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逼上梁山-第3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李民最终还是没把这股皇气纳为己用,没有将其与自身的神识凝结成一体。
    无他,那样的修炼虽快。可他李民如今的修炼速度本也不慢,差的就是境界体悟,而且,修炼快了,可是还有着华山隐仙一脉等着请他李民飞升呢。李民如今凡事一大堆,且不说周边各民族尚且各自为政,他李民还没有率领国人完成祖国大一统的大业。没有了他李民的意志贯彻,很可能这等格局就此长久下去,他李民一个不好就此成为了一个祖国分裂的元凶不说,单单是如今的新式政权,军政教三权分立联合,内阁凭绩效持政,没有了他李民的强势,那也绝对会扼杀在摇篮中,其政权直接回归到封建王朝状态。
    故此,李民如今不需要修炼的太快。而没有了提高修炼速度这一优势,曹国舅印记中修炼皇道所注意的忌讳,那就不能不让李民在意了。
    只是,这皇气毕竟也是一个难得好东西。就算李民用不到,跟随李民的那几个神通不弱的大师们,也是可以借用一点皇气,提高自身修为的。反正这皇气乃是万民意愿所化,李民不要,那也不会丢了。
    当,李民也就由着这股皇气缠绕周身,既不收拢炼化,也不驱除。却是留待以后再说。
    待李民立国大典之后,李又按照李纲等人的建议,一连派出了八位钦差大臣,代天巡守,巡视天下,安抚黎民百姓,督促剿匪减税,以及考核督察当地官员地政绩与对新政府的认可度。
    这会,这八路差,用的却不是张邦昌推荐的人才了。而是直接启用了李民在二龙山培养的储备人才。
    虽然这些人被李纲培养地有些死性。但其刚正不阿,公正无私的品性,那却是不用怀疑的。作为外交使臣虽然不够格,可用作这等内部审查,那绝对是正合适。
    而为了保证这些人的全。李民除了给每路钦差都配了两营的新军护卫之外,更每人配备了由五十江湖高手经过集训而组成的特种护卫队。
    这护卫队成员。除了高来高去如履平地地江湖技艺之外。每人更是配有短柄火铳两把。危机时刻。保护这些钦差。或是突围出去寻找附近大军救援平叛。那都是轻而易举地。
    而作出这等令之后。李民终于想起处理那些被闲多日地吐番使臣了。
    说起来。这些吐番使臣。虽然在李民这里。那都是好吃好喝地享受着。可那一个个。那真是度日如年啊。要知道他们可不是为了享受来地。他们一个个都是吐番地重臣。那吐番虽不如中原这般地物资丰富。享受诸多。可那也是美女环绕。美酒美食无尽。自然不差在李民这里蹭吃蹭喝。他们可是受了吐番国师地严令。逼李民应允和议。他们这里多呆上一天。他们国师那里与中原部队暂时停军。那可就要多消耗不小地粮草。如今他们可是没有了大宋政府地支援。光靠在当地掠夺。以及国内运送。那每一日地消耗。可不是一个小数。
    如此他们在被李纲闲置软禁这些日。早就憋疯了。只是他们在李民地地盘里。李民没想起来接见和议。李纲一番压制。他们一个个地怨恨再大。却又能怎么地。
    故此得到李民地召见。那是了坏了。
    只不过。他们见到李民后。却没按他们构想地来。
    李民待他们扶胸拜见过后,当即严肃的说道:“尔等番邦。久为我中原附庸。今本尊国立,中原一统,尔等不思朝贺,反妄兴刀兵。是何道理!”
