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下-第3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到这,如诗眼中闪过一丝歉意,她低声道:“大哥,没有能给你生下儿子,我真的很抱歉!”
    李庆安摇摇头道:“你这是什么话,只要你们母女平平安安,我比什么都高兴,再说这个我这个宝贝女儿,我可喜欢得很,你不知道么?当爹爹的都很喜欢女儿。”
    “可是.....”
    “没有什么可是!”
    李庆安打断了她的话,“生男生女不是你能决定,你好好坐月子,等身子养好了,明年再给我生一个,那一定就是男孩了,等他长大了,我封他为安西王,这样好吗?”
    “嗯!”如诗轻轻点了点头,“大哥,你去忙吧!”
    李庆安看了一眼屋角的钟漏,时间已经不早了,便起身笑道:“我今天还有一个重要会议,我先去了,你好好休息。”
    “大哥,亲孩子一下。”
    如诗把孩子抱起来,李庆安低头在她小脸蛋上亲了一下,笑道:“我的小宝贝,快点长大,爹爹会用天下最漂亮的钻石来打扮你。”
    李庆安又亲了如诗一下,在她耳边低声笑道:“还有你这个大宝贝,身子快点好起来,咱们努力再生一个。”
    如诗娇羞地点了点头,李庆安这才转身走了。
    .......
    李庆安赶到政事堂,走到门口时,正好遇到了王昌龄,他也是来参加会议。
    “大将军,正好我有件事要先向你禀报。”
    王昌龄从卷宗袋中取出一份文书,道:“这就是上次大将军说建立安西大学堂的方案,因为时间比较急,我打算利用大将军原来的住处,稍微改一下,便可以用了,不知大将军是否同意。”
    建立安西大学堂并非是招收学生来读书,而是准备对安西的文武官员进行轮训,有点类似后世党校一样的性质,主要是为保证官员们在政治方向上和他一致,尤其这个月随着刘晏投奔自己后,北庭那边连连传来消息,河西行军司马裴冕、判官杜鸿渐以及侍御史崔漪等二十几名河西及陇右的重要官员来安西求职,当然,这和他们被程千里排挤有关系,这些重量级的官员来投,使李庆安建立大学堂的念头更加急迫了。
    李庆安点了点头,道:“这些事情就不用请示我了,由你全权负责实施。”
    两人一边说,一边走进了会议室,今天主要是商讨开矿铸钱方面的事情,会议室中,几名主要的官员都已经到了,段秀实、岑参,贸易署令侯义云、铸钱署令张潮,以及刚刚提升的财税署令刘晏,众人济济一堂。
    大家坐下,铸钱署令张潮小心取出一个木盒子,平平地端放在桌上笑道:“根据大将军的指示,银角子已经铸造出来了,请大将军过目。”
    李庆安精神一振,连忙起身凑上前,银角子是个非常好的创意,银元和铜钱之间的比值太大,中间需要过渡的货币,就像后世十元、二十元一样,本来银钱是最好的钱币,但朝廷白银不多,无法大量发行,只能用含银钱币,可那样民众又不买帐,更重要是容易造假,会出现很严重的后果,而银角子便可以避免这种造假。
    张潮打开盖子,只见里面分为两格,盛满了两种纯银颗粒,一格是当五十钱的银角子,另一格是当二十钱的银角子,所谓银角子,其实就是标准形状的碎银,五十钱的银角子是五角体,大小如一颗花生米,二十钱的银角子是三角体,大小如玉米,打磨得非常光滑,李庆安抓了一把放在手中,手感很不错。
    张潮解释道:“这种银角子很难造假,如果掺杂铅或者白铜,重量立刻会上去,手轻轻掂一下便知道真假,现在已经铸造了各五百斤,准备到千斤后送去中原。”
    刘晏这段时间一直在努力熟悉安西情况,对铸造银角子一事竟丝毫不知情,他惊讶地捡了几颗在手上,左右细看,不由赞不绝口,问道:“这是怎么磨光的,竟然没有一点轮廓?”
