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解放战争全记录第四卷-风卷残云-第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结于郁林地区。第11兵团向信宜以北地区开进,其第125 军主力集结于岑溪西南南渡地区;第58军集结于容县地区。逃至合浦。北海、灵山地区之余汉谋集团残部第4 兵团2 万余人也回头东进,配合白崇禧主力作战。
  11月22日,衡阳五桂岭,四野前指。
  此时的作战室内一片忙碌。在接到敌情报告后,冷静而沉默似乎每分钟都在思考问题的肖克参谋长走到地图前,仔细地察看了敌我态势后,差不多已看出了白崇禧的作战意图。
  连日来,肖克是作战室里最忙碌的人。他经常向参谋们突然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某某师现在到了什么位置?”
  被询问的参谋立即打开自己的阵中日记,用手在地图上比量一下,看看表,立刻作了清楚而准确的回答:“某某师今早7 时从某某地出发,现在已进入某某地,今晚预定在某某地宿营。”
  “从某某地到某某地的道路怎么样?可以通车吗?”
  “据前卫部队报告,中间有三座小桥被敌人破坏,不很严重。如果工兵很快地抢修起来,能通行一般的卡车。”
  每当这些突然的询问提出后,参谋们简直就是一个个聪明的数学家和熟练的工程师——在战争的特殊训练下,参谋们不是一架死机器,而是一部活字典。
  每天,肖克还要向前线发出一封又一封电报,紧张的时候,每隔几分钟就要发出一封电报。他在屋子里不停地来回踱着步子,日里吐着最简洁而妥当的句子。参谋们的笔尖则飞快而准确地记录下每个字,简直称得上是最好的打字机。
  每天都是这样,通过无数电报,把五桂岭和前线紧密地联结在一起。
  肖克来到林彪的斗室里,报告了白崇禧调整部署的情况。听说有情况,谭政也过来了。
  林彪起身走到地图前,用手轻轻指了指濒临北部湾的廉江。化县以南地区,对肖克说:“白崇禧想占雷州半岛,以确保撤往海南岛的通路,必然要从这一带经过。他以为陈赓的第13军孤军突出,于是想重温青树坪的旧梦,我们何不给他来个将计就计。根据白崇禧的进攻态势,应先求歼灭战斗力较弱的鲁道源第11兵团,然后再集中兵力歼灭战斗力较强的张淦第3 兵团。”肖克赞同地点了点头。
  “立即给陈赓发报。”林彪随即口述如下作战部署:陈庸、郭天民并各军、师首长:(一)我军决以13军牵制张淦及余汉谋,以三个军首先围歼鲁道源兵团,尔后再歼灭张淦兵团与余汉谋部。
  (二)13军除暂留一个师在廉江抗击余汉谋部外,其余两个师必须遵令进玉壶洞圩、那雾圩。合江圩抗击白匪主力,迟滞敌向高州、化县前进的时间和防堵该敌向鲁道源增援。
  (三)我军准备歼灭鲁道源兵团于信宜及其以北地区。14军应准备由南向北攻击;15军由东向西攻击;43军则完全插到敌后,由北向南攻击。14军应即进至信宜及其以西三十里以内地区隐蔽;15军应东移至大城圩、白石圩(信宜东北五十里)隐蔽;43军之128 师应进至分界圩、石龙寨(罗镜圩以西),127 师应后移至怀乡圩(不含)以东二十里以外之塘底屋、路岔坪一带隐蔽,129 师应移至石头塘街、龙眼等一带隐蔽。
  (四)我原为防敌绕过信宜南撤,故将部队向南集结,现敌既向信宜前进,则对我甚为有利。但我43军与15军则应照原定集结地点略向后移,14军则北移。盼我各部坚决执行此移动命令,不得停止于南面地区,以便诱敌进入信宜地区。
  为配合南线作战,林彪又命令西路军第38、39军向百色、果德前进;令北路军第40军进占梧州后向西南直插,第45、41军向武宣、蒙江之线前进。
