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利刃-第2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092型核潜艇1970年代在辽宁葫芦岛船厂动工,1981年下水,1983年8月交付,于1987年服役。1985年第一次水下发射导弹试验失败,1988年9月成功进行了导弹水下发射试验,成功发射了一枚巨浪…1型导弹。后来于1995年进行了重大改装。

概况
  092型早期的092型核潜艇弹道导弹核潜艇在设计上以091型核潜艇为蓝本,在指挥台围壳后面嵌有导弹舱,有12座弹道导弹发射管,装备“巨浪一型”(JL…1)两级弹道导弹(最大射程约2;150km)。指挥台围壳安装有水平舵。092型核潜艇存在导弹射程有限以及潜艇噪音较大静音性能差等两大缺陷,限制了其战略威慑效能。据说092型改装中换装了JL…1A型弹道导弹(最大射程3;000km至4;000km)。
  由于官方对092型核潜艇采取非常严格的保密,外界对该型潜艇具体情况了解不多,性能数据多为推测,外界不知道该型潜艇的确切建造数量。从公开图片看只有“406号”(长征6号)一艘,但美国《中国军力报告》中写总共有四艘同型艇。《简氏海军年鉴》认为有两艘同型艇。一般认为该型潜艇数量推测可能在1到3艘,舷号均为406。据说有一艘092型核潜艇因事故损毁。
  当年主席曾说过:“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进行过改装的092型在2009年海上阅兵时亮相092型核潜艇的建成对中国具有重大意义,使中国拥有了二次核打击力量,提升了中国战略核威慑能力,继美国、英国、苏联、法国之后成为世界上第5个拥有水下核打击力量的国家。 
  2009年4月23日,在青岛附近黄海海域举行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60周年海上检阅式上,该型潜艇“长征6号”服役超过20年后正式对外公开亮相,接受检阅。这是中国海军的弹道导弹核潜艇首次公开对外展示。

性能数据
  排水量:6500 吨
  艇 长:120 米
  艇 宽:10 米
  吃 水:8米
  动 力:核动力,1座压水反应堆,90兆瓦,单轴推进。
  航 速:水面航速16节,水下最大航速22节
  潜 深:300公尺
  艇 员:140人
  武 器:12枚巨浪1型潜射弹道导弹(携带一个25万吨TNT当量核弹头,惯性制导,射程2000公里),6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
  电子设备:中频声纳,对海搜索雷达,电子支援系统,雷达告警系统





“夏”级(092)弹道导弹核潜艇,共1艘,舷号406。总工程师彭士禄,黄纬禄,赵仁恺,黄旭华为副总工程师。在设计上实际是加长的汉级潜艇。
  406艇于1970年9月在辽宁葫芦岛船厂开工,1981年春节前下水,1983年8月加入海军服役。1988年9月成功进行了导弹发射试验。 导弹发射装置由713所研制。
  在指挥台围壳后面嵌有导弹舱,装有12枚巨浪…1(CSS…N…3)两级弹道导弹。1988年9月,进行实验时成功发射了一枚巨浪…1型导弹。后来于1995年底进行了重大改装,可发射“巨浪…2”型弹道导弹,最大射程可达8000公里。
  在静音效果方面,噪音量在160分贝左右。 
  注:另有消息说中国建造了4艘“夏”级核潜艇,舷号均为406,内部则以甲、乙、丙、丁区分,除有一艘因为核泄露事故报废外,还有2艘部署在北海舰队,1艘部署在南海舰队,并且均改装了比“巨浪”…1型更先进的固体燃料弹道导弹。 
  性能装备 
  排水量:8000吨(水下)。
