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利刃-第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雄”号则拖到次年十一月底和十二月初才开工建造。
  该级舰性能数据:
  标准排水量:41250吨
  满载排水量:47000吨
  全长:251。8米
  水线长度:234。7米
  最大舷宽:30。8米
  最大吃水:9。4米
  主机最大输出:131200马力
  最大设计航速:30节、14节航速下航程8000海里
  防 护:舷侧主装甲带10英寸、艏艉1。85英寸到3英寸英寸、主水平装甲1。3英寸到3。9英寸、主炮塔正面9英寸四周6英寸、炮座11英寸到9英寸、指挥塔14英寸
  武备:主炮:双联装410毫米45倍径主炮五座
  副炮:140毫米50倍径舷侧炮廓式副炮二十门
  高炮:80毫米40倍径高射炮四门
  雷击:610毫米鱼雷发射管八管
  建造情况:
  “天城”号:1920年12月16日开工,横须贺造船厂。1922年12月15日按照《华盛顿条约》的许可决定一航空母舰的最终面貌被恢复建造。1923年1月8日开始航母改建。1923年9月1日关东大地震发生船体遭到彻底破坏。1924年4月14日,经过堪察证实已无修复价值于是被废弃。1924年解体。
  “赤城”号:1920年12月16日开工,吴港海军造船厂。1923年因为《华盛顿条约》的缘故改建成航母。1927年3月25日一一艘航母的面貌完成。1942年6月6日于中途岛海战中被击沉。1942年9月25日除籍。
  “高雄”号:1921年11月底开工。1924年4月14日宣布取消建造计划。1925年解体。
  “爱宕”号:1921年12月初开工。1924年4月14日宣布取消建造计划。1925年解体。
 

 英国声望级战列巡洋舰 '本章字数:1933 最新更新时间:2009…12…29 10:00:00。0'
 
 声望级战列巡洋舰同级舰两艘:声望号(Renown)、反击号(Repulse)(也有译成“却敌”)

设计与建造
  该级舰原来预算是两艘复仇级战列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1914年8月英国海军取消这两艘复仇级的建造计划。福克兰海战证明了战列巡洋舰的作用,因此建造计划被变更,设计成拥有高航速、装备大口径火炮、装甲相对薄弱的战列巡洋舰。两艘舰于1915年1月开工。
  声望级战列巡洋舰采用长艏楼船型,外飘型舰艏,适航性好。高航速被置于优先考虑的地位,动力装置采用多达42台燃油型锅炉。声望号战列巡洋舰/HMS Renown沿用复仇级战列舰的15英寸口径主炮,数量减少到6门。副炮安装在三联装炮塔中,全部位于露天甲板之上,提高了射界,减少了高速航行时以及恶劣海况时海浪的影响。为了获得更高的航速动力装置占用重量导致防御装甲占用的重量被削减,在当时英国海军在役的战列巡洋舰中声望级的装甲防护水平算是比较差的。其设计主导思想就是针对敌方的巡洋舰舰队,大口径火炮可以在敌舰射程外发起致命打击,高航速可以机动自如或逃避敌人的主力舰。这是英国海务大臣约翰?阿巴斯诺特?费舍尔“速度就是最好的防御”观点的具体体现。由于舰体结构重量较轻,在全部主炮射击时,会发生剧烈震动。
  日德兰海战之后,根据海战的经验新服役的两舰接受强化装甲和结构的改装。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两舰再次进行强化装甲的改装,并增加航空设施。由于两艘舰长时间在船厂进行改装所以曾被英国水兵戏成为“改装”号、“修理”号。声望级两舰在服役生涯中曾多次运送英国皇室政要出访。1930年代进行现代化改装,改装的重点依然是防御装甲,声望号改建较大,舰桥全部拆除进行重建,动力系统换装新型的锅炉,副炮全部拆除安装新型高平两用炮,加装各型高射炮及新型雷达等1942年时的声望号战列巡洋舰。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声望号凭借其较高的航速,执行猎杀敌方袭击舰,护航航空母舰等很多作战行动,1940年4月9日在北海海域拦截德国战舰“沙恩霍斯特”号和“格奈森诺”号,战斗中声望号命中格奈森诺号,迫使德舰撤退。声望号大部分时间在地中海H舰队服役,伴随皇家方舟号航空母舰,参加了很多作战行动。反击号战列巡洋舰/HMS Repulse1941年5月18曰随皇家方舟号参加了围歼德国“俾斯麦”号战列舰的战斗。
  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反击号未能进行与声望号类似的大规模改装。反击号于1941年11月和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组成Z舰队前往新加坡威慑日本,12月两舰在马来亚东海岸海域被日本轰炸机用鱼雷击沉。
  随着胡德号、反击号相继损失,声望号成为英国海军在役的最后一艘战列巡洋舰。声望号于1945年末退役。1948年拆毁。

