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鬼喘气-第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谓的不死部队,就是通过研究一种病毒,激发人体潜能,使得被病毒感染的人会十分亢奋,体力增加,打仗时遇到血会更加兴奋,打上两三枪,对方都能不死,还能坚持砍人,直到被射成马蜂窝才倒下。日本人当时的打算,是想将这种病毒,运用于自己的军队中,以此来对抗抗日军,不过很庆幸,这种病毒没有研制成功,但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失败的实验。

    我听说过其中一种失败的病毒,会产生动物化,也就是被病毒感染的人,会拥有动物的习性,这些病毒会影响人的神经,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会无意识的模仿各种动物,甚至到最后,会完全把自己当成某一种生物。

    我想象着豆腐最后完全失去神智,把自己当成一条蛇,在地上爬行的样子,就觉得后背发凉。

    这种病毒感染后,被感染者自己是毫无所觉的。豆腐当初只是摘了一下面具过度给阿英,难道就这么一会儿功夫,他就被感染了?那么我和鲤鱼呢?我们一直没有戴过防毒面具。还有阿英,阿英前期也没有戴过防毒面具。我们三人是不是也曾经像豆腐一样,做出过什么自己都不知道的事情?

    又或者咬死那三个日本人的,不一定是豆腐,或者是我们四个人中的其中一个?

    最可怕的是,这种动物化病毒,是不死部队研究过程中的失败品,也就是说,根本没有研制出对抗病毒的办法。一边想着,我额头就冒出了一层细汗,片刻后,豆腐见我一句话一不说,急道“老陈,拿个主意啊。”他被这个事实吓的不轻,完全失了方寸。

    我说“以为我是百度吗?什么都能搜一下就解决?”

    豆腐闻言,蹲下身,伸出了舌头,我一时不解,问“你这是干什么?难道动物化里还有狗属性?”

    豆腐哭丧着脸,有气无力的说“什么狗,我这是在吐信子,我想先适应一下当蛇的生活。”

    我一时间哭笑不得,让他这么一折腾,我心里那份惊恐反倒被压了下去,于是将他拽起来,说“原先我还担心,他们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会对你不利,不过法不责众,除了你,包括我、鲤鱼和阿英,都可能受到过感染。这件事儿必须要找到解决的办法,林教授当初看完了神木一郎的整本笔记,或许会知道些什么,我们得跟林教授坦白。”

    “其它人呢?”

    “先瞒着,林教授可以信任,但机器人四个的脾气摸不透,不好说,他们毕竟是官盗,行事不会太过手软。”

    和豆腐商议完毕,我们便回了营地,其余人还在睡,我决心等天亮了,众人干活之际,找个机会单独跟林教授谈一谈。

    这一番惊吓,豆腐哪里还睡的着,如同热锅上的蚂蚁,精神奕奕,来来回回的走,最后干脆吃了些东西,抡起探铲,自己先开始干活了,将周围的浮土都清理了出来。待到林教授等人醒来,立刻对他的勤奋大加赞赏,而我明白,豆腐不过是在发泄他旺盛的精力罢了。


第五十三章 助火室



    地洞已经被我们迂回到了助火室的旁边,可以清晰的看到,助火室的顶部,是由一块块长条形的巨石拼接而成。由于地方太小,也进不了太多人,这个撬石块的活便交给了机器人四个,我们其余人守在外面,顾文敏几人在准备午饭。

    找准了机会,我和豆腐便将林教授拉到一旁,将个中情况一说,林教授神色就变了,说“那本笔记我从头看到尾,里面没有记载什么治疗病毒的办法,怎么会发生这种事,不妙啊。”他急的在原地走来走去,晃的人头晕,我说“林伯伯,您别走来走去了,咱们找您来,是想让您想个主意,可不是让您跟着一起急的。”

    林教授瞪了我一眼,说能不急吗?队伍里十二个人,有四个人可能感染了七三一部队残留的病毒,这事情还不够严重吗?

