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惊雷逐鹿 作者:金龙鱼-第1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每人都负重不轻,但是步伐还比较轻快,趟山沟、跨河流、穿密林队伍向北悄然推进,期望着可以尽快摆脱那些在暗处窥视追踪,象毒蛇一样阴冷无情,象山豹一样凶猛敏捷,时不时冒出来发起突然袭击的追兵。
  那些追兵显然也极擅长在山岭丛林中出没作战,否则早就被李逍摆脱追踪了。
  李逍手下的这些部下都可以算是很出色的猎手,能够在途中不时猎取鸟兽,采摘无毒的野果和草药等补充给养,否则光凭撤退时多方筹措,包括从弥勒教手中弄到的干粮,绝对不能在坚持到现在,当然如果没有那帮疯狗无时无刻阴魂不散的袭扰,他们这几千人也早就回到剑门关了,哪里还会在这莽莽群山中兜圈子,备尝艰辛。
  云在涧中流。
  举目所见,云、烟、雾、雨,没有南北,没有西东,路在云中;云移雾动,刚露出山,又埋起峰,云雾汪洋中吞吐着绿岛青松,时隐时现。
  近处,细雨似落似停,山花、野草无声摇曳;
  远处,云烟轻动,一二青峰,稍现又隐;
  再远处,云破日出,一线光明,闪出淡绿的一片山晴。
  士兵们不由得立即加快了前进速度。
  突然,前路陡壁峭立,绕行前进显然是浪费时间,中军有可能不能在预定时间赶到预定地点与前军会合。与先行探路的前军误了会合之期,在这种危机四伏的险境中,说不定就给了幕府那帮疯狗偷袭的绝好机会了。
  李逍马上命令几个士兵卸下背囊,背上粗大的登山绳索,准备稍后攀援,同时命令几个士兵用强弩向峭壁上抛射飞抓。
  试了几次之后,飞抓终于抓牢了什么东西,大概是岩石缝之类,用力拉了拉,固定牢靠,承担两三个人上下的重量大概没有问题。
  李逍一挥手,几个背着登山绳索的士兵迅速向上攀爬,速度惊人。这段峭壁很高,强弩抛射的飞抓够不着顶,钩在峭壁上只能在起初的一段对这几个担任先锋的士兵有帮助,最后一段就要靠他们自己攀爬绝壁的本事了,片刻,山上抛下十余条攀登绳索,成功登顶了。
  士兵们依次攀绳而上,几条绳子承受重量之后,有节奏地晃动着,壁上的小石块和流沙不断流下来,没有一个士兵出声,只是一个劲儿地向上攀去,敏捷如猿。
  临近山顶时,一个士兵一脚踩动了一块风化石,身体陡然下滑,向崖壁一侧猛撞过去,那士兵倒也敏捷,空中松手,足尖一蹬崖壁,如同怒矢劲射,瞬间疾升数尺,翻掌抓牢绳索,几步就飞身上山,有惊无险,身手相当不错。
  峭壁下只剩下约一半士兵时李逍才迅速攀爬而上,就在他爬上悬崖,向几个心腹将官下达完指令,率队疾行,向预定会合地点赶去。在身后峭壁处,中军的士兵仍然源源不断地攀爬上山。
  刚刚越过一座深涧,后方远处隐隐的随风传来几声惨叫,李逍心中暗惊,难道这么快就追上来了?
  示意队伍继续前进,李逍站在路边等后面的人赶上来。
  稍时,后队的将官匆匆赶上来,报告情况,果然如李逍所料,西北幕府的一队追兵又追了上来,用弩射杀了负责断后的几十个士兵,不过他们要攀上峭壁追踪过来也不是那么容易,李逍的队伍也学会了把猎人的兽夹、窝弩什么的埋在敌人必经之路上,这肯定可以迟滞追兵的速度。
  叹口气,象西北幕府这样子的泼皮战法,李逍虽然对山林间的诸般战术已经算是精熟,但仍不得不佩服这些始终藏在阴暗处偷袭的家伙,在觅迹追踪方面具有惊人的实力,很难真正的摆脱他们。
  象这样的追踪,什么时候能是个头?

  就在游动明哨转身的一瞬间,一支短矛挟带着隐隐风雷,从山崖下标射出来,闪电般贯入他的背部,暗哑的惨叫刚出口,已经被短矛上的力道向前一带,轰然仆地,滚落草丛。
  稍远处潜伏的暗哨见势不妙,一边向后潜行,一边想发出警号,就在警号欲发未发之间,他的眼前一暗,一个灰衣人宛如鬼魅一般,突兀的出现在他面前。
  黑虎掏心!
