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蝴蝶效應之穿越甲午-第1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时如果不从法国引进先进的造船技术和设备,制成中国自己的战列舰的话,北洋舰队在第二次对日作战时,面对日本的两艘战列舰,很可能就会败北,而中国海军一败,就意味着制海权的丧失,没有了制海权,中国将不可能战胜日本。
    现在,中国终于得到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如果不在这个时候把中国最需要的科学技术引进来并加以“消化”转化成生产力的话,中国仍然很难在未来“弱肉强食”的国际环境当中生存!
    还有其它的好多方面,千头万绪,他现在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全都抓起来,只能先从重点的地方下手,“以点带面”了。
    而现在,中国的国体还没有正式确立起来,也是很让他闹心的。
    “这次签约,恐怕老头子他们只能在条约上面签字,而没办法盖公章了。”马对孙纲说道,
    孙纲明白她的意思,大清朝已经没有了,代表大清帝国皇权的“天子二十四宝玺”当中的任何一枚印玺,都没法子用在这次的对俄和约上。
    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历朝历代,国玺都被认为是君权和社稷的象征,而新的中国,目前国号未定,这个“国玺”当然也就没法弄了。
    “只不过是个象征而已。国家的兴亡,不是一方印玺就能够决定的。”孙纲说道,“这个章就算是不盖,俄国人现在也不敢不承认这个条约。”   
(三百八十九)国徽和国玺
    马说的这个关于“国家公章”的事提醒了孙纲,眼下的新中国毕竟还是在原先的清王朝的底子上建立起来的,在一些涉及到传统文化的方面的事情,在无伤大局的情况下,可以考虑适当的“适应”一下。
    在中国传统政治当中,国玺向来为中国历代君王所重,孙纲记得,从秦始皇用和氏璧做的那方“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传国玺开始,这枚“国家公章”就成了群雄共逐之鹿,被看成是“天命所归”、“祥瑞之兆”。随着中国朝代的更替,“传国玺”也不停地变换着主人,并伴随着一个个血雨腥风的故事。在孙纲看来,这枚“传国玺”不但不能称为“祥瑞”,恐怕称为“祸根”要更恰当一些。
    因为无论是谁上台,都要想方设法把这个“传国玺”弄到手,这枚从秦代开始流传下来的“国家公章”历经无数次你争我夺,在唐末五代时终于“下落不明”,这枚宝玺在某种程度上见证了中国一千六百二十多年的历史,可以说创造了世界历史的吉尼斯纪录。
    按理说“传国玺”没了,“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的宋太祖赵匡胤上台就不“合法”,可宋朝的众位皇帝并没有说因为“国家公章”没了就不玩活了,“白版皇帝”照样当得很“滋润”。可见一枚“国家公章”,仅仅是国家政权的象征之一,而并不代表国家政权本身。
    宋代以后至明清两朝,“国家公章”就全改成自己弄了,可能是为了弥补“缺憾”,明朝的嘉靖皇帝和清朝的乾隆皇帝给自己弄的这些个御玺竟然达到了二十四方之多。不能不让人怀疑他们弄这么多印章干什么用,有那么多盖的地方吗?
