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裂明-第2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任何挡在他们前面之人,都是难逃被推倒挤成肉泥的命运。十数万流寇精兵正面对抗时死亡人数并不多,但是一旦将后背交于了敌人,那伤亡就会以几何系数向上攀升。而身后不断传来,而且越来越多的惨叫声,也会让人们的恐惧无限放大,更加迫不及待的亡命而逃!

十数万人的崩溃,就算是后面的还有拥有数万马军的流寇老营也是不敢阻拦,让开正面,让这些已经完全失去理智的流寇狼狈逃窜至马军后方。

“咚咚咚”

激昂的战鼓声也是随之响起,官军立即发起全线反击,跑在最前的自然是关宁骑兵。

“万胜!”

无数欢呼声随之响起,无论是城外的官军,还是开封城上观战的官军都是爆出震天价的欢呼声。

蹄声隆隆,万余关宁铁骑如同一把雪亮的钢刀,一下子扎入数万匆忙让开道路的流寇骑兵之中。无数的惨叫声也不断响起,雪亮的刀光不断闪烁,正面的流寇骑兵也不断的滚落下马。散乱而又没有做好准备的流寇骑兵,遇到了正规而又有阵势、天时的官军骑兵,双方的差距根本不是一星半点。几乎只是稍一接触,流寇大军便死伤无数。

但是官军的骑兵的好运也是至此为止,虽然没有阵势,但是流寇骑兵人数也不是摆在那看的。而且最为重要的是,没有阵势,也就是意味着官军骑兵根本不可能形成锋利的凿穿流寇大军而过,在密集的流寇骑兵面前,官军就算想找出一条路而过都极为困难。只能不断的挥刀向前,艰难的从人群中打出一条路,而失去了速度的骑兵,双方的战力差距也是快速的拉近。一旦骑兵完全停下,那骑兵的意义也是全无,完全成了马上骑兵。

在这种情况下,也许骑战之中可以所向披靡的王牌骑兵,也防备不了一个刚刚能在马上挥刀的菜鸟。一个勇猛无敌的猛将,也许会死在一个无名小卒的一次无意挥刀之下!

曹变蛟遇到的情况就是这样,失去了速度的掩护,曹变蛟这一仗打的也是分外窝囊。虽然一路上顺利砍下了不少的流寇脑袋,但是如今也是深陷泥潭之中,每时每刻都有无数的武器向着自己挥舞而来!

若是换了平时,扫灭这些喽罗也是片刻工夫,但是如今一不小心就会死在这些人手中,心中的憋屈可想而知!连他都这么艰难,更别说跟随着他的儿郎们了,打到这个时候,曹变蛟身边的家丁也是已经换了两批了,普通士兵的伤亡至少也有数百人!虽然他们干掉的流寇数量远过于这个数字,但是这种交换比依然让曹变蛟无比心疼。“撤!”虽然百般不愿,但是曹变蛟也只能黯然的下令道。

第400章再拼一把

左良玉在大明体系中绝对是一个牛人,这人先是在辽东军中为一小兵。后来崇祯二年孙承宗收拾关内四城之战,就是在那里,他开始暂露头角,和曹文诏并肩作战,收复了遵化。立功升为游击将军,后来调入湖广之后,这才一发不可收拾,连续几次大战,都是打的张献忠、李自成等满地图跑路,更是差点将张献忠活捉回朝,最后累功升为总兵官。

可以说,作为辽东军体系出身的他,是最为了解辽东军的作风。关宁军在战场上经常扔下友军独自逃亡的作风,他更是自视甚详。在辽东数年,被关宁军扔下的自己逃跑的友军,更是不知凡几,当年的浙兵,也就是戚家军,也是因为辽东军团的逃跑,这才孤立无援的被努尔哈赤团团包围,最终覆没。

还有川军,秦军等等,太多的军队因为地形不熟悉,被辽东军扔下后等待他们的命运也只能是全军覆没。靠着这种专业卖队友的行为,辽东军也是渐渐的将当年大明能战之军差不多卖了个遍。这才成就了关宁军成为大明末年战力第一的神话,若是说关宁军唯一一次栽了跟斗,就是在左良玉身上。

