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下枭雄-第3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名将领上前禀报:“禀报翟将军,这二十四人企图开城投降,被弟兄们抓获。”
    翟雀儿怒不可遏,上前一脚踢翻一人,“杀!给我全部宰了,人头挂在城门上示jǐng,看谁还敢再逃!”
    这时,一名士兵奔来,“翟将军,打起来了!”
    “什么打起来了?”翟雀儿怒道。
    士兵气喘吁吁道:“大营里士兵们争夺财物打起来了,乱成一团。”
    翟雀儿恨得一跺脚,翻身上马向军营奔去,大营位于城西,占地数百亩,两万名士兵住在这座大营内,此时大营内发生严重的内乱,起因是三千余士兵逃走,留下了不少物品,士兵们为了争抢这些物品,打得头破血流。
    魏刀儿的军资严重短缺,经常发生为争夺粮食鞋袜而大打出手之事,而这次是上万人参与争夺斗殴,军官们也制止不住。
    翟雀儿赶到军营时,大规模的sāo乱已经接近平息,翟雀儿的副将江琮率领二千余人严厉镇压,将士兵们都赶回了各自的军营,大营内已是一片狼藉,歪倒的帐篷,砸碎的坐榻,破烂的军鞋和毯子,数百名受伤的士兵躺在地上呻吟,被杀死的士兵尸体已经被抬走,到处是触目惊心的大滩血迹。
    “到底是怎么回事?”翟雀儿一脚踢翻一面盾牌,厉声怒吼。
    副将江琮上前紧张道:“将军,军心严重动摇,很多人都想逃亡,恐怕支持不下去了。”
    翟雀儿恶狠狠地盯着满地伤兵,眼睛闪烁不定,副将江琮又劝他道:“将军,撤吧!撤到恒山郡去,至少咱们还有一万七千军队,要是都跑光了,咱们回去也没有地位了。”
    翟雀儿万般无奈,只得一咬牙令道:“所有士兵收拾行装,每人拿一袋米,立刻出发!”
    四更时分,易县南城门大开,一支浩浩荡荡的军队开出了城门,离开易县,踏着茫茫雪原向南方进发。
    漫天星斗,地面白雪皑皑,显得光线微明,可以清晰地看见远方的森林和连绵起伏的群山。
    队伍越走越长,像一根长长的黑线在雪地里前进,可如果细看,就会发现不断有小黑点从黑线里脱离出来,向相反的方向逃去,这使得黑线越来越细,越来越短。
    向南行走了约三十里,南撤的队伍抵达了易水河畔,易水已奔出山谷,从涓涓细流变成了一条宽阔的大河,冰天雪地,像一面镜子般呈现在众人眼前。
    而南撤的军队却从出发时的一万七千人锐减到了不足一万人,短短三十里,就有近八千士兵逃亡,他们的妻儿都在易县和上谷郡,没有人再愿意去恒山郡,何况他们还抗着一袋米。
    翟雀儿心情十分沉重,他无力阻止士兵的逃亡,一种莫名的恐惧笼罩在他心中,隋军会不会追击他们,按理是不会,他们是按照达成的协议主动撤军,可是他很害怕协议中只有让出恒山郡,而没有保证他们安全返回恒山郡这一条。
    “将军快看!”一名士兵指着前方大喊。
    翟雀儿看见了对岸的情形,他的心一下子沉下了万丈深渊,他最害怕的一幕终于出现了,一支数千人的隋军骑兵出现在易水河对岸,拦住了他们的去路。
    “将军,后面也有!”
    在他们身后,另一支数千人的隋军也截断了他们退路,他们被前后夹击,所有的士兵都惊呆了,慢慢放下肩上的米袋子。
    翟雀儿狠狠咬一下嘴唇,回头对一名亲兵道:“上去告诉隋军主将,既然隋朝和我们皇帝达成了让出上谷郡的协议,我们正在执行这个协议,让出上谷郡,请他们不要阻拦我们撤离。”
    亲兵催马飞奔上去,大声喊道:“我家将军说,双方已达成协议,我们正按协议撤军,请你们不要阻拦。”
    秦琼呵呵一笑,高声道:“回去告诉翟雀儿,你们魏刀儿皇帝并没有要求隋军保证你们安全撤离,让他立刻投降,可饶他一命,否则易水河就是他的埋骨之地。”
    亲兵又奔了回来,翟雀儿不用他说,恨恨道:“我都听见了!”
