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逼上梁山-第2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浮屠一类地重甲骑兵之外,在当今的步军当中,却是几乎可以说是无敌了。
    不过,折美凤虽惊,虽然坚信自家的决断没错。自信乃是为了拯救折家军地存亡。可直面折美鸾这个堂姐,也还是心中有愧。
    毕竟。折美凤不管怎么说,此时也是叛敌了,有违折家军忠义传家的门风。而且,虽然这个年代没有什么结婚证一说,只要是当众举行过婚宴,拜过天地,就算是正式婚姻了。可折美凤毕竟还有父母健在。所谓:媒妁之言,父母之命。折美凤最多有着李民居中说媒,也就占一个媒妁之言。只是稍微比那无媒苟合的要好一些罢了。
    再加上折美凤与那折美鸾虽然姐妹情深交好。可岁数相仿。自小也是互相比着的。如今她没父母之命的就嫁人,自然不好见这折美鸾。
    折美凤心思一动之下。就产生了把这折美鸾也拉下水的想法。姐妹二人一般,都为折家军牺牲一下,都叛敌,都嫁人,自然也就没有谁说谁的口舌了。
    有时候,女人的思想就是那么简单。一个念头,就导致了行动。
    当然,折美凤不会给自家男人慕容博拉线。虽然是堂姐妹,男人也是不能分享的。而除了慕容博,李民军中剩下地那几个,折美凤也是没看上眼。反倒是觉得自家男人慕容博对李民最是佩服,而且李民长得面善不说,更是军中最高的统帅,日后的帝王,折家军要想投靠李民,自然跟李民扯上关系最好。虽说李民据说已经有几个老婆了,可哪个皇上没几个娘娘的。
    只不过,折美凤虽然有了这般心思,可毕竟还不知道李民怎么想的,当下也是先安慰了折美鸾。
    那折美鸾被俘之后,也是想过种种不好。这几日也是害怕的很。此时见了亲人。虽说比较惊讶折美凤竟然被俘之后投降了,更嫁人了。可怎么说,也算是在敌军中有了一个依靠。自是安心了许多。当即在折美凤的安抚下,困倦的睡了。
    而折美凤也趁机找到朱武商量。
    此时,折美凤已是知道,李民身边说话最有用的,莫过于李民身边地公孙胜与朱武,这俩人,甚至比那日常老跟在李民身后,传说神通广大,法力无边的那两个道士与和尚,更加的说话算数。
    这折美凤看的不假,那日常老跟在李民身后的道士与和尚,正是那守一真人与灵隐禅师。此两人,在李民身边虽说是属国师级的,地位崇高,其本身更是有真本领。可他们毕竟除了跟随李民之外,更是阁皂山与白马寺安排在李民身边的代言人。李民如何信任他们,自然也是超不过自家的心腹公孙胜与朱武了。
    而等折美凤把心思稍一透露。却也让朱武心思大动。
    要知道,随着这几日的信息越来越多,朱武推算折家军投降李民地可能性也越来越大。而随着折家军投靠李民地几率加大,原本在李民军中就占据举足轻重地位的慕容世家。若是再联姻折家军之后,其势力也就越发膨胀。
    虽然说以李民地神通还可压服。可对于李民地统制,终是威胁。毕竟李民这些年来收服的心腹,不是在青州,就是海外,在这东南的。却是少了许多,本就多借重了慕容世家几百年在东南打下的根基,不仅慕容世家的大多族人,进入了东南政体,慕容世家的子弟,更是独自成立了燕军。若是再让折家军倒向了慕容世家,慕容世家,那可就真成了李民军地第一军阀了。若是万一有变,或是功无可赏。那都是极不好的,就算李民能镇压,可也绝对是大伤元气。而且有一就有二。李民的江山还没一统,内部就不稳,那李民却要何时才能一统天下。
    朱武作为李民的总参,虽然有些事不一定发生,可他却都需要考虑到了,更要将其扼杀在萌芽状态,为此,朱武不在乎当恶人。
