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漠苍狼:绝地勘探-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我感觉山洞有一种非常特别的魅力,特别是那种未知的神秘感觉,总让我感觉自己来到了一个不属于人间的地方。我们搞勘探经常把山洞比做大山的血管,在其中穿行,有时候你可以清晰的感觉到一股股奇特的气息,你自然而然的就会意识到,大山是活的。
  不过现在我看它的眼光就好像妇科大夫看妇科病一样,只看自己想看的地方。
  这样的洞穴,以前在山西碰到过一个,很多地方叫这种洞天坑,都说是老天爷砸出来的洞,大部分都深的要命,不过,这个洞又和普通的天坑不同,它复杂的多。
  构造溶岩复合洞是地质构造和水蚀作用同时作用形成的复杂洞穴,既有千沟万壑;怪石嶙峋的地势走向,又有极端复杂的洞穴体系,说的简单一点,水溶洞一般的走向是比较平稳的,如果坐皮筏艇一路顺地下暗河下去,不会有什么大问题,但是地质构造洞就很可能出现非常离谱的断层,可能顺流飘到一定的地方,突然就是一个100米落差的地下瀑布,那就死挺一点生还的机会都没有。这种洞穴的勘探,我们一般是避免深入的。
  不过这一次肯定是避免不了了,我转头想提醒工程兵,最好在沟锚上绑上石头,加重重量,并且带足无线电浮标。不过回头看的时候,发现陈落户已经在做这些事情了。
  我跳下水去,水一直到膝盖,透心凉,这里两边都各有溶洞,水从一边流出来,流进另一边,看着看着,我走到王四川的身后,看到他正聚精会神的看着一边的岩壁。
  我走过的去的时候,他发现了我,然后示意我看看那里,我也用手电照过去,发现他看的地方的岩壁,有被抛光过的痕迹,好像覆盖了一层蜡。
  接着他又用手电指了几个地方给我看,都是类似的痕迹。随即我就感觉到很奇怪,和他对视了一眼。朝他使了个颜色,意思是问他:“你怎么看?”
  他轻声道:“这是琉璃化现象,这个山洞里,可能发生过一次剧烈的爆炸。”
  岩石的琉璃化一般发生在火山爆发熔岩流和岩石发生反应之后,需要非常高的温度,而剧烈的爆炸和焚烧也可以导致这样的现象发生,王四川的推断是基本正确的。但是事实是爆炸还是焚烧,却有待考证,王四川第一感觉是爆炸,是因为日本人临走的时候,有可能想封闭这个洞穴,一般军队的做法就是炸了,不过当时的黄色炸药如果要达到这种效果,当量肯定相当多,那爆炸之后,可能半个山头都会被掀掉。我个人认为是长时间的焚烧,因为如果这里发生过大爆炸,那这个洞肯定不是现在这个样子。
  但如果是焚烧的话,这个洞应该被持续被灼烤超过40个小时,不知道当时他们烧的是什么东西。
  我们趟水在洞里走了两圈,暗河的深度并不平均,一脚深一脚浅的,下头有鹅卵石,用手电照水里,可以看到很多小鱼。如果是在南方,这里绝对是个避暑的好地方。可惜在北方就太冷了点。
  上头的人一个一个吊下来,其他组的人我也有熟悉的,互相递烟,讨论讨论这洞里的情况,具体的工作都由工程兵在做,我们也不用操心,东西一点一点都被搬到皮筏艇上。
  两个小时后,全员都下到了下面,八只皮筏艇也全部充气飘在了水面上。
  所有人都有点紧张,有些人神经质的不停的说话,整个洞里都很吵,这时候那个大校也吊了下来,他换了野战的衣服,这时候我才认出来,这人竟然是我军训时候的教官,不过显然他已经认不得我了。
  大校给我们做了一次动员,大体是注意安全,然后有没有信心完成任务之类的,我们都条件反射说有!接着他宣布出发,我们各自深呼吸,穿上雨衣,上了皮筏艇,就算正式要出发了。