    副将江琮上前小心翼翼道:“将军,这会不会是魏刀儿刻意疏漏?”
    翟雀儿咬牙道:“你说得没错,他知道我回去后无法安置,我太了解他了,他就是希望隋军将我们全部歼灭。”
    “那我们怎么办?”
    翟雀儿回头看了看满眼惊惶的士兵,早已斗志全无,一个个随时准备逃跑,他万般无奈,长叹一声道:“还能怎么办?军无斗志,前后都已经被堵死,你我若还想活下去,除了投降外,再没有第二条路。”
    “传我的命令,放下武器投降!”
    随着翟雀儿的命令下达,他手下的九千余士兵纷纷放下武器,向隋军投降。
    这是一场没有发生血流的战斗,在强大的政治压力下,魏刀儿被迫放弃的上谷郡,上谷郡划入了北隋的版图,使得隋军终于有了一块进军河北的跳板,三天后,杨元庆亲自率领五万隋兵通过飞狐陉抵达了上谷郡。
    北隋朝廷也开始全面动员,太原、楼烦、离石、马邑以及西河郡等五郡官府动员了十五万民夫齐聚太原,协助将大量的粮草及各种军资运向上谷郡,战争的机器在十二月初最寒冷的时刻发动起来。
    未完待续
第六章 梳理上谷
    清晨,杨元庆率领浩浩荡荡的大军抵达了易县,五万大军开始在易县城外热火朝天地安营扎寨,清扫积雪,安扎帐篷,树立营栅,一辆辆满载着粮仓的牛车驶进大营。
    杨元庆则在数百亲兵的护卫下进了易县县城,城门边,秦琼率领十几名将领迎接主公的到来。
    秦琼和众将一起单膝跪下,双手抱拳施礼,“末将秦琼,参见总管!”
    杨元庆翻身下马,笑呵呵将他扶起,“秦将军免礼!”
    他拍了拍秦琼的肩膀,赞许道:“这一次攻打易县秦将军干得非常精彩,未死一兵一卒便拿下了上谷郡,堪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典范,我会记下你的大功。”
    秦琼满脸惭愧,连忙说:“末将无功,是总管对魏刀儿的施压,迫使敌军主动撤出易县,末将不敢居功。”
    “但投放劝降书却是你的方案,最终促使守军分崩离析,这才是翟雀儿被迫放弃易县的真正原因,所以你的功劳还是不小,我心里明白。”
    杨元庆又看了一眼旁边眼巴巴的程咬金,笑道:“打仗的功劳并不仅仅在于杀敌多少,有的时候更要看战果,这次拿下上谷郡,为我们隋军打开了进攻河北的大门,是一场极其重要的胜利,所以这一次我要嘉奖所有参战将士,像秦将军、程将军这样的立功将领,更要给予重赏!”
    众人大喜,一齐躬身施礼,“多谢总管嘉奖!”
    杨元庆在众人的簇拥下进了易县,杨元庆在出任幽州总管时曾几次来过易县,在他记忆中,易县人口众多,商业繁荣,大街上人流熙熙攘攘,叫卖声此起彼伏。
    而此时他眼中的易县却冷清得可怕,大街看不到一个行人,所有的商铺都关门闭户,店铺里空空荡荡,被抢砸一空,整个城池呈现出一派荒凉破败的景象。
    这时几名士绅被领上前,他们跪下泣道:“多亏隋军到来,才救我们一命,请楚王殿下受我们一拜。”
    他砰砰磕头,杨元庆连忙扶起他们,“不必这样,拯救大隋子民,这是我们份内之事,快快请起。”
    杨元庆扶住几个老人的胳膊,只觉得他们一个个瘦得像骨架子一般,这还是从并富户士绅,竟然瘦成这样,更不用说一般的平民了。
    他眉头紧锁,回头问秦琼,“这么会这样?”
