌差点一个咧趄,心中对于高起潜的鄙夷也是成倍上升,你不知道崇祯现在见不得你么?还敢随着前去,嫌死的不够快么?但是高起潜现在怎么也算的上他的盟友,他强压着心中鄙夷,和颜悦色的道,“公公高义,但是本官觉得你还是避一下嫌的好。你先回去收拾兵马,然后再上表言如今关宁军士气低落更兼伤亡惨重,已经无力拱卫宛平一带,请陛下下令移镇西军至永定门,相互照应,协办拱卫京城!”

高起潜刚才哪会不知自己去就是一个死字,这时闻听杨嗣昌之言,更是以下松了口气,讨好道,“阁老所言甚是,咱家这脑子蠢笨若猪,有阁老提点,咱家知道该怎么做。”

高起潜又行了个礼,正准备离去,杨嗣昌却是叫住了他,意味深长的道,“若是卢大人大军遇险,公公该怎么做?”

高起潜一愣,心中也是一股寒意上来,杨嗣昌做的还真够绝的啊!但是高起潜却是正中下怀,他原本就不愿与清军厮杀,如今有杨嗣昌在上面顶着,他更不会脑袋被踢了,自己找着向上撞,闻言也是诡异一笑,“阁老放心,咱家知道如何做了。”

杨嗣昌微微一笑,拱了拱手,“今次你我联手,为大明化去这一浩劫!只要我等齐心戮力,我大明定能度过这一劫,圣天子在位,大明必将中兴!”

“阁老国之栋梁,更要多保重身体,咱家这就告辞了,回去收拾兵马了!”高起潜此时心中的兴奋也是不知怎么一下散去无形,再次行了一礼,转身快速离去。

“哼!你个阉贼,不要以为我不知道你心中想什么!只所以留着你,不过是因为你目前还有些用罢了!”

看着高起潜匆匆离去的身影,杨嗣昌冷笑一声,转身大步向着东暖阁而去。

第314章猛虎入笼(下)

夜已经深了,崇祯还是未能入睡,一个时辰之内听得再则截然不同的消息,也是让他根本没有睡意,心中更是一会喜一会忧,最后都不知道想什么了,满脑子都是一团糟,让他烦燥不安。

“陛下,杨阁臣到了。”看着不断在房间内踱步的崇祯,王承恩轻轻的说道。

“快宣他进来!”

崇祯猛的停住身子,杨嗣昌是他如今最为器重的重臣,不贪功,不党争,而且为人处事也是一心为公,称的上是臣子的模范,而且对于形势也是有自己的解决办法,在他心目这是一个即有才能又有实干精神的能臣。

不多时,总理此次京城保卫战的内阁大臣杨嗣昌也是大步流星一般的走了进来。好不容易等他跪安完毕,崇祯也是急不可耐的问起此次宛平之战损失有多大。

“回陛下,臣此次也是专门问过此事。此次东奴一万骑偷袭,关宁军在没有防备之下,一战而溃,恐怕损失不在少数。”杨嗣昌低眉顺眼的回答道。

“什么?高起潜这个没用的东西,朕是后悔将数万大军交了于他!”崇祯一听,更是暴躁如雷,恨不得将高起潜提来,一剑刺死。

崇祯的反应完全在杨嗣昌的意料之内,闻言不慌不忙的道,“陛下且息雷霆之怒,据臣所知,高监军此次却是立功甚伟。东奴偷袭在前,复又遗数千人截住关宁军退往城池的道路,但是高监军临危不惧,更是亲自指挥断后,因而关宁军是败而不乱,损失不会太大。”

“此言当真?”

崇祯顿时一喜,宛平丢了就丢了,又不是第一座丢失的城池,也许可以说,他已经麻木了,但是大军若有损失,却是让他极为肉痛。

“此事绝无虚假,微臣可以以身家性命为高公公作保!”杨嗣昌斩钉截铁的说道,对于关宁军的逃跑功夫,他是有绝对的信心,大明那些擅长逃跑的将军大半都是在于关宁军之中,他根本一点不怀疑,关宁军迅速‘撤退’的能力。

“那就好,那就好”

崇祯焦灼的心情总算得到一些缓解,只要大军还在,那一切都还有希望。

“陛下,如今情形,关宁军新败,恐怕拱卫京师有些困难了。不知陛下有何训示?”杨嗣昌问道。

崇祯此时大喜大悲不断的交换,早已没有了任何主意,闻言一愣,“爱卿有何良策?”