  按照地质成像照片上的分析,垂直深度1200米的地方就是这条地下暗河的一段,暗河到了哪里之后,分流到哪里,我们就不知道了,不过垂直距离不等于实际距离,如果河道在地下蜿蜒,其长度不可而知,必然是远远长于1200米。
  我们是第二组,第一组两艘皮筏艇被推下下游的溶洞内一分钟后,我们也出发了,前面的工程兵艇打开艇灯给我们开路,我们则举着浆,两边撑着不让艇撞到洞壁上去。
  很快,四周的声音因为洞口的缩小的聚拢了过来,光线也收缩到艇的四周,这时候用手电照水里,可以发现水已经相当深了,这就是构造洞的特点,洞势的变化十分突兀而且巨大。
  洞的宽度并不宽,到了这里只有十米左右,但是相当的高,往上的裂隙看不到顶,让人感觉是开在一道峡谷里,手电照上去,可以看到植物的根系。
  这样的景色还是很壮观的,我们都一时看的呆了,陈落户还拿出照相机拍了两张。
  往前面漂了三十米不到,就出现了岔洞,我们在这里集合之后,各自分开漂进一个岔洞里,这才真正进入到了紧张的地方,搞洞穴勘探,一只五十人的勘探队和五人的勘探队感觉完全不同。
  我们丢下几个无线电浮标,这样前面出现问题的时候,信号会走样,这样我们能提前预警。
  不过水流很缓,看着带灯泡的浮标慢慢漂到前面,我们放心的跟了上去。
  洞穴勘探的危险性,在小说中往往给夸大,其实只要按照程序,谨小慎微,洞穴勘探还是比安全的,最主要的危险是岩石不稳定,在人进入后洞穴坍塌所造成的伤亡,前面的解放军全部都紧紧的握着手里的枪,这让我们感觉到很滑稽。
  不过,如果没有我们这样常年的经验,看到洞穴前面的黑暗,是人就很难不紧张,这也可以理解。
  我们很快就漂进去两百多米,水流开始急了起来,出现了转弯,和台阶样的短瀑布,这个时候,前面的艇突然就停了下来,好像给什么挂住了,接着我们的艇就一下撞了上去,艇边上的人差点摔水里去。然后我们的艇就顺着水流头尾掉了转,和他们挤在了一起。
  我们都感觉奇怪,在水面上,什么都看不到,但是两只艇在这里,竟然都挂住了,水下是不是有什么东西。
  我们用桨在水里搅了搅,果然碰到了障碍物,用力一挑,竟然从水里挑起一团铁丝网。
  “狗日的小日本,竟然还给我打暗桩。”那班长骂了一生,就让两个工程兵下水,把它给我剪了!
  两个战士随即就跳下水去,咬着手电就潜入水底,水溅上来冰凉,冻的我们都一个哆嗦。
  没成想,下去没到三秒钟,两个人全部都浮了上来,班长问他们怎么了,一个人敬礼,说:“报告班长,铁丝网上挂着个死人。”
  副班长也脱了衣服跳入了水中,三个人再度潜水了下去,水面搅动起来,王四川是个急性子,也脱了衣服露出一身黑膘想下去帮忙,给我扯住了,三个人足够了,再下去一个大块头,肯定帮倒忙。
  水下动静很大,牵动的铁丝网都扯的我们的船晃动,很快副班长就浮了上来,手里拖着一条青色的东西,接着另两个战士也浮了起来,三个人一用力一抖水花,一个麻袋一样的东西一下子从水里给抬了出来。因为位置的关系,直接就给翻到我们的艇上。
  我们一开始都以为真的是个死人,等仔细一看才发现根本不是,那就是一个的腐烂青黑色的麻袋,上面给铁丝网割破了好几道口子,里面全是铁锈的铁丝,里面的铁丝撑起麻袋,很像一个僵硬的人,麻袋非常恶心,一摸一手的锈水,一看就知道在水里泡了很多年了。
  而且这一麻袋重量极沉,一放上来,艇尾都翘了起来。陈落户胆小,当即吓的往后缩,差点就缩到艇外面去了,王四川忙去拉住他。
  那三个人气喘吁吁的爬回艇上,副班长皱起眉头看了看麻袋,就给了手下两个战士一人一个头嘣,骂到:什么眼神?死人,你家死人是这个样子?
