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秦皇纪-第3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秦万岁!”魏人爆发出惊天的吼声,欢喜难言。
    信陵君是魏国的一大毒瘤,他被处置了,要魏人不欢喜都不成。
    此时此刻,魏人对秦国的好感刷刷提升,只觉秦国才是他们的亲人,比亲人还要亲。
    魏国本是周武王之弟毕公姬高的后人,后来一度没落,至于原因史料不全,无法知晓。到了晋献公时,毕氏出了一个将军叫毕万,此人是一个寻常将领,立有军功,晋献公把魏地封给他。
    经过占卜,说魏地大吉,毕万决心改姓为魏氏,这就是魏氏的由来。
    晋献公末年,晋国发生储君之争,毕万之子魏武子追随晋文公。晋文公回国继位后,重用魏武子,魏氏由此而成为晋国六大世家大族之一,势力越来越大。
    在晋国末年,智氏最为强大,横行无忌,联合韩魏二氏欲要灭掉赵氏。这一战,用的是水战,差点把赵氏的老巢淹没了。之所以最终没能灭掉赵氏,是因为智氏一句感慨之词,葬送了智氏一脉。
    眼看着赵氏的老巢即将被淹没,大功将成,智氏感慨说今日始知水亦能灭人。这话一出,韩魏二氏心惊肉跳,因为他们的老巢附近也有大水,若是引水淹他们的老巢的话,韩魏二氏难保。
    于是乎,韩魏二人决心背叛,联合快要覆灭的赵氏,里应外合,攻灭智氏。最后,三家联合起来,把晋国给瓜分了,这就有了魏国。
    战国初年,魏国出了一个很有名的国君,那就是一代贤侯魏文侯。魏文侯在位五十多年,励精图治,举贤任能,手下有一大批良将良臣,是以魏国特别强盛,硬是把魏国的土地扩大了一倍有余。
    魏文侯死后,其子魏武侯继位,这也是一个有为之君,子承父业,发扬光大,魏国更加强盛。魏武侯唯一的憾事,就是错失吴起。魏武侯很赏识吴起,想要命吴起为相。魏武侯考虑到吴起文武兼备,一旦为祸的话,对魏国的祸事不小。当然,魏武侯没想过要除掉吴起,而是决定要拉拢吴起,准备把自己的妹妹嫁给吴起,这样就是姻亲,一切问题都解决了。
    这本是好事儿,吴起也有意。若事情真要这样发展下去的话,就是皆大欢喜了。
    然而,另一个驸马很忌妒吴起的才华,怕吴起被重用,决心要破坏这事。其破坏的手法也很巧妙,并不是中伤吴起,而是请吴起前去家里饮宴。
    吴起想着一旦结成姻亲,就是亲戚了,去饮宴联络一下感情也是应该的,就同意了。在席间,公主对驸马是又打又骂,跟收拾孙子似的,这令吴起大是惊讶。这公主就说,我还是好的呢,要是我妹妹,哼哼!
    吴起不想受这罪,就婉拒了魏武侯嫁妹的好意,这令魏武侯大是不满。吴起知道他不可能再当魏国的丞相了,就逃离魏国,去了楚国。
    魏武侯错失吴起这事,看似不大,却是魏国失才的开端。
    魏武侯死后,其子魏惠王继位,接二连三的失去盘盘大才,魏国由盛转衰,最终错失了一统天下的资格。
    魏惠王第一个失去的就是大名鼎鼎的孙膑,孙膑愿仕于魏,却遭庞涓所害,差点死在魏国,靠装疯卖傻逃回齐国,最终成了魏国的心腹大患,马陵之战、桂陵之战,重创了魏国赖以征战天下的“魏武卒”,使得魏国元气大伤,由盛转衰。
