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秦皇纪-第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孟昭应一声,飞也似的冲了出去。
    “郭开是战国后期著名的大奸臣,恶名千古流传,可有几人知道,他竟然是如此刚烈的豪杰!”秦异人望着晕倒在地的郭开,感慨万千:“这都是平原君这伪君子、沽名钓誉之徒逼的呀。后世多赞平原君之贤,却是不明事情之辈的人云亦云,若是你们知道平原君恶事做绝,你们会如何想呢?”
    XXXXXXXXXXXX邯郸城门。
    尉缭打量着邯郸城,大是惋惜:“邯郸不愧是山东重地,虎踞龙盘,可惜,长平惨败,大势已去!”
    摇摇头,尉缭进入城里。
    尉缭刚入城不久,一辆看上去很奢华,却是灰扑扑,很是破旧的轺车驶来。韩非掀起帘子,打量着邯郸城,结结巴巴的道:“邯郸居居居居……中原之中,可制制制……天下,却是主主主主……暗臣昏,错失大大大……好时机。”
    一挥手,轺车进入城门洞,进入邯郸城里。
    李斯挎着一个小小的包袱,大步而来。此时的李斯很瘦,很瘦,瘦得跟竹杆似的,身上的衣衫极为破旧,摞满了补丁,一瞧便知是没有钱的布衣之士。
    然而,整个人如同出鞘的利剑,气势逼人。尤其是他的一双眼睛,透出明亮的光芒,如同正午骄阳,让人不敢仰视。
    眼下的李斯,与当日从上蔡出发的小吏不可同日而语,如同脱胎换骨似的,英气勃勃、坚毅、果决。
    李斯很穷,不带分文离家直奔邯郸,这路途上的艰辛可想而知,饱一顿,饥一餐再所难免。不过,李斯自有他的办法,他能写会算,口齿伶俐,每当投宿的时候,就帮宿主做点儿事,要么帮着算算帐,要么帮着说些理。
    虽然李斯倍受争议,但谁也不能否认他的不世才华,他小露锋芒,就折服了这些宿主。这些宿主给他吃喝,富裕点的,就给他几个钱。
    就这样,李斯历尽艰难万险,终于赶到了邯郸。
    赶路的日子虽然艰辛,李斯却是当作一种磨砺,完成了一种蜕变,心境已经大为不同了。
    (未完待续)
第八十二章 异族读书人
    邯郸,秦异人府第,一派忙碌景象,上自秦异人本人,下至佣仆,无不是风风火火,忙得热火朝天,仿佛有着天大的事儿似的。
    随着时间的临近,已经有不少读书人、士子赶到邯郸了,他们的到来,秦异人这个主办人要为他们安排食宿,自然是忙得不可开交。
    而秦异人眼下身边没有什么人手可以调用,好多事儿都得亲力亲为。不是秦异人没想过要招收人手,而是一时之间找不到合适的。
    好在,有王绾相帮,王绾虽然创新不如李斯,却是精明干练,厚重,办起事来妥妥的,让人放心。可是,王绾也有一大摊事儿,他要协助司马梗招揽人才,要宣扬秦国的国策,能帮秦异人的时间并不多。
    “公子,再这样下去不行啊。”孟昭红着一双眼睛,提醒秦异人:“赶到的士子、读书人越来越多,我们的事儿越来越多,而我们的人手有限,忙不过来了。”
    他的眼睛之所以红,充满血丝,就是因为他太过忙碌,没能好好歇息所致。实在是事儿太多,秦异人把孟昭、马盖、范通、鲁句践和护卫、佣仆都派了出去,这才勉强维持。
    “莫急。”秦异人倒不怎么放在心上,道:“人手有的是。这些读书人、士子里面肯定有善于周旋、调度的人才,我们多留意下,从中抽调出来,给他们工钱,他们一准会帮忙。”
    这是解决眼下困难的好办法,孟昭重重点头,道:“好主意。我这就去办。”转身而去。
    孟昭刚走,马盖红着眼睛进来,向秦异人禀报,道:“公子,又有不少读书人、士子赶到了。这是名册。”把一张羊皮纸递给秦异人。
    秦异人接过,展开浏览起来,嘴巴猛的张大,眼睛瞪圆了,一脸的惊讶。
    “公子,怎生了?”马盖看在眼里,大为不解。
    不就一个名册,有什么好惊讶的?
