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裂明-第2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个自然!如今本王在山东、南京也是建造了两座大船厂,而水师也是在征招之中。数年之内,本王还是无法给予你太多的支持,相反却要你拿下台湾后,每年拿出五成的收益来助本王打造水师。不过,饭也是一口口吃,数年之内先行在台湾站稳脚根,等待巩固了台湾,本王的海师也应该初具规模,自当为我大明子民讨还公道!”易飞神色郑重,转头问道,“靖海公,本王听说佛朗机人在万历年间便大肆的杀戮我大明子民?”

“确有此事!”郑芝龙对于吕宋排华也是久有耳闻,但是一是距离太远,二是他也没这个能力干涉,三来他更没有干涉的意愿。“这就结了!这些泰西人如此对待我大明子民,本王身为大明臣子,安能让这些泰西白皮猴子如此放肆!?”易飞义正辞严的道。我看你是看上了那些金银了吧,郑芝龙心中不无恶意的猜测着,但是嘴里却是恭敬的答道,“王爷爱民如子,下官至为钦佩!”

第501章规划

该说的已经说了,利益划分也是已经完成。而易飞也绝对是好好先生,如今的郑家确实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先驱,但是无论郑家多么的有用,若是不能为自己所掌握,那易飞也是不介意先行毁去这把剑,然后重新花费时间再铸上一把听话的剑!

“芝龙听从王爷的吩咐。”郑芝龙没有太大的野心,只要能够保住郑家如今的富贵就已经知足了,若是能够再保留如今的势力,那更是意外之喜,通过这半天的了解,他也是明白易飞不是一个吃相难看之人,因此也是极为顺服的将这个决定权交给了易飞。

对于郑芝龙的如此听话,易飞也是极为的赞赏,这绝对是一个识实务之人,他沉吟了一下,缓缓的道,“本王的意思是将郑家舰船与商船分离开来,择精锐组成大明南海第一舰队,靖海公自己出任总兵也好,另举他人出任也好,全面负责攻略台湾事宜。本王再配给你一千镇西军火铳兵协助于你,务必将台湾纳入大明治下!拿下台湾后,朝廷自然会派遣官员前往管理。不过,既然郑家已经纳入大明治下,那也必须接受本王所指派的镇抚官,自此军纪赏罚则是从总兵处划出,交于他们负责。”

“听凭王爷吩咐!”郑芝龙也是大喜,这种安排对郑家根本没有一点变化,只不过是开始正式纳入大明编制之中而已。至于赏罚,他也并不太在乎,郑家到了现在,根本不可能再保持住独立的地位,易飞安插一些钉子也是在他的意料之内。

“既然靖海公同意,本王这就准备人手。靖海公一路北上,基业却是在福建,而且攻台湾的事宜更是需要靖海公统筹,这便南下回福建吧。本王在京城,静等你的捷报!”易飞点点头,没什么比利益捆绑更加坚固的同盟,与其留郑芝龙在北京当质,还不如让他回福建充分的发挥他的能力。

“多谢王爷!”郑芝龙顿时全身一震,易飞竟然如此轻易的放他回去,也是让他心中感激无限。

说实话,谁愿意呆在北京这个大爷满街走的地方?若非是让易飞对自己放心,他也不会这么山高路远的来到北京,本来已经做好老死北京的打算,但是却不想会有这种转折。在感激的同时,也是对易飞产生了深深的畏惧,能够这些毫不在乎的放走一任地方军阀,那易飞要么就是自信可以掌握一切,要么就是在酝酿着什么阴谋,但是无论哪种情况,都不会让人觉得有什么愉悦的成份在内。

在郑芝龙

看来,易飞压根就无需酝酿什么阴谋,想要对付他,将他一家老小要挟郑家舰队才是最佳的选择。排除了阴谋论,那就唯有自信掌控一切来形容了。再一想到压根不可能接触到大海,却是对大海了如指掌的易飞,怎么看易飞都象是一个近乎全知的存在。这种程度的自信已经不能说是什么缺点了,相反倒给郑芝龙一种谦虚的感觉。