崇祯八年,高迎祥带领大军十数万,浩浩荡荡入河南。此时的左良玉还算比较忠心职责的,二话没说就带人上去准备找机会打一架,但是他一看到那连天的人群,他也是沉默着退的远远的。但是高迎祥如此如此堂而皇之的进入河南,自然是惹恼了大明董事长崇祯,崇祯皇帝也是立即调集了所有能打的保安到河南敲打高迎祥。看着官军大举云集,原本沉默的左良玉也是再一次行动了起来,但是行动起来的左良玉,却是意外的发现,这次的参与者中,竟然还有关宁骑兵!

左良玉原本的热血一下冷到零下,果然,战局一开,关宁铁骑的动作简直与他所想的完全一致,立即掉头就跑。但是左良玉哪是省油的灯,早在关宁骑兵撤退前,他便已经选好了退路,只等关宁铁骑一逃,左良玉便直接溜之大吉。这也是左良玉第一次在战场上直接跑路,所造成的后果便是,官军顿时哗乱,数万大军死伤无数,唯独关宁铁骑与左良玉全身而退。而且左良玉是随着关宁铁骑而退的,更是将大部分注意力都集中在关宁铁骑身上。

各路官军纷纷战败,但是靠着实力未损,朝廷也只能不痛不痒的责令左良玉戴罪立功。可谓虽然作了婊子,还是被立了牌坊。而这却是一个开始,自此后,除了短短的时间在猛人卢象升的麾下外,左良玉此后的动作,都可谓是出工不出力。

这时,眼见原本打的热闹的曹变蛟突然变阵后撤,左良玉也是立即毫不犹豫的命令大军停止前进,结阵自保。这也是已经给了杨嗣昌面子,没有直接跑路而走。但是由于左良玉的左翼突然停止,流寇的骑兵也是毫无阻挡的横过官军小挫了官军的进攻势头,让原本的一场追击战划上了句号。

十数万死里逃生的精兵,眼见自家骑兵竟然挡住了官军的追击,混乱的势头也开始减缓。在骑兵后方开始慢慢的整编,这一战,损失虽然不小,但是流寇并没有伤筋动骨,依然有着极大的战力。经过这一役之后,流寇的战术肯定会做出调整,再想碰到这种机会就难了。战斗打到这个份上,双方可谓谁都没占到便宜,官军也是失去了追击的机会,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流寇在骑兵的掩护下缓缓退走。

今日一战,李自成也是全程看在眼中,此时看着一众有些垂头丧气的义军首领。李自成的脸色却是没有一点难看,相反怎么看都是一副笑容,而且这笑容还是发自内心的,这也是让众多当家的都有些不解,难道说闯王觉得义军不敌反而是件好事?今日的局面看似不胜不败,但是一众人都是心知肚明,这是官军相互之间配合不好的原因。若是官军号令统一,今日义军能够回来多少都是未知数。

看似强大的骑兵,直的到了战场上才知道,原来根本就在曹变蛟面前占不到丝毫便宜。若非今日阴差阳错,一片混乱,说不定早就被曹变蛟给来了一个凿穿。如果真的那样的话,估计义军可能直接就崩溃了,十数万官军若是跟着压上,那这数月在河南的收获就会全部化为泡影。

而且数年前的大曹,曹文诏也是给他们留下过难以遗忘的回忆,这个小曹虽然之前没打过交道。但是从今日那冲击的气度上来看,也不差曹文诏分毫,若是再与大曹一样喜欢穷追猛打,那一万骑兵带来的伤害可能就会超出所有人的预计,就算是这里的人能活命的都不会太多。

“闯王,你倒是拿个主意啊!这驴球子官军还是太厉害了,咱们该怎么退才好?”革里眼第一个开了口,今日小曹攻打的第一站便是他的部下,这一次飞来横祸也是至少让他的人马缩水了两成,若是再来个两三次,他就要吐血了。

“就是!这些驴球子太厉害了,再等下去,可没今个儿的运气喽。要我说,咱们一路向南,反正湖广多山,打的过就打,打不过随便找个山窝避避风头,怕他个官军个鸟!”张献忠也是赞同的道,今日一战,他与革左五营位于左翼,与革里眼一样,也折损颇多,此时心中也是肉痛无比。

“你们都是这么想的?”李自成环顾一周,发现大多数人都是点头,他微微一笑道,“各位想错了,我们为啥要逃?击败官军正在其时!”

