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下枭雄-第3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密集的箭雨中,突厥大军开始渡过护城河向城墙靠近很出乎突厥人意料,护城河竟然没有水,只是一条深两丈,宽两丈五的大型壕沟但护城河内有没有水,对突厥大军已经没有意义,他们搭上长达三丈的木板,使护城河失去了防御作用
    这时,几十座大型攻城云梯和巢车轰隆隆开到,一辆巢车上满载着五十名突厥士兵,人人手执长矛和盾牌,下面还跟着两百余人一齐向上shè箭
    巢车慢慢靠近城墙,离城墙不足五十步了,这时,隋军的四十架石砲开始发挥威力石砲实际上就是一种大型的床弩,石砲体长一丈,弓臂长一丈五,用牛筋或者麻绳做弓弦,安置在专门修建的砲台之上由十名民团士兵cāo纵,用绞盘上弦
    石砲发shè一种打磨光滑的石弹,重约五六十斤,shè程可达七十步有专门的士兵负责测距瞄准
    “来了来了”
    一名火长指着一座慢慢靠近的巢车大吼:“给老子上弦瞄准”
    八名士兵像推磨一般推动长长的绞盘杆,巨大的弓弦被吱吱嘎嘎拉开了扣在弦钩上,一名士兵将一颗石弹喂进了shè槽火长同时也是瞄准手,他趴在弓弩上,紧盯着望山,大喊:“向东偏半刻”
    石砲后面的地上画有刻度,士兵们抬起石砲向东移动半刻
    “好”火长大喊一声
    他从石砲上一跃跳下,又盯着巢车看了片刻,大吼一声,“发shè”
    两名士兵猛地拔出弦钩,只听‘咔’一声巨响,一颗石弹从shè槽内强劲飞出,向五十步外的巢车呼啸着shè去
    ‘轰’地一声巨响,巢车被石弹击中,一根柱梁断裂,巢车剧烈晃动一下,又继续向前走
    “他娘的,再来”
    火长大骂一声,十名士兵再次上弦喂弹,方向却不用调整,又是一颗石弹强劲shè出,再次击中了巢车,连续两次中弹,一条绑缚在巢车主梁上的皮带终于松开,巢车瞬间倾斜坍塌,五十名士兵惨叫着摔了下去
    下面的士兵欢呼起来,赞扬石砲的威力,那名火长挠挠后脑勺,笑骂道:“他nǎinǎi的,居然要干两次”
    .........
    隋军的石砲虽然威力强大,但并不能摧毁所有的云梯和巢车,数辆巢车终于抵上城墙,铁板落下砸在城头上,碎石乱飞,铁板背后,五十名突厥士兵执矛从巢车内冲出,百名隋军从两边杀上,和敌军鏖战一处
    巢车实际上就是一种封闭的登城梯,源源不断的突厥士兵从巢车内冲出,杀向城头
    又连续有七八架云梯搭上城头,突厥士兵攀着云梯兵疯狂冲上,隋军士兵挥刀战刀和长矛和冲上的敌军拼杀,马墙上,数十名隋军士兵端弩从背后shè击楼梯上的突厥士兵,强劲的弩箭shè穿了木盾牌,不断有突厥士兵惨叫着跌下城去
    战斗渐渐变得血腥惨烈起来
    杨元庆站在高高的眺望塔上,注视着大利城的攻防战,他身经百战,对眼前的战斗看得很透,尽管不断有敌军攻城器搭上城头,开始有突厥士兵杀上城,但杨元庆心中很清楚,现在的局势并没有失控,局势依然属于他可控制的范围内,隋军伤亡也是很正常,没有不伤亡的战争
    一名校尉奔上眺望台,单膝跪下禀报:“禀报总管,弟兄们伤亡已过千人,杨将军请求增兵支援”
    杨元庆冷冷道:“告诉杨思恩,我一名士兵也不会增加,如果他顶不住,那他可以下来,让马绍为主将”
    “遵命”
    校尉答应一声,奔下去了,杨元庆目光又向远处的突厥大营投去,他是整个战役的主帅,掌管大局,具体城头上的战斗他不插手,他只是盯着突厥主力,敌军在战场上的巢车只剩下十部,而云梯不到二十架,但始毕可汗并没有增加它们的数量,攻城槌和排梯都没有出现,那就说明这次突厥军进攻只是一种试探,而他也绝不会增加兵力
    .........