  两个战士也不好意思,吐了吐舌头。接着又被赶下去剪铁丝网。那副班长显然感觉有点不露脸,对我们解释道:两个新兵蛋子,胆子小。
  其实我们也给吓的够呛,才缓过来,那嘣的一下东西给扔到我们艇里,太吓人了,我都有点感觉这几个兵对于给我们背东西不愿意,在整我们。
  王四川用手电照了照那麻袋,就问我:这些是不是日本人留下的东西?
  我说显然是,这种麻袋叫做缓冲包,是爆破的时候,用来当临时掩护用的,以前这麻袋里肯定还有黄沙,现在给水冲的一点也不剩下了。这一袋子可能是当年运送的时候不小心掉进水里的。看样子小日本在里头有过一次比较大的爆破。
  众人都觉得有道理,我正打算继续解释,突然王四川就给把我打段了,他扯起那个腐烂的麻袋,对我道:“不对,老吴,这真的是个死人。”
  说着他撕开已经酥软的好比腐烂的棉絮一样的麻袋,我们看到,里面缠绕的铁丝之间,束缚着一具骸骨,铁丝紧紧缠绕在骸骨上面,将他的身体卷成一个茧,那骸骨显然死前经历过一番剧烈的挣扎,所以整个麻袋才会呈现出那奇怪的样子。
  尸体已经半白骨化,显然在死之前,这个人已经瘦的没有多少东西可以腐烂,所以铁丝还是缠绕的非常紧。
  这是真真正正的事情,我一点儿也没有夸张,我确实在那个洞里,看到这样一具尸体,那种头皮发寒的感觉,我到现在还无法忘记,而没有亲眼见到的人则根本无法理解那种景象,日本人竟然能够想出把中国人活活的当作爆破的缓冲包这种丧心病狂的事情来。
  我们沉默了很久,王四川在我们种是最热血的,脸色沉的比包公还黑。
  因为这个经历,十年之后中日建交的时候,在北京他做了一件让人瞠目结舌的事情,在北京某个着名的广场,他在日本国旗下拉了泡屎,可惜拉的太慢,还有半截在屁股里的时候给武警架走了,为了这事情他给单位除名,连退休工资都减半了,这也是真事儿,不过大家别学,不值得。
  当时的气氛一下子就给这尸体搞的很严肃,那两个小兵剪断铁丝网后,都不知道我们吃错了什么药,莫名其妙,我们默默的把尸体推回水里,才继续出发。
  后面的水路就一路无话,我们为了转移注意力,都把目光投向一边的岩壁。
  随着我们地势的越来越低,洞里的地质构造也开始变化,越来越显现出光怪陆离的景象来,石灰岩水溶洞的特点开始替代构造洞的特点,开始出现石瀑布和渗水现象,我们都带上的雨蓬帽。
  但从表面证据看,现在很难说这里的溶洞体系早于地质构造洞的产生,还是相反的情况,地质构造洞的年龄一般是在亿年以上,而溶洞体系的年龄就在2亿到十万年不等,弹性太大,没有什么可比性。
  不过,一般来说普通的喀斯特地貌中的地下大型暗河溶洞,体系犹如一个网兜,一层套一层,四通八达,无章可循,绝对没有这样一条河道让人观光一样往下走的道理,有理由相信,应该是在亿年之前这里海洋崛起高山的造山运动时候,形成这个地质构造洞系,接着暗河形成,然后暗河的冲刷这里的石灰岩,溶洞特征才开始出现。
  而越往下走,因为渗水作用,表层的石灰岩质都给带到了洞系深处,下面的溶蚀会更加厉害。但是到了一定的深度,洞穴又会返回到原始的地质构造洞形态,因为地面的压力太大,喀斯特地貌形成的溶洞根本无法承受如此巨大的压力。
  这些是当时我们探讨后的结果,而我们都兴趣的是,这条暗河的尽头会是哪里?如此大的水量,尽头如果没有一个地下湖的话。很难想象这些水会全部渗透进岩石的缝隙里变成地下水?