    张潮笑道:“我们将粗银角子和铁丸放进大瓮中,然后利用水力让大瓮上下前后翻转,时间久了,银角子的毛边就会被铁丸磨净,而且这种银角子将来的使用会很繁忙,反复换手,它一样会被磨得光滑,所以这个问题不用担心。”
    李庆安点点头笑道:“可以,就按照计划,一个月后起运中原,让朝廷在领教咱们的银元后,再尝一尝安西银角子的滋味,说不定圣上又会将它改名为大历银角子。”
    众人都笑了起来。
    “我看完全有这个可能。”
    王昌龄笑道:“朝廷之所以敌不过咱们,就是因为中原没有大银矿,所以他们无法使用纯银,这就是咱们无可比拟的优势,不仅有大银矿,而且还有金矿和铜矿,只要朝廷承认金银为钱币,用不了几年,整个大唐的钱币就将被安西控制,那时,人员和物资都会源源不断送来安西。”
    提到金矿,大家便进入今天的话题,关于上游碎叶河上游发现金砂的情况,突厥人和突骑施人很早就在碎叶河上游的河床中发现了金砂,但一直没有受到重视,直到安西节度府迁到碎叶后,有了专门的探矿军队,这才发现了碎叶河上游的金砂矿竟是一个品位极高的大型金砂矿,而且还在河水流入碎叶河谷处,发现了几处特大型的银矿和硫磺矿,开采价值很高。
    考虑到有必要建立不同白银的来源地,安西政事堂便决定开始碎叶北部的银矿,并同时在碎叶河中淘金,今天他们开会就是要讨论一些开矿的具体事宜。
    “关键是人力不足!”
    王昌龄继续说道:“我们刚刚建立了织布、纺丝、陶瓷、酿酒等十几个工坊,又追加了几个兵器工坊,也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好在有信德那边运来大量粮食,使很多劳力得以从土地上解脱,但开采碎叶银矿,至少需要上万劳力,我们恐怕很难办到。”
    李庆安沉思了片刻道:“这样,碎叶银矿可以让吐火罗的战俘来开采,而吐火罗那边劳力缺口,则用信德人来补充。”
    说到这,他又笑道:“如果有可能,我还可以牵一千头大象来做搬运工,不过,我要亲自去看一看矿场,随便视察碎叶河谷。”
    李庆安见刘晏眼中充满了期盼,想起自己曾答应过他,便笑道:“刘署令也一起去吧!”
    ......
    碎叶河也叫楚河,发源于怛罗斯北部山区,上游流经沙漠荒滩,进入碎叶河谷,最后注入热海,全长五百余里,其中近两百里流经碎叶河谷,成为碎叶河谷中最重要的灌溉水源。
    碎叶河谷是一座巨大的山谷,最宽处有百余里,最窄处也有二十余里,山谷两边雪峰林立,高大挺拔的山脉阻挡住了寒流侵袭,使碎叶河谷内格外的温暖湿润,有大大小小几十条支流流入碎叶河,丰沛的水源,肥沃的土地,茂密的森林,碎叶河谷成为了一片广袤富饶之地。
    这里原来散居着突厥人和突骑施人,大量汉人西迁后,突厥人和突骑施人则定居在贺猎城和冻城一带,碎叶河谷内便出现了大大小小十几个汉人定居点,少则千户,大则数千户,并有驻军一万余人,连同军属也分布在河谷之中,经过近两年的发展,城池开始出现,碎叶河谷内成立了五个新县城,县城周围随处可见大片农田和村庄。
    这天中午,李庆安一行千余人,来到了距离碎叶约八十里的楚河县境内,楚河县也是新县,去年才成立,有人口三千余户,在内地也算是中县了。
    他们离县城还有十里,他们沿着碎叶河的一条支流而行,不远处是一处低缓的山坡,山坡上种满了桑树和茶树,分布一片片桑园和茶园,尽管已是冬天,但河谷内十分温暖,河水并没有结冰,只是河水很浅,潺潺地流动着,直接可以从河床上淌水而过。
    “大将军看那里!”