  主尺寸:长120米,宽10米,吃水8米。
  主机:核动力:涡轮…电力推进;1座压水堆, 90兆瓦,单轴。
  航速:22节(水下)。
  潜深:约300米。
  编制:84名。
  导弹:12枚 巨浪(CSS…N…3)潜射弹道导弹,两级固体燃料,惯性制导,射程2700公里(2460海里)。战斗部为 2百万吨级核当量,单弹头。
  鱼雷:6具533毫米首发射管,备 弹18枚。
  雷达:1部水面搜索雷达
  声纳:1部艇壳主被/动搜索攻击声纳
  网上有传言 夏级共有3艘 舷号406甲 406乙 406丙
  这是夏级现在的样子 已经在表面铺设了消声瓦


夏级(092)战略核潜艇  排水量:7000 吨
  舰 长:120 米
  舰 宽:10 米
  航 速:水面最大航速16节,水下最大航速22节
  潜 深:300公尺
  艇 员:140人
  武 器:12枚巨浪一型潜射洲际导弹(携带一个30万吨当量核弹头,射程2000公
  里),6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
  1978年动工,1981年4月下水,1983年8月交付海军使用。1985年第一次水下发射导弹试验失败,1988年第二次发射才成功。数量可能在1到3艘,舷号均为406。
  中国推出的第一种核子动力弹道飞弹潜舰092夏级,不过其战略威吓能力极为有限。
  中国海军装备的第一种战略弹道核潜艇代号092型,西方称为夏级导弹核潜艇。到目前为止,中国到底拥有几艘夏级导弹核潜艇一直是个谜。权威性的「詹氏海军年鉴」认为,中国造了两艘夏级潜艇,其中一艘在1985年发射潜射飞弹试验时被毁(摘录者言:本人的一个熟识之人,当时正服役於那艘潜艇所属基地,事後曾提及此次事故,此事属实),现只剩下编号啊06的一艘。1994年美国能源部出版的「世界核武器资料」却认?,中国现有两艘夏级导弹核潜艇,还有西方军事观察家推测中国有三艘夏级导弹核潜艇。但是迄今外界所看到的夏级潜艇照片均是406号,如超过一艘的话,可能是都使用一个编号。1950年代中期,美国开始研制导弹核潜艇。当时中国主管国防科研的聂荣臻元帅马上意识到:核潜艇将会成为美国的最有效战略武器,也只有核潜艇才能扼制美国。在中国第一座核反应炉运转成功後,聂随即召集海军政委苏振华,海军副司令员罗舜初,科学院副院长张经夫,二机部副部长刘杰,导弹研究院院长钱学森等负责人,商讨研制核潜艇问题。这是中国研制核潜艇的首次会议,会?聂亲笔起草「关於研制导弹原子潜艇的报告」,并於1958年6月27日上报中国中央。该报告指出:“中国原子反应炉已开始运转,在国防利用方面应早作安排。根据现有力量,考虑国防部需要,本着自力更生的方针,拟首先自行设计和试制能够发射导弹的原子潜艇。”此即中国研制导弹核潜艇的伊始。聂虽在报告中提到“自力更生”方针,的中国当时刚仿制出苏联常规潜艇,对核动力潜艇,水下发射飞弹等技术一无所知,不得不向苏联求援。1959年9月,苏共中央总书记赫鲁雪夫访问北京,中国随即向其提出援建核潜艇的要求。赫鲁雪夫对援助中国搞核潜艇并不热心,对中国要求回答说:“核潜艇技术复杂,你们搞不了;苏联有核潜艇,你们就有了,我们可以组织联合舰队。”赫鲁雪夫的轻蔑,气得中国主席发誓说:“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不过苏联还是给了中国一代的援助,包括同意转让建造G级常规导弹潜艇并提供潜射飞弹。1960年中国开始核潜艇的预研工作,不久中,苏关系恶化,苏撕毁协定撤走专家。这时大陆又发生连续三年的严重自然灾害,国民经济极端困难,无力同时支撑原子弹和核潜艇两个项目,最?决定先搞核弹和飞弹,让核潜艇项目下马。原子弹爆炸成功後,国民经济也复醒,核潜艇研制才重新上马。但研制方案也作了重大的改变,即先建造攻击核潜艇,再建导弹核潜艇。