    朱武原本就已经觉得前些日成全了慕容博有些草率了,只考虑了眼前的利益。以及对慕容家的安抚,却没有考虑更长远的隐患。有些后悔了,甚至暗中想:就算不收折家军,增长军力,也不能留下此等隐患。存了灭绝折家军的打算。甚至准备让慕容博的燕军与折家军狠狠地互拼一下。减低慕容博燕军的数量。
    可如今,折美凤的提议,却是让朱武心动,若是折家军也与李民联姻,这折家军自然更是要与李民亲近。李民军中自然也就没有了安全隐患。尔等天下一统之后,也有地是时间慢慢调理。
    当下,朱武无二话的就替李民答应了。毕竟,在朱武的观念中,大丈夫当以功业为先。女人只是附带品。只要有足够的利益,别说是一个美女,就是一个丑女,放在家中养着,那也是没什么的。反正重点不在那个折美鸾如何。而在于折美鸾背后的折家军。
    而有了朱武的拍板。折美凤更是欢喜,而这也意味着她折家军的安全性。更是大大的提高。确实,若是没有折美凤这个私心小提议,朱武还真是下了牺牲折家军,遏制慕容家势力膨胀地心思。此时,自然是没有了。
    只可怜,李民在什么也不知道的情况下,就被朱武给卖了。
    且不说,折美凤如何回去动员折美鸾。单说那朱武虽然给折美凤拍了板。可要他完全替李民做主,他也是不敢的。朱武可是知道,他这个主上,别看不怎么什么事都管,可那话茬子以及智慧,那可是都在他朱武以上,绝绝对对的深不可测。人家不管,不是不能,而是不愿。
    故此,朱武在折美凤走了之后,随即找到公孙胜。此时公孙胜本自观看地图,正自琢磨在夺取了景德镇与潘阳这两个折家军的军需供给基地后,是什么时间攻打折家军最好,还是拖得折家军军粮耗尽,设伏活捉的最好。
    眼见朱武来到,连忙拉着朱武同看。却被朱武一把挣脱。把为李民订亲的事,想其诉说。
    公孙胜一听,当即皱眉:“阿武。此却是你的草率了。那慕容家与折家联姻后,虽有实力膨胀之可能,可我军贵在上下一心。主上更是全军推翻大宋的核心。大宋不亡,万没有人会做他想。而大宋亡后,主上登基,以主上地神通,又有何人敢异动?而以主上的新法,主上连自家的皇位都不在乎,只需稳定的几年,内阁主政,以主上神宵教为国教,统一信仰,阁老轮换,总统轮换,什么样的家族,也都会被新兴的党派取缔。那慕容家就算能联合了折家,又有何用。平白的引主上不快,令慕容家猜疑。”
    这就是公孙胜与朱武的不同了。朱武是一心追随李民,建功立业。什么新政不新政的,对朱武根本没有什么不同。朱武更不会为了百姓而舍弃自身地厉害。否则,朱武当初也就不会上山当山大王。
    而公孙胜跟随李民,却是为了百姓,以及在为百姓好地基础上,让他的阁皂山能够有着更好地名望与传承条件。所以,公孙胜才会劫财跟随晁盖造反,又在看到梁山内部有龌龊成不了大事的情况下,毅然离开了梁山,并在感觉到李民有奇才,有为民之心的情况下,义无反顾的跟随了李民。
    所以,朱武先考虑的是李民的利益,而公孙胜虽忠心李民,却是更认同李民的新政理想,远比朱武更了解新政。
    只不过,朱武闻完,却是极不认同,当即冷笑道:“一清先生。莫要忘了,再好的新政,也是人来执行,有人就有私。私行不断,新政再好,那也是纸上楼阁,又有何用。那慕容家有着主上压制,自然不会做乱。可是你也说了,主上无心于此,有隐退之心。若是主上隐退,那慕容家势力扩张,焉知其不会暗中操纵党派,只需他家族心腹,进入几个政党之中,自可以势力结党,到时候,恐内阁也成其一言堂之傀儡,就算其复辟,按照新政之法,也是未尝没有可能,彼时悔之晚矣。何况,若是那慕容家鼠目寸光,利欲攻心,只以为他家军中势大,忘了主上神通广大,悍然起兵叛乱,就算我军能够平定,可在此用兵之刻,也是极大损害我军一统天下的前进步伐。哪怕此情,就是只有万一,我也绝不允许。一清先生以为何?”