    刘晏指着远处一座掩映在树林中的高高水车兴奋地喊道,一路上的美景使他终于忍不住喃喃地自言自语道:“这里简直比关中还要富饶。”
    “不光是比关中富饶,这里还有关中农民做梦也得不到的东西。”
    李庆安指着不远处山坡上大片桑林和水车两边的近四百亩的良田,笑道:“这些都是一户人家所有,这户人家我还记得,好像是姓魏,我去年来视察过,是河东的一户流民,一家七口人,来安西的路上老两口险些在河西饿死,现在他们已经在这里安居落户了,小儿子在北庭从军,跟着崔乾佑,他们是军户,在这里不用缴一文税钱,也不用上缴粮食,更不会有土地兼并。”
    “那如果不是军户呢?”刘晏饶有兴致地问道。
    “如果不是军户,那就是三十税一,头三年免税,如果不种田则收户税,每年一百文,可如果生了孩子,安西官府还要每月倒贴一贯钱,很不错吧!”
    刘晏怔半天才长叹道:“这么好的事情,大将军怎么不去中原宣传呢?大量移民一定会滚滚而来,何愁人力不足?”
    “明年吧!明年开春后,我就会收拾程千里,重新打通河西走廊,再次招募移民。”
    河边几名农民正在修葺沟渠,见有大队骑兵经过,都放下活路好奇地翘首观望,李庆安忽然认出了其中一个老者,便催马上前笑道:“魏老丈,还认识我吗?”
    老者看了李庆安半晌,忽然跪了下来磕头道:“小人不知大将军驾临,有罪啊!”
    旁边几个农民都吓得一起跪下,磕头道:“不知大将军来临。”
    “大家不用这样,我只是路过这里。”
    李庆安让亲兵把他们扶起,回头对士兵们道:“大家就地休息一会儿。”
    士兵们纷纷下马休息,李庆安也翻身下马,找了块平整的大石坐了下来,又对站在一旁的刘晏笑道:“刘署令,过来坐一会儿。”
    刘晏走过来坐下,这时,一名长得颇为清秀的少女端了一碗水给李庆安,李庆安接过水碗笑道:“魏老丈,我记得这是你孙女吧!去年还是黄毛丫头,今年就长大了。”
    少女脸一红,躲到祖父的身后,魏老丈坐在一块石头上呵呵笑道:“女大十八变,今年她已经十四岁了,准备下个月去碎叶丝织工坊。”
    “怎么?连工坊都能预先找到?”
    “前几天,碎叶几名官员来招工人,十几个工坊都在招人,我孙女自己选了丝织工坊。”
    这件事李庆安倒不知道,平时也不过问,他不由关心地问道:“那有没有说给多少工钱?”
    魏老丈从怀里摸出一本文书,递给了李庆安,“这是契约,我孙女去碎叶工坊做两年,我们张县令做保人。”
    这种契约就有点像后世的劳动合同,却不是李庆安的创意,一般而言,中原的工坊招工都要预先签订契约,白纸黑字,写清楚工钱食宿等等,一般是一签三年,由地保做居间,三方画押签字。
    只不过碎叶的工坊都是官办的,统一由匠作署管理,契约也是一样的标准格式,李庆安亲自参与草拟,他非常清楚,刘晏却是第一次见到这种契约,不由好奇地凑上来。
    李庆安有些炫耀似地指着契约上的工钱笑道:“看见没有,每月十块银元,每旬休息一天,食宿免费,比长安的工坊如何?”
    刘晏苦笑一声道:“据我所知,西市伙计干得好的,早起晚睡,不辞劳苦,也没有休息,最多每天两百文,一个月六贯钱,像她这样的小娘,最多也就是三贯工钱,十块银元,黑价相当于十三贯钱,连我都没有这么高的俸禄。”
    李庆安微微一笑道:“那是当然,你知道在碎叶招工人多不容易,你不出高价,谁稀罕来?莫说工人,就是我家的丫鬟,每个月也要十五块银元的工钱,一月休息四天,我还得自己掏腰包。”
    刘晏叹道:“工钱是大唐第一,粮价却是大唐最低,我来之前,有人劝我,说安西是荒蛮贫穷之地,真真是胡说八道!”