    魏惠王第二个失去的大才就是奠定了秦国统一中国基础的商鞅。商鞅本是卫人,愿在魏国出仕,是魏国丞相公叔痤手下的吏员,中庶子。公叔痤死前先是向魏惠王举荐商鞅,魏惠王不用,公叔痤就要魏惠王杀掉商鞅。魏惠王同样不采纳,致使商鞅出走,去秦国变法,一举扭转秦国的颓势,秦国一跃而成为一流战国,打得魏国丢土失地。
    魏惠王第三个失去的大才就是张仪了。张仪还是魏国人,本想效力于父母之邦,魏惠王不用,张仪不得不远走他邦,最后成了魏国的心腹大患。张仪先是做了秦国丞相,后来回到魏国当魏国丞相,名义上是魏国丞相,实则是秦国安插在魏国的最大间谍,没少泄露魏国机密给秦国,令魏国吃足了苦头。
    失才,是魏国衰败,乃至灭亡的根本原因。
    纵观战国之世,魏国的人才最多,还有后来的范睢和尉缭,皆是土生土长的魏人,最后不得不远走秦国,成为魏国的大患。
    处置了信陵君之后,王翦当即点起秦军,朝东而去,很快就来到了魏齐边境。
    王翦一声令下,秦军就在魏齐边境扎下营般,灭齐之战就此拉开了序幕。(未完待续。)
第二十九章 项燕献计
    秦国大军压到齐魏边境,这消息象风一般传开,惹出一场风波。
    燕国都城,蓟城,燕国王宫。
    燕王僖一如既往的与一众大臣在痛饮,酒到爵干,好不快活。
    正饮间,一个内侍匆匆进来,冲燕王僖禀报,道:“禀君上,秦国大军压到齐魏边境……”
    “什么?秦国大军压到齐魏边境?秦国要做什么?难道秦国要灭齐国?”燕王僖猛吃一惊,眼珠子差点掉下来了。
    秦国灭魏这事儿,他是一点也不稀奇,因为信陵君谋刺秦异人,这激怒了秦异人,要是不把魏国给灭了,秦国是不会退兵的。只是,秦国大军压到齐魏边境,这事就有些突然,他不得不想到齐国的安危。
    “君上,秦国此举欲在灭齐,大燕该当出兵相救。”燕国一众大臣中也不乏清醒之人,道:“若大燕不救齐国的话,那就是唇亡齿寒呀。”
    “凭什么要救齐国?”立时有大臣反驳道:“齐国是大燕的死仇,昔年乐毅伐齐,差一点灭了齐国,如今,秦国要灭齐国,正好遂了大燕心愿。”
    “没错。齐国是大燕的死仇,大燕可以救别的战国,就是不能救齐国,死也不能救。”一片附和声响起。
    齐燕之仇那是百年仇恨,更别说,乐毅伐齐,差一点功成,这令燕人特别惋惜,要燕国出兵救齐,无异于天方夜谭,燕王僖已经镇定下来了,微微颔首道:“救齐之议作罢。齐国是大燕的死仇,万万不能救。再说了,就算大燕要救齐国,凭大燕的国力,能救得了吗?”
    燕国很弱,救齐国就要与秦国为敌,这不是燕国能够承受的,一众大臣很快就取得了一致。即使有清醒头脑的燕国大臣,也不得不承认这点。
    XXXXXX
    楚国都城,郢,项燕府中。
    项燕面前的短案上摆满了地图,项燕打量着地图,眉头紧拧着,沉吟不语。
    就在这时,只见一个少年快步而来,他是项燕的长子项超,也就是楚霸王的父亲,如今年十四,冲项燕禀报,道:“阿父,秦国大军压到齐国边境,很可能要灭齐国。”
    “灭齐?”项燕眼中精光一闪,冷冷的道:“想得美!我岂能让虎狼秦国得逞?我这就去见君上。”说着,把短案上的地图卷起,拿在手里,快步而去。
