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中国百年商业巨子-第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宋学进一席肺腑之言,使李晓华茅塞顿开。
    一九八五年底,年已三十四岁的李晓华毅然告别娇妻幼子,东渡扶桑。他一面在东京国际学院学习,一面在中华料理店涮盘子,又到日本商社打工,留心学习日本的经营之道。
    有一天,他无意中发现老板桌上的报纸有条不起眼的新闻:
    “中国生产的‘101’毛发再生精在日本价格一路上扬。”
    凭着敏感的直觉,李晓华感觉到机会即将来临。他立即返回国内。
    有关文章这样有趣地记述道:
    数日后,北京‘101’毛发再生精厂门前来了位中年汉子,他走到门房前打听道:
    “我想买‘101’,在哪里办手续?”
    门卫告诉他:
    “一年以后再来吧。”
    第二天,这汉子又来到“101”毛发再生精厂,被门卫放进去了。他找到销售科,一个办事员接待了他。他说明来意,接待人员仍然告诉他:
    “一年以后再来吧。”
    第三天,一辆当时京城尚不多见的新款式奔驰280直驶进“101”厂大门:“海外华侨李晓华先生慕名来访。”
    于是,西装革履的李晓华被礼貌地让进会客室。谈不多时,李晓华了解到“101”厂职工上下班和领导公务活动有缺少交通汽车的困难时,便说:
    “贵厂有此困难,鄙人愿意帮助解决。”
    负责人谦虚地说:
    “不敢当,不敢当。”
    李晓华果断地说:
    “只要贵厂在一个月后供应我‘101’,我捐赠一辆客车和一辆小轿车。”
    协议达成了,交货日期定在一个月后。
    而就在此后一月之间,在日本、香港等地,“101毛发再生精”在各种媒体“爆炒”下,名声大振,价格一路上涨
    交接日的前一天,李晓华又冒了出来。他给“101”毛发再生精厂打电话,问:
    “明天的事准备得怎么样了?”
    “明天的事?”对方半天才反应过来说,“一切正常。按原计划办。”
    第二天上午,一辆崭新的尼桑大客车紧随李晓华的奔驰280开进“101”,总价值在百万元以上。
    负责接待的人高兴地说:
    “李先生绝对够朋友!”
    从此,李晓华便与“101”结成好伙伴,并成为“101”毛发再生精在日本的经销代理商。李晓华说:
    “在我成为千万富翁的同时,我也缔造了一批百万富翁。很多留学生穷困潦倒,眼看混不下去了,‘101’使他们挺过来并发达起来。”
    有人问李晓华:
    “你赠给‘101’毛发再生精厂汽车,而人家不给你‘101’代理权怎么办?”
    李晓华满有把握地说:
    “我相信:你敬人一尺,人敬你一丈。”
    “你疯狂打广告,而等你拿到‘101’时,‘101’已经不值钱了,怎么办?”
    李晓华说:
    “只要给我两个月时间,我利用这两个月的时间差,就够了。”
    事实证明了李晓华的眼光与胆略!
    有人眼红了!匿名信写到安全局检举说:
    “李晓华要把发明‘101’的赵章光劫持到国外!”
    李晓华尚不知所以然,他发现自己的“大哥大”开始被窃听,汽车开始被跟踪种种迹象表明要遇麻烦。于是,李晓华便决定:
    “回日本吧。”
    但他的车子刚刚到飞机场,便被三辆车“品”字型围住了
    机场被扣以后,一天一夜,事情总算被安全局弄清楚了。原来是眼红的人在造谣。
    李晓华顺利地到了日本。
    经过多次艰苦的交涉,终于取得“101”毛发再生精在海外的经销代理权。在他的策划下。“101”成了日本红极一时的极品。一年以后,李晓华在日本成立了自己的公司。这时的李晓华在日本已经小有名气了,当地传媒称他为商界华人中的佼佼者,并受到海部俊树首相的亲切接见,海部盛赞他是中国最优秀、最有智慧的企业家。这不仅给李晓华带来丰厚的收益,而且也成了他事业的重大转折点。李晓华语重心长地说:
    “在我走向成功的道路上,赵章光先生给了我很大的帮助!”