各舰概况
  声望号:1915年1月25曰在法尔费德船厂开工,1916年3月4曰下水,1916年9月完工,造价3;117;204英镑。1920年…1923年作为威尔士王子的座舰出访了美国、澳大利亚、印度和远东地区。1923年5月进行第一次现代化改装,1936年…1939年进行第二次现代化改装。1940年5月声望号前往直布罗陀担任H舰队旗舰。1943年8月护送首相丘吉尔前往加拿大。1943年12月赴远东对日本作战。1945年3月30曰回国。1945年5月11曰德国驻挪威海军代表在声望号上签字投降。1945年8月2曰作为英王乔治六世的座舰访问美国。1947年3月被出售拆解。
  反击号:1915年1月25曰在约翰。布朗船厂开工,1916年1月8曰下水,1916年8月完工,造价2;829;087英镑。1923年11月…1924年9月与胡德号战列巡洋舰一起进行了著名的“帝国巡游”。1933年4月…1936年5月进行现代化改装。1941年反击号随“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前往远东,1941年12月10曰反击号在关丹外海被日本轰炸机用多枚鱼雷击沉。

性能数据
   排水量:标准排水量27470吨/满载排水量32740吨;声望号改装后标准排水量33725吨/满载排水量36080…38950吨
  尺寸:全长242米/舰宽27。4米(声望号改装后为31米)/最大吃水9。3米
  动力:42台锅炉(声望号改装后8台),主机功率120000马力,航速:32节,续航力:9400海里/15节
   武备:6门双联装15英寸/42倍口径主炮;15门4英寸口径副炮;2门76毫米炮;21英寸鱼雷发射管.声望号现代化改装中加装20门双联装4。5英寸口径高射炮,40毫米口径高射炮(数量根据时间而各不相同)。
  装甲:水线装甲带(最大)6英寸(改装后9英寸);隔舱4…3英寸;甲板3英寸(改装后5英寸);炮塔(正面)9英寸,炮座7英寸;司令塔10英寸(声望号改装后2英寸)。
  舰载飞机:“海象”式4架
  舰员:955…1500人
 

 德国塞德利茨号战列巡洋舰 '本章字数:1219 最新更新时间:2010…03…28 13:00:00。0'
 
