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秦皇纪-第2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没错!就是三十万!”就在众将不信之际,只听秦异人大声肯定一句。
    “不可能!绝不可能!”众将异口同声的否认,大摇其头,一副宁愿相信日头从西边升起也不愿相信这是真的。
    “公子,你就莫要诳我们了。”李牧摇头,道:“即使没有秦军,我们一样会死战到底!只要我们有一个人活着,绝不后退一步!”
    他竟然以为秦异人是在诳他们,为的是提振他们的军心士气,要他们死战。
    “我们赵人,没有贪生怕死之辈。不象你们虎狼秦人,打自家人挺厉害,遇到胡人打来了,连个影儿都不见。”司马尚不仅不信,还损起了秦国。
    “我们赵人没有孬种!”众将异口同声的附和。
    人人昂着头颅,挺起胸膛,极是自豪。
    这不是自吹之词,赵人豪杰性格,真的没有孬种。虽然匈奴势大,他们也是不惧,也会拼死力战。
    “本公子说的是真的,大秦出兵三十万!”秦异人颇有些郁闷,我说的是事实,好不好?
    秦异人这话掷地有声,让人不敢有丝毫怀疑,然而,一众人的反应各异。
    “虎狼秦人就知道骗人,切莫信他的鬼话!”有众将仍是不信。
    “他说的不会是真的吧?”有将领有些信了。
    “公子,你没骗人?”李牧一双虎目瞪得滚圆,死盯着秦异人,没有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司马尚也是死盯着秦异人,一瞬不瞬。
    “我骗你们,有好处吗?”秦异人没有正面回答,而是反问一句。
    想想也是这理,这话还真是把李牧他们给问住了。
    “真的!”
    “太好了!”
    一转过这弯,一众人不得不信了。紧接着,他们就是一片欢呼声,个个满脸的喜悦。
    匈奴势大,赵军难以抵挡,这让他们万分担忧。虽然前来增援的并不是赵军,而是他们仇恨的秦军,不管怎么说,秦军还是华夏一脉,这仍然让他们欢喜。
    李牧虎目中泪光闪闪,一双手紧握成拳,使命的晃动。
    长平大战之际,赵国把九原的精锐抽调一空,只留下两万老弱残兵给李牧。李牧接手九原防务,千斤重担压在肩上,让他喘不过气来。这两年多时间里,是他人生中最为难熬的岁月,他要钱没钱,要粮没钱,要军械没军械,要人没人,能保得九原不失,谈何容易。
    其中的难几多,苦几多,唯有李牧自己最是清楚。
    如今,秦国出兵三十万增援,这是自长平大战爆发以来,他得到的第一次增援,尽管是来自秦国这个死敌的增援,那也是华夏一脉,难能可贵了,由不得李牧不激动。
    司马尚牙齿咬得格格响,兴奋得狠狠一晃拳头,一切尽在不言中。
    作为李牧的副手,他深知九原能撑到眼下,是何等的不易。为此,他和李牧是绞尽脑汁,费尽心血,熬下来的。如今,秦国大举出兵,他们身上的担子就可以御下来了,终于可以喘口气了,由不得他不激动。
    “这就是民族的脊梁!中华民族历经风雨,数千年屹立不倒,原委就在这里!”秦异人把一众人的激动样儿看在眼里,大是感慨。
    秦赵虽是死仇,毕竟是华夏一脉,有着相同的血脉,有着共同的祖先。不管仇有多深,怨有多大,在对付异族这一点上是一致的。
    一众人激动一阵之后,心情平复下来,看着秦异人,静等他下面的说话。
    秦国大举出兵,秦异人率军而来,他必然是有所思量,不得不弄清楚。
    “我早有耳闻,知晓你们的日子不好过,很是艰难,如今,我亲眼所见,其艰难处远超我所想象。”秦异人眼里泪花滚滚,很是动情的道:“在如此艰难的日子里,你们没有放弃!你们没有退缩!你们依然在战斗!你们为了华夏,依然在奋斗!这种精神非常宝贵,就是用光我所有的溢美之词都不能夸赞你们努力的万一!我,很感动!非常感动!”