1970年7月,第一艘汉级核潜艇反应炉起动试验成功後,导弹核潜艇随即在次月展开建造。当时在研制方案上争论很大,最?决定采两步方案,先在攻击核潜艇基础上研制导弹核潜艇,性能不要求太高;然?在第一艘导弹核潜艇的基础上,再研制性能较好的第二艘。也就是先解决「有」的问题,再考虑「好」的问题。由於是在攻击核潜艇的基础上造导弹核潜艇,因此要解决的关键技术是潜射飞弹的水下发射和精确导航定位的技术。需要指出的是,苏联撕毁条约时没有提供潜射弹道飞弹,淡G级常规导弹潜艇的技术资料和零部件已运到大陆。这对解决以上两项技术提供了很大方便。在导弹水下发射上,承担研制任务的舰艇研究院703研究所经过一系列试验,最後采用燃气动力结合冷发射的方案。从1972年展开试验,经历16年的努力,到1988年才完全掌握了弹道导弹的水下发射技术。导航定位系统对导弹核潜艇极?重要,既要引导潜艇水下航行,又要保证潜射飞弹命中精度。经多年努力,最後研制出惯性导航,星光导航和卫星导航三结合的导航系统。1970年9月导弹核潜艇在葫芦岛造船厂开工建造,1981年2月下水,1983年才交付海军。1985年第一次水下发射导弹试验失败,1988年第二次发射才成功。前後耗费二十多个春秋研制出导弹核潜艇,使中国海军终於有了水下战略核力量。夏级导弹核潜艇也是单壳结构,水下排水量8,000吨,亦装有一座15,000匹轴马力的压水式核反应炉,水面最大航速16节,水下最大航速22节,最大潜深300公尺,艇员140人。夏级装有12个巨浪一型潜射弹道飞弹,它是中国第一种固体地对地战略弹道飞弹,采用两级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携带一个30万吨当量核弹头,最大射程约2,000公里。潜艇的自卫武器,?6具533公厘鱼雷发射管,使用鱼三型深水反潜鱼雷。艇上还装有一部平面搜索雷达和雷达告警系统,声纳系统则为一部中频主被动搜索与攻击舰壳声纳。导弹核潜艇的建成对中国具有重大意义,使中国首度拥有隐蔽性好,生存力强的第二次核打击力量,建成世界第五支水下核打击力量。对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中国而言,其意义之深远不言自明。不过就实际性能而言,夏级核潜艇的象徵意义远大於作战使用价值。简单而言夏级核潜艇存在两大缺陷,严重限制了其战略威慑效能的发挥。首先是巨浪一型最大射程才2,000公里,在大陆近海发射只能覆盖美军的亚洲基地,日本全境和俄国远东滨海地区。如要覆盖美国西部目标,几乎要跨越90%太平洋,这又涉及到它的第二个缺陷,即噪音大,隐蔽性较差。夏级潜艇实际上是汉级潜艇的加长型,在艇体上部还开了很多自由流水口,静音性能更差。汉级潜艇噪音量约160分贝,夏级潜艇体积较大自然更吵,估计达165分贝。美国军事专家曾挖苦说,中国核潜艇从广出港,在越南西贡就可听到。这种说法虽然有点过分,但其噪音大亦是事实。因此,夏级潜艇要横跨太平洋不可能不被发现。这样,它的活动范围就不超出大陆沿海,威慑范围也只能限於西太平洋沿岸地区
 

 中国第二代094型(晋级)弹道导弹核潜艇 '本章字数:2198 最新更新时间:2009…05…25 22:10:08。0'
 
 中国核潜艇
  对于中国海军是至关重要的,该级艇目前正处于设计阶段,预计将利用从俄罗斯和西方获得的技术。美国海军情报局认为:〃094型将是中国有史以来建造的最大的潜艇预计将比‘夏'级潜艇有明显改进,安静性和传感器系统性能有所提高,推进系统也要可靠得多。〃〃更重要的是,094型将装载十六枚新型导弹,在数目和性能上大大超过‘夏'级核潜艇上装载的十二导弹。094型在渤海造船厂建造。预计将在本世纪初下水服役。〃
  094型核潜艇将装载新型〃巨浪…2〃(JL…2)弹道导弹,射程超过4000海里(7400千米)。因此,中国弹道导弹核潜艇能够从中国近海的活动〃阵地〃瞄准美国的目标区。