    当项燕赶到朝殿时,只见楚国大臣都赶来了,整个朝殿里人山人海。
    楚考烈王端坐在宝座上,眼中光芒闪烁,扫视群臣,缓缓开口,道:“寡人接得军报,秦国灭魏之后,仍不满足,大军压到齐魏边境,似要灭齐,大楚该当如何处置,诸卿畅所欲言。若所言不当,寡人不会治罪;若所言得当,寡人自当择善而从之。””
    果如尉缭所料,楚国在得到秦军压到齐魏边境后,就很不放心了。这也在情理中,到眼下为止,秦国灭了赵、韩、魏三大战国,秦国的实力更强了,楚国要是很放心,反倒不在情理中了。
    “君上,臣以为齐国乃大楚世仇,齐国之灭与大楚无关,大楚不必因此事而与秦国反脸。”一个年岁不小的大臣,上前一步,大声道。他就是楚国大姓昭氏的族长。
    “没错,大楚与齐国百年世仇,齐国之灭正大楚所愿也,大楚不必为齐国出头而得罪秦国。”屈氏族长上前一步,大声附和。
    “秦国每灭一国,其势便大一分,秦国灭了赵韩魏在三国,势力极盛,若为了齐国而与秦国翻脸,实为不智。”景氏族长上前一步,附和一句。
    屈、景、昭三氏位列楚国五大世家,把持了楚国朝政,他们三人一表态,无异于是三大世家的态度,基本上可以说是,这次朝议已经定局了,楚国不会干预。
    楚考烈王的眉头紧拧着,很明显,楚考烈王对三大世家的表态不太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这种事儿楚考烈王并非没有想过,只是他不太满足,因为他知道,若是让秦国灭了齐国的话,这对楚国没有好处。可是,救齐的话,又会惹恼秦国,他惧秦,可不敢与秦为敌。是以,一时间,他并无善策。
    “令尹,你以为呢?”楚考烈王的目光落在春申君身上。
    春申君既是楚国的令尹,也是楚国大世家黄氏的族长,他的话既代表了令尹,也代表了大世家黄氏,特别有份量,一众大臣的目光齐刷刷落在他身上。
    “君上,臣以为若是救齐的话,必然惹恼秦国,秦帝一怒,发兵攻楚,大楚如何能挡?”春申君也是个惧秦之人,他当然不敢惹怒秦国。
    “既然你们如此说了,寡人也是无异议。”楚考烈王本就没有什么高明主意,四大世家都表态了,不与秦国为敌,他还能说什么呢?
    “君上,且慢。”项燕上前一步。
    “哦,项燕,你有话说?”楚考烈王眉头一挑,颇有些不爽。
    对于项燕的才干,楚考烈王很是欣赏,只是,项燕的主张总是与秦国过不去,这不是若恼秦国,为楚国招祸吗?是以,楚考烈王对项燕的心情很是复杂,既欣赏他的才华,又不爽他的为人。
    “恭喜君上,贺喜君上!”项燕一抱拳,冲楚考烈王道贺。
    “燕项,喜从何来?”楚考烈王一愣,不解的问道。
    不仅楚考烈王不解,就是一众大臣,谁也不明白,无不是睁大了眼睛,死盯着项燕。
    “恭喜君上亡国!”项燕扯起嗓子,大声道。
    “什么?亡国?”
    “项燕,你好大的狗胆,你竟敢说出如此大逆不道的话。”
    项燕的话刚落音,一片喝斥声响起,一众大臣个个气愤莫铭,恨不得把项燕吞了。
    “哼!”楚考烈王脸孔扭曲,眼中厉芒闪烁,恨不得把项燕砍了,冷哼一声,如同惊雷炸响,很有威势。
    然而,项燕如同没有看见,如同没有听见似的,接着恭喜:“恭喜君上成为亡国之君!”