    由于这个“传国玺”情节在中国人地心里“根深蒂固”,据后世史书记载,袁世凯称帝时还曾经向清室索要这个“传国玺”。等拿来一看,是“皇帝之宝”,上面还有满文,没法用,他只好花了十二万现大洋给自己又弄了六方“御玺”出来,可惜皇帝梦才做了几天就蹬腿西去,这些“御玺”的最大“贡献”是又给中国历史博物馆增添了几件“文物”。
    由此可见。国家的兴亡根本不取决于谁家有没有“公章”和谁家的“公章”多,可以“传国”地,并不是“玺”。而是那为国为民的坦荡胸襟。
    不知李鸿章他们关于这个“国家公章”的事是怎么商量的,照顾传统不要紧,反正别弄个“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出来就行。
    孙纲和爱妻在那里说着闲话,话题也总是和即将要建立的新的中国有关,关于重新立国后立刻就应该着手的事情,他们已经有了一定地规划,而具体实施,还需要和李鸿章他们商议后才能进行。
    远处隐隐约约的传来了鞭炮声,孙纲和马相视一笑。没有再说什么。
    他们俩都知道,那是北京城的老百姓在庆贺对俄和约签订,以及胜利同和平地到来。
    这场抗俄战争的胜利,已经在某种程度上,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现在,造成民族裂痕的满清封建王朝已经寿终正寝了,中华大地上的各族人民。又可以凝聚在一起了。
    “恐怕我们今年得在京城过年了。”马说道,“立国之初,千头万绪,不是几天就可以搞定的。”
    “没错,派人把老爷子接过来吧。”孙纲说道,以前他们夫妻都和马的“父亲”马老爷子在旅顺过年,今年是肯定得在京城过了。
    从到了北京,李鸿章把孙纲他们一家全都安排在居仁堂,孙纲就已经猜到了。自己一时半会儿的是回不去旅顺了。
    从李鸿章要他帮着拟一个扩建海陆军的计划来看。李鸿章也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他也十分清楚地知道。俄国人的威胁仍然存在,中国获得的和平发展时间,恐怕达不到他想要的“二十年和平”,如果不在这有限的时间里做好准备,下一次危机到来之时,中国的处境仍然堪忧。
    老头子让自己留下来帮他的意思,可以说已经非常明显了。
    不一会儿,李鸿章派人来找孙纲去“开会”。
    这回,议题居然是关于国家象征地。
    李鸿章这些日子除了忙着和俄国人谈判,就是和张之洞刘坤一等人商量立国之事,孙纲也常常被请去列席会议,夹在一帮老头子中间商讨国事的感觉其实也不错,因为这些老头子们对他的意见,无一例外的都表示出来了极大的关注。
    因为,在他们眼里,毕竟是这个年轻人在战场上取得的胜利,才使得国家转危为安。
    让孙纲意想不到的是,自己的那个新的国旗地方案,居然被老头子们和各省派来地代表们一致认可了!
    他后来想想,也不觉得奇怪。
    因为,国旗图案所表达的“炎黄子孙”地含义,是很容易引起中国人内心深处的共鸣的。
    而老头子们和各省代表公议后制定出来的国徽和国玺的方案,其实也是基于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发扬。
    他们决定的中国国徵的图案,是紫禁城承天门(**)前的盘龙华表。
    为什么要选择华表为中国的国徵,听完了大家的解释,孙纲才明白了里面的含义是什么。
    华表是一种中国传统的标志性建筑物,有着悠久的历史,已经成为了中国的象征之一。
    相传古时华表既有道路标志的作用,又有过路行人留言的作用,行人可以在上面刻写意见,因此它又叫“谤木”或“诽谤木”。“诽谤”一词在古代是“议论是非”的意思,就是后世所说的“提意见”,据说尧舜时期便有华表存在了。华表应该是中国体现“民意”的最早标志了。
    华表上都有蹲兽,头分向宫内外,蹲兽名,性好望,其头向内寓意帝王不可久居宫内沉溺酒色,当常出宫体察民情,所以又名“望君出”;头向外,则寓意帝王在外不可迷恋游山玩水,当速归理政,所以又名“望君归”。