    想了半晌,林教授也只能摇头,叹气说“现在是在岛上,我真的什么办法也没有。不过今非昔比,现在的医学研究,已经不是六十多年前了,或许能有解决的办法。看来咱们的行动必须要加快,尽量早返回内陆,找医院好好查一查。”

    豆腐和我对视一眼,说“但愿我那时候还是个人,没变成一条蛇。老陈,我要变成了蛇,你会不会把我一个人扔岛上。”

    我淡淡道“为了岛上母蛇的幸福考虑,我一定会把你带走的。”豆腐一开始没听出来,后来回过味儿来,立刻一蹦三尺高,打算找我算账时,我已经将全副心思,放在了脚下的火室中。事到如今,林教授所说的方法,也就是我们唯一的出路了,看来必须的抓紧时间,不能再瞎耽误了。

    须臾,听到洞口下方传来机器人一号的声音“通了,妈的,真臭。”片刻后,四人顺着马蹄印爬了上来。说下面已经撬开了一块石头,露出了一个可容我们进入的长方形入口。不过从那下面,散发着一种浓烈的焦油味儿,闻一下就头晕脑胀,我们虽然有防毒面具,但防毒面具的过滤效果也有限,还是得等它通一下风。

    这二人上来不久,那阵被他们形容的焦油味儿便顺着洞口弥漫出来,外界空间比较大,因此到没有头晕脑胀的感觉,但味道着实难闻。顾文敏说“这下面如果真的有千年不熄之火,那么肯定有通风的气孔,否则助火室没有空气,火怎么燃烧的起来?”

    我闻着那种沉闷的焦油气味儿,说“原先应该是有气孔的,但那些气孔,很可能在这两千多年间,因为什么原因被堵住或者毁坏了,所以这助火室中燃烧的气体一直郁结其中,现在撬开石块,才会有这么大的味道。”

    段菲闻言,眼珠子一转,笑嘻嘻的问道“陈大哥你昨天还说要以火力助山势,现在没有火,徐福的后山岂不是塌了?那会不会有什么影响?”

    我摇了摇头,这种事我也没遇到过,也不想胡乱下推断,当即众人便收拾了一下装备,吃吃喝喝,等到下方那股浓烈的焦油之气散的差不多了,这才准备下助火室。由于这岛上还有外人,为防止有什么变故,我们留下了鲤鱼、阿英两人放风,其余人则整装挨个儿下洞,到了那个被撬开的长方形入口里。

    我们这次的装备确实充分,众人都带着防毒面具,手上带着手套,浑身上下没有一处裸露在外的皮肤,机器人四个身上穿着的是防弹衣,即便墓室里有什么机关暗弩,也伤他们不得。防弹衣这种东西,普通挖蘑菇的也弄不到,不过我爷爷以前跟我讲过,过去老一辈的盗墓贼们,有很多挖蘑菇所使用的特殊工具,这些工具随着岁月的流逝,很多都已经失传了,就剩下了一些零零星星的线索。

    比如防弹衣,这东西过去也有,但不是穿在身上的,更确切的说是叫‘收命伞’。

    什么叫收命伞?就是一把大伞,撑开之后,周围不论有什么机关暗弩,都会被这伞给收进去,神乎其神。据说是因为伞中心安装了大的磁铁,撑开后可以将带铁头的暗弩给吸过去,当然,这也只是后人揣测,那东西究竟是怎么制作的,也不得而知了。

    我打开手电筒,顺着长方形的洞口往下照,却见下方黑黝黝一片,深不见底,视线可以看见的地方,是一层一层向下的巨大石阶,就像一个倒扣着的埃及金字塔,距离并不高,也就两米左右,众人挨个儿跳下去,终于进入了这个两千多年前的石制建筑内部。

    豆腐将手电筒往下照,说“不知道有多深,没有看见火。”

    我道“火应该就在最底下,不过现在大概已经熄灭了,这地方原本是用来造势,形成三山拱卫的格局,所以最下方,必然会有一条通道,延伸向三座山峰,其中一条通道,会直通徐福的地宫,咱们要找的不是火,而是那条地道。”