    名册上有好几个大名鼎鼎的人物:尉缭、韩非、李斯、蔡泽、姚贾、顿弱、庞煖……哪一个不是大名垂于后世?
    其中,尉缭、韩非、李斯三人更是如雷贯耳,两千多年过去了,仍为无数人景仰。
    尉缭,秦始皇发动的统一战争的“军师”,一手策划了这场对中国历史影响极为深远的战争,统一了中国。
    韩非,法家集大成者,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奇才,他的思想影响深远,两千年过去了,仍为无数人推崇。
    李斯,秦朝著名的丞相,《谏逐客书》一举成名,为无数后人赞颂;强烈要求废除分封,推行郡县制,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很好的维护统一。若是没有李斯驳倒那些守旧、不知变通、固守分封的人,就不会有郡县制,很难有统一的中国,秦始皇的统一战争就变得毫无意义,中国历史又会陷入春秋战国的大乱之世。
    他们的名字赫然在列,秦异人能不惊讶吗?
    “太好了!”秦异人大叫一声,脸上全是欣喜之色。
    秦异人举办抡材大典,是一石二鸟,一箭双雕,一是他要成名,需要一个舞名,这抡材大典必不可少。二是他要趁机招揽一批人才,为将来统一天下做好准备。没有人才,王霸雄图皆是空谈,唯有聚集到一批雄杰之士,方能成功。
    尉缭、韩非、李斯这些未来之星,秦异人也曾想过,也曾盼望他们前来,不一定眼下能招揽,至少结下善缘,为以后招揽打下基础。不过,他们能不能前来,秦异人也没有把握,全部到来,还是来上一两个,还是一个也不来?
    让秦异人想不到的是,他们竟然全来了,还有比这更让秦异人欢喜的事儿吗?
    “马盖,你立时给尉缭、韩非、李斯、蔡泽、庞煖、姚贾、顿弱他们下帖,就说我今晚上请他们饮宴。”秦异人双眼放光,不住搓手,很是兴奋。
    “公子,这不好吧?”马盖哪里知道这些人都是未来之星,会在未来的统一大战中绽放出无比辉煌的光芒。
    “有何不好?”秦异人摇头,道:“孟昭提醒我,人手不够,无人主持办事,就着落在他们身上了。”
    尉缭、韩非、李斯、蔡泽、庞煖、姚贾、顿弱都是未来之星,盘盘大才,请动他们帮忙打理事务,是再好不过了。有了他们相助,这抡材大典要想不成功都不成。
    “既然如此,那我就去办。”马盖一拍脑门,仿佛记起来了什么,道:“公子,这几人都是异族读书人,他们也来参与抡材大典了。”
    “异族读书人?”秦异人颇为惊讶。
    春秋战国时期,其实就是华夷共处的时代。尤其是在春秋时期,异族大举入侵中原,差点把中原占领了,好在五霸力征,把异族打出去了。
    “中山国”就是异族入侵中原后建立的一个小王国,存在数百年,才被灭掉。
    到了战国时期,胡风不仅没有减弱,反倒是更盛了。赵国的胡风因为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国策,最为有名。在邯郸见到异族,见到异族大官,一点也不稀奇。
    不过,异族读书人前来参与抡材大典,秦异人还真是没有想过,不得不惊讶。
    “公子,这是好事呀。”马盖提醒一句,道:“抡材大典连连异族都知晓了,抡材大典一定能成功。”
    连异族都知道抡材大典,都赶来参与抡材大典,说明抡材大典的影响很大,这是天大的好事,秦异人微微点头,赞成这话。
    “公子,这个乌孙落是匈奴小部落乌孙部的王子,心慕华夏文明,读华夏之书,从大漠中赶来参与抡材大典。”马盖指着名册上的“乌孙落”三字解释。
    回想当日挫折匈奴首领的嚣张气焰,连匈奴首领都能见到,一个小部落的王子出现在邯郸,一点也不稀奇。