  简单直截,毫无花巧的当胸一拳,俗得不能再俗的鄙俗拳法,只得一个快字而已。
  拳风烈烈,风雷激荡,却是狠辣凶猛,避无可避,还有一股强大的吸撮暗力紧紧罩住暗哨,使他不能动弹,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一拳端端正正地轰击在自己胸膛上,骨骼爆裂的声音,犹如噼啪作响的爆豆,不禁心胆俱裂。
  那倒霉的暗哨踉跄而退,终究是没有能发出警号,颓然倒地,七窍流血,宛如厉鬼一般。
  几声清脆的鸟鸣在山林间响起,幽静中暗伏杀机。
  片刻之间,一队接一队的灰衣人,便如幽魅一般掠过死状狰狞的尸体向前深入,前面就是李逍所部各营的预定会合地点,甚至前出探路的前军也才刚刚到达不久,刚刚放出警戒,正在整理临时营地的内务,左军、右军、中军、后军各营都还在山路上,正兼程赶来。
  所有的将士都有些疲惫,不管什么人,在长途奔袭之后,归途上又频繁遭到凶狠阴险的袭扰,铁打铜铸的人都会感到疲惫,不只是身体上的疲惫,而且精神上也是疲惫不堪,无论如何是没有人愿意无时无刻的生活在危机四伏的环境中,感受着冷箭暗镖的凛然寒气。
  当惨号连声响起时,整个营地已经是刀光如雪,纵横激荡着森厉无比的阴寒刀气。
  一队一队的灰衣人挥舞着斩马刀,结阵冲杀,见人就砍,疲惫不堪的士兵大为震惊,虽然奋力结阵以抗,已经失却大半的锐气,场面相当混乱。
  一个高大的灰衣人势如奔马,奋勇当先,往来冲突,手起刀落之间血光暴起,必定有刀下无头之鬼,当者披靡,而追随在这灰衣人身侧的灰衣人身上也已经溅满了鲜血!
  一个闻声从树丛下提刀钻出的士兵面对劈面而来宛如电闪的寒光,下意识地用刀挡格,唯眼前刀光吞吐,下沉上撩间,不可抗拒的大力涌到身前,转瞬之间让他刀飞手断,血如飞泉,哀号未毕,一个灰衣人从他身旁冷笑着斜冲而过,诡魅般的一记‘鬼脚蹴’,斜铲在他的脚踝上,立时骨头碎裂,痛澈心肺之间,刀光已经从他的脖项之间一拖而过,血光如线,就此毙命。
  冲势未尽,藉着冲势,犹自带着血光的弯刀由斜拖变劈斩再变横撩,快逾闪电,那灰衣人还顺手一拳轰在一个甲士的胸膛上,甲叶随拳劲陷入骨骼,那甲士的人已如一滩软泥一般歪倒了下去

  李逍率领的中军营赶到预定会合地点时,所见到的是一地的死尸、鲜血、残肢、断臂、肝脑涂地、伤兵满营
  前军营伤亡惨重,几乎损失了大半人手,这个仇是越结越深了。
  脸色铁青的李逍长啸一声,发泄着心中的怒火,这样不肯堂堂正正对决的敌人,要有多麻烦就有多麻烦,而且你还有力无处使,空有铁拳偏生是难打着他,而且敌人的行动要比他自己的估计还要快小半个时辰,还是低估了对方的能力。
  寒光闪动,怒剑斜劈,一株青松应手斩成两段。
  稍舒怒气的李逍注视着手中的佩剑,长剑阔锋,剑身中央,血槽宛然,形制非是清玩风雅之儒生玩器,而是冲锋陷阵之杀人重剑,虽然是从帝国制式大剑修改而来,且镌刻着若有如无的几行草书,张牙舞爪,张扬之极。
  寒芒闪闪的佩剑,散发出清冷的光芒,逐渐让李逍冷静下来,此刻他便象是丧家之犬一般,彷徨无路嗟无及,剑门关已经势孤,怎么的也不可能久撑下去,是该好好想想后面的路如何走了。
  眼下却不是考虑这个事儿的时候,他还得重整军伍,稍事休整后即须重新上路,不能再这样下去,否则再精锐的军伍都会士气崩溃。

  泸州城亦是上古梁州之地,两汉皆属犍为郡,汉末析置江阳郡,唐宋曰泸州,本朝则直隶于四川布政使司,是属兵家必争之重地。
  自泸州而北,遣军出中水,径达广汉;自泸州而东,大江兼众水之流,浩瀚洋溢,吴楚百石大舟可方行而至;自泸州以西,水陆兼济,不十日可抵成都,谋蜀者必谋泸州也。
  龙虎大天师李大礼屹立在城头,眺望远方,一直没有回头,城外冷峭逼人的夜风迎面吹拂,恍如未觉。
  星垂平野,月映大江,城池酣然沉睡,黑暗中只有城头雉堞偶尔晃动稀疏的灯火,那是城哨在巡城。
  与戒律会听梵大师一战,内伤未愈,李大礼把繁琐的军政事务授权给自己的几个心腹处置,静心养伤,但是仍然遥遥控制着全局。