    华表本身代表的含义非常深刻,从某种程度上讲,算是中国最早的“民主”的象征了。
    盘龙华表造型古朴精美,雄伟壮丽,以盘龙华表为国徽,不但显得威严庄重,能够体现中国的传统文化,还有“亲民”和“民主”的含义在里面,向大众表明,新的中国再不是一家一姓一族之天下,而是由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组成,全国各族人民的意志就是国家的意志。
    在了解了华表的深刻寓意之后,孙纲立刻表示了支持,经过大家讨论之后,以盘龙华表为国徽的“提案”,就这么通过了。
    关于国玺的制定,大家经过讨论,也最终确定了下来。
    而且,这枚新中国的“国玺”的含义,也是相当深刻的。
    不是孙纲意想之中的什么“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和“诞膺天命历祚无疆”,或是什么“奉天承运万寿无疆”,李鸿章等人拟定的国玺印文,是“中华共和,历世荣昌”。
    中华共和,表明了中国的国体和国号,即新成立的中国国号为“中华共和国”。
    历世荣昌,表明了对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各族人民的美好祝愿,希望国家永远繁荣昌盛。
    之所以没有用什么“既寿永昌”和“万寿无疆”的字眼,是因为,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已经表明,没有永远的王朝,江山兴替,代有人出,历史的洪流滚滚向前,没有什么东西是一成不变的,朝代也是一样。
    秦始皇用和氏璧弄的那个“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天下共宝”传国玺并没有阻止秦朝历三世而亡,“天子二十四玺”也没有保佑大清朝多活过一天。
    “历世荣昌”印文的另外一个意思,也是想说明,不管国家怎么变,也许“中华共和国”之后还会生成新的国家,都希望中华民族永远的繁荣昌盛。
    不管如何改朝换代,普天下的老百姓只要代代繁荣昌盛,就是对中华民族最美好的祝愿了。
    孙纲明白了国玺印文的真实意思之后,不得不佩服这些老头子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之深刻,也为他们悲天悯人的胸怀所感动。
    关于国玺的材质,有人提议采用美玉,有人提议用翡翠,有人说用黄金,因为中国历朝的国玺用的不外乎就是这些贵重材质,但李鸿章提出来的建议,却让大家多少都有些意外。
    李鸿章的建议是,采用金铜合金作为国玺的材质。
    他给出的理由,孙纲听了之后,才明白老头子是受了自己提的那个“炎黄子孙”的概念的影响。
    李鸿章建议,国玺采用“铜金合铸”,用“铜九金一”的比例用精炼赤铜混合黄金铸造国玺,即以赤铜和黄金分别象征“炎黄”之意,“铜九”有禹取九州之铜铸鼎的意思在里面。“金一”则是取“金为铜之精”之意,象征国家权力的来源。   
(三百九十)准备“黑”阿根廷的船
    以铜为主要材质来铸造“中华共和国”的国玺,不用金玉等贵重材料,其实也是为了向天下百姓显示,新的“中华共和国”一心为民,不崇尚奢侈豪华。
    不用翡翠玉石的另一个原因,也是因为这些材料不仅贵重,而且脆硬易碎,据说秦始皇弄的那个“传国玺”就曾经在王莽篡汉时被摔坏过。而用这种铜金合金的好处是,铸造出来的器物坚实致密,不但外表光亮美观,而且经久耐用,便于国玺在国家事务中的运用。
    对于印钮,李鸿章建议采用新定的“国徽”,即盘龙华表柱为印钮,一来美观庄重,二来便于握持使用。
    李鸿章的提议经过大家讨论后,最终确定了下来。
    而关于国家的另一个象征,“中华共和国”的国歌,大家认为最好是在国事初定之后,向民间征集,仔细选择后再予以确定为好。
    毕竟,中国现在还没有国家元首出国访问的事,还用不上。