    吐番使臣赤竭,那在吐番当中,也算是中原通了,不用翻译,对李民的喝问,也是很明白。虽然不解李民军明明被自家军队压制,这中原的信任皇帝李民为什么还这么趾高气昂的喝问。
    可赤竭仍然还以颜色地用中原官话回道:“尊敬的陛下,您说错了。我吐番,乃天神祝福之民。虽自伟大的松赞干布以来,受封中原天子。可历来都是你们中原天子乞求我们吐番的和平,贡献你们的公主与我吐番。我吐番绝不是你们中原地附属。而此次,我吐番,更是受你们中原大宋皇帝的邀请,进入你们中原平叛地。虽说您如今战败了大宋,一统了中原,可我们与大宋皇帝的友
    不会轻易变色。陛下要想赢得我吐番地友谊,那就诚意来了。”
    李民闻言,微微有些恼怒。没别地,这赤竭说的虽然有些偏私,可也算得上是实话。和亲,虽然被历来的封建朝廷,甚至被后世史学家美化为促进两个民族的文明融合。可实际上,就是牺牲一个女子的幸福,由弱者向强者的献媚示好罢了。就像那吐番历史上最伟大的松赞干布,娶了文成公主,那绝对是说得上促进了两个民族的友好发展。可实际上,不过是唐太宗怀柔吐番的一种政治手段。只可惜,文成公主虽然给吐番带去了大量的农耕文化,以及众多的中原技术,极大提高了藏民的生活水准,可松赞干布死后,没多久,其后人就再次反叛了大唐。
    而今,吐番更是不承认这番属的事实,还托辞拜请进入。李民如何能够不怒。
    只不过,李民虽然能列举一些事例驳到这个赤竭,更能忽悠住这个赤竭转向。可这赤竭不过是一个使臣,就算能忽悠住了,却也是主不了什么大事。以李民今日之地位,向他逞什么口舌之威,根本没意思,更没必要向他解释什么。
    李民当即肃穆说道:“尔到巧言。却还要什么诚意。尔即要战争,本尊就赐予你战争。你回去吧。本尊不日即挥军击破尔军主力。给你们一些诚意,让你们清醒一些再谈!”
    李罢,随即一挥手,当即有的武士,把这几个吐番使臣给轰了出去。
    那赤竭大惑不解。这汉人是一贯软弱的么?他们不是不乐意打仗的么?怎么连谈都不谈的就直接开仗了呢?
    赤竭百思不其解。可却是不敢耽误,连忙带人狂奔,赶快回去报信。
    而这赤竭被民赶下大殿之后,殿堂之上的李民朝臣,多是有些面色不怎么好看。
    要知道,李民的原本计,那可是要压制住这吐番的气焰,令其退兵和议。而后迅速组织兵马直奔草原突袭金国国都土伦城,配合岳飞的蒙古军团,先灭金国,救援宋皇赵的。
    可,李民却是直接宣布了与吐番的战斗宣言。虽说与吐番开战,也是不行,可这后勤的压力,还是很有一点的。
    李民眼看众的脸色,已是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了。不过,李民并没有安慰他们,或是解释什么。反倒径直问道:“众卿对于本尊与吐番开战,可有何意?”
    大殿之上,鸦无声。
    张邦昌看了一下,迈步而出,手抱笏板,向李民说道:“国主决断。我等臣工。自当效死力。且吐番气势正旺,军略屡占上风。不敲打他一下,其爪牙尚在,必不会甘心与我国和议。国主之策略,英明无比。”
    李民不由微微一叹,这张邦昌果然比李纲会来事。李民问话的本意,就是为了给李纲这个首任的内阁大臣首相一个表现的机会,没想到,却还是被这个张邦昌抢了风头。