李自成这话一出,所有人都愣了,刚刚被官军小揍了一把。这痛还没消呢,就想做这种梦?若不是李自成如今势力大涨,原本平等的众人此时对其都有些微敬畏,说不定早有人笑其不不自量力了。

“诸位不信?”李自成依旧是一副自信的模样,“今日我观大战经过,倒是有一些心得。”

“官军中最为勇猛当为曹变蛟,只可惜兵少将寡。与王廷臣合兵一处,原可一战,但是二人互不统属。合兵一处,反而处处掣肘,难以发挥出本来一半的战力。今日曹变蛟变阵之时,就险些将王廷臣陷于乱军之中,虽然后来被他突围杀了出来,但是二人之间必然再不复之前,这也是我们的机会。”

“明军山东总兵刘泽清,小人一个,而且兵微战力低下,今日宗敏兄弟督战我精兵营便差点破而灭之!”

“大同副总兵王朴,更是不足为虑,今日之战,不仅不肯出力,相反倒是不断的后退。我观之,若非身后便是杨嗣昌,他敢直接一路逃之夭夭。说来也是应该,如今易飞在陕西已经灭了王氏一族,若我是他,自然也是保存兵力,早做打算。”

“倒是那虎大威算是一号人物,敢打敢拼,若非他在王朴之旁拼命,恐怕王朴军一鼓可破之!不过这人再能打,就靠他那不到两千军,又能济得什么用!?而且这次也是损失不小,想必更加不值一提!”

“贺疯子,嘿嘿。就不用多说了,虽然把他逼到绝境,这人确实是能打能杀。但是自崇祯八年后,这人可有再作亡命而扑之事?观其今日一战,一直是虚与委蛇,根本就没用出多少力!虽有一万余众,但也是一自守之辈罢了。而且最重要的是,他与身边的左良玉似乎不对付,双方别说配合,连基本的战线都连不到一块。也不知道这杨嗣昌脑袋是不是被驴踢了,竟然将这二人安排于一块。”

“兵力最多的则是左良玉,足有五万余,可惜左良玉是一个只懂得保存实力之辈。而且麾下良萎不齐,却无作用。今日若非他突然停军不前,我义军损失只怕更为惨重。”

“闯王,这些人的得性咱们都知道,你就痛快的给句话吧。明天到底怎么打,咱老贺话可说在前面,要是再没什么把握,咱可不想再躺这次浑水了。”损失惨重的革里眼贺一龙,此时说话也是满肚子怨气,但是他这次到河南,也是收到了李自成众多的好处,也只能在言语上表示下不满。

“明日之战!我们要齐心合力,先行击败左良玉,最起码也得逼迫他撤兵自保!只要左良玉一退,官军势必军心涣散,一战可灭之!”李自成站起身来,眼中也是闪烁着深深的自信,“各位兄弟若是信的过自成,就请你们明日多留一日拖住其他官军,自成亲率大军攻打左良玉!”“咱们都听闯王的!”张献忠等精神一振,纷纷抱拳回应道。毕竟若只是拖着官军,那这种事情根本没什么压力,真可谓是轻松又舒适。啃骨头事情由李自成来,这种少出力却吃肉的活计他们当然愿意再拼一把。

第401章杀了又如何

有些人,比如左良玉,今日官军所获甚小,基本上全部都是他的责任。但是这人在军事会议到来时来的最晚,而且整个人是一幅悠闲的大爷模样,对于杨嗣昌也是没有多少恭敬之意。面对着众多武将的异样目光,左良玉也是基本上都是横眉以对,一幅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模样。

如今官军就数左良玉一家独大,手下五万有余,几乎占了官军的四成兵力。这也是左良玉安稳以对的最大依仗,只要自己实力损失不大,那朝廷就拿自己没办法。在内阁和朝廷一番愚蠢的动作下,大明最有战力的镇西军也是直接反了,教训在前,谁还敢太过于相逼其他武将?难道不怕他们个个反了?

