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蝴蝶效應之穿越甲午-第2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他的印象里,俄国士兵的吃苦耐劳和坚忍不拔是最为可贵的,但俄军的战斗力却不敢恭维,主要问题是出在军官上,是军官素质的极度低下造就了一群“乌合之众”的俄军。英军和法军的官兵纪律严明,但作战死板,墨守成规,不知变通。日军的情况也差不多,而日本士兵的可贵之处在于“绝对服从”的精神,但德军无论从军官还是士兵的作战素质和技能,还有战斗精神,都比这些国家的军队强很多。
    现在驻青岛的德**团,比他当初陪同李鸿章去德国访问时见到的带些“表演性质”的阅兵式上的德**队,其作战能力给他的印象,可以说更为深刻。
    德国陆军之所以雄冠欧陆,和德国的全民军事化教育(也可以说是军国主义教育)是分不开的。
    而中国目前才开始刚刚普及基础教育,在这一方面,就决定了中国和德国在军事方面的差距。
    驻青岛的德国陆军总兵力现有近5000(在日本应该绝不少于这个数字),还有一支12艘战舰组成的海军舰队作为支援,就德军的整体作战能力而言,中国以现在北洋地区的兵力拿下青岛也许是不成问题的,但肯定会付出极为惨重的代价。
    自己想要收回青岛,至少在现在,还不是时候。
    现在,中国面临着俄国的军事威胁,迫切需要实现军备和国防工业现代化以获得自卫生存的能力,而德国方面则需要大量的发展本国工业的原材料和稳定供应。因此中国和德国有着相互合作“取长补短”的强烈要求。中国和德国在军事工业方面的合作一直没有中断,其实就是因为这符合两国的“共同利益”。
    *********************************************************************
    一更完成,求票!   
(五百五十六)亲自操刀的阿富汗“圣者”
    清王朝统治时期,中国同欧洲国家的贸易一直受控于TT国的“铁血宰相”俾斯麦则热切希望在中国建立立足点,以平衡英国的影响。泡书吧专业提供手机电子书电子书下载。当年俾斯麦力排众议,为中国和德国的海上航线开通设置了奖金。这个给予奖金的议案于1885年最终通过。也就是在那一年,俾斯麦派出第一支德国银行业和工业考察团前往中国评估投资机会,这最终促成了1890年“德华银行”的建立。俾斯麦通过这些努力,才使得德国于1896年继英国之后成为第二大对华贸易国。
    可惜后来志大才疏刚愎自用的德国皇帝威廉二世赶走了俾斯麦,又借着“巨野教案”之机出兵强占青岛,不但使得中国和德国的关系始终处于阴影当中,而且也引起了英国的警觉,英国目前努力扩大在中国的影响,其实也是出于对抗德国的考虑,并不只是要把矛头对准那头“斯拉夫笨熊”。
    现在威廉二世又自作聪明的弄出来一个“祸水东引”的计划,想让俄国把全部力量转向东方,殊不知,这些情况,一只从后世穿越来的“中国蝴蝶”都已经了然于胸。
    而且,这只“中国蝴蝶”现在也在有意无意的实现着他的“祸水西引”计划。
    俄国人很快就会现,他们的力量将会不得不集中到东方来,但是,一开始却并不是在中国。
    在结束了对青岛的参观之后,孙纲回到了“永宁”号巡洋舰上。
    出于安全考虑,他以“军情紧急”也是不想引起青岛的中国民众的反感谢绝了德国驻胶澳总督托尔柏尔的邀请,没有去胶澳总督府出席欢迎宴会,而是呆在了军舰上,通过各方面汇集来的情报了解最近生的情况。
    据在俄国的情报人员显示,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已经悄悄的布了对阿富汗作战的命令,在哈萨克草原地区的俄军已经集结完毕,开始向阿富汗推进了。
    虽然知道这就是海闻鹏他们想要的结果,但孙纲确切地知道了俄军开始大举向阿富汗动进攻时,心中还是禁不住对海闻鹏和苏鑫他们的个人安全担忧。
    这两个家伙再怎么有“表演天赋”,面对强大的敌人真枪实弹的进攻,还能够永远“表演”下去吗?