   塞德利茨号(SMS Seydlitz)战列巡洋舰是德意志帝国海军建造的战列巡洋舰。该舰以18世纪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中普鲁士的著名将领弗里德里希?威廉?冯?塞德利茨男爵(1721…1773)命名。塞德利茨号战列巡洋舰的建造代号:重巡洋舰J号(Heavy Cruiser J),建造地:汉堡 布洛姆?福斯造船厂,开工日期:02/04/1911;下水日期:03/30/1912;服役日期:05/11/1913。塞德利茨号战列巡洋舰/SMS Seydlitz
  塞德利茨号是毛奇级战列巡洋舰的改进型。塞德利茨号舰体比毛奇级加长,加强舰体强度,在装甲和水密防护上做了一些大的改进,舰艏干舷提高,改善适航性能,侧舷水线防御装甲厚度接近吨位相近的战列舰。从单舰质量上超越同期英国的战列巡洋舰。该舰安装了经过验证性能良好的280毫米50口倍径炮,但是其英国对手??狮级战列巡洋舰已经安装了343毫米口径的主炮。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在1915年1月24日多格尔沙洲海战中,塞德利茨号艉部炮塔炮弹装填室被击穿,引发大火险些发生弹药库殉爆,造成后部两座主炮炮塔失去作战能力。德国海军根据这次作战的教训,改进了弹药储藏室和弹药输送通道的防护措施,防止炮塔及其弹药输送通道一处受损,火势下窜到弹药库,而危及全舰安全。在1916年5月31日日德兰海战中,参加侦察舰队的塞德利茨号和德弗林格尔号一同击沉了英国皇家海军的玛丽女王号战列巡洋舰。塞德利茨号在这次海战中被22发大口径穿甲弹和1枚鱼雷命中,全部的五座主炮炮塔都失去作战能力,但是没有发生类似英国战舰的弹药殉爆,船舱内大量进水达到5300吨,在与舰队失散的情况下,单独蹒跚返回了德国本土基地,堪称传奇。由于出色的损管和防护设计为其赢得了“不沉战舰”之名。此后,德国战舰采用的水密舱结构设计和炮塔防护的优点为此后各国建造大型军舰时所借鉴。返回德国后,塞德利茨号基本上就没有参加过德国海军的战斗活动。 
  战争结束后1918年塞德利茨号与公海舰队的其他军舰一道被引渡到英国,扣押在斯卡帕湾,1919年6月21日在“彩虹行动”中凿沉。1928年11月打捞拆解。

性能数据
   排水量:24;988吨(设计)/ 28;550吨(最大);尺寸:长200。6米/宽28。5米/吃水9。29米
  动力装置:27台锅炉,2台蒸汽轮机,最大功率67;000马力(过载功率89;738马力);4轴,双舵
  航速:26。5节,试航时达到了29。12节; 续航力:14节时4200海里
  武备:10门280mm(11。1英寸)/45倍径主炮,五座双联炮塔;12门150毫米(5。9英寸)/45倍径副炮,炮座单装;12门88毫米(3。5英寸)/45倍径防空炮,单装;4座500毫米鱼雷发射管,水下安装,舰体首尾各一座,两舷A炮塔下方各一座
  装甲(英寸):主装甲带3。9-11。8,甲板1-2。5,水密舱隔板5。9,炮塔9。8-3。9,指挥塔13。8
  舰员:平时1068人,战时1240人
 
        导弹巡洋舰之卷


 导弹巡洋舰 '本章字数:735 最新更新时间:2009…06…01 22:07:02。0'
 
  导弹巡洋舰-美国在1953年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重巡洋舰“巴尔的摩”号上加装了“天狮星-1”型导弹发射装置。
  但它们还不是真正的导弹巡洋舰,因为它们的主要武器仍是原有的大口径火炮。世界上第一艘真正的导弹巡洋舰是苏联于1959年开工,1961年初下水的“格罗兹尼”号。它的满载排水量为5500吨,最大航速约为67公里/小时,续航能力为12 500公里,它装备有2座4联装的反舰导弹身发射装置和3座双联装防空导弹发射装置,反潜武器为2座12管反潜火箭发射器和2座3联鱼雷发射管,火炮驻为2座76毫米双联装全自动平高两用炮和4座30毫米管全自动远射炮。由此可见,导弹巡洋舰火炮的重要作用是防空,而不是进行舰艇间的炮战,所以它的火炮口径比以前大为减小。
  几乎与“格罗兹尼”同时,美国也建造了自己最早的导弹巡洋舰“莱希”号,它比“格罗兹尼”稍大,导弹也装备得更多一些,满载排水量为8200吨,装备有2座4联装反舰导弹,2座双联装防空导弹,1座3联装反潜导弹,火炮为2座162毫米舰炮。
  目前中国还没有导弹巡洋舰。但是,原因是不多的。 
  第一:驱逐舰和护卫舰、巡洋舰之间已经没有什么区别了。也就是排水量的问题。巡洋舰的效费比和驱逐舰差不多。现在我国不是也有很多的新式驱逐舰嘛! 
  第二:海军的发展是分阶段的。现在我国海军也在积极地向远洋海军发展。巡洋舰的建造在我国可能还有瓶颈;也就是舰载指挥系统和电子系统的技术问题。 
  第三:光荣级巡洋舰的购买不存在问题。但是,目前购买不适合。技术上是存在一定上的优势,但是,电子设备和导弹的供应太麻烦。 
  目前我国海军的发展很快,建造巡洋舰不是问题,但是由于以前的问题,驱逐舰的更新要加快。 
 