    公孙胜听了朱武心腹之话,也是心中一惊。公孙胜只想着李民新政的好了,却是忘了还有一个人为因素。而这个慕容家的势力扩大,却是有让这个人为因素扩大的可能。公孙胜如何能不心惊的厉害了。毕竟,即使在法治社会,这个人为因素也是从来没有彻底消失过,不论是标榜共产的社会主义,还是标榜民主的资本社会,都是如此。一个个年年不绝的贪官下马,就是显证。
    故此,李民这才没有担当标靶,做那个招骂名,极端累的皇上,而是要做一个只落好,不落褒贬的精神象征。暗中得一个实惠最大的家族,栖身在一个庞大的国家羽翼之下。
    不过,公孙胜虽然没有彻底悟透李民的精神,可是这并不妨碍公孙胜此时理解朱武的忧虑。立时转变了思想,认同了朱武的提议,极有必要。只不过,如何说服李民,却是还需要一个巧妙的安排。   
 ⒈⒈第九回 计毒莫过绝粮
    “恭喜主上。贺喜主上。”公孙胜与朱武一进李民的营帐,就满脸欢笑的齐声向李民恭喜。
    此时,李民正自盘算灭掉折家军后,还有多长的时间分兵应对吐番与大理等国即将来到的援兵。看公孙胜和朱武来,本还以为公孙胜和朱武有什么新的策略要跟自家禀报,听其贺喜,虽然一愣,随即认为这两个参谋,想到好招呢。
    当即,李民也是很受感染的笑道:“哈哈,有什么可喜的。快说来听听。莫非你等已经想到了如何兵退番国?”
    公孙胜和朱武当即互视了一眼。朱武随即笑道:“也差不多,差不多。”
    李民当即笑骂道:“你这滑头,什么叫差不多。别藏着掖着了,快说说。”
    朱武嗯了一声,随即笑道:“主上,当今大宋六大将门,而今种家军已经拜入主上门下,不日折家军也要拜入主上门下,而只要折家军能拜入主上门下,折家与杨家世代交好,主公麾下杨志,又是杨家旁枝,说服杨家归降,想来也是不难。如此,大宋将门半数尽落主上门下,主上一统天下,岂不是举手可待。故此道喜。”
    李民闻言,先是欢喜。随即心觉不对。老种家投靠自己,那已经是板上钉钉了,可别说是老杨家了,就是老折家,那也没彻底投靠啊,不久就是过来一个折美凤,抓一个折美鸾么。难道说就这两个女子就能左右折家军的态度?那折家军的忠贞观也太低了点吧。那样的话,就算投降过来,那也信不得啊。
    李民当即狐疑的看着朱武问道:“阿武啊,难道你和一清已经想到让折家军彻底投降我军的方略了?”