    “我们已经没有火炮了。光用枪的话,不知道还能够坚持多久?”
    “我们现在已经不需要火炮了。”
    “不要紧。我们需要地时候。随时可以从俄国人那里得到。别忘了。真主与我们同在。”
    “俄国人这次是想要灭绝我们。听说他们一共出动了五万人来进攻我们。我们应该怎么办?”
    “真主无所不能。会引导我们走向胜利。别忘了。真主地无数使仿佛海边地沙。就在我们当中。”
    “圣”马苏德躺在自己地帐蓬里。象是睡着了。但他地听觉依然敏锐。能够听到手下人地谈话。
    他现在。对当地人地语言。已经不存在任何障碍了。
    记得自己在原先的时代,不管他怎么努力,英语老师费尽心机都不能让他再多掌握哪怕一个单词,“当你的老师是我一生最大的失败。”她曾经遗憾地说道,“也许应该把你一个人送到英国去呆上三个月,你就学会英语了。”
    他记得自己当时还问了一句为什么那样就能够学会,老师回答道,“环境才是最好的老师。”
    想不到在另一个他根本意想不到的时代,另一个八杆子打不着的国度,他自己亲身验证了老师当年的这句话。
    现在,他已经掌握了当地的好多语言了,所有的人都认为只有伟大的真主派来的使,才会如此的聪明智慧。
    他知道,其实还亏了那个海闻鹏买回来的“Arabing
    她几乎会这里所有的语言。
    甚至还会讲两句法语和德语。
    他不知道她是哪一族人,别看阿富汗地方不大,民族成分却也够复杂,他现在知道的,就快不下二十个了。
    他只知道,她象一个他非常亲近和熟悉的人。
    她在他们两个人的时候,会热心地教他一些他还不会的奇怪的当地语言,每当自己说错了或是音不准,她会用一只手掩住自己嫣红的唇,那开心的笑容,驱散了时不时迫近的死亡阴影。
    而她,现在也变成了一个强悍的战士和守护。
    他现在自己也说不上,为什么会选择到这样一个用他以前的话来说,“兔子都不愿意来拉屎”的地方。
    那个曾经和自己一起去炸日本军舰的家伙,现在已经成了位高权重的国家领导人,对于自己这个和他一样是穿越的同伴,他总是尽可能的想办法照顾自己。
    但自己的心里,并不喜欢这样。
    同样是一样的穿越,为什么他能够取得一个又一个辉煌的成就,而自己,却只能依靠他们夫妻的帮助呢?
    不过,他从心底承认,自己无论是在军事方面,还是在历史方面,都不如那个家伙知道得多。
    他不明白,那家伙是怎么记住这么多关于这个时代的东西的。
    尤其那个家伙对一些事态展的把握,恰到好处得令人匪夷所思。
    可他的内心,也有着建功立业的渴望。
    这一次,他跟着这些“亡命海龟”们来到了阿富汗,就是想用另外一种方式,向他证明自己。
    自己比不上他的渊博,但却有比他厉害的地方。
    远处传来阵阵的枪声,让他本能的警惕了起来。
    他的手,抓住了身边的莫辛纳甘式步枪。
    他现在唯一的遗憾,是自己的“竹节炮”不在身边。
    听军械局的人说起过,这种在目前的世界上属于最初代的自动装填式手枪,经过多次实战检验之后,一些设计上的缺陷也逐步的暴露了出来,这种枪的结构较为繁琐,需要仔细保养,而弹匣过长,重量偏大,携带并不是很方便,而且763米的毛瑟手枪子弹停止作用不够,军械局正考虑要逐步用新式的战斗手枪取代,听说他们已经从德国引进了一种新式的战斗手枪的生产线,也是那个和自己一样是穿越的家伙要求的,不知道那家伙又想出什么花样来折腾这个时代的中工人员了。
    不就是对武器了解得多吗?有什么了不起?你要能让这个时代的人弄出“盒子炮”来,我才佩服你。他不服气地想着,思绪不知怎么又回到了自己那遥远的祖国。
    他现在当然不可能知道,他这回又猜对了。
    为什么要说“又”呢?