    【求推荐票求推荐票】
    (未完待续)
    百度搜索泡书阅读最最全的小说 ///
第三十六章 太原之变
    “高将军,这边走”
    太原李渊府宅内,大管家领太原副留守高君雅匆匆向内宅走去,此时天已经黑了,两名丫鬟提着灯笼在前面引路,橘红sè的灯光照亮亮了小径
    “怎么会从马上掉下来呢?”高君雅眉头皱成一团,李渊不说弓马娴熟,但至少也骑了几十年的马,怎么会发生坠马事件,居然还摔断了腿
    高君雅心中充满了疑惑,圣上命李渊去江都出任相国,他却找各种理由拖延行程,现在又居然摔断了腿,高君雅怀疑这又是李渊的借口,故意伪装断腿
    他心中冷笑一声,圣上给了他密旨,若李渊再胆敢不去江都,就有谋反嫌疑,命自己斩了他,高君雅也怀疑李渊有不臣之心,几次进攻贼军他都将大量降兵收编为郡兵,还隐瞒着自己,他是想做什么,也想兴兵造反吗?
    高君雅心中怀疑李渊有造反之心,但他没有证据,而且他在太原属于弱势,他手下只有五千军队,其余军队都被李渊掌控,这使高君雅对李渊又是担心,又是害怕
    他知道李渊得了一匹千里马,也是一匹烈马,很难驾驭,便问道:“唐公可是试马而摔伤?”
    “可不是吗?大家都劝老爷不要试,可他不听,非要骑马,结果跑了不到百步就摔下来,腿还摔断了,哎”
    管家叹口气,又摇摇头,带着高君雅走进后院一直走到内堂前,管家停住脚步,恭恭敬敬道:“高将军请进里面有丫鬟会领高将军去病房”
    高君雅没有丝毫怀疑,推门进了内堂内堂里光线通明,刺得他睁不开眼,一走进内堂,高君雅便愣住了,内堂站着几十人,席上坐着两人,一人是窦氏门阀的家主窦威,另一人正是应该躺在病床上的李渊他盘腿而坐,满脸笑容望着他,哪有半点摔断腿的样子
    高君雅猛地醒悟过来,自己上当了李渊是用苦肉计骗自己,他拔剑便向外冲去,躲在身后的李孝恭和李元吉一齐扑上,将高君雅按到在地,李元吉夺取了他的剑又狠狠地一脚踢在他脸上
    “元吉”
    李渊一摆手,“好了,不要乱来”
    几名亲卫上前,将高君雅反绑起来李孝恭和李元吉退了下去,李渊走上前微微笑道:“高将军我并不想这样对你,实在是不得已请你来是想共商大事”
    高君雅冷笑道:“什么大事,无非就是你李渊想造反”
    李渊摇了摇头,“我不想造反,只想救万民于水火,我依然是隋臣,我只想扫除天下乱匪,将圣上迎回京城,仅此而已”
    “哼说得比唱还好听,李渊,你不用迷惑我,若不是我手上有五千军队,你会苦口婆心劝我吗?恐怕你一脚就把我像蝼蚁一样踩死了,我心里很清楚了,你不要痴心妄想,我高君雅绝不会跟你李渊造反”
    李渊脸sè一变,和颜悦sè不见了,变得异常凶狠,盯着高君雅冷冷道:“既然你要敬酒不吃吃罚酒,那就别怪我心狠手毒了”
    高君雅闭眼不语,李渊一挥手,“把他带下去”
    几名亲兵将高君雅堵上嘴拎了下去,这时,李世民走了进来,躬身道:“禀报父亲,高君雅带来的十几名亲卫全部被抓,没有一个逃走”
    李渊jīng神一振,又问:“有愿意投靠我们的吗?”
    “只有两人愿意,其他人都不肯”
    “两人走足够了”
    李渊立刻吩咐李孝恭:“你带五百人前往高君雅府邸,抓捕他的家人,同时要拿到他的调兵箭令”
    他又对李世民道:“你再好好安抚两名亲兵,给他们重赏,同时也要让他们明白,他们的家人掌握在我们手中,必须要使他们乖乖听话”
    “孩儿明白了”
    李孝恭和李世民一起去了,这时窦威笑道:“李公可是想利用令箭和两名亲兵夺取高君雅的五千军队?”