  我们也计算了大概需要的时间,按照我们现在缓坡,不计算绕道,算绝对时间的话,我们离1。2公里深处的直线距离应该是16公里,如果不出意外,晚上休息的话,我们将在明天早上10点到达,当然,前提是我们走的这条岔洞是正确的,且河道没有任何的曲折,否则就是一个x,鬼知道我们会到达什么地方。
  我们的预测在刚开始完美的被事实证明,行进到大概离地面320米的深度时,大量的溶洞特征爆发般的出现,使得地下暗河两边的岩壁变成一副让人恐惧的复杂画卷,到处都是犹如板骨一样的石瀑布和犬牙交错的石丝,暗河的顶上出现了架空的石桥,有些地方石瀑垂下来,都压到了我们的头顶,我们不得不压低身形才能过去。百万年无人目睹的景色一点一点在我们面前暴露无遗,有一种开在一只巨兽尸骨堆种的感觉,也不是是害怕还是兴奋。
  在1962年国内有出版过一本小说,就是地心游记,有人曾经建议我看过,此时我感觉就在是小说之中了。
  不过,很快我们的理论推导就遇到了一个巨大的破绽,在我们驶过一块巨大石瀑后,前面出现了一大片巨石,整个河道因为这些石头变窄挡住了艇的去路,激流在这里绕过石头,而我们的橡皮艇则卡在石头缝里。
  而等我们爬上了一块石头查看的时候,却看到了意想不到的景象,只这些后面这些石头的缝隙里,堆满了刚才我们看到的那种黑色的麻袋,满眼都是,很多麻袋已经腐烂殆尽,里面的残骸呈现各种诡异的姿势,参绕在铁丝里面,那场面,简直犹如地狱一般。
  这些麻袋有的都累起了五六层高,但是大部分都是散落在石头的缝隙里,可以看到缝隙的水下也全是这种东西,因为挣扎,很多骸骨的手脚都露在了外面,但是他们终究没有能逃出那坚韧铁丝的束缚,全部死在了这里,而因为不是在水里,很多尸体都呈现出自然阴干的状态,表情痛苦,不忍细看。
  我们尝试搬动一些麻袋,马上那些铁丝都绞在了一起,陈落户吓的都没了谱,要给人架着走,要不临走放过尿,估计这时候已经尿出来了。一边就在哪里呻吟:饿贼,这也忒下人列。
  倒是那个裴青,一直都没怎么说话,表情很镇定。
  我此时的心情已经很差了,听陈落户神神叨叨的,有点不耐烦,就学他的口气骂他:你包社列,安静点好不好!
  他给我一吓,也有点回神,真的安静了下来。
  我们都下了锚,班长跳着爬过几块岩石查看了一下,发现再往里有很长一段都是这样的情况,这样的尸体恐怕没有一千也有五六百。这里简直就是一个万人坑。
  搞地质勘探不是没有胆小鬼,死人确实是不常预见的。一下字看到这么多,确实有点发寒。
  我们几个人一合计,感觉这些人肯定是日军当年抓来的劳工,当年运送一架重型战斗机的零件,需要大量的劳力,这样的地势下,没有比人更灵便的运输工具了。当时的情况如此机密,这些人最后被这种方式灭口了。
  不过我们都感觉到奇怪,为什么尸体会被堆砌在这里,这些被当成缓冲包的劳工,显然最后是没有使用,废弃在了这里。
  不是当事人,实在很难想到日本鬼子的诡异想法。这也让我们更加感觉到奇怪,他们到底在这个洞的尽头做什么事情?
  皮筏艇无法使用,使的我们章法大乱,班长背起来所有的装备,我们也分担了很大的一部分,因为皮筏艇放气之后,重量还是非常的重,搞完之后,发现自己的负重根本就是超出想象的。
  我们开始徒步跋涉,扶着石头一块岩石一块岩石的前进,简直是举步维艰,走了才没多久,我们就突然明白了日本人为什么要堆砌这些尸体在这里,他们竟然是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