    秦异人这不是演戏,而是真的被赵军的坚韧给感动了,这话很是动情。
    自从长平大战爆发,赵国把精锐抽调一空之后,他们就没有得到任何增援。就是在这样艰难的情势下,他们仍是在坚守,为华夏守土,无论如何赞誉都不为过。
    “公子!”秦异人是真心在赞扬,这是对他们努力的承认!
    是长平大战后,第一次正式承认他们的艰苦努力,还有比这更能暖人心的吗?
    上自李牧,下至普通将领,无不是哽咽难言。
    更有人低声饮泣。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激动时!
    “从今天起,我们,大秦,将与你们一道,守卫华夏的每一寸土地,保卫华夏的疆土!”秦异人抹抹眼泪,接着道:“能与你们这样伟大的豪杰并肩作战,同进退,共生死,是我的荣幸!”
    李牧他们的坚守真的很感人,秦异人的热血沸腾了,眼中精光暴射!
    “谢公子!”李牧他们齐声向秦异人道谢。
    “本公子再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长平大战后,你们没有得到一兵一卒,一钱一粮的补给,你们的日子过得很是艰难,从今天起,你们不用再紧巴巴的过日子,因为大秦将会给你们提供粮草、军械。”秦异人的声调略高。
    “太好了!”李牧他们大是振奋。
    钱粮军械,正是李牧他们急需之物,秦异人决定由秦国提供,还有比这更振奋人心的吗?
    “还有,从长平大战后,赵丹拖欠你们的军饷,亦由大秦补齐。”秦异人再告诉他们一个好消息。
    “不会吧?我没听错?”
    “这是真的吗?”
    一众人明明听得很是清楚,却仍是不信。
    (未完待续)
第七章 朱亥来投
    为华夏守土固然是他们的责任,可是,他们上有老,下有小,他们要养家糊口,需要军饷。赵国拖欠他们两三年的军饷,他们不得不靠举债度日,一家老小过得紧巴巴的。若是由秦国把这些军饷补齐,他们的家人就不用再过这种苦日子了,还有比这更让他们欢喜的吗?
    “公子,你没骗我们?”有将领仍是不信。
    秦赵本是死仇,秦国能发兵前来增援已经难能可贵了,谁敢奢望秦国把赵国拖欠的军饷补齐?这真的是一种奢望了。
    就是李牧都不信。
    赵国拖欠两万赵军两三年的军饷,算下来亦是一笔不小的金,秦国虽然富强,也不得不掂量掂量。
    “是真的!”秦异人明白他们为何不信,笑道:“大秦要一天下,不仅仅是要一疆域,一人心,还要接过你们肩上的抗胡大任!唯有如此,大秦才能真正的一天下!”
    这话很有信服力,太有信服力了!
    在历史上,秦始皇统一中国不仅仅是统一疆域、人心、文字、度量衡,还包括抵抗胡人的重任。
    蒙恬击破匈奴,这是接过了赵国抗击匈奴的重任;王贲追入辽东,吓退了东胡,这是接过了燕国抗击东胡的重任;屠睢率领五十万秦军南下岭下,攻入百越之地,这是接过了楚国抗击百越的重任。
    “好!采!”尽管这些赵将对秦异人这个秦国公子没多少好感,仍是不得不大声叫好喝采,谁叫秦异人的气魄大呢?
    “好气魄!好气魄!”李牧和司马尚对视一眼,微微点头,大为赞叹。
    抗击胡人,那是一个无底洞,消耗巨大。若是换一个人,断不会说出这种话,而是避之唯恐不及。而秦异人竟然声称,要接过击胡重任,还有比这更让人叹服的吗?
    “你们的粮草、军械,还有军饷,不日就会送到。”秦异人挥挥手,道:“你们都退下,我要与李将军商议军机。”
    秦异人此番前来,肯定是要与李牧商议军机。事以密成,这等军机大事,越少人知道越是好,众将施礼告退:“诺!”