    上次孙纲陪着李鸿章出访俄国庆贺沙皇加冕时,因为中国没有国歌,结果俄方在欢迎仪式上没有办法演奏中国的国歌,曾经让李鸿章差一点傻眼。从后世穿越来的孙纲当然知道清朝没有国歌这事,但他在这方面,也就能进个卡拉OK唱个流行歌曲什么的,这个设计国歌毕竟不是他的“专长”,所以才没敢乱出主意,最后还是李鸿章急中生智临时找了首诗配以古乐当成国歌,才算把场面应付了过去。
    这首“代国歌”的歌词是这样的:“金殿当头紫阁重,仙人掌上玉芙蓉,太平天子朝天日,五色云车驾六龙。”听起来还算大方。
    这首诗后来被称为“李中堂乐”,就算是中国的第一首国歌了。
    李鸿章身上的“中国第一”,其实有不少的说。
    据后世的史书记载,清廷后来为了和国际“接轨”,也钦定了一首国歌“巩金瓯”。歌词晦涩难懂,具体是什么孙纲已经记不住了,他只记得,这首大清帝国的国歌诞生后六天,大清帝国就寿终正寝了,结果“国歌”变成了“葬歌”。
    现在。历史地进程已经发生了重大地改变。大清帝国这回连“葬歌”都没有了。
    因为没有外事活动。中国地国歌地问题在目前还不算是最为紧要地。所以被推迟“再议”也是正常地。
    当会议结束后。孙纲回到了自己地居处。告诉了马关于新地“中华共和国”地国旗、国徵和国玺都已经确定了地事。她知道了也很高兴。
    毕竟。国家地“新象征”已经出来了。比起清代地仪仗典制。更能引起百姓地认同。也容易为国际社会所接受。
    “小江给你发来了情报。是关于智利和阿根廷地战争地。你上回说地那个从南美弄船回来地事。差不多要成了。”马随后对他说道。“我现在才搞明白。你把潜艇都租给智利人是什么意思。”
    孙纲嘿嘿一笑。赶紧拿过情报看了起来。
    根据北洋军情处收集来地情报,智利海军在同阿根廷海军的交战中,取得了巨大的胜利,阿根廷被迫屈服,在美国地“调停”下,“第二次南太平洋战争”以阿根廷向智利割让火地岛东部而告终。
    为什么会是这么一个结果。是因为阿根廷海军差一点就让智利海军给打没了。
    智利海军得到了中国支援的潜艇之后,并没有主动出击(因为潜艇的远航能力有限),前往阿根廷海域,而是在自己家门口等着阿根廷海军的袭击舰上钩。
    现在还不知道是不是智利人给阿根廷人设下的圈套,如果是的话,那智利人可就太阴险了。
    首先是阿根廷海军的大型装甲巡洋舰“加里波第”号前往智利海域奔袭智利的商船队,结果在拦截过程中,突然遭到智利潜艇的鱼雷攻击,“加里波第”号中雷后在智利海岸搁浅。结果被智利海军俘虏。
    几天后,阿根廷地另一艘主力巡洋舰“圣马丁”号在袭击智利海港时又遭到潜艇的水下鱼雷攻击,舰体受损严重,“圣马丁”号在开炮打沉了这艘智利潜艇之后,跑到附近的海滩搁浅,随后被赶来的智利海军巡洋舰“辛普森”号俘虏。
    差不多在同一天,阿根廷海军的另外两艘巡洋舰“独立”号和“自由”号也分别被智利海军的潜艇击沉。
    现在因为具体战况还不清楚,所以孙纲不知道阿根廷海军为什么会“衰神附体”到如此的程度。
    这个时期的潜艇技术还不完善,但潜艇居然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战果。是任何一个国家地海军专家打破头也想象不出来的。
    孙纲当初力排众议。“租借”潜艇给智利人的“不可告人”的目的,居然这么快就达到了。而且结果比他预想的还要好,他自己也是很吃惊的。
    当初他不顾北洋舰队潜艇分队官兵们的反对,一股脑儿的把五艘潜艇全都“租借”给了智利海军,当爱妻马私下里没人问他这么做是为什么地时候,他对她说,他地目的,是想让智利海军能打沉阿根廷人地一两艘大型巡洋舰,然后他就可以想办法把这些现成的船买到中国来,加入北洋舰队。
    因为,面对俄国人的威胁,中国海军急需进一步加强实力,无论是自己造船或者是向外国订购,需要的时间都太长,但是如果把现成的船修修拿来用的话,就方便得多了。
    阿根廷的四艘近7000吨的大型装甲巡洋舰,他看着可是一直很眼馋的说。
    只要智利人用中国给的潜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