“陛下,镇西军刚刚大胜,正是士气昂扬之时,不若使其移防于宣武门与宛平之间,协防宛平?”杨嗣昌早已经成竹在胸,不假思索的说道。

“镇西军可大用,但镇西军移防宣武门,京师永定门又该如何?而且,以镇西军协防,有些大材小用了!”从内心来说,崇祯是不喜欢看到能征善战的镇西军只是驻防于京城外,他更想看到镇西军不断的进攻,最好能将东奴一举赶出边墙。

“陛下不可,镇西军虽然善战,但奈何大半却为步军。虽然野战争锋无惧于鞑虏,但是却往往无法追击。”杨嗣昌这话就是在骗外行了,但是崇祯皇帝的确也是这方面的外行,见崇祯皇帝微微点头,振奋精神道,“但是镇西军一旦驻防于京城外,却是可以大举振奋各路勤王大军的士气,而关宁军虽有小挫,但是只要在镇西军的带领下再打个小胜仗,必会恢复军心士气。等到建奴士气渐坠之时,集各路勤王大军予以最后一击,奴贼必败无疑!”

一席话也是让崇祯不断点头,更是不想关宁军这种数万大军集于一块却是还需要友军壮胆的军队,就算人数再多,留之何用?但是突然想起方才的问题似乎还没有答案,不由追问了一句,“东郊防务又当交于谁?”

当崇祯表示同意之后,杨嗣昌更是精神一振,这种小问题简直不是问题,虽然京营这些绣花枕头兵不能拉出城,但是刚好也是有一支战力不凡的大军堪堪就要到达京师,虽然一心想让卢象升兵败而归,但是对于他所一手训练出来的这支军队,还是十分的欣赏,道,“陛下勿忧,宣大总督陈新甲此时也是带着卢督臣的天雄军近万步军兼程而来,如今已经快要到达京城了。而且这近万人都是步军,外出剿灭建奴恐怕不太适用,但是拱卫永定门却是绝对足够了。”

“天雄军?哼!”崇祯冷哼一声,不知道是对这支军队的名字不悦,还是对卢象升不满意。

“陛下可是卢大人有信息传来了?以卢大人的勇武,所传肯定是大捷之报。”杨嗣昌故意一副与有荣焉的样子,那喜悦的样子任谁一看都觉得,这两人不仅没有间隙,反而是生死与共的关系。

崇祯当然也是如此以为的,但是却是更对卢象升有些不满了,都说二人政见不和,水火不容,但是杨嗣昌不愧是有杨相之称,不仅没有背后谗言攻诘,反而为之推崇,这肚量就不是卢象升能有的!

“卢象升一去就是经日,至今仍没任何消息传回,尤其是不顾友军安危,径自南下,如此作派,岂是忠臣良将作派?”崇祯心中暗暗的想着,但是嘴上却是讳言道,“卢爱卿并无捷报传来,反而与关宁军似乎有些嫌隙。”

“也许卢督臣有什么紧要之事也未可知。”杨嗣昌沉吟了一下,有些不确定的道。

若是杨嗣昌趁机攻诘卢象升,崇祯说不定还会觉得卢象升真有什么要紧之事,但是杨嗣昌如此一说,反而却是让崇祯更加深信卢象升与高起潜不和,因而见死不救!虽然没有说出来,但是脸上的不悦表情却是被杨嗣昌看的一清二楚。

“无论什么紧要之事,难道还大的过友军处于危难之际么?”崇祯冷哼了一下,终于下定决心,这次定要严旨斥责卢象升之罪!