    朱武当即笑道:“不错。主上,不是我夸口,我军胜折家军不难。”
    朱武一边说着,一边走到李民创意的战役模拟地形沙盘前,得意样样的在李民身边指点江山的说道:“而今我军已令方腊遣军十万,与怀玉山脉缓慢通行。吸引了折家军注意力。再加上我军已经拿下了折家军的两处军粮供给基地。彻底截断了折家军地补给。我军只需于三岔口设伏,而后遣慕容家高手偷入乐平,一举烧了折家军储备的军粮。那折家军愤怒惊恐之余,必全力防守、搜查乐平,同时派人往景德镇与潘阳调集军粮补给。那传令之人,不管是前往潘阳。还是前往景德镇,必然通过三岔口,如此,比被我军抓住,而那折家军没有回报,就算警觉,也要在无粮的情况下,耽误两三日。如此,就算折家军强抢乐平当地百姓的粮食。也绝对无法供养四万大军。折家军必然食不果腹。如此,两三日后,其兵丁就算精锐。也难有战斗之力。彼时,就算他们想到景德镇与潘阳丢失,点大兵救援,也正好进入我军的伏击之中。彼时或杀、或捉,尽随主上之意也。”
    朱武一边解说着,一边把带有军力标识的小旗子分别插至在了怀玉山脉,景德镇、潘阳,乐平,以及景德镇、乐平、潘阳地三岔路口的槐杨坡上。
    李民一边听着。一边看着。除了那槐杨坡只能隐藏千余地军兵之外。余者尽如朱武所说。不过。千余军兵地埋伏。对与那些传令军兵地围杀。那可是一抓一个准。而至于折家军地大军。在没有确切情况下。尤其是还在有方腊十万大军在怀玉山脉吸引注意力地情况下。确实是不可能轻易挥军景德镇或潘阳。若是那样。且不说军粮匮乏下。来回奔波造成地军粮消耗。折家军承受不起。就是防线空虚。那折家军也是绝对不出此破漏地。何况。李民如今带地部队。都是快速机动部队。完全可以埋伏在三岔口地十五里外。待折家军大军亲临时。快速应变接应。而且。等折家军两三日后。军兵无食。战力低下时。也许用不到一千人。就可兵不血刃地尽擒折家军。
    当然。这一切地前提条件。那就是李民能派人烧了折家军地粮库。而这一点。李民却是连半分怀疑地理由都没有。
    没办法。术业有专攻。折家军地军兵虽然可以说是大宋精锐。即使是在大宋王牌军中。那也是头排地。可毕竟还不能跟武林中地绝顶高手相比。而慕容世家。那可是把家中地老底。都放在这燕军之中了。普通地士兵。那都是江湖中三流身手地死士。核心地军官。即使不算是绝顶高手。那也是一流与准一流地级别。军阵厮杀。也许展现地威力有限。可这高来高去。潜入城中放火。那绝对能做地比小日本地忍者地道。
    李民当下站在军事沙盘前赞道:“不错。不错。阿武地主意不错。就这么办吧。尽快解决这折家军。咱们还要防备那吐番、大理、安南等国地入侵呢。”
    朱武当即笑道:“谨尊主令。属下这就安排。不过。主上。这种家军地素质不错。以主上一贯爱才之心。属下猜:主上必不忍杀戮。定要收降。不知可对。”
    李民转过头来看了一眼朱武。心说:这不废话么。不收降他们。我费这么大地劲干什么。直接攻打景德镇。令其派出求援地信号。我直接围点打援不就完了么。如今我连慕容博地婚事都准了。就为了收服那折家军多些底牌。都杀了。我玩啊。
    不过,李民知道朱武这家伙,虽然外交话术,以及关系拉拢上还不地道,远比不上宋江身边的那个吴用,可是,若论情报推演,以及军阵部署,战局规划,却是远比那吴用强多了。在李民军中,其大局观,甚至比李纲也要胜出一筹。却是不会随便说什么傻话的。
    故此,李民看着朱武,不动声色的笑道:“阿武,有话直说。”
    朱武当即有些尴尬,可随即坦然笑道:“主上,擒拿折家军不难,难得是让其对宋朝失望,并因此丧了对大宋的忠诚。进而投降我军。”
    李民闻言点了点头,认可这朱武说到了点上。抓不难,难得就是令其心服投降。
    朱武见李民认同,当下有些无奈的继续说道:“可让这折家军对大宋失望,又谈何容易。折家军自大宋开国,就已保了大宋。两百多年下来,多有宗室之女加入折家,大宋后宫,也多出自大宋各大将门之家,当今大宋六大将门,除了那已经归顺主上的种家军,根基浅薄之外,包括这个折家,哪个不是与大宋皇室有着盘根错节的瓜葛。这些将门彼此之间。更是百多年地交情,就是宋皇也不会轻易责斥折家军,折家军又怎么会对大宋失望。背叛大宋呢。”
    朱武之言,也是让李民一皱眉。很是认同朱武地观点。不过,李民知道朱武不是那种空言抱怨之人,必有解决之策,当下也不询问,只是继续看着朱武,听着朱武往下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