    “还有这山戎复,是东胡山戎部的王子。”马盖指着“山戎复”三字解释。
    北方游牧民族,一直是困扰中国数千年的边患,先后有匈奴、鲜卑、突厥、契丹、女真、蒙古这些游牧民族为害,有些是在边境滋扰,有些更是攻入中原,建立王朝。
    春秋战国时期,北方边患不仅仅有匈奴,还有东北的东胡,西北的羌、楼兰、林胡、浑邪、休屠……这些游牧民族。
    东胡世居东北之地,山戎部是当时很名的东胡部落,经常滋扰燕国,让燕国苦不堪言。燕将秦开,还有秦国上将军司马错晚年都曾在辽东击胡,打的就是东胡部落。
    “还有这个,博格牙是越族博格部的王子。”马盖指着名册上的“博格牙”三字为秦异人解释。
    中国为何叫“中国”?简单的说,中国就是“居于世界中心的国度”。
    我们祖先认为的世界当然不是我们现在认知的地球、全世界,而是指以中原为中心的世界,其大小还没有现在的中国大。
    中原主要是指现在的河南、河北一带,居于当时的中心之地。在中原四周,都是“蛮夷”所居,就是东夷、西戎、南蛮、北狄,这是当时的边患,中原无时无刻不在被侵扰。
    东夷是被谁解决的呢?是被遗臭万年的纣王征服的。
    纣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率兵打到东海之滨的帝王,他把主要精力用在经营东夷之地,他的大军也在这一带活动。这让周武王钻了空子,突然起兵伐纣,纣王的军队调不回来,不得把奴隶武装起来迎战,而这些奴隶战场倒戈了,这就是“牧野之战”的由来。
    这些奴隶为什么会战场倒戈?因为史料的不全,难以说得清,很可能并不是如周天子自我粉饰的那样,是受不了纣王的**。很有可能,这些奴隶就是东夷之民。因为当时是奴隶社会,纣王征服了东夷之地,肯定会抓大量的奴隶,这些东夷奴隶肯定会对纣王怀恨在心,周武王开出好条件,他们倒戈就是必然的了。
    西戎又是谁解决的呢?是秦穆公解决的。
    秦部族本是陇西河谷的一个游牧民族,应周平王之请而出兵关中,大破西戎之兵,收复镐京。周平王眼见镐京残破,而洛阳宫室完好,就放弃了镐京,迁都洛阳,东周(春秋战国)由此开始。
    秦部族进入关中后,一直在与西戎作战,取得的战果不俗,然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直到秦穆公,任命戎人由余为军师,灭西戎二十余国,秦国由此坐大,成为当时的大国,秦穆公也因此而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北狄,一直为患,中原不能讨。
    南蛮,主要是荆楚之地,最后发展成楚国。楚国占地很大,敢与周天子叫板,周天子怒了,南征南蛮,楚国最后以供祭祀用的茅草而收场。几经演变,楚国为中原承认,成为七大战国之一。
    楚国并不是最南之地,在楚国之南还有一个部族,这就是“越族”。在战国时代,越族所在之地就是五岭以南的地方,主要是现在的福建、广东、广西、越南之地。
    越族向楚国称臣,当然,这是理论上的,只是名义上是楚国的属国,楚国无法有效控制越族,只是象征性的收取一些贡品。
    当时的越族心慕中原文明,不时就有越人出现在中原,一个越族王子前来参与抡材大,这也不稀奇。
    “还有浑邪、休屠、楼兰、胡林的读书人,他们都来了。公子,抡材大典已经广为人知了呀。”马盖几乎是唱出来的。
    异族读书人的参与,是抡材大典广为人知的最好明证,能不欢喜吗?
    “是呀。”秦异人点点头,道:“你有没有查过他们的身份?”