    与适才不把秦异人放在眼里的样儿截然不同了。虽然还不能让他们完全归心,至少他们对秦异人,对秦国生出了好感。
    “公子,在下告退。”司马尚一抱拳,就要退走。
    “司马将军留步。”秦异人阻止他退出去,道:“还要司马将军多出出主意。”
    司马尚虽然没有李牧那么出彩,也是一员良将,若能笼络笼络,秦异人自然是不会错失这等机会的。
    “谢公子。”能参与这等机密之事,司马尚还真是意外,也没有矫情,留了下来。
    秦异人吩咐一句,李斯、韩非二人快步进来,与李牧、司马尚见礼。
    李斯和韩非原本想与秦异人一道进来,秦异人把他们留下来,要独自面对李牧他们的。这样做的好处,就是一旦成功,可以让李牧他们更加有好感。
    秦异人他们坐下来,围成一个圆形。
    “我刚到北地,对匈奴的情形虽是有些了解,还不太熟悉,还是请李将军、司马将军说说匈奴情形。”秦异人缓缓开口。
    “公子,如今赶到龙城的匈奴远远超过了我们的预期,不下百万之众,其中的控弦之士不下五十万之众……”李牧当即介绍匈奴的情形,与李崇所说差不多。
    听了李牧对匈奴情形的介绍,秦异人问道:“以李将军之见,这一仗该如何打?”
    李牧是不世出的军事奇才,听听他的见解,非常有必要。
    “公子,若是秦国出兵少的话,我们只能谨守城池,不使城池有失便是。”李牧眉头一挑,如同出鞘的利剑,大为振奋,道:“如今,秦国出兵三十万,我们不用再守城池,而应当出击。”
    以秦军强悍的战力,三十万秦军足以打败匈奴,主动出击,方能给匈奴更大的打击,李斯的眼光不错。
    “这里。岱海!”李牧指着写放山水上的岱海之地,道:“是最佳设伏之地。”
    “岱海?”秦异人眉头一挑,大是惊讶。
    历史上,有史可查的匈奴第二次大举南下,就是被李牧在岱海设伏,打得大败,在十几二十年间无法恢复元气。
    也正是因为这一战,匈奴元气大伤,短时间内无法威胁华夏的边疆,给秦始皇以有利时机,可以集中全力扫灭六国。
    可以这样说,若不是李牧在岱海设伏,重创了匈奴的话,秦始皇发动的统一战争还会有更多的变数,很可能匈奴会如眼下这般,趁着秦国大举东进之机,大举南下,攻占河套之地。
    真要这样的话,秦始皇说不定不得暂停东进,先集中兵力打败匈奴再说。
    “李将军,岱海固然是好地方,可是,匈奴一定会来吗?”李斯不善军事,有些担心。
    “我料定,匈奴一定会来!”李牧信心十足,声调略高,道:“一是因为岱海处在匈奴南下的必经之地上,匈奴要想攻占河套之地,不得不从此经过。二是匈奴宿营必要满足两个条件,水源和草场。岱海之地,不缺水源,更不缺良好的草场,匈奴一定会在这里宿营。”
    行军、宿营必须要水源,这点不需要说的。
    匈奴自小生长在马背上,可以在马背上过一生,来去如风,快捷异常,因此我们祖先就得出结论:匈奴没有后勤补给。
    这种说法或许有理,却不完全,因为是人就得吃就得喝,就需要食物与水,匈奴也不例外。那么,匈奴的后勤补给是什么?
    匈奴的后勤补给就是草场!
