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中国百年商业巨子-第1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中国航天城,希望集团放了一颗‘光彩’卫星。”
    一九九五年一月,希望集团投资一千五百万元,又建一家“光彩事业”扶贫单位——贵阳希望饲料有限公司,建立了一座包括一千二百万平方米厂房、二千六百平方米库房等配套设施的工厂,也只花了三个半月时间。年产饲料可达十万吨。他们又派出三十名科技人员,深入到毕节、修文、织金、绥阳、开阳、息峰、龙里等边区贫困山区,传授技术,使二千户农户走上科学养猪致富之路。一位苗族老人育猪二十六头,收入近二千元。老人激动地说:
    “我几十年才看到致富的希望,感谢共产党,感谢‘希望’。”
    全国政协八届会议期间,这位全国政协委员又同河南信阳县签订了创办信阳希望饲料公司的协议。他兴致勃勃地说:
    “信阳地处大别山区,是我国的老革命根据地。那里涌现出许世友等八十一名将军,三万多名革命烈士为国捐躯。由于历史和自然的原因,这个地区至今大多在贫困线以下。信阳县是国家划定的贫困县。我们要为革命老区献出一份爱,做出一份贡献。”
    他们制订了一个“光彩事业大别山希望饲料工程”的计划。第一步投资一千七百多万元,建立年产十万吨的饲料厂,选择烈士后代,对他们做科学种植、养殖技术和现代企业管理知识的培训。派出技术人员,帮助大别山区发展养殖业。
    据刘永好介绍,除“希望集团”之外,全国有近三千名非公有经济人士投入到“光彩事业”中来,首期建立三百多个项目,产值可达到三点六亿元。他们本着“爱国、敬业、守法”的宗旨,到老少边穷地区开发资源,兴办企业,培训人才,缩小贫富差距,共同富裕。这是“光彩事业”的目标。从一年来的实践看,可以肯定地认为:
    ‘光采’在希望,‘希望’放光彩。”
    把百分之九十九点九的钱投入再生产
    刘永好兄弟是成功了。有的朋友问:
    “你们现在名利双收,还要继续向前问吗?”
    刘永好不假思索地说:
    “比方说吧,在中国精英围棋赛上,当聂卫平同小林光一弃进中盘以后,有个外国老板对他们说:‘别下了吧,我出一万美金,请你们去夏威夷度假。’你看他们肯不肯干?”
    刘永行说:
    “我到美国考察过。他们年产饲料一点一亿吨,出栏生猪六千万头;我们四川恰好也有六千万头出栏猪,可是二千三百多家饲料厂,一年才产三百万吨饲料。三百万吨比一亿千万吨,搞饲料生产的人,看到这两个数字该是什么心情?”
    面对生机勃发的“希望”事业,面对民族饲料工业遇到的严峻挑战,刘永好兄弟有如离弓之矢,出膛之弹,是进是退,是走是停,恐怕是由不得他们自己了!
    就中国的饲料工业因而言,最大的挑战者,当数泰国正大集团。刘永好充分意识到,“正大”在中国饲料工业的婴幼时期功不可没。但是,无论是基于发展民族工业,还是无可遏止的欲望,都要与“正大”一决雌雄!
    这不同“同行是冤家”这种狭隘的世俗观念,而是互相砥砺、共同进步的自由竞争。
    早在一九八九年,刚上市的“希望饲料”质量与“正大”相当,每吨价格却低六十多元。这一着征服了许多养猪户。“正大”一看急了:
    “每吨降价二十元!”
    刘家也来个:
    “降价二十元。”
    “正大”横了心:
    “再降一百元。”
    “希望”呢?干脆一不作二不休:
    “降价一百二十元!”
    这是过去的事了。刘永好回忆起来,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这一年,中国的农民得了实惠,我们的对手也降了成本,冤家成了亲家。
    可是,从一九九二年建上海希望公司起,双方早已偃旗息鼓的战事又拉开了幕。尤其是上海“希望”的产销量,去年每月递增三分之一,产品辐射皖、苏、浙几省。接着,浦东“希望”开工。这对正大集团投资八千万元建成的大江饲料公司,自然会构成一种潜在的威胁,他们也就难以平静了。
    有消息说,“正大”正在部署力量,准备在上海嘉定同“希望”较量。
    据有关记者报道,有的朋友替“希望”担心,便将此消息讲与刘永好,并问道:
    “你该如何?”