    为了节约时间,我也不多言,一边说一边往下。这里的石台足有半米高,人下石阶时得屈着身体。这座沉寂了两千多年的地下建筑,有着秦朝特有的简洁和大气,粗糙的石阶看不见任何纹饰,但层层叠叠,向下蔓延,给人一种无穷无尽之感,身处其中,我们就像几只小蚂蚁一样。

    一边往下,我一边估算着深度,大约足足二十米左右,我们才下到了底部。这倒扣的金字塔,底部呈正方形,没有别的多余事物,正中央的位置,有一口巨大的鼎,足足有三米高,通体漆黑,三足双耳,刻着团云螭龙。那龙和现在的五爪金龙不一样,无角无须,无爪无鳞,是比较早期的龙形。

    大鼎上方的鼎盖是什么样子我们看不清楚,不过这鼎显然就是用来升火的,顶盖必定是镂空的,这样内中火才能烧起来。

    林教授只看了一眼,便说“确实是秦时的风格,只不过有一点儿不太对劲”吴思冬毕竟是专业的,除了争风吃醋,也有两把刷子,说道“要造这么大一口鼎不是容易的事,要知道,这里是日本地界,在两千多年前,还是未开化的地方。”

    顾文敏推测说“如果徐福真的带人在日本定居下来,那么肯定会开矿,铸造这么一口大鼎也不是没有可能。”

    林教授点了点头,说“顾警官说的也有道理。”他一边说,一边交代吴思冬和段菲拿出相机对鼎的局部进行拍照,这就是考古队的风格,即便不能把东西带出去,也得留着照片或拓本研究研究。趁着这几人在拍照片时,我们其余人分散开来,寻找那条通往三山陵墓的‘火道’。

    这条火道并没有遮遮掩掩,就矗立在南边儿,一扇石门,石门紧闭,一推之下纹丝不动,显然后面有自来石。不过这石门和我们在别处所见有不同,石门并非真正密封的,两边儿都打了很多孔洞,透过孔洞,还能瞧见石门后面的情形,那后面是一条笔直向前的通道。

    豆腐觉得奇怪,将手指插进石门大大小小的洞里摸索,说道“开这么多洞干什么?”忽然,他盯着其中一个洞口,眼睛一眨不眨,似乎有什么发现。

    我不由将目光移到那上面,却见那个洞口,直径大约有三指宽,除了大小和周围的不一样以外,到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于是我问豆腐究竟发现了什么。他看了看洞口,又看了看自己的裤裆,露出一幅‘破案了’的表情,说“原来如此。”

    我一时还没有反应过来,愣了一会儿才明白这小子在想什么,差点儿被气死,一脚将他从门边儿踹开,说“让你平时多看点儿正经东西你不听,整日里就抱着日本的碟片儿,现在满脑子都是龌龊思想。这些洞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意义深远,包罗万象,你瞎琢磨什么。”

    豆腐捂着屁股一脸委屈,道“几个洞,还意义深远,包罗万象,你就扯吧,你不就是想踹我吗,还要找这么冠冕堂皇的借口。姓陈的我告诉你,兔子急了也会咬人的,亲兄弟也会反目的,你今天要说不出个一二三来,我肯定要报这一脚之仇。”

    我说“好,既然你要听,那我就给你讲。你看这门上的洞,它们的排列顺序是什么?”

    豆腐一脸疑狐,但也转头仔细观察,片刻后眼睛一亮,说“上下左右,加起来都等于十,数字越小,洞口越大,中间是五个,最上面是一和九咦,我好像在哪儿见过。”豆腐埋头思索片刻,猛然一拍脑门儿,说“我想起来了,是你爷爷的工作笔记本上有,叫什么来着?河图还是洛书?”