    只有在这时候,他才能记起,自己本来是一个中国人。
    他叫苏鑫。
    零星的枪声仍不断传来。
    一个人掀开帐蓬进来,冲他点了点头,他起身拎着自己的枪,走出了帐蓬。
    周围的人看见他出来,脸上全都现出无比恭谨的神色。
    马苏德悄悄地和几个人伏在一块巨岩后,观看着枪声传来的地方。
    他面色不变地伸出了手,一个人把望远镜递给他,他接过来,通过望远镜仔细地观察着远处的情况。
    他在这里,似乎能看到俄军刺刀的闪光。
    俄国人这么快就扫荡到了这里,确实是让他事先没想到的。
    在又狠狠的打击了几次俄军之后,接二连三的失败让俄军惊怒不已,俄军终于开始按照他们当初预料到的那样,动大规模的进攻了。
    这样一来,就不能再用大炮加上重机枪设埋伏的正规战法来打击俄军了。
    现在,所有的阿富汗武装力量已经全都化整为零,变成了小股分散的游击队。
    俄军面对突然消失了的“阿富汗正规部队”,尽管有些摸不着头脑,但却也没有闲着。
    听说俄军在进攻阿富汗各个主要城市的同时,也开始分兵剿灭他们这些游击队。
    据说俄国人还在高价悬赏他这个“圣”本人的头颅。
    而所有的阿富汗人都相信,他这个“圣”,是刀枪不入的。
    但俄国人肯定不会知道,他这个“圣”,原来是中国的第一支近代特种部队北洋特攻队训练出来的。
    这一会儿,面对逐渐逼近的大队俄军,他已经有了主意。
    海闻鹏和他手下的那些人现在不知道在哪里,但即使这样,他这个“圣”亲自操刀上阵,也不比那些“海龟”差!
    他低声地向身边的人吩咐着,他们点了点头,各自向自己的手下人走去。
    看着低声祝祷之后的阿富汗人开始进入战斗状态,他在心里笑了起来,而他的嘴上,也在和他们一样的祝祷着。
    这是他带给他们的,反过来也影响了他自己。
    不知过了多久。
    长时间的保持一个姿势,让他身体的某些部位变得有些麻木和酸痛。
    这个时候的天色已经渐渐的晚了下来,按正常讲,俄国人这个时候是不敢到林子里来追他们的。
    但他知道,就在现在,这一仗已经不可避免。
    还是那句话,打死一个够本!打死两个赚一个!
    一旦挂了,那句话怎么说来着?
    对了,二十年后,老子还是一条好汉!
    二更完成,求票!支持作,支持泡书吧!)   