    价值百万元的慷慨捐赠
    一九九0年六月二十二日,李晓华作为亚运会组委会的嘉宾应邀回国,出席在北京举行的“李晓华先生向第十一届亚运会捐赠仪式”。他向北京亚运会捐赠价值人民币一百万元的四辆卧车和二辆面包车。
    在此之前,一九八九年上半年,北京市一个交通代表团访问日本,在东京遇到了已是香港华达投资(集团)公司董事长的李晓华。
    代表团团长、北京市交通局长程毅说:
    “现在国内正准备开亚运会,李先生在国外发达了,是不是支持一下?”
    李晓华快人快语,当即拍板:
    “没问题,祖国的事就是我的事。北京办亚运会,有我一份。无论到哪儿,我都是咱北京人!好,我捐一百万。”
    但没有多久,“六四”事件发生了,世界上几个发达国家要制裁中国。六月十八日,李晓华致信亚运会组委会常务副主席、北京市常务副市长张百发,再次表明他支持亚运会信念不变,赞助亚运会初衷不改。
    听说亚运会汽车不够用,他又改变捐款的办法,四处奔走,为亚运会买来大小六辆汽车,总价值实际上远远超过一百万元人民币。
    捐赠仪式上,张百发紧握着“六四”风波之后第一个表示支持亚运会的李晓华先生的手,称之为“爱国人士”,并说:
    “我代表亚运会组委会和北京人民、全国人民谢谢李先生。”
    李晓华再次表示:
    “祖国的事,我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因为无论到哪儿,我都是咱北京人!”
    国际传播媒体报道了这个消息,并评论道:
    “如此大数目由个人捐赠,是不多见的。李晓华一掷百万金的壮举,经新闻媒介的报道,一夜之间也成了新闻人物。”
    李晓华的父母仍住在北京故宫附近东华门的一条小胡同内那间住了几十年,李晓华生于斯、长于斯的那间阴暗潮湿的七平方米房子里。当李晓华把捐款支持亚运会的想法告诉父母和妻子之后,得到他们一致的支持。有的老街坊不解地问李晓华:
    “为什么不把这捐出的钱给你妈买一套好房子?”
    李母听说后,拉着李晓华的手说:
    “孩子,千万不要买房子。你给国家一百万,应该!这是你的国家,我住这房子挺好,妈妈是受苦人出身,你不要管我。只要你能为国家、为北京多做有益的事儿,妈妈就别提多高兴了。”
    李晓华被母亲的一席话感动了。
    当电视屏幕上播出李晓华向亚运会捐赠仪式时,他的父母都激动得涕泪双流。他母亲说:
    “这是老李家的光荣!”