    我平日里抱着爷爷的笔记本研究时,豆腐偶尔会跟着看,但他没耐心,一般看个几眼就会不见人影。


第五十四章 离火木



    这门上大大小小的洞,我只看了一会儿,便回忆起来是洛书的排列。

    洛书古称龟书,相传大禹治水时期,有神龟从水中而出,龟背上便刻有洛书。其书涵盖天地易理,阴阳五行,大禹见之顿悟,这才想出了治水的办法。据说这神龟背上的书,便是伏羲氏研究先天八卦时刻上去的,涵盖天地变化之精妙,通彻万物合一之玄机,历来诸子百家都下过功夫研究,有天书的称号。

    而这门上,赫然便是洛书。

    其实门上打孔,我想大概是为了传递火气,但将这些孔刻意排成洛书的模样,是什么原因,就不得而知了,或许只是徐福本人的爱好?正琢磨着,却听吴思冬忽然开口说“真奇怪,这鼎居然还是热的,好像里面的火刚熄灭不久。”

    我心说这里已经不知封闭了多少年,原先的气孔早已经被堵死,所谓的千年不熄之火,已经过去两千年,早就灭了,炉鼎怎么还会是温热的?林教授顺手去摸了一下,忽然神色一变,说“不好,大家快躲开!”别看林教授上了年纪,常年行走在外,身手却是了得。炉鼎边就他和吴思冬,也不知究竟起了什么变故,林教授说完,便猛地将吴思冬扑倒在地。

    却在这时,整个黑黝黝的助火室中,猛然腾起一阵耀眼的火光。那火光来的太快,众人本就身处黑暗,周围只有手电筒的幽光,猛然被这么强烈的火光照耀,我霎时感觉眼睛一热,眼前一花,视线里竟是橘红色,惊的我不得不赶紧捂住眼睛蹲下。

    于此同时,伴随而来的还有一股猛然席卷过来的热浪,我霎时觉得仿佛身处火炉边一样,汗毛都快烤卷了。将眼睛捂了足足十来秒,我才勉强适应光线,这才发现,那团耀眼的光芒,赫然便是从中间那尊炉鼎中腾出的火焰。

    那火舌足足十多米高,炙烤的周围的空气都跟着跳动,让人觉得呼吸极为困难。

    正常人都知道,普通燃油,是不可能升起这么高的火焰的,最奇怪的是,火焰明明早就已经熄灭,又怎么会自己燃烧起来?

    此刻,林教授已经带着吴思冬躲到我旁边,众人紧挨着助火室的墙壁而站,勉强离炉鼎远些。转瞬,大伙儿脸上就都被烤的红彤彤的,出了一层油汗,我问林教授是怎么回事儿,火怎么会自己燃起来,却听林教授说“你们有没有听过离火木?”

    顾文敏反应很快,说“啊,是传说中生长在海外仙山,遇气自燃,千年不熄的神木吗?”林教授眼神露出赞赏,说“就是那个。想不到,想不到居然真的有这种树。一开始我以为这是一尊黑铁鼎,里面是靠鲛油燃烧,但后来我觉得奇怪,如果这真是铁制的,为什么上千年了,还没有被火给化开?若不是思冬发现炉鼎自身发热,让我想起了离火木,恐怕我们俩刚才在一瞬间就得给烤焦了。”

    我没听说过这么个东西,顾文敏便给我们讲起了其中的门道。中国古代有很多记载奇怪异物的纪本,诸如《山海》《搜神》《齐谐》等等,在这样的纪本中,记载着很多神奇物种,其中便有一种树木叫离火木。这种树幼年时没有什么特别,但生长千年后,便会遇气自燃,而且燃烧的速度十分缓慢,一颗完整的离火木,相传要燃烧千万年才能燃尽。

    刚才这炉鼎分明是冷的,谁知就在众人寻找火道,拍照拓印的这会儿功夫,居然自己开始发热,林教授结合之前的疑惑,立刻就想到了离火木,当即将吴思冬给推开了。这可算是不幸中的大幸,想那离火木的火焰,瞬间喷射出来时,火舌四溢,若没有那一推,只怕两人即便不死也得毁容了。

    这地方的气孔,或许是在自然环境中早被堵死了,因此炉鼎的火早已熄灭,但随着我们撬开石块,空气重新进入,积聚到了一定的空气,这用离火木所制作的炉鼎,就自己燃烧起来了。此刻,我们眼前正中央的空地,便是一个硕大的火球,众人距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