    李渊点点头,苦笑道:“除此之外,我也没有别的办法了,高君雅不肯降,只能用计取之,我不想起事的时候,还要打一场恶战”
    ........
    一个时辰后,李渊借令箭假传高君雅的命令,以紧急会议为借口,将高君雅的十名部将召到军衙,用事先埋伏的士兵将他们全部抓捕,李渊随即派部众接管了高君雅的军队,次rì一早,他便以通敌卖国之罪将高君雅公开处斩
    三天后,晋阳宫监裴寂开启晋阳宫,向李渊奉上兵甲四十万套,粮食近百万石,银钱和各种军资帐篷不计其数
    李渊当即向河东各郡招募义士,一时应募者如云,十天之内,李渊募兵八万余人,全部以正规军兵甲装备,至此李渊已拥有兵力近二十万,兵力强大,钱粮富集
    此时李渊已广传图谶:‘法律存;道德在;白衣天子出东海’连河东三岁小儿亦知,李渊便下令三军改旗易帜,以白sè为尊,三军将士左臂缠白布,他自己则骑白马、著白袍,戴银盔,自号白衣公,尊为大将军,建大将军府
    以裴寂为长史、刘文静为司马,唐俭和温大雅为记室参军,温大有为文书郎,武士彟为铠曹参军,刘政会、崔善为、张源道为户曹参军,殷开山为府掾,长孙顺德、刘弘基、窦琮、王长谐、姜宝谊、阳屯为左右统军
    李渊又封世子李建成为陇西公,左领军大都督,封次子李世民为敦煌公,右领军大将军,二人各统军五万,皆设官府属僚,李渊又封李元吉为太原太守率三万军留守晋阳宫,他随即分兵两路,向关中进军
    大业十二年三月初,唐国公、太原留守李渊宣布讨伐乱贼杨玄感率十五万大军向关中方向进军,正式拉开了李渊反隋的序幕
    ........
    洛阳皇宫,独孤震低着头一路疾走,显得心事重重,今天洛阳已经得到了李渊起兵的急报,这让独孤震又是欢喜,又有点发愁,欢喜是李渊终于抓住时机起兵目前杨玄感和隋军两败俱伤,正是起兵的最佳良机,这个机会被李渊抓住了,而且能利用突厥军牵制住杨元庆足见李渊有足够的头脑和眼光,此人果然是深藏不露
    但独孤震又有点发愁,他该怎么脱身?其实李渊早在半个多月前便派人送信给他,告诉他即将起兵,窦威也同时得到消息窦威及时赶去了太原,而独孤家因资产太大,他一直在忙于处理,同时他也不像窦威是闲职说走就能走,他独孤震毕竟是东都第一辅佐官
    还有一层深的原因那就是独孤震认为他投奔李渊的时机还不成熟,李渊还没有展示出他雄视天下的实力至少有八成夺取天下的把握,他才会去投靠李渊
    在另一方面,李渊竟然募兵近二十万,这很出乎独孤震的意料,这说明李渊有防备自己之心,不肯用独孤家在军中的人脉,如果李渊真得天下,那么独孤家利益怎么保证?
    独孤震思来想去,决定还是要帮李渊一次,必须要在李渊的军中建立自己的势力......
    独孤震一路快步疾走,来到东宫玄英殿,这里是越王杨侗处理政务的场所,每天上午,五名辅佐大臣都要在此商议政务
    独孤震走进书房,只见书房内光禄大夫段达、民部尚书韦津、右武卫将军皇甫无逸和右司郎卢楚等四人都已经到了,就在等他一人
    “老臣参见越王殿下”独孤震上前深深施一礼
    “独孤相国免礼,请坐”
    在五人中,独孤震是相国,因此他也是首辅,地位崇高,杨侗也对他格外尊敬,请他坐首位
    杨侗今年只有十四岁,但他少年老成,聪颖异常,深得杨广的喜爱,时局混乱和不断爆发的大事使他忧心忡忡,他原本应该是一个开朗快乐的少年,却因为天下动荡不安而变得愁眉不展
    “独孤相国,我们刚才已经商议了片刻,现在主要是两件大事,一件是三十万突厥骑兵大举进攻丰州,另一件是太原李渊未奉召,擅自去关中平定杨玄感之乱”
    杨侗话音刚落,光禄大夫段达便冷哼一声道:“殿下不必为他遮掩,什么平定杨玄感之乱?李渊分明就是起兵造反,自封大将军,还封两个儿子为郡公,他有什么资格册封,连旗帜都变了,除了造反,还能有什么理由解释他的所作所为?”