    而直到张邦昌说后,李纲这才稍稍摇头的迈步而出道:“国主金口玉言,即已颁喻。我等自然无异。只是这如何打,却是仔细。连番战报传来,那吐番的军马,却是不俗。
    其主力驼龙军。有精壮骆驼一万,皆披铁甲,其上骑手,更是配备强弓,弯刀,正面冲杀之力,浩大无比。弓箭不得伤,慕容博之藤甲军抵御。其领军的国师鸠摩智,据传更精通小乘金刚禅法。神通广大,苗人诸多蛊术,皆难敌其神通。其下更有五百大伦寺罗汉武僧,精勇无比。”
    李民更是暗叹。这李纲虽然考虑问题比较全面,也比较务实,可这要不是坐在皇位上的是他李民,哪个皇帝会乐意听这个啊。难怪历史上这李纲留下的名声虽大,可其政治生涯,却是从没斗过蔡京,张邦昌等人。
    好在,如今的皇位上李民,李民如今更是想逐渐把权力从皇帝手中逐渐移交到内阁手中,顺利平稳的推动君主立宪,却是要极力给李纲创造机会。
    李纲当即一抬手,止住众人后续要发表意见。平稳的说道:“战事尔等不用操心。可飞鹰传书岳飞,令其游击金国。自主作战。想来以草原之辽阔,蒙古军团之精锐,岳飞军万万不会有事。也用不到我中原的给养。尔等只需筹措西北一路军需即可。其增援兵马也无需太多,依旧由本尊率领骑兵军团增援就是。”   
 ⒈⒈第十七回 扳倒蔡京很容易
    嘿嘿,师尊。弟子虽然是修道之人,可未遇到师尊迹于官场中的。那蔡京,还是*我的美言。才得以重返的相位。弟子对这官场诀窍。自然是略知一二。”徐知常神色略微有些尴尬的说道。毕竟他那以前的事,在他如今一心求索大道的心态看来,实在不是什么光彩的事。
    不过,徐知常说开了头,下面却也就通顺了。很是自然的说道:“这世间事,但凡讲个证据的,多是升斗小民,平民百姓。生死对错,都由不得己,只能借助强权上位者以及他人主持公道,这才需要一个证据。而强权者,是非对错,都由己,即所谓:成王败寇。就像那江湖门派,两者为敌,那还需要什么是非曲直,随便说个因头,便是证据,比得还是双方谁得人更多,势更大,实力更雄厚。谁能把谁灭了,谁就有理有证。如此而已。”
    李民听得大为认同。李民万万没想到,一个古人,而且还是自己的徒弟,竟然给自己讲了一番人生哲理。这小子太有才了。
    只是,李民如此却也越发惊奇:难道不知不觉中,这徐知常发展的势力竟然已经比蔡京还大了么?若是如此,我的计划,却又要改改了。
    李民当即插话道:“依你之言,莫非你如今已有势力,足以力压蔡京?”
    徐知常闻言一顿,随即苦笑答道:“师尊,弟子不过是承您的光。如今也混了一个国师罢了。可这国师却只是一个空名,而且弟子担任地时日又短,再加上弟子现如今也懒得招收势力,以免耽误了大道,这势力,却如何能比得了那经营相位多年的蔡京。倒是林师弟招揽了一些人,可也多是些没有根基之辈。都指望着林师弟这棵大树乘凉呢。却也是没什用处。”
    李民闻言,顿时不解,暗自寻思:合着那我开玩笑啊?先说官场不讲证据。强权都是要*实力的。现在又说你根本没有势力。比不过蔡京。那你拿什么替我出气啊?
    不过,李民神色却也不显,只是淡淡的问道:“既然你势力不如蔡京,你却又如何让那蔡京罢官?”