    秦琼叹口气道:“我们进驻城池时,才知道城内发生严重饥荒,翟雀儿手下士兵的家属多少可得一点活命之粮,而恒山郡士兵的家属则濒临绝境,这一年多,病死饿死至少一半人,活着的人都饿得瘦骨嶙峋,已经快撑不住了,我们第一件事就是紧急放粮赈灾,哎!如果真的等到明年春天再打上谷郡,估计全城人都要饿死绝。”
    杨元庆眼中闪过怒意,对众将沉痛道:“从大业六年王薄造反到现在,已经六年了,河北河南是乱匪造反的重灾区,几千万人口估计也剩下两三成,现在最宝贵的并不是地盘土地,而是人口,所以我们发动河北战役,第一要务就是争夺人口,能少杀则少杀,这次打上谷郡,我就不主张强行攻城,尽量利用一切手段,不战而屈人之兵,最大限度地减少战争伤亡,你们可明白我的苦心?”
    众将纷纷回应,“末将明白!”
    “你们要记住了,没有了人,也就没有王朝。”
    杨元庆来到了郡衙,魏刀儿造反后,上谷郡的官员们纷纷逃亡,郡衙被翟雀儿改为上谷王府,此时杨元庆新任命的太守已经在前两天到任,新太守名叫李奂之,原是李密管辖下的济阴郡太守,北隋建立后,他弃官逃到北隋,愿意报效新朝廷。
    李奂之年约五十岁,祖籍陇西,精明能干,杨元庆任命他为太守,紫微阁又任命原丰州九原县县令王孝松为长史,调太原郡乐平县令张陶为司马,吏部同时任命了录事参军等各曹主事。
    按照杨元庆和紫微阁商定的分权法,杨元庆作为摄政王、尚书令,各郡太守的任命罢免权由他掌控,而长史、司马和各县县令则由紫微阁任免,而下面的诸曹参军以及县丞、县尉则由吏部任免,可谓职权分明。
    杨元庆走进郡衙,太守李奂之上前……匕,“参见总管!”
    杨元庆点点头,“李使君免礼,请来堂上一叙。”
    杨元庆来到大堂上坐下,对众人摆摆手笑道:“各位将军,各位使君请坐下,大家放松一点,我不是监察御史。”
    众人笑了起来,纷纷坐下,杨元庆这才问李奂之,“我现在每到一地,最关心的就是述有多少人口,李使君现在可以告诉我吗?”
    李奂之站起身,“卑职现在只统计了易县的人口,大约有八千户,两万三千余人,大部分都是老弱妇孺,青壮男子不到七千人,不过听说还有不少青壮在恒山从军,至于上谷郡范围,卑职还没有统计,从下辖的道县、遂城县、永乐县、涞水县、飞狐县等五县得到一些零碎的资料,全郡估计不超过五万人。”
    杨元庆记得他任幽州总管时,上谷郡人口有近二十万,短短六年时间折腾掉近八成,他叹息一声,对李奂之道:“当务之急是要赈灾,人手不足可以请军队协助,一定要尽快,不能拖,我估计深山里也藏了不少人,要派人去把他们劝回来,其次利用冬天重新分配土地,开春后要组织生产,所需耕牛种子,我以命司农寺协助安排,总之,要千方百计保住人口,恢复生产。”
    “卑职明白,一定不负总管重托。”
    杨元庆又对秦琼道:“现在李太守手上之事是千头万绪,如果人手充足,很多事情都好办,所以你专门抽出五百名军士给李太守调用,另外,大量粮食和军用物资即将运来上谷郡,所需仓库的修建就你来完成,不用再交给地方。”
    杨元庆的意思就是战备由秦琼负责,秦琼心里明白,立刻躬身道:“末将遵命!”
    杨元庆将所有的事情都一一安排了,便让众人散了,他来到一间专门为他准备的官房,按照杨元庆的要求,房间布置得很简单,一榻一桌一个书橱,另外墙角还有一只香炉,青烟袅袅,弥漫着淡淡的清香,房间点了一只火盆,燃烧正旺,使房间里十分温暖……
    杨元庆见墙上挂在一张河北地图,便背着手走上前,注视着地图,上谷郡的东面便是罗艺控制的涿郡,从打响上谷郡战役以来,已经半个月过去了,罗艺不可能不知,他现在应该也派出大量军队屯在边境涿县一带,而涿县对面便是上谷郡的沫水县,杨元庆回头问秦琼,“涞水县派驻军队了吗?”