看着带着一脸战战兢兢的郑芝龙离开,易飞脸上也是露出一丝微笑。他十分满意的看到,郑芝龙是一个聪明的人,对于聪明的人,根本无需太多的敲打,他自然会把握好自己的位置,起码说不会做出什么让自己再无退路之事。而这,就已经是易飞对郑芝龙最低限度的要求了。而时间永远是站在易飞这边,相信数年之后,郑芝龙就会在自己庞大无边的舰队面前,更加准确的找到自己的位置,从而庆幸自己当初的选择。

郑芝龙完全不知道的是,易飞只是一笔带过提起的两座船厂,江南船厂如今虽然在恢复之中,但是两座船厂的规模也是超乎他的想象。尤其是在山东的第一造船厂,靠着辽东优质的巨大原木,造船能力更是强胜一筹,如今初始上马的虽然只有数艘福船,但是船厂可以同时建造的船只完全可以达到五十艘以上。这还是大型船只的数量,若是用在中型船只的话,同时可以建造近百艘!

而南京的江南造船厂,就更加不用说了,历史上郑和的旗舰长度就可以达到数百米。完全可以称之谓大明的航空母舰了,这种规模的船只都造的出来,只要尘封在历史灰尘中的船厂清理完毕,造船能力绝对可以冠于这个时代。

而易飞也是已经将大部分收入开始倾斜于海军,在后世,易飞不止一次听到,若是当时大明能够控制住整个亚洲的海权,那一年单单海税就可以完爆大明最巅峰时期的财政收入!就算打个折扣,也是绝对能够与大明财政收入持平。因此,如今投资海军虽然耗资巨大,但是一旦成型,那么所收回的将是一个源源不断的金矿!就算不为这个,单单控制住海权,对于中国意味着什么,来自后世的易飞自然是非常的清楚。

可以说,只要工艺慢慢提高上来,大明舰队的规模也会是越来越大,越来越让西方绝望。而随着小冰河时代的慢慢消失,已经基本上一统的大明的赋税更是会出现爆炸性的增长,与辽阔无边各类物资都没有什么缺少的大明比拼国力,很快西方就会知道他们的差距有多大!特别如今还没有开始进入殖民时代的西方,象如今称霸大海的佛朗机也就是西班牙人,还有号称海上马车夫的荷兰人,甚至开始渐渐崛起的英国海盗,他们狭小的国度根本无法与大明进行任何形式上的比拼国力!不是不合格,而是完全不够格!

如今他们的唯一优势大约也就是船坚炮利罢了,但是易飞相信,大明在这上面并没有落后多少,而且在自己不断的重金投入之下,全面爆发的大明绝对能够在短时间内将这一距离迅速拉近,甚至再做突破也不是完全不可能之事。

而如今,易飞要做的也并不是立即与之开战,短暂的忍耐也是为了日后的爆发。起码来说,这数年的时间,易飞还是等的起,也是完全可以容忍。毕竟完全平定全国,这数年时间也是必不可少,任何国家的对外扩张,也永远会在大一统之后。

易飞的目光慢慢投上了室内的这份地图,目光也是落在了四川与湖广上面,这里盘踞着大明最后的抵抗者。不过,相比于如今立即出兵,易飞却是觉得还可以稍稍等待一下,对付流寇,易飞也不想如大明这般以十面合围之势围剿。

这种方式费时费力不说,还需要各部之间默契的配合,以及巨大的令人崩溃的财政投入,而且最重要的是,收效还不一定多好。危机时候,流寇大亨一般都会直接扔下流民这些炮灰,只是带着老营以及跟的上来的马军逃窜,明军多年以来剿灭的大多也只是流民这种根本伤不到流寇元气的炮灰罢了。

但是耗费的钱粮却是直接让大明财政崩溃,这上面的教训,易飞自然不会不知道。在易飞的计划中,流寇也是最后一股被消灭的对象,而且如今这么放任着他们也是有另一种好处。那便是流寇大亨如李自成、张献忠等都是一生峥嵘,苦日子过了大半辈子,一旦让他们能够安定下来,那猛然接触到富贵日子,也是会迅速的腐化坠落。就算历史上的李自成在满清入关时依旧未腐化坠落,但是他的手下却是在北京就已经被花花世界给侵蚀的差不多了。