    段达也是武将出身,xìng格直率,再加上他和李渊关系不好,他毫不留情地批判李渊所谓关中平乱
    杨侗连忙道:“段使君请稍安勿躁,且听一听独孤相国的看法”
    独孤震叹了口气道:“在臣记忆中,李渊是一个胆小懦弱之人,圣上也是这样认为,说他起兵造反,臣怎么也不会相信,或许他也有什么不得已的苦衷,才不得不做出一些让人误解的事情,但他毕竟还是自称隋臣,向天下宣布去关中剿灭杨玄感之乱,还主张迎圣上回京,臣以为不到最后关头,不要轻易下结论”
    独孤震明显偏向李渊的话引起其他四人不满,谁都知道,李渊是独孤震的外甥,他当然不会承认李渊是造反
    其实独孤震晚来了半个时辰,在这个半个时候内,众人已经达成了一致看法,越王杨侗也做出了讨伐李渊的决定,只是给独孤震一个面子,听听他的意见,这些独孤震都不知道
    皇甫无逸冷笑一声,“那怎么解释他改旗易帜?竟然用白旗,那是突厥人的旗帜,正逢突厥大军南下,他却举突厥白旗,这是什么意思?他以为自己换一身白衣,别人就不明白他的yù盖弥彰吗?”
    韦津是京兆韦氏的第二号人物,是家主韦霁之弟,出任民部尚书,他疑惑道:“突厥攻打丰州和李渊起兵造反,臣觉得里面有点蹊跷,会不会是李渊和突厥达成了某种默契,突厥进攻丰州,拖住杨元庆,而他趁机取关中,所以他才用白旗”
    “绝不可能”
    独孤震断然否认,“如果大家一致认为李渊是造反,我无话可说,但如果说李渊勾结突厥,那是绝不可能,上次雁门之战,杨元庆大败突厥,突厥人安能不思报仇?我认为突厥进攻丰州是他们的既定策略,和李渊没有半点关系,只是李渊抓住了这个机会”
    杨侗点点头,“好我们且不说李渊有没有勾结突厥,但他私自募兵,未奉召出兵,擅自册封官职,这些都是大逆不道之罪,孤不会容他,孤已下令虎贲郎将宋老生率军前去拦截,又命屈突通暂退出关中,驻防河东郡,不准李渊入关中,另外,杨元庆请求支援,朕不知该怎么办?大家可商议一下”
    这时,一直没有吭声卢楚说话了,他是范阳卢氏家主,是山东士族领袖之一,在这关键的时候,他要站出来为杨元庆说话
    “殿下,臣认为朝廷出兵支援不现实,钱粮支持也不现实,毕竟丰州太遥远,臣建议朝廷可以采用声援的方式,一方面朝廷要嘉奖杨元庆保卫大隋边疆,抗击异族入侵的功绩,另一方面号召大隋各郡义士赶赴丰州参与抗击突厥,并准许杨元庆册封六品以下勋官,这样才能体现出朝廷对于丰州抗击异族的支持”
    房间里一片寂静,谁都听得出卢楚有偏心,但他说得很有道理,即使有人想反对也无从开口,毕竟杨元庆确实在抗击突厥入侵
    这时,杨侗缓缓道:“孤一直认为杨元庆是大隋的柱梁,皇祖父雁门有难,他率军勤王,获皇祖父承认,既然皇祖父给了孤一定权力,那孤就可以做出一些决定,杨元庆率军抗击三十万突厥大军,为国效力,作为朝廷决不能无动于衷,即使不能实际支援,也必须声援以表态,卢使君的建议孤完全赞同,此事就这么决定了”
    ...........
    【求推荐票求推荐票求推荐】(未完待续)
    百度搜索泡书阅读最最全的小说 ///
第三十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