    “回禀总管,末将命邓迟年率五千军队进驻涞水县,防御幽州军可能的进攻。
    杨元庆摇摇头,“其实我更关心的是情报,必须要掌握幽州军的一举一动,需要派出很多斥候去涿郡边境一带探查消息,同样要命邓迟年加强巡哨,防范对方的斥候,这些不应该是我来提醒你,你应该安排好了才对。”
    秦琼默默点头,“末将已安排好了,安排了十队一百人的斥候潜入涿郡边境,刺探幽州的情况,邓迟年也会防范幽州军的渗透。”
    杨元庆微微一笑,取出一份情报递给他,“这是内卫军安排在幽州城内探子送来的情报,根据情报,罗艺派出了一万五千军队前往西南,不知是不是涿县,你可以对照查看,以后内卫军关于幽州的情报我会抄送一份给你。”
    秦琼大喜,这样的话他的情报就更加全面了,他连忙施礼,“多谢总管支持。”
    停一下,秦琼又道:“末将还有一事请示,就是关于翟雀儿的安置,他是投降而并非俘虏,末将不知该怎么安置他,请总管指示。”
    杨元庆沉吟一下道:“这个翟雀儿的名字我还有印象,大业七年,我派李靖剿灭王拔须,这个翟雀儿就是被俘虏的九寨主,当时因为他位卑职小,我便放了他,他回乡务农了,原以为他会老实,没想到时隔五年,他又一次起兵造反,这种人有反骨,不知什么时候他又会造反,不能留下这个隐患。”
    “末将明白了,会尽快处理掉他。”
    杨元庆淡淡道:“也不用太急,免得影响恒山郡受降,等魏刀儿覆灭后,再一并处理掉。”
    秦琼迟疑一下,有些惊讶地问:“总管的下一个目标还是恒山郡吗?”
    “应该是吧!魏刀儿这次让了上谷,窦建德不会饶他,我担心窦建德会抢占恒山郡,所以我希望在窦建德抢占恒山郡之前,先下手干掉魏刀儿,我们先占领恒山郡,保住井陉的战略要道。”
    “可是……总管不是和魏刀儿有约定,如果反悔,会不会影响到总管的信誉。”秦琼有些担心。
    杨元庆眯着眼冷冷笑道:“放心吧!我会让他给我一个让天下人信服的理由。”
第七章 幽州之忧
    隋军进军上谷郡的消息,早在数天前便传到了幽州城,这个消息令幽州城的官员们一片惊恐,虽然知道隋军迟早会进攻河北,但这一天终于到来时,还是让很多官员感到了焦虑和不安。
    尤其隋军的进攻并不是大家想像中的明年春天,而是在十一月便发动了,这便让幽州官场处于一种莫名的恐慌之中,每个人都开始考虑自己的后路。
    一大早,幽州总管府司马温彦博乘马车从家里出来了,马车向总管府驶去,温彦博是唐朝内史侍郎温大雅之弟,罗艺投降唐朝,温彦博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和所有官员一样,温彦博也很担忧隋军势力东扩,无论从幽州的战略地位,还是杨元庆的个人感情,幽州肯定是隋军的第一个进攻目标。
    更让温彦博心中难过的是,唐朝放弃了幽州,在隋唐两朝达成的和解协议中,已经明确幽州不在唐朝的固有疆域之类,虽然温彦博也知道罗艺并不是真心投降唐朝,但至少罗艺表面上做得很好,自称唐臣,所有的手下都称唐官,而唐朝为了停战而主动放弃幽州,在道义上却输了一着。
    尽管唐朝任命罗艺为纳言,调他回朝出任高官,又任命刘弘基为新的幽州总管,剥夺罗艺的兵权,圣上的用意很明显了,就是想触怒罗艺,让罗艺自己和唐朝决裂,使唐朝摆脱道义上的尴尬。
    不料罗艺却识破了唐朝的用意,一方面高调要回朝述职,一方面却迟迟不出发,这便使得唐朝的如意计划落空,现在隋军大砚模进攻河北,罗艺更不可能回去,那么唐朝该怎么办?就这么默认隋朝对幽州的进攻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