  关于中国海军新一代核潜艇093/094,民间与国外媒体一直猜测颇多,但多有不实。在此,我首先要说明的是,此前关于〃093/094已经于2001年服役〃或者〃093/094已经大量建造〃的说法都是不实的。一些技术瓶径使093/094项目大大延迟了,不过各位军友可以放心:这个压倒了中国航母计划的〃093/094〃;这个〃二十年磨一剑〃的093/094,必是精品。
  (1)反应堆仍是压水堆(而非此前国内军友们热炒的〃高温气冷反应堆〃)
  此前国内军友们此前国内军友们根据中央电视台一则〃中国10MW高温气冷反应堆实验堆成功开车〃的新闻,再加之国内早已流传的俄罗斯核专家携带技术资料在中国工作的种种传言。。。。。。使许多军友对〃093/094将装备高温气冷反应堆〃,〃水下最高航速达到45节〃,〃安静性超过美俄〃等传言深信不疑。
  其实,稍微有些〃基础知识〃的军友就会知道:6000~8000吨的核潜艇一般装备两台90MW的反应堆或一台190MW的反应堆。
  10MW的实验堆与90MW的军用堆之间是有巨大的技术距离的。
  目前,中国能与美国比肩的军事领域只有激光。中国在反应堆技术上与美俄相差甚远,这决非几个美国不要的俄罗斯三流专家能解决的。(2003年10月4日补注:而093/094项目的延迟主要还是由于压水堆的〃自然循环功能〃技术不过关造成的。)
  (2)首次采用〃浮筏减震〃技术,安静性〃大大〃降低。
  与〃筏减震〃的被动减震相区别的〃浮筏减震〃是一项高度自动化数字化的主动减震技术。目前只有美俄英法和德国掌握。(听说日本也在积极研究这一技术。)
  美国海军从60年代开始研究浮筏减震技术,于80年代取得成果,并应用于其核潜艇上,降低噪音15~20分贝。
  苏联的浮筏减震技术研究开始于70年代,降低噪音30分贝!
  中国的浮筏减震技术在90年代成熟。(有消息称:中国已将浮筏减震技术应用于091/092的现代化改装项目中。)
  (3)将装备〃深海蓝激光信息传输系统〃
  中国〃深海蓝激光信息传输系统〃于世纪之交就已达到使用阶段。(领先于美国!)但由于压水堆技术不过关,使093/094项目延迟。
  目前正在对〃深海蓝激光信息传输系统〃的软件进行升级。
  中国〃深海蓝激光信息传输系统〃的研制成功将极大的加强中国最高统帅部与核潜艇之间的联系,并增加核潜艇的隐蔽性。(不用再定期上浮致水下几十米接收超长波信号,可以长期待在水下数百米。)
  (4)耐压壳使用新型材料,作战深度空前。
  据不太可靠的消息称:093/094的作战深度达到了600米以上!(091/092才300米呀!)这条消息的真假我也不知道,各军友自己判断吧。
  还是这条不太可靠的小道消息称093/094的耐压壳使用的是NS110超高强度钢材。(许多参数已经接近或超过钛合金,只是加工困难。)
  (5)装备了中央消磁系统,隐蔽性近一步加强。
  (6)采用了〃泵喷射推进系统〃
  这条消息的真假我也不知道,各军友自己判断吧。(不过我以为:093/094的第一批可能仍将使用由减震合金制成的7叶大侧斜低噪螺旋桨。)
  〃泵喷射推进系统〃即能防止螺旋桨产生的空泡,又能对噪音形成屏蔽。好处多多。
  美国〃弗吉尼亚〃级,〃海狼〃;法国〃凯旋〃;英国〃前卫〃 都采用了〃泵喷射推进系统〃 。90年代中期中国就已经做了大量的泵喷射推进系统的水动力实验,并进行了1/4与1/2模型实验。(2003年10月4日补注:最新信息显示,中国的泵喷射推进系统研制进展缓慢,尚未进入实用阶段。093/094的第一批仍将使用由减震合金制成的7叶大侧斜低噪螺旋桨。) 
  中国海军一艘新型核潜艇曾在中国青岛港的外海成功发射一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