  谭政补充说:“为彻底粉碎白崇禧的‘南路攻势’,打好这关键性的一仗,应该给第4 兵团和第43军发一个政治动员令,以鼓舞部队的斗志。”林彪点点头表示同意。
  谭政素以儒将著称。他出身于湖南的一个绅士之家,从小便习读诗书。上小学时与陈赓是同窗,后考入湘乡县立第二高等学校“东山学堂”——毛泽东曾在该校就读过。毕业后当过一年多的小学教员。1927年,在已成为谭政大舅子的陈赓引导下于武汉参加国民革命军。同年7 月,随部队参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第一次见到了毛泽东。由于他是个知识分子,毛泽东让谭政作自己的秘书,直接在毛泽东的领导下工作。在以后长期的革命斗争中,谭政迅速成长为我军一名出色的政治工作领导人。
  谭政非常重视对部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越是到战役战斗的重要时刻,越能显示出政治思想工作的重要作用。正如谭政自己所说:“深入的政治思想动员和有力的宣传鼓动,是取得胜利的保证。”
  这一次也不例外。四野前指发布的动员令指出:敌于明晨开始自容县、郁林之线向信宜、茂名、化县、廉江之线进攻,企图压迫我军于海滨并乘势拼死向南突围。桂系部队是有战斗力的,不可轻视。敌人此次行动是他的生死斗争,必然决心死拼。敌现所集中兵力的数目与我军目前所能参战部队的数目相差不远,我军多敌无几。各参战部队必须发扬机动作战的精神,在战术上注意集中兵力,重点攻击,各个击破,严戒分散兵力;对已占领阵地和战斗力较强之桂军,应准备好后再行猛攻,不可零散乱打;对退却之桂军,则应猛烈追击,使其一乱不可收拾。动员今最后强调,“此为带最后性的最重要的一次大战,各部须立即进行充分的政治动员,发挥最高度的积极性、勇敢性、坚决性,严戒轻敌松懈。只要此敌歼灭,则解放琼崖、台湾与云南皆属易事,否则敌退琼崖、台湾或云南,则对尔后作战增加困难。故我全体指战员须奋勇作战,各级指挥员尤须严密细心组织战斗,每个指战员要争取在此次机会立功。”
  林彪没想到,陈赓对他的部署有不同的意见。
  自从归林彪指挥以来,这是陈赓第三次对林彪的部署提出异议。
  陈赓就是这样的人,敢做敢为,只要自己认为是正确的就坚持。即使林彪是自己的直接上级,哪怕林彪也同样固执己见。这一点,陈赓与林彪倒有些相似之处。
  林、陈的第一次分歧是在1949年7 月。那时,林彪的指挥部还在郑州,陈赓的兵团司令部进到江西的樟树镇。林彪电令陈赓兵团于7 月中旬渡赣江经宜春,进入湖南醴陵、衡阳、株洲一线,准备与白崇禧的主力决战。陈赓却认为如此部署不妥,建议仍按原计划迂回广东。林彪不同意,坚持说决心已下,不能更改。无奈,陈赓只好直接致电军委,陈述自己的意见:四野规定的此次侧击行动,构不成对白崇禧的包围。我部人马逾万,稍有动作,极易被敌发觉,而敌一旦发觉,即会火速返回两广,于下仗极为不利。而且,时值盛夏,部队北方兵多,水土不服,非战斗减员不少。因此,建议充分利用我兵团有利态势,继续向南推进,搞大迂回,占广州,堵截敌人向广东之逃路。当然,陈赓同时也表示,部队正在待命,准备随时执行四野的作战计划。毛泽东第一次出来裁决,于7 月16、17日连续发出了两封电报,明确提出了对白崇禧集团实施大迂回大包围的作战方针,同时对陈赓兵团的进军方向和具体任务作了明确的规定,基本上同意了陈赓的意见。陈赓受到鼓舞。林彪虽然有些难堪,但还是愉快地接受了毛泽东的裁决。