(五百五十七)月夜之战
    管天色越来越暗,马苏德仍然能看到俄国士兵那一张T安的脸。
    对中亚各民族人民来说,俄国人身材高大野蛮凶暴,如同野兽一般。也许是受了金大师那本“韦爵爷大破罗刹兵”的书的感染,他当年第一次在战场上和比日本兵高大很多的俄国兵交手时,也有这种感觉。
    但现在,叠经血战的他,在中国战场上就不知道杀掉了多少俄国人,今天在这里,再看到昔日的“猎物”,他已经丝毫没有畏惧感了。
    他甚至于开始怀念起在双城子大战时俘虏的那些俄国女人来。
    那些肥白丰腴充满肉欲的躯体,曾经是他在战场上唯一的“享受”。
    当然,那个由“韩国美女明星”陪着的家伙是无法体会到了(这回可是错了,人家不但“体会”得更早,而且让对方把孩子都生下来了)。
    脑子里不着边际的念头让他的下面又开始有了**辣的感觉。
    面对着逐渐逼近的凶恶敌人,他现在居然还有心情想这个,他想不佩服自己都不行。
    知从哪里射来一枪,他看见一个俄**官的头顶迸出一团烟雾的身子晃了晃,仰面摔倒。
    俄军士兵象是受惊了一样,开向始向周围胡乱开枪,一时间四下里到处都是枪声,分不清楚是阿富汗人打来的,还是俄军自己的。
    几名俄军士兵惊慌的抱着脑袋躲在一块巨石后,一名上尉大声喝骂着他们,要他们起来作战,他甚至掏出了手枪顶在了他们的脑袋上,可没等他骂完,不知从哪里打来一枪,正中他的头,上尉的身子一晃,一头载倒在了俄军士兵身边,那几个士兵顿时吓得大叫起来。
    马苏德狞笑了一声。扣动了手中步枪地扳机。一个骑在马上地俄**官立刻摔下马来。
    这也是他给阿富汗人订地规矩。不管前来进攻地敌人有多少。开枪时一定要先打军官。按军衔地高低往下排。
    军官都打完了。如果有骑兵地话。先打骑兵。打步兵地时候。一定要先干掉机枪手。
    马苏德借着黑暗地掩护。快速跑到了另一个隐蔽处。再次举枪瞄准。射击。
    又一个拿着手枪驱赶着士兵往前冲地军官应声而倒。
    来回激射地子弹在身边拉出一道又一道代表死亡地红线。马苏德毫不在意。多次地战斗培养出来地本能已经让现在地他变得无比灵活地强悍。
    阿富汗人的枪每响一次,差不多就有一个俄国士兵倒下。
    自从他们来到这一地区,把先进的战法和武器带给了阿富汗人后,这里的作战情况,就开始变得不一样了。
    以刀剑短斧标枪等冷兵器作为主要武器,仅有少量旧式枪炮(花纹钢枪管的燧石枪?!)的阿富汗人,学习新式战术的能力之强,也是让他事先没有想到的。
    一个惊慌失措躲避流弹的俄国士兵居然愣头愣脑的闯到了马苏德的隐蔽处,当他靠近的一瞬间,马苏德想都没想,抽出了那柄据说刀柄是海獭牙做的花纹钢弯刀,闪电般地切在了对方的后脖颈处。
    谁让你把后背露出来了,不砍你老子手痒痒。马苏德在心里恨恨地想着。
    没有用枪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他不想浪费子弹。
    他也和那些许许多多正在战斗着的阿富汗人一样,弹药并不多。
    这个年轻的俄国士兵可能根本没有想到这里会隐蔽着一个致命的敌人,他接接实实地挨了这一刀之后,居然还能转过身来,向前走了两步之后,才摔倒在地。
    斯拉夫人的体格之壮,确实令人惊叹。
    带着温热的鲜血溅到了马苏德的脸上,他只是习惯性的用舌头舔了一下嘴边,飞快地收刀入鞘,向前跑开。
    俄军的人数太多,以他们这些人,是不可能加以消灭的,不被人家消灭了就不错了。
    俄军为了对付阿富汗游击队,一般采用的都是“赶猪入圈猎”战法,经常给阿富汗人造成极大的伤亡,在马苏德他们这些“外援”到来后,阿富汗人也学到了对付的办法。
    那就是,小队穿插,分散突击。
    俄国人找不到阿富汗人的主力,注定要陷入“有力没处使”的尴尬境地。
    面对人数和火力都处于优势的俄军,马苏德刚才没有下令后撤,而是让大家分散开来“顶硬上”,主要的目的,就是要借着夜色的掩护,从俄军的包围圈当中突出去。
    在马苏德看来,俄军的指挥官居然在天快要黑了的情况下漫无目地的起进攻,简直不可理喻。
    阿富汗人对夜战并不陌生,俄国人
    远了。
    对于俄国人的愚蠢和狂妄,他现在可是又有了新的体会。
    他一边不断地更换着隐蔽地点,一边不停地找机会向俄军射击,看着一个又一个的俄军士兵带着惊恐的表情倒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