    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母亲,才会有李晓华这样深明大义的壮举。李母不识字,一直是家庭妇女,她含辛茹苦地把儿子们哺育大,就盼着孩子们有出息、为国效力。
    一场香港房地产买卖使他成为亿万富翁
    一九八九年夏天,六四风波之后,从日本来到香港的李晓华看到一些有钱人纷纷忙于移民,悲观的论调使香港的地价猛跌。当时香港许多新建住宅以低于平时许多的价格出售,到处贴满了出售旧楼的广告;心理承受不足的商人们则纷纷将手中的物业以“跳楼价”抛售。
    一天,李晓华来到交易所,见这里比小菜场还要嘈杂些。几层的人,窒息的汗臭,李晓华挤不上去。他从人头缝里望见台上拍板的和拿电话筒的,全涨红了脸,扬着手,张开嘴巴大叫。可是他们的声音一点也听不清。七八十号经纪人的一百多个助手以及数不清的投机者,造成了雷一样的嚣声,不论谁的耳朵都失去了作用。房地产商们像冲锋似地挤上前去,挤到左,挤到右。李晓华连原有的位置都保不住了,只好退到“市场”门口。他松过一口气后再进攻,好容易才杀开一条路,在“市场”进出口中间那挂着经纪人牌号和“本所通告”的那堵板壁前的一排长椅里占了个座位。这里就好比“后方医院”似的,只有从战线上退下来的人才坐在这里喘气。这里连台上那拍板人的头面都看不见,只能远远地望到他那一只伸起了的手。李晓华发现一位女士身上的月白纱衣已经湿透,胸前现出了乳头的两点红晕。他忍不住笑了,摇摇头退出了这个喧闹的“市场”。
    一时间,房地产价格一跌再跌,许多香港房地产商对中国大陆形势吃不准,不敢贸然吃进。一直关注着国家形势的李晓华却看准了这时机,他认为作为一个在世界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的大国,中国决不会在一些国家的制裁声中倒下。以中国的实力,经济形势一定会向好的方向发展。于是他力排众议,果断投入大量资金,大批收购低于平时售价的楼宇。他相信,风雨过后,定是朗朗晴天。
    不到半年,正如李晓华所料,形势果然发生变化:中国局势稳定,对外开放政策不变,“一国两制”方针不变。于是,许多离港居民陆续返港,香港房地产价格骤然上升。
    李晓华见时机成熟,全部抛出,其利润可想而知。这时,香港的地产业还在不规则地陆续升值。一些朋友替他惋惜说:
    “何不再等等,可以赚更多呢?”
    李晓华笑着说:
    “见好就收,不能太贪。”
    朋友说:
    “机会难得,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呀。”
    李晓华笑了笑说:
    “我给大家讲个故事。”
    众人听李晓华要讲故事,都聚精会神地听着,李晓华说:
    “我给大家讲个小时候的故事:据说太阳山上到处是金子,但只要太阳一落,黄金就会变成石头。有两个兄弟听说后结伴去捡金子。弟弟捡了一块就赶快下山;哥哥捡到一块,发现旁边还有一块,捡了起来,又发现更大的一块。于是,他左捡右捡,装了满满一口袋。等他匆匆下山时,太阳已经落山了。他的金子全变成了石头。忙碌了一天的他一无所获,而不贪心的弟弟呢,用那一块捡回的金子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众人听了,都不作声了,李晓华看了众人一眼,继续说:
    “商场中不失时机的投入很重要,但不能贪心。”
    这场漂亮的“房地产之战”成了他商战中的经典之作,使他研身于亿万富翁的行列。
    事后人们一再问起李晓华:
    “你为什么能够当机立断?”
    李晓华说:
    “我对自己的祖国充满信心。”
    可以说,对这场特殊的房地产之战,不熟悉中国国情的商人不敢贸然行动,不了解中国历史的外国商人也不敢铤而走险;只有像李晓华这样有着四十年中国生活经历并且对这片土地有着深厚感情的中国商人,才能做到如此胸有成竹,稳操胜券。
    有人说,机遇是为有准备的人出现的。这句话在李晓华身上得到了充分的验证。
    以全部资产抵押贷款所经历的风险
    香港房地产战役后,李晓华更加气势如虹,他计划在未来波澜壮阔的国际大市场上一展身手。于是他决定赴东南亚考察。在考察中,他得知某市正在筹建一条高速公路,对外公开招标,当地政府给的政策十分优惠,但没有人愿意干,因为这段公路车流量不算大。但是,李晓华发现距离公路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大油气田,储藏量十分可观,只是最后工作还没完成,这条重大新闻暂时没有公布。
    如果大油气田正式开采,丰厚的石油利润将带来大批投资者,与油田相关联的加工及运输业也将“火爆”起来,这条公路的前途可想而知。只要宣布了发现大油气田的消息,这个项目的价值将直线上升。
    经过细致的调研,全面的筹划,李晓华下决心“干”。他拿出当年做生意积累的全部资金,又以房地产等财产做抵押从银行贷款,以三千万美元买下了修建这条公路的土地。可是贷款只有半年期限,到期必须还本付息。如果半年到期,这段公路出不了手,贷款还不上,李晓华就得跳楼。
    风险实在太大。他的妻子张吉芸为他担心,便说:
    “你要是干,我就跟你离婚!”