  林、陈的第二次分歧是在广东战役期间,详情前文已作了交代。当两人意见僵持不下时,还是由毛泽东出来裁决。不过,毛泽东先是支持林彪的主张。后来,根据战场情况的变化,最终还是采纳了陈赓的意见。
  这一次是林、陈的第三次分歧。
  陈赓接到四野前指的电报后,认为第4 兵团距鲁道源兵团较远,可能追赶不及,贻误战机。
  22日22时,陈赓、郭天民致电四野前指:22日13时电令奉悉,我们坚决执行。但有如下意见提供参考:(一)13军如以一个师守廉江,受敌三面攻击,如张淦以全力向南突击,廉江防线有被突破之危险。
  (二)如故牺牲鲁道源兵团,求得主力自北海出海(该处能泊三千吨船),未能消灭敌之主力。
  (三)13军、14军自现位置转入新位置须三日行程,是否有贻误战机之危险。为此,提议是否就现态势首先求得歼灭张淦兵团,然后再歼灭鲁道源兵团。
  林彪仍坚持自己的部署不变。23日4 时,四野前指复电陈赓、郭天民:(一)我仍决心首先歼灭鲁道源部。
  (二)15军应集结于信宜及东南四十里地区;14军应以两个师集结于信宜西南四十里地区,14军之一个师即移南塘圩(茂名西北),准备抗击向茂名前进之敌七军。
  (三)13军应以两个师移合江、那雾圩\抗击向化县前进之48军、126 军,13军留廉江之一个师,可进行大胆的机动防御。如情况万一困难时,则可向中洞圩靠拢,以便全力抗击张淦。
  为表示自己决心的坚定,24日11时,林彪再次致电陈赓、郭天民,同时上报中央军委:“现我决以13军留一个师守廉江,以两个师于化县以北地区,以顽强防御阻击、钳制张淦余汉谋两兵团,集中14军于信宜以西、15军于信宜及其东南。43军于罗定西南地区,求得首先歼灭敌左翼之鲁道源兵团,尔后再歼张涂、余汉谋兵团。”
  郭天民是个急性子,一看林彪的复电就有火,准备亲自给中央军委拟电,陈述自己的意见。陈赓说:“还是我来给林总回电,再陈述一下我们的意见吧。”
  陈赓的电报语气虽然委婉,但决心却很坚定:“建议我如用43军及15军合歼敌125 军及58军力量已够,而以14、13两军钳制敌3 兵团及粤敌,以确保廉江。待北面我两个军歼鲁敌后,迅速由北向南协同13、14军合力歼张涂兵团。如此,不但鲁匪可以就歼,张匪不能逃走,亦可获歼。”
  如同在广东战役期间一样,这一次毛泽东又要在林彪与陈赓两种不同意见之间进行裁决。
  24日16时,毛泽东致电林彪并告陈赓:根据四野22日谍息,白崇禧决于23日起令其所部共16个师由博白、郁林、北流、容县、岑溪之线,向廉江、化县、茂名、信宜之线攻击。这是歼灭该敌的好机会,为此请你们注意:(一)陈赓所率四个军,除一个军仍照陈赓前提部署由罗定、容县之线迂回敌之左侧背外,主力似不要进入广西境,即在廉江、化县、茂名、信宜之线布防,置重点于左翼即廉江。化县地区,待敌来攻而歼灭之。同时以一部对付余汉谋之配合进攻。
  (二)桂林方面之我军迅速分数路南下,攻敌侧背,置重点于左翼,即宾州、贵县、郁林之线,但未知时间上来得及否。
  (三)白匪主力既确定向雷州半岛逃窜,我程子华兵团即应分数路宽正面,第一步向百色、南宁之线,第二步向龙州。南宁之线攻进,以期尽歼逃敌于龙州、海防国境线上。
  (四)以上是否可行,请按情酌定。
  虽说是“按情酌定”,实际上基本肯定了陈赓的意见。
  既然是“按情酌定”,实际情况也的确发生了变化。林彪原计划以陈赓兵团主力及第43军首先歼灭鲁道源兵团,尔后再歼灭张淦兵团和余汉谋部,但25日张淦兵团第7 军两个师已进至信宜西南宝圩地区,鲁道源兵团第58军已到达信宜以北之安峨圩、桥头铺、金洞圩地区。根据当时双方态势,陈赓兵团北上打鲁道源兵团确实已来不及。林彪也算有了一个下台的台阶。