    这话太大逆不道了,楚考烈王差一点从宝座上摔下来,右手指着项燕,想要喝斥,却是气得连话都说不出来了。
    “你们可知,我项燕为何如此说?”就在一众大臣要指责之际,项燕抢着问了一句。
    这问题正是一众大臣心中所想,无不是盯着他,静等他给出答案。
    就是怒火万丈的楚考烈王也是好奇,出奇的没有喝斥,而是瞄着项燕,等他释疑。
    项燕并没有马上回答众人的问题,而是把手中的地图展开,道:“诸位请看,这是最初的天下态势图,虎狼秦国只是在函谷关以西。”
    这一幅地图上,七大战国都在,是赵国未被秦国灭掉之前的地图。
    一幅地图有什么好看的?一众大臣更加不解了。
    项燕把这幅地图一放,再展开一幅地图,道:“这是秦国灭赵之后的天下态势图。”
    这幅地图上只有六大战国了,赵国被秦国灭了。
    一众大臣打量一阵,想要问个明白,项燕不给他们发问的机会,把这幅地图收了,再展开一幅,道:“这是韩国被灭后的天下态势图。”
    略一展示,收了起来,再展开一幅,这是秦国灭魏之后的地图。
    收起这幅地图,再展开一幅,这幅地图上,齐国已经不存在了,被秦国灭了。眼下的齐国还没有被秦国所灭,这是项燕的设想图。
    “诸位,你们从这些天下大态势图中看出了什么?”项燕眼中精光一闪,大声问道。
    “噗!”有大臣失笑出声,冷冷的道:“不就是一幅地图吗?有什么好炫耀的?如此地图,我见得多了。”
    “就是呀,这种天下态势图,哪里没有,用得着你来教我们?”大臣的指责声不断。
    “啪啪啪!”项燕被讥嘲了,并未发怒,反而双手互击,长叹一声:“大楚朝堂上竟是如此有眼无珠之辈,连大楚国的亡国危机都没有看出来。”
    “项燕,你好大的狗胆,你骂谁是有眼无珠?”这些大臣还真的是有眼无珠,只是他们不愿承认,冲项燕大声喝斥。
    “项燕,你这话从何说起?”楚考烈王眼中精光闪烁,冲项燕问道。
    “君上且看,在最初,秦国未灭赵国之时,秦国与大楚接壤之地只有最西边一隅。”项燕指着地图,为楚考烈王解释,道:“随着秦国所灭战国越多,秦国与大楚接壤之地越来越广,若是秦国把齐国灭了的话,那么,秦国与大楚的边境就是西到极西之地,东到大海之滨,这是数千里的边境。”
    楚考烈王站起身,把地图一一打量,点点头,道:“项燕,你所说固然不错,只是,这又能如何呢?”
    “君上,你请想呀,在最初之时,秦国与大楚只有最西一隅接壤,也就是说,秦国若是要攻楚,只能在最西一隅用兵,由西往东打。随着秦国所灭战国的增多,秦楚接壤之地越多,秦国能对楚国用兵的地方就更多了。”项燕的手指在地图上不断划动。
    楚考烈王仍是没有明白过来,眉头一拧,问道:“就算秦国要攻楚,以大楚广阔的疆域,虎狼秦国又能奈何大楚?”
    “是呀。”一众大臣齐声附和。
    秦国打了楚国上百年,只能夺取一些土地城池,却是不能灭楚国,楚国一众大臣很有信心,相信秦国奈何不得楚国。
    “君上,此言差矣!”项燕狠狠摇头,道:“在最初,秦国由西往东打,大楚有五六千里的广阔土地,秦国自然是奈何不得大楚。然,若是秦国灭了齐国,秦国就可以由北往南打,大楚的地域不过三两千里,大楚还能凭借广阔的地域与虎狼秦国周旋乎?”
    “咝!”楚考烈王把地图一阵打量,脸色大变,直抽冷子。(未完待续。)
第三十章 齐国的惊恐
    楚国号称“五千里之国”,并不是吹嘘之言,而是事实。
    楚国最为强盛之时,其疆域极为辽阔,包括现在的贵州、湖北、湖南、安徽、江苏、浙江,一句话:长江以南,包括淮河流域都是楚国的。
    其最东到最西,相距五六千里。
    秦国崛起后,把贵州之地给夺了,使得楚国东西的距离缩短一些,饶是如此,仍是有五六千里之遥。
    五六千里的战略纵深,不要说在战国时代,就是在现代化战争中,也是一件令人头疼的事儿。正是因为如此,上百年来秦国压着楚国打,却只能重创楚国,不能灭掉楚国。即使以白起之善于用兵,也就是攻破楚国都城,烧掉楚国王陵罢了,不能灭楚。
    随着秦国所灭战国的增多,这种对秦国不利对楚国有利的战略态势就不断改变,若是秦国灭了齐国的话,秦国的疆域就从最西边到东海之滨。如此以来,秦国就不再象往常那样,由西往东打,完全可以由北往南打。
    由北往南打的好处就在于,把楚国的战略纵深压缩了一半,只有三两千里了。
    对于五六千里的战略纵深,秦国或许没有办法,对于三两千里的战略纵深,秦国却是有办法的。
    真要这样的话,楚国就有亡国之祸了。
    经过项燕的提醒,就算再笨的人也明白过来了,楚考烈王猛的醒悟过来,心惊肉跳,脸色大变,不住吸冷子。
    “这……”一众大臣个个瞪圆了眼睛,打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