因此,在整个军前会议之上,左良玉也是有些不屑的听着杨嗣昌团结和一番和气的训话。而对朝廷忠心的虎大威、曹变蛟等兵少力微,根本无可奈何左镇,一场军前会议也是草草收场。杨嗣昌一番打擦边球的团结会议不仅没有收到效果,相反却是让更多的武将明白保存实力的重要性。毕竟以往若是武将临阵脱逃,朝廷还是会象征性的责罚一番,令其戴罪立功什么的,但是这次杨嗣昌却是丝毫也没有训斥的意思,这也是让更多的武将开始看到朝廷的虚弱。

在左镇的启发下,越来越多的武将开始明白拥兵自重的重要性,一场会议过后,明军的战力不仅没有拨高,相反却是几乎降到低谷。

在面带微笑的送走所有参战军镇之后,杨嗣昌微笑的脸庞也是变得铁青。心中更是无法扼止的升起浓浓的挫败感,对于这场大战已经再也不抱任何希望,军镇越来越军阀化,越来越视朝廷如无物,这种文官极力打压的局面却是可笑的在文官的努力下,但局势却是一步步的向着他们所期望的道路相背而驰。无论是谁,只要是文官,对于这种情况都不会觉得开心到哪里去。

“卢象升,你个祸国秧民的东西!看看你做的好事,若非是你,国势安能到如此地步?!”无人在旁时,杨嗣昌也是咬牙切齿的骂道。

这种局面,也是让杨嗣昌越来越痛恨卢象升,若是这个能镇住场面的卢象升能够站在他的一边,哪会有今日的这种局面?而且这个卢象升死就死了,却是连带着让易飞也是对朝廷不满,竟然做出直接反叛这种大逆不道的行动!

虽然局势艰难,而且会战几乎没有丝毫的胜利的可能,但是开封之战还是要打下去的。无论是报答皇上的恩情,还是保住自己的小命,开封城也是必然要保住!但是杨嗣昌思来想去,也是拿不出一个可以应对危局的办法。

“要是易飞没反就好了,若是将镇西军调入开封,哪个武夫敢挑衅朝廷威严?”杨嗣昌一脸落莫,不明白,为何易飞选择的不是在圣上面前如日中天的他,却是死死的听命一个朝廷都遗弃了的卢象升。



崇祯十二年九月初,山西镇。

如今的山西镇已经一统于易飞,北起蒙古草原,向南直抵太原府、介休一带,向东以美峪所、紫荆关、倒马关一线,西至蔚州、永宁州一线,若非易飞的压制,大军很可能越过平阳府、潞安府,直抵黄河沿岸。

这些地方位于内地,官军基本上都是一些卫所军,若是大军向南,根本就没有丝毫的抵抗能力。制约易飞的最大因素,不是军力不够,而是人材不足,好不容易储备了数年的一千余读书人,看似人数不少,但是向着刚刚占领的土地上一洒,却是勉强可以达到最低限度的控制力。

毕竟与大明的统治不同,镇西军的统治下的地方,是皇权直接下乡的,以大批量的吏员取代地方乡绅的宗族势力,彻底的将地方豪强的势力连根拔起!虽然收获的地盘并不大,但是却是有着众多的空缺在内,对于一般出自乡绅这种地方势力的读书人,易飞也是抱着极为慎重的方式对待他们。

虽然易飞欢迎这些读书人到他治下为吏,但是对于上来就要官的,基本上是拒之门外。这种激烈的社会变革方式也是引起了地方势力的强力反弹,自九月初起,地方势力也开始发起一泼泼的反攻倒算,无数的乡绅开始抵制士绅一体纳粮的政策,无数的商人也开始叫嚣与民急利的不合理。

自十月开始,镇西军境内刚刚控制的城池,几乎所有城池都出现商人罢市,学子罢课,缙绅煽动百姓闹事的情况。但是好在,在这种社会变革之前,通过无数直接下到基层的小吏们的推广,易飞也是已经成功的将新政的内容传递给最下层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