  25日22时半,四野前指电令陈赓、郭天民:依据本日黄昏时敌我位置,我14、15两军赶不上打鲁道源,“因此4 兵团应即布置就近首先歼灭敌第7 军之两个师,仍以13军及14军之一个师在正面顽抗和消耗敌人,14军主力及15军全部向敌左侧后攻击,配合正面歼敌。”
  接到军委和林彪新的指示,陈赓的心头总算一块石头落了地。
  陈赓一直认为,当时林彪所作的部署是错误的,而自己的意见是正确的。直到1960年(请注意,那是在1971年“九一三事件”之前)陈赓撰写《在祖国南部边疆的三次追歼战》一文中仍清楚地写道:“回忆这一战役深感毛主席的伟大。当时有人提出了另外一种部署。这种部署是违背毛主席的战略方针的。如果按这种部署,白崇禧集团就会从雷州半岛逃跑了。”
  紧张激烈的粤桂边境歼灭战开始了。
  26日晨,陈赓指示第13军于廉江、合江地区堵击国民党军东进,第14军主力秘密移至茂名西北之南塘圩地区,第15军秘密移至信宜西南之仁厚坡、青山岭地区,待桂系第7 军经南塘圩向茂名前进时而歼灭之。
  同日,张淦第3 兵团第48军第138 师与陈赓兵团第13军一部在化县以西地区打响。第13军节节抗击,诱敌深入。27日,张涂兵团第7 军在飞机的配合下向陈赓兵团第14、15军阵地猛攻,但在解放军的抗击下毫无进展。
  此时,林彪第43军突然出现于信宜以北的桥头铺、安峨圩地区,迎歼由桂北南下的鲁道源第11兵团,一举将其先头部队第58军第226 师击溃,该军急向容县、北流收缩。第43军跟踪猛追。
  由于鲁道源兵团向北撤退,致使张淦兵团侧翼暴露,陷人孤军突出的地位。此时,张淦兵团被陈赓兵团主力阻于信宜东北的新圩、金洞圩及信宜以西的宝圩一线。
  陈赓即抓住时机,以第14、15军共五个师的兵力于27日下午对张淦第7 军实施合围。第7 军在遭到猛烈攻击下,伤亡较大,慌忙向陆川方向撤逃,第14、15军尾随追击。
  张淦见势不妙,急令第48、126 军向陆川收缩,撤至陆川东南,占领山地,阻止第4 兵团继续北进,他自己则率兵团部退至博白。
  白崇禧如梦方醒,见林彪南路军兵力强大,其苦心策划的“南路攻势”难以遂行,便决心保存实力,实行撤退。29日,白崇禧命令黄杰兵团向南宁东西之线撤退,以掩护其长官公署撤往钦州,同时命令张淦、鲁道源和徐启明兵团向钦州、北海地区撤退。
  张涂、鲁道源兵团开始撤退后,四野前指命令南路军各部队乘胜追击,大胆猛插,独立作战,各个歼敌;要求第43军向玉林堵击鲁道源兵团,陈赓兵团全力抓住张淦兵团。
  自27日晚开始,南路军各部队发起追歼作战。
  陈赓兵团之第14军于29日在陆川以南之石雨圩、鸟石圩追上张涂兵团主力。激战至30日,歼灭敌之第48军第门师和第126 军第304 师各一个团。第15军于29日击溃敌之第7 军第171 师后,于30日进占陆川县城。第13军第39师进占廉江以北之公馆圩,歼灭敌之第126 军一部。
  为策应白崇禧的“南路攻势”,余汉谋集团之第4 兵团及粤桂边地方武装趁林彪南路军全力出击白崇禧部之机,于29日晚抢占廉江县城。陈赓正准备命令第13军军长周希汉只派小部队牵制廉江之敌,大部队仍继续西进,但周希汉已命令第37、38师回师歼灭该部。第13军主力即从廉江西北50公里处奔袭廉江,在粤桂边纵队配合下,于30日包围廉江守军,经12小时激战,于12月1 日将其大部歼灭,俘‘粤桂边剿匪指挥部“中将司令官喻英奇以下官兵6000余人,重新解放廉江城。
  事后,有人认为周希汉军回返廉江是“违背战役意图的擅自行动”,陈赓却说:“不能这样看,去廉江歼灭敌人,是战斗积极性嘛!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