    “公子放心,我查过了,没问题。”马盖是精明人,自然会把事儿做到头里。
    “那就好。”秦异人也就放心了。
    (未完待续)
第八十三章 群英聚(上)
    胡风酒肆,张灯结彩,照耀如同白昼。
    秦异人、司马梗、王绾三人正在迎接士子、读书人。
    秦异人今晚宴请尉缭、韩非、李斯、蔡泽、庞煖、姚贾、顿弱、乌孙落、山戎复、博格牙,以及一些有名望的士子读书人。
    之所以把乌孙落、山戎复、博格牙这些异族读书人请来,主要是秦异人想见识见识。在当时,中原文明向蛮夷之地传播,需要这些读书人,能拉拢就拉拢,不能拉拢就打压,这就是秦异人的目的。
    司马梗之所以跟着前来,因为这是宣扬秦国国策的一个良机,也是招揽人才的一个良机。秦异人邀请来的读书人、士子,都是经过筛选的,他们中有不少人有着不错的才干,若能招揽的话,对秦国有着莫大的好处,司马梗当然不会错过。
    上百士子大步而来,脸上泛着喜色,大是欢喜,他们能被秦异人邀请,这对他们来说,是莫大的荣耀。
    马盖为秦异人引介,道:“这是魏国国尉之子尉缭。”
    秦异人把尉缭一打量,只见尉缭非同凡响,身材高大,英气勃勃。
    在秦异人打量尉缭之际,尉缭也在打量秦异人,眼中光芒闪烁,大是赞叹,上前一步,冲秦异人见礼,道:“尉缭见过公子。”
    “异人见过先生。”秦异人回礼。
    “贤侄,令尊可好?”司马梗是秦国国尉,与尉缭之父的交情不错。
    知交好友往往是生死大敌,这是战国时代的特殊风景线。
    “尉缭见过国尉大人。托您的福,家父安好。”尉缭冲司马梗见礼。
    “那就好,那就好。”司马梗点头笑道。
    行完礼,尉缭在使女的引领下,进入里面。
    “这是韩国公子韩非。”马盖指着一个童子,为秦异人引介。
    “韩非?”韩非大名传于后世,谁个不知,哪个不晓?秦异人一直好奇,睁大眼睛一瞧,大觉好笑,好不容易才忍住。
    韩非还是那般另类,天气已经转暖了,他依然还是一袭狐裘,仿佛不知道热似的。狐裘就狐裘吧,可你用得着整得那么皱皱巴巴的么?
    “真另类!要是在现代社会的话,说不定能引领时尚潮流。”秦异人在心里嘀咕。
    以韩非另类的穿衣法,若是生在现代社会,以他的名声,说不定真能引领时尚潮流,只可惜,他生在战国时代。虽然礼崩乐坏,也还没有现代社会这般开放的程度。
    “韩韩韩……非,见见见……过公子!”韩非的话绝对说不利索,结结巴巴半天,吃力万分,方才把一句见面的话说完。
    “听你说话真累。”秦异人很是惊讶,在心里嘀咕:“比打仗还累。”
    这才一句话,韩非结巴了半天才说完,若是长篇大论,你会不会累死?
    即使你不累,听的人都会累死。
    “要是存心气韩非,就和他理论。他有很多话要说,却是说不出来,就象便秘一样,让他万分不通畅,肯定难受。”秦异人在心里转歪念头。
    “噗哧!”有不少读书人、士子听韩非说话,大觉好笑,忍不住笑出声来。
    韩非听在耳里,波澜不惊,脸上没有一点儿变化,仿佛这些嘲笑声不存在似的。
    以他的性格,压根儿就不会把这些嘲笑放在心里,他如此另类,嘲笑他的话他听得太多了,没心情去计较。
    “异人见过公子。”秦异人还礼。
    司马梗与韩非见过礼,一招手,一个绿衣使女飘来,领着韩非进去。
    又引介了几个,马盖冲一个瘦高个的年轻人一指,在秦异人耳边轻声,道:“公子,此人是楚人,是个了不得的人才,切莫错过了。他叫李斯。”
    “李斯?”李斯大名垂于后世,当然是了不得的人才,秦异人又有些好奇,问道:“你怎生知道他是了不得的人才?”
    “公子,他初到邯郸时,整个人瘦得跟竹杆似的,却是英气逼人,如同出鞘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