更重要的是目前的重中之重,也是在江南。攻掠江南来的太快,来的太顺利,因此江南基本上也是处于一种无序的状态之中。各地更都是望风景降之众,这些人固然对大明没什么忠诚,估计对镇西军也没什么忠心可言。一句话概括,这些人都不是自己人。而且更加重要的是,易飞如今还没有太多的人材安排在江南这么宽大的土地之上,真正的自己人也是只能安插在省城范围内,至于下面,全部都是以强力的军队压制而已。

十分的缺乏绝对忠诚于自己的势力,依旧在缙绅与乡佬的把持之中,这种情况对于易飞来说,自然是不可容忍的。他的大军流血流汗,从大明北疆数千里南下江南,并不是为了保住这些蛀虫依旧安乐的生存的。这只是表面上的现象,易飞心中更深层的杀机则是因为他知道,社会财富的高度集中是最容易引起社会动荡的原因之一,不能一劳永逸的彻底解决江南潜在的动乱根源,那日后这种动乱依旧会爆发出来。所谓压抑的越深,爆发也就越猛烈!只看几乎成了一片白地的北方,就知道这种矛盾爆发后的严重后果!这种苗头若是不能在自己这一代解决掉,后代子孙就更加的麻烦,缺少从战火中成长起来的经历,后代子孙在执政上也是会慢慢倾向于软弱,解决此事,更是基本上没什么希望。“也许学学满清的作法,也不是什么坏事。至少满清在当婊子之时,还成功立起了牌坊!”易飞眼中杀机森森,心中冷冷的想着。

第502章

而这次随同南下的还有五千血骑,他们的补给也是一项大工作。如今天下并不太平,而易飞也是极为重视安全,因此每日的行程并不快。有五千血骑随侍在侧,易飞的安全也根本不是问题,真正危急之时,易飞也是无惧于披甲征战。

到达安徽之时,已经是接近新年了。在安徽首府庐州府合肥,易飞也是接见了这次攻克南京城的第一功臣原潞州知府李逢勤。对于功臣,易飞向来不吝于赏赐,除了将安徽巡抚之职赐于了他,更是让其掌管安徽三千驻防镇西军,以及安徽本地近两万军队。

而对于安徽的改造也是全权放于李逢勤身上,掌握这么多的兵力,再加上对于敢于对抗者抄家灭门的威慑。安徽也是快速的向山西的局面看齐,众多在其中捞到巨大油水的官兵也是士气高涨,而且攻击性极强。虽然只有短短的一个多月,但是士绅一体纳粮也是初见成效。

这个李逢勤也是相当的有政治手腕,在了解到了李逢勤的各项政策之后,原本只是对这个人十分识实务,十分的懂得站队而有些印象罢了。但是在见识过这人对付缙绅的手段之后,易飞倒完全有些另眼相看的感觉了,在心底也是给这人定了一个十分精通政治运动的标签。

李逢勤在安徽可谓是外放的官员,这个巡抚更是完全空降而来,但是在军权治权一手抓的情况下,他的权力也是空前的大。此人对于分化与拉拢玩的简直是炉火纯青,令人叹为观止。在收到北京的命令之后,李逢勤并没有直接冒冒失失的向整个缙绅集团发起挑战,而是一步步迂回而前。

第一步,先是保证了大地主,大缙绅的利益。用高皇帝定下的进士及第以上免除所有赋税的方法,向这些地位最高,而且手中可利用资源极多的上层人物隐晦的透露,将要对一些士绅进行捐粮捐饷,而这也仅仅只是为了前方军队筹措粮饷,并不是常法。