    匈奴的每一次大规模军事行动,其实就是一次大迁移。控弦之士攻于前,牧民骑着骏马、赶着牛羊随于后。是以,匈奴不缺吃。
    但是,有一个限制打件,那就是必须要有草场。
    若是在行军途中没有草场的话,这对于匈奴来说,将是灾难性的。
    李牧选在岱海设伏,正是击中了匈奴的要害。可以想象得到,若是三十万秦军在这里设伏的话,匈奴一个不察,落入秦军的伏击圈,那后果将是一场巨大的灾难,匈奴将死伤惨重。
    “李将军好眼光!”秦异人大是赞赏。
    “李将军的想想想……法极好,只是这里是开开开……阔地,不适于设设设……伏。”韩非结结巴巴半天,方才把担忧说出来。
    岱海之地固然是地理位置不错,却是一片开阔地,难以设伏,很容易为匈奴察觉。
    “这不必担心。”李牧信心十足,道:“岱海虽是开阔地,却一样可以设伏,你忘了公子伏击信陵君,不就是在开阔地设伏吗?岱海之地很大,足以藏三十万雄兵!”
    在开阔地设伏,就是李牧的创举,而且,还是在岱海伏击匈奴时开创的。这一战之后,人们这才恍然,原来还可以这样设伏。如今,却是因为秦异人伏击信陵君,把这一战法提前了十几二十年。
    “李将军如此有信心,看来此事可成。”李斯被李牧的信心感染,大为振奋。
    “公子,你以为呢?”李牧看着秦异人问道。
    众人的目光集中在秦异人身上。李牧提出的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构想,依众人想来,明智的秦异人一定会同意。
    然而,出乎众人意料的是,只见秦异人摇头,道:“李将军的想法虽好,却是不可用。”
    “嗯?”李牧大是惊讶,一脸的难以置信。
    岱海之地,李牧很熟,他有着百分之百的信心,若秦军在这里设伏,一定会打得匈奴大败。秦异人竟然否决了,他还真的想不到。
    “公子……”李牧急了,就要争辩。
    却见秦异人右手一摆,阻止他说下去,道:“李将军的想法非常好,然而,有一个问题就是,这只能重创匈奴,不能全歼匈奴。”
    “全歼?”李牧的眼珠子差点掉下来了。
    秦异人的话很是惊人,就是司马尚也是惊讶不已。
    “没错。我就是要全歼匈奴!要打得匈奴匹马无还!”秦异人的声调并不高,却是掷地有声,让人不敢有丝毫怀疑。
    岱海设伏的话,一定会打得匈奴大败,却是不能全歼。因为匈奴的控弦之士加上牧民,不下百万之众,三十万秦军无论如何不可能全歼,只能重创,会有不少匈奴逃走。
    至少,匈奴可以逃走一半。
    而秦国大举东进在即,这一战匈奴遭到的损失越大,越是不容易恢复元气,秦国一天下的时间就越是充裕,是以,秦异人务必要全歼匈奴。
    李牧和司马尚对视一眼,掠过一抹震惊。他们当然明白秦异人为何要全歼匈奴,秦国的胃口好大。
    “要全歼的话,这仗就不好打了。”李牧抚着额头,思索道:“除非要找到一处很好的战场,不然的话,难以全歼。”
    以秦军强悍的战力,匈奴肯定打不过。不过,匈奴若是要逃的话,秦军未必追得上,这就会留下后患。问题是,要想全歼匈奴,即使秦国出动百万大军也未必能做到。
    百万大军,那是何等庞大的数目,秦国总共还没有这么多的军队。要想如愿,唯有借处地利,要选好一处战场了。
    “是啊。我的意思是,我们还有点时间,先选一处战场。若是没有更好的办法,就在岱海设伏。”秦异人重重点头。
    “既如此,我们就多派人手,寻找战场。”李牧想了想道。
    “不仅要派人去找,我们也要亲自去查看一番。”秦异人点点头道。
    这事决定下来了,秦异人与李牧又是商议良久,这才回秦九原。
    回到秦九原时,秦异人眼睛猛的瞪大了,竟然看见朱亥了。
    (未完待续)
第八章 换将?
    一见到朱亥,秦异人的眼睛就瞪圆了,欢喜无已,脱口叫道:“朱亥!”
    朱亥是天下间少有的猛士,武艺高强,若是能为秦异人效力,那该多好!自此以后,秦异人的安全就有了保障,谁也奈何不得他。
    再者,朱亥为人忠义,只要他一朝归心,终生不会背叛。不说别的,他追随信陵君这么多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