    李晓华说:
    “离婚也要干。”
    但他清楚,与他从一无所有中走过来的结发妻子,是不会因此离开他的。
    李晓华心想:
    “大不了回国去,以前过什么日子还过什么日子。”
    抵押完后,手里没钱了,经常吃盒饭、方便面;业务往返坐飞机经济仓;在香港,“的士”也不敢打了,坐六毛钱的“当当车”。更厉害的是精神上的压力与折磨,每天盼望新闻发布盼得人发呆、眼发直。
    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四个月过去了,时间真熬人哪!李晓华每天都在焦急的盼望中渡过。
    到了第五个月,仍然没有动静,眼看着离还银行贷款的日子越来越近了,李晓华承受着常人无法想象的压力。
    五月十六日,天还没亮,李晓华就醒了,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好容易熬到快七点钟,他走到洗手间,梳理着头发,对着镜子上下打量一翻,系好领带。又稍微离镜子远一些,打远处端详着自己。然后又走到镜子跟前,重新整理一下衣服,觉得不会被别人看出疲惫不堪的样子才罢手。他打开电视,播音员清脆悦耳地播送着早晨新闻。他耐心地听着,期待着,直到结束,也没有等到自己所等待的消息。他急急忙忙往外走,想到自己办公室看今天的报纸。
    他随着自己想象中的不同情况,时而高兴,时而忧愁。他高兴时,嘴巴上不知不觉地露出微笑;他忧愁时,额头也不知不觉地皱起来。随着他的感情变化,他的脸也显得时而展眼舒眉,时而皱眉蹙额。来到办公室,他急切地打开门,看到办公桌上整齐如初,知道报纸还没有来。他像泄了气的皮球,一屁股坐在沙发上。突然,一阵摩托车声音传来,他立刻站起来,心跳加速了。他没有马上奔向窗口,只是浑身战栗了一下。他试着挺直了身子,站好了,然后故意挺直腰板,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
    摩托车声清晰地传到了他的耳朵里。他等着听它停下的声音、送报员上楼的声音、秘书送进报纸的声音
    可是车并没有停,它不减速地从他的写字楼前驶去。他惊奇地抬起头,急步奔到窗前,两只急切的眼睛望着远去的摩托车,好像是在望着一个失去的希望。他又惆怅地低下了头,开始新的等待
    他站在窗前,开始踏着两脚,就好像一匹驾辕的马。站在那里长时间的等待已经使他不耐烦了。
    他又瞧了一下表。八点三十分了。
    他开始感到有些耐不住了。他走动起来,慢腾腾地迈着小步,在办公室走了起来,仿佛是要用踱步来驱散心中的急躁。他感到沮丧,身上的一切都松懈了。胳膊耷拉下来,不再像刚才那会儿故意潇洒地把腰板拔得笔直,目光也显得炯炯有神。他的身躯松软下来,不再紧绷着控制着一举一动;他的背弯了,两膝几乎要瘫在沙发上。
    秘书悄悄走进来,把报纸放在写字台上。看见李晓华昏昏欲睡的样子,他没敢打扰,便退了出去。不知是什么时候,李晓华醒来。他一眼看到了桌上的报纸,便三步并作二步奔到写字台前。他的眼睛亮了,放大了,睁大了,一行醒目的大字把他的眼睛和心完全吸引住了,征服了。兴奋和激动使他的手止不住地抖起来,报纸给抖得跳起舞来,发出嗦嗦的响声。
    这份报纸,具有一种强大的魅力:消息终于发布了,激动人心,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