    刘永好坦然一笑说:
    “我们‘上海公司’门口,不是早写上‘争创第一’四个大字了吗?‘希望’同‘正大’的较量,国际上叫‘结伴竞争’。伙伴相争,也许会再次把我推上‘第一’吧。”
    是的,“争第一”是刘永好兄弟的目标,也是他们神经的兴奋源,力量的引爆点。他们始终相信:有了“第一”,才能显示人的力量,实现人的价值,表明自己已被社会承认为有用之材。
    为争第一,刘永好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希望”事业了。他爱人曾透露说:
    “办公时间不用说了,他每天晚上回家就是‘三步曲’,读报、看电视新闻联播、打电话。家里的电话机天天都‘满负荷’,打了上海,打南昌,挂通中国挂外国。一个月下来,电话费就是一万多元!”
    说话时,她眉宇间流露出的不是怨艾,而是赞许。
    为了争第一,刘永好兄弟把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的钱投入再生产。他们一改平民大款的思维定势,不坐豪华车,不穿名牌眼,甚至不抽烟不喝酒。陈育新说:
    “对企业家而言,买彩电、冰箱、住房和汽车,是很容易的事。但这些东西同办企业相比,又算得了什么呢?”
    所有认识刘永好的人,怎么也难于将他的形象同亿万富翁联系起来。那中学生式的偏分头,一点没受“污染”的黑发覆盖了整个前额。蟹黄色的皮茄克,极普通的黑色皮鞋。憨厚的脸上唯有那双扑闪着睿智光芒的眼睛,显示出了企业家那聪慧机敏的气质。有人问:
    “有的厂长钱不及你百分之一,坐的是‘奔驰’超豪华轿车,你们为什么都开清一色的桑塔纳?”
    刘永好笑了笑说:
    “从购买能力讲,我们可以买十部、百部‘奔驰’,但我为什么要掏这笔钱呢?汽车的功能就是代步,用桑塔纳就够了,至于除代步的其他功能,比如炫耀富有、显示派头之类,那我现在没有功夫考虑这些。”
    对于这番“高论”,一些人感到不可思议。
    刘永好就是这样让人捉摸不透。
    这位希望集团的“灵魂人物”,后来成为“光彩事业”的领头人。有些人也感到不可思议。
    那是一九九四年四月,身为全国工商联副主席的刘永好,同9位工商联常委、民营企业家联手提出倡议:
    “让我们投身到扶贫的光彩事业中来。”
    这项倡议得到全国政协、中央统战部领导的支持和非公有经济人士的热烈响应。江泽民同志在一九九五年初称赞说:
    “光彩事业这件事情很好!”
    王兆国任光彩事业推动委员会主任。刘永好被推举为光彩事业推动委员会的执行主任。
    一九九五年三月,十多位投入“光彩事业”的民营企业家,同西藏自治区的党政领导见面,商谈“光彩”进藏事宜。谈及为何要实施“光彩事业”时,颇有企业家风度的刘永好胸有成竹,侃侃而谈。他说:
    “我们希望集团是靠党的富民政策、靠科技发展起来的,应该想到报效祖国、回馈社会、服务于人民。中国还有八千万人口没有摆脱贫困,这是国家关心的热点问题。爱国不是一句空话。我们有责任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帮助老少边穷地区人民走上致富之路。先富帮后富,是中国民营企业家爱国的具体行动,不是为了几个钱。”
    刘永好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用四川新津古家村的乡亲们的话说:
    “永好是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他的心里装的都是大事。”
    是呀!当初刘永好当知青时就常常下决心要让古家村旧貌换新颜。原先没有一条完整的路,无水、无电、缺医、少药,一个劳动日仅值二角七分钱的小山村,如今修起了坚实的水泥路,全村百分之八十农户在希望集团工作,成为四川省首批亿元村。
    希望集团已发展成为多元化经营的企业集团,拥有饲料、食品、食油、建筑、房地产行业三十二个分公司,年产值达到十七亿元。一九九四年,他们登上中国饲料行业百强企业之首的宝座。
    “希望”富起来了,他们没有忘记贫困日子。这几年,希望集团设立了“希望教育资金”、“希望扶贫资金”、“希望养老资金”,不仅向国家捐资、救灾、办电、扶持办厂,而且向太平洋上两个岛国的华侨团体和中文学校捐赠了一批高级摄影录像器材。
    刘永好的心里装着天下。
    (肖舫)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