看到火候已经到了,杨嗣昌便不再火上浇油,只是不痛不痒的劝解了几句。

二人正商议之时,小黄门入来,禀告高起潜的统计报告送来了。崇祯一把接过,仔细的读了一遍,悄悄的松了口气,关宁军伤亡同杨嗣昌所说差不多,伤亡并不大,只有一千左右的伤亡。不由庆幸自己控制力好,没有当场斩杀高起潜,同时以下也是有些得意,自己选定的监军人选果然是不差。高起潜也许指挥大军的本领不行,但是这种临危不惧的胆量,却敢是对的起自己的信任了,果然还是用内臣为佳,外臣都不可信。

心情舒畅之下,对于高起潜信尾要求镇西军协防的要求,也是痛快的答应了,并命人出城好生安抚了一下诚惶诚恐的高监军,更是给关宁军送了些钱粮犒军。



易飞得到消息是第二天的上午了,当听说被自己血骑逐走的杜度竟然有胆量偷袭三四万人的关宁军,而且还一战而胜的消息时。易飞也是极为难得的张大了嘴巴半天合不拢来,对此易飞也是发表了一句在镇西军高级将领内部广为流传的名言,“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

而当听说皇帝还派人安抚关宁军诸将,更是送去不少犒军的粮饷,易飞都觉得脑子都有些不够用的了。甚至怀疑崇祯的脑子是不是烧坏了,打了败阵还给予犒军,这不存心让明军更无士气么?

就算是一样领到了犒军物资的镇西军内,也是对于朝廷的这种做法一片哗然,镇西军打了一个空前的胜仗,经过一夜的搜索,合共抓获近两万的俘虏,斩首更是达到了八千余!这种战功给予犒赏理所应当,但是打了败仗还和镇西军一般享受这种待遇就让人想不通了,甚至连底层分辨能力不高的士兵们都是觉得匪夷所思。

连一样得到犒赏的镇西军都如此猜想,其他勤王大军就更不用说了,可以说,崇祯一夜之间做到了建奴没有做到的事。将各路勤王大军刚刚被镇西军大捷激起的战意,一下子打的点滴不剩,各路明军又一次从激情澎湃状态回到了兵痞子状态。

这一日,易飞也是接到了不知道说什么好的任务。大军回返京师宣武门外,保护受惊过度的关宁军诸位同僚,虽然易飞在回军路上也是上奏,愿意补充粮草之后再次杀向通州,更是立下军令状,此行定当收复通州,重挫东奴!

但是他的奏章却是石沉大海,而另一封追随卢督臣而去的奏章也是同样的杳无音讯,朝廷除了不断表彰他勇武和忠心之外,对于他所奏之事根本没有丝毫回应。

在他无奈之际,一个消息也是‘不经意’从一路随行的传旨太监口中露了出来,根据内线消息,这次易飞极有可能会被封爵,而且级位不低!

易飞根本没有在意这个爵位,他想的都是自己完全成了笼中老虎的命运,更是无比担忧没了自己牵制下的清军主力,和卢象升的安危!难道真的是宿命?自己已经如此努力了,却是丝毫改变不了卢象升的既定命运?

正在思量办法时,却是被身边的传旨太监一连声咳嗽声惊醒,望着这个似笑非笑的死太监,再闻到其身上的一股尿骚味,易飞直有一种冲动,拨剑斩了这厮。好不容易克制住了自己的冲动,易飞也是挥手让虎子取来百两银子送上。

一旁的传旨太监丝毫不知道刚从鬼门关转了一周,还以为易飞高兴的傻了。

“将军威武!”

“日月佑我大明!”

“吾皇圣明!”

当这个消息传遍全军,两万大军顿时欢呼起来,分外的真心诚意,因为他们的镇北将军又升官了!对于各级将官来说,这意味着大家都可以更向上升升。对于普通小兵来说,镇北将军官职更高,也是意味着他们的日子更加的有保证。

第315章奋武伯

近二万镇西军押着自己还多的俘虏缓缓的向着京城而去,这次大军斩获颇丰,正牌东奴首级已经不下于二千,而二鞑子更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