 美国提康德罗加级导弹巡洋舰 '本章字数:14212 最新更新时间:2009…07…10 21:06:30。0'
 
 美国海军的〃提康德罗加〃级导弹巡洋舰可谓名震天下。它头上戴有多顶〃桂冠〃:诸如〃当代最先进的巡洋舰〃、〃具有划时代的战斗力和生命力〃等等。而这些美称的得来是因为该级舰装备了极为先进的〃宙斯盾〃防空系统。众所周知,美国巡洋舰的首要任务是为它庞大的航母编队提供有效的空中保护。但是,在冷战时期,面对前苏联大量反舰导弹的〃饱和攻击〃,各种传统的防空装备已有利不从心之感。于是,美国海军开始发展革命性的〃宙斯盾〃防空系统,该系统可以对从潜艇、飞机和水面战舰上各个方向袭来的大批导弹进行及时探测并有效地应对。这是当代巡洋舰乃至当代水面舰艇的防空能力飞跃般提高的一个划时代的标志。 
  (一)研制背景与计划
   1。“提康德罗加”级的产生
  “提康德罗加”(Ticonderoga)(CG47)级巡洋舰是美海军首次装备“宙斯盾”(Aegis)系统的水面舰艇。“宙斯盾”系统的前身称为“先进的水面导弹系统”(ASMS),ASMS计划是在1963年11月提出来的,当时的主要目的是用于对付80年代的空中威胁,准备取代“黄铜骑士”、“小猎犬”和“鞑靼”三种舰对空导弹。ASMS系统要求缩短反应时间,能够同时对付多目标的饱和攻击。ASMS计划原准备研制一代新的导弹和发射系统,1969年当时的国防部长变更了这一计划,决定不另起炉灶,选用当时正处于研制的“标准”导弹和MK26型发射系统。1996年12月美国无线电公司(RCA)得到了这项工程的主合同,并从RCA接手起,ASMS正式定名为“宙斯盾”系统。
  美海军先打算把“弗吉尼亚”级核动力导弹巡洋舰作为装备“宙斯盾”系统的军舰,后来因为该级舰的数量太少,而且进度又太快而放弃了。海军又主张把建议建造的17000t以上的核动力攻击巡洋舰作为装备“宙斯盾”系统的军舰,然而,海军主张建造这种巡洋舰的打算也没有实现。
  美海军计划把“宙斯盾”系统装备“弗吉尼亚”级核动力导弹巡洋舰、核动力攻击巡洋舰的计划都不能实现的情况下,提出把“宙斯盾”系统装备在全燃气轮机推进的DD963级驱逐舰的发展型上,采用与DDG963级驱逐舰相同的船体和动力装置,以降低研制费用和进度,这一计划得到了国会的批准。
  1975年6月美国海军开始“宙斯盾”驱逐舰的设计,1976年4月完成初步设计。1976年12月国防部长批准了在1978财政年度的预算中拨款9。38亿美元建造首舰。1978年9月22日利顿公司的英格尔斯船厂获得了建造装备“宙斯盾”系统的第一艘军舰DDG47导弹驱逐舰的合同,由英格尔斯船厂负责施工设计与建造,要求52个月内完成施工设计与建造,即要求首舰在1983年1月完工服役。
  1979年末,美海军从DDCA7舰的大小、重要性和战斗力考虑,改称为“宙斯盾”系统的导弹巡洋舰,舰号相应改为CG47,首舰命名为“提康德罗加”号。
  2。建造计划
  首舰CG47是1978财政年度批准的,1980年3月开工建造,1981年4月下水,1983年1月按时完工服役。第2艘舰在1980财政年度批准。1981财政年度批准2艘;1982财政年度批准3艘;1983财政年度批准3艘;1984财政年度批准3艘;1985财政年度批准3艘;1986、1987财政年度各批准3艘;1988财政年度批准5艘,共计批准建造27艘,至1994年7月,27艘已经全部完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