    徐知常笑道:“师尊。这却是您有所不知。这官场比不得江湖。江湖人以势为先。谁的人多。谁的势大。谁自然就有道理。可这官场上,却是讲究一个地位。谁得地位到了。自然有一群人依附过来,这势力也就成了。反之,地位没到。却有了势力,这反倒是惹祸的根苗。必为上位者忌。必受打压。这蔡京,能有今天这般的势力,就是源于他有今天这个相位。一旦相位不在。他的势力,却也旦夕化为乌有。树倒猢狲散,此言是也。”
    李民略有所悟。
    而那徐知常兀自说道:“而他地相位。却是当今官家给的。弟子不是夸言。弟子的势力虽然比不得那蔡京。若是在朝中办什么事,万比不得蔡京如意。可弟子却是能在当今官家面前说得上话的人。那蔡京能为当今官家所喜。一个是他自身机警用心,能投官家所好,自身才学书法又好,能被当今官家引为知己,另一个,他蔡京就是*地弟子与童贯,不时为他在官家面前美言,并为他遮拦一下官家的圣听。可如今,他蔡京竟敢暗害师尊,弟子如何还能为他出力。只要弟子时不时的把那蔡京的劣迹在那官家面前说上一二,时日久了,官家自然对那蔡京生厌。罢他地官,自然也是寻常。何况,如今那蔡京与童贯走的也过于近了。若被官家知道,外臣结交内侍,那就更为官家所忌。何况,如今童贯督军在外,也无能在官家面前用心。此事就更为易尔。”
    李民明白了:什么叫官场?什么叫权谋?什么叫封建社会?那就是皇帝的一言堂!所谓的权谋,那也是围绕着皇帝来算计地。就算是有臣子能以让皇帝退让,那也是在皇帝容忍的范围之内。
    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董卓、曹操、王莽、甚至宋朝地开国皇帝,都可以说是异端。不过,这终究是少数。而且,他们能成功,也在于他们打破了体制,以及他们当时所处地时期,根本不是什么和平稳定地社会时期。而是乱世。
    唯有乱世,社会固有体
    不再稳定。这才有权臣欺主,或是造反成功的可能。大宋虽然算不得盛世,却也还是一个和平稳定地年代。在没有宋江,方腊等人冲击固有秩序,以及金兵入侵之前,还有这暴风雨前的平静。在这种体制下,任是蔡京再大的势力,却也还要按着规矩来。只要他没有赵的欢心了,他的地位也就不存在了,他的地位不存来,他的势力也就没有。他的势力没有了,他蔡京也就随人捏吧了。
    李民现在算是略微领略一番大宋官场的权谋之争了。
    李民突然有些同情起蔡京来了。不过,再同情,蔡京也是不可放过的。就冲他蔡京多次毫无征兆的就对他李民下毒手。那就不能放过蔡京。这不仅仅是蔡京这个人太狠辣,太不可控制了。这也是他李民在表明一种态度。有仇必报。如若不然,恐怕以后人都觉得他李民好欺负,这麻烦事就没完了。
    故此,那怕李民此时一心想着和谐社会,决心在金兵入侵前,最大限度的保持国家稳定,社会团结,就像日寇侵华时,我党争取国共合作,团结一切力量,抵制日寇一样。争取到时候能凝聚大宋的所有力量来抵制金国入侵,避免战乱掠夺而造成的文明倒退。却也不得不先给蔡京来一下。否则,不用十年,他李民可能就先没了。那还提什么改变。
    只是,李民听明白了,却也有些失望。因为徐知常虽然确实有能让蔡京罢官的能力。可却对李民阻止赵兴建山,说服赵积蓄国力,训练精兵,没多大的用处。这赵痴迷仙道不假。可徐知常在他面前顺口说说蔡京的善恶没什么。可若是插手军政,却就是越权了。到时候,倒霉的,就该是徐知常了。
    积蓄抗金的力量,却还只能由李民自己在暗中筹划。
    李民琢磨通透之后,随即向徐知常交代道:“如此。蔡京就交给你来处理了。不过,却要小心。莫要被他咬了。”
    徐知常很受感动的说道:“谢师尊关爱。弟子定当铭记于心。”随后,徐知常想了一下,又说道:“师尊。那蔡京势大。若单凭弟子一个人谋算他。恐需多花时日。却让他寻了风声。有了破招。弟子为求完全。想联合那梁师成,一同对那蔡京发难,定可让那蔡京措手不及,丢官罢职。”
    虽然历史上那个梁师成的名声也不怎么样,现实中也同样臭不可闻。可梁师成毕竟还是当朝一大势力,而且也还没对他李民下过什么毒手。李民却也由得徐知常去了。反正现在朝中的事,他李民不太清楚。遥控,还不如让他们自由发挥去呢。
    反正如今李民也看出来了。最终的仙道,就是栓着徐知常最有力的诱饵和枷锁。徐知常本事练得越大,他也就越信他李民。同时也必然跟他李民一样,发现的越多,不知道的也就越多。只是他李民却知道根本没有什么仙道,一切都是异能,都需要自我探索。而徐知常却相信有仙道,期待进入李民的师门。获取真正的仙道。
    故此,除非他李民疯傻了,亲代是骗他徐知常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