在安定了这些人后,李逢勤也是集中力量对付中小缙绅,向他们收集粮饷,以及往年所欠下的赋税。当然,这个度也不是太过于严苛,基本上都是让这些士绅们拿出近三成的浮财来免灾。这么一来,这些士绅们也是敏锐的觉察到了李逢勤似乎底气不足。也是嚷嚷着不肯拿出钱粮,更有甚者,甚至还想向朝廷检举这个苛待士人者。

但是这却也正是李逢勤所希望看到的,等到规定期限一到,李逢勤也是一扫之前的暗弱,为了这一天,他也是策划了许久,早已经安排妥当的官军也是快速向四方而去,将不肯合作的士绅抓捕一空,更是给他们扣上一个阴蓄谋反的罪名。所有钱财以及家人全部被收押,这些士绅都是最为顽固,而且根本不懂得审势度时的人物,大约占据整个中小士绅中的近六成。他们的家财虽然单个没有大缙绅们雄浑,但是数量却是极多,总的加起来不比大缙绅势力差多少。

李逢勤的突然强势,也是立即让大缙绅们知道了北京的决心。但是他们知道却是晚了,同盟军几乎被一网打尽,而且李逢勤也是十分希望他们能够站出来反对。好让他有足够的理由将之一网打尽,毕竟这些人对北京来说,是一头头吃的肥硕无比的硕鼠,对于他来说,也是他想在安徽施展手脚的最大阻力。收拾了他们,既能向北京表明自己的忠心与能力,还能将拦路虎一扫而空,可谓一举两得。

但是这些大缙绅却是一个比一个精明,就算李逢勤将镇西军最为苛刻的田税金字塔搬了出来,这些大缙绅也是绝不抗议半句,仅仅在一天之内,就将名下的田地全部分散完毕,更是自己就将十年内的所欠下的赋税一字不少的送了过来。这让原本憋足了一口气,想要重拳出击的李逢勤也是呛的不轻。不过,虽然事情的发展与所料的不同,但是毕竟还是十分圆满的完成了北京的任务,更是直接压服了所有反对势力。

虽然李逢勤也是知道这些缙绅打定的主意是秋后算帐,只要熬过去这一段谁挡灭谁的日子后,那他们就有机会重组财力与人脉,让李逢勤知道他错的有多离谱。但是李逢勤却是丝毫无惧,他知道这是易飞注定要执行到底的策略,任何阻挡在面前的都只有粉身碎骨的下场!而他只要保持不出大错,这些人就绝无可能参倒自己。至于十数年后,李逢勤还未想这么远,但是最差也不过是拍拍屁股回老家荣休,对这些安徽缙绅他根本就没有一点理由害怕。

如今的冒险策略也是获得了极大成功,从易飞点名见他之后,他也是完全放下心来。只要易飞依旧在,那他的地位就不会有丝毫动摇。而且这次会面中,他也是觉察到了易飞对他丝毫不加掩饰的欣赏,只要有这个大明第一人的看重,他以后的仕途也是绝对不会停滞不前!

易飞在合肥只是待了一天,第二日便即再次启程前往南京。收获巨大的李逢勤虽然财大气粗,但是善于观察和揣摩人心的他也是十分乖巧的并没有为易飞安排过于奢华的待遇,对于各项待遇除了粮草之外,也是一率从简。从易飞目光中的些许赞赏中,他也是看的出来,这一把又是赌对了。

虽然易飞一直到前往南京也是没有对他提过什么赞赏或者提拔的话语,但是李逢勤也是明白,这一次的仕途跨度之大,肯定会是十分的可观。因为易飞越是不轻易表态,就说明他对这事的越重视!

目送着易飞一众大军离去,李逢勤也是觉得自己的未来越来越光明,甚至自己的身体都似乎一下子年轻了十数岁一般,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易飞到达南京之时,已经是隆武二年三月中,通过对各地的抽查,易飞也是对于各地的地方官员的能力以及忠诚度都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虽然不准确,但是却也是让他基本满意。许多地方官员对于镇西军关于赋税整改的通令也是做的十分到位,虽然其中有不少假公济私的存在,但是易飞并不准备在这个时候对这些官员进行大狱,如今重要的是将镇西军对土地整改的决心扩散而出,并不是处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