    魏老丈也插口道:“其实我不想让孙女去碎叶,我自己种有二十亩桑林和十亩茶园,桑林明年就可以出叶子了,开始养蚕,家里也需要人,但孙女却喜欢碎叶的热闹和繁荣,没办法,只得让她去了,哎!真不放心啊!”
    “老丈请放心,你孙女有什么难处可以来找我,我不在,找我妻子也行。”
    李庆安取了一张名帖递给少女,少女拿着名帖忽然红着脸道:“大将军,要不我去你府上做丫鬟吧!”
    李庆安一怔,顿时哈哈大笑起来,举起契约道:“那可不行,我从工坊抢人做丫鬟,被王犟牛知道了,非满城贴大字报骂死我不可。”
    这时,远处几匹飞奔而来,奔至近前停下,几名官员翻身下马,提着袍襟向这边跑来,魏老丈认出了前面的年轻官员,笑道:“大将军,这是我们张县令来了。”
    李庆安也认出来了,那个年轻的县令,便是李泌的外甥张志和。
    此君半年前写了一首诗,从碎叶传到了长安,轰动一时。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他写的是塞外江南的美景。
    '  '
第三百九十八章 山谷禁地
    张志和匆匆走上前,躬身行礼道:“卑职参见大将军!
    张志和是去年来到安西,一直参与汉民的迁移事宜,在实际事务考评中得到了上上评,又在年初的官员考试中夺得第二名,因此吏曹司在定职务时便打破了新人一般从主溥做起的惯例,直接任命他为楚河县第一任县令,他担任县令已近半年,虽然年轻,有些经验欠缺,但他却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做出的成绩也有目共睹,在监察采访使对他的考核中,他的民望得分是最高,提到楚河县张县令,没有人不夸赞他,也正因为这样,李庆安并没有因为他是李泌的外甥就低看他一等,而是就事论事,承认他的政绩。
    李庆安拱手回礼笑道:“我们只是路过楚河县,打扰张县令了。
    “哪里,大将军路过楚河县,卑职理当来见。”
    张志和说着,目光瞟了一眼魏老者等人,显得有点紧张,他毕竟是县令,一县父母官,下面的县民在安西节度使面前怎么说自己,他多多少少还是有点担忧,这也是人之常情,李庆安看出了他的担心,便拍了柏他肩膀笑道:“你的声誉很好,我一路过来,见了不少人,都赞扬你一心为民,好好干!你只要连续三年考评上上,我就升你为州太守,让你成为大唐最年轻的州官,在我这里没有论资排辈,只看你的才能。”
    张志和大喜,他深深行一礼道:“多谢大将军信任,卑职会尽心竭力,一定会让大将军的期盼成为现实。”
    “来!坐下说话。”
    李庆安让张志和坐下,笑道:“说一说你平时的难处,正好我在这里,说不定我们能协商解决问题。”
    魏老者等几个农民慌忙要走开,李庆安叫住了他们,“大家一起来听一听,你们都是务实人,说不定比我有更好的办法。”
    张志和比较紧张,在某种程度上,这其实就是李庆安对他的一次考试,还让当地民众旁听,这就使他的难度更大了,他沉吟了片京·1,便道:“卑职确矣有一个恝法,说给大将军参考。”
    “你说!”
    张志和看了一眼旁边的老农,道:“卑职认为安西民众的税赋有点偏低了,不利于长远发展。”
    几个农民面面相觑,他们的县老爷竟然嫌税赋太低了,这怎么可以,魏老者想开口反对,可见李庆安表情严肃,只得将反对的话咽回肚子。
    李庆安也没有想到他居然会认为税赋太低,便好奇地问道:“你说说看,这是什么缘故?”
    “大将军,虽然妥西盛产金银,粮食也可以从别处弄到,不需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