  西川大兵压境,步步为营的挤压弥勒教地盘,对于泸州城的防御李大礼不能不予以关注,在西川方面盛气而来之时,须把重要支撑点牢牢守住,避其锐气,守住就可以做出有力的反击。
  西川方面袭扰破坏的力度有进一步增加的趋势,这让弥勒教上下感觉到西川将要有比较大的动作,有可能就是意图攻占泸州,直接威胁重庆府,战争的气氛越来越浓重。
  目光投向远方的星空和大江,李大礼若有所思:
  ";富荣盐场。";
  目光从远方收回,李大礼独立在城头沉思。
  在可以预见的时间,他必须要在最适当的时机,将手下的元帅、将军们放在最适合的位置上。
  预想敌方可能的进攻方向很是重要,事关全局。
  至于白刃交错、羽箭纷飞、硝烟满天等等,那不是他大天师需要考虑的事情。
  弥勒教的处境并不好,巴蜀才得了一半,东面出川是湖广的刘国能,北面是汉中的蓝廷瑞、鄢本恕,河南还有薛红旗,云贵则多是蛮夷土司,占据这东川却甚是局促,四面伸不开手脚,弥勒教该向何处去,才有大发展?这是个大问题。
  如何在泸州布局,却是当下的关键问题,让李大礼担心的是坐镇阴平道,围攻剑门关的狄黑,他拥兵十数万坐镇川北,动静却不大,虽然在阆中集结了数万人,似乎有意拿下阆中,但以狄黑手上的雄厚兵力,怎么可能是如此的“小打小闹”?
  狄黑的意图到底是拿下剑门关,打通川北要道,窥视汉中?还是转锋南下,合力会攻东川?若狄黑北上,弥勒教是一种打法,若南下又是另外一种部署了。
  这敌方进攻的大方向和进攻重点确实颇费思量也!
  政略、军略一时纷至沓来,在脑中翻江倒海
  ——————————————————————
  2005。7。27发布


第二章 似曾相识燕归来?
  舟还芙蓉城。
  在雷瑾离开嘉定州之前,峨眉派正式履行了对幕府的承诺,由峨眉坤流的女冠和女尼组成的先遣人员共六十人,在女冠掌令栖云凝清、女尼法胜的率领下向军府报到。
  六十人似乎不多,然而峨眉坤流千百年一脉相承的经验积累下来,悉心栽培出来的优秀精英,峨眉门户新一代的栋梁,幕府若是运用得当,其威力绝对不啻于百战雄师,而且绝对可以在百战雄师都无所作用的地方,发挥出巨大而惊人的作用。更何况,除了这先遣的六十人之外,峨眉派还有三百人的后续人员要向军府报到呢。
  峨眉派这次也是打破常规,把箱底货都翻了出来,倾尽全力襄助西北幕府,其目的相当明确,峨眉派在西南的地位不容弥勒教挑战。
  这种夹杂着教门争端的利益斗争,一旦激烈起来简直有毁天灭地之概。
  雷瑾手头就有秘谍部的谍报,峨眉派另行集结和派遣了大量门人弟子,潜入东川,除外配合掩护秘谍部刺探谍情、破坏袭扰之外,还独立进行了许多破坏活动。
  虽然在弥勒教一直以来的打击下,峨眉派在东川已经完全的转明为暗,但久经岁月积淀下来的那种雄厚深远的人脉关系,倒不是那么容易被拔除的。
  秘谍部不如峨眉派的地方,就是论起对东川地理民情的熟悉,秘谍部无论下了多少工夫,也还是有所疏漏欠缺,而在人脉关系上更是差了不少,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秘谍部成立毕竟只有一两年的时光。
  不过,秘谍部胜在行事迅速高效,够狠辣够果断。
  严格的保密,严厉的纪律,保证了秘谍部的谍探以及猎杀队、强袭队能够在弥勒教的清剿压力下,仍然有所作为,牵制了弥勒教相当多的力量,且与峨眉派熟悉风俗民情人脉深厚的优势恰好互补,双方各显神通,配合得还相当不错,在东川与弥勒教的暗中较量,目下正是如火如荼。
  对于峨眉派的反应,虽然在雷瑾意料之中,却又在意料之外,意外的是峨眉派的手段超常的激烈,显然不是郁闷得有日子了,趁机发泄一把那么简单,在雷瑾看来,除了主要是利益上的冲突之外,还夹杂了一点教门争端的因素在内,这个是没有办法用道理来解释的。
  弥勒教虽然与佛门有一点渊源,但佛门所有的正统教派却都是不会承认其地位的。
  雷瑾敏锐的感觉到,这种教门争端如果继续趋向激化,而得不到有效控制,很有可能在将来给自己造成大麻烦,现在就必需未雨绸缪,尽早安排,将这种教门争端限制在一个各教门各教派可以互相妥协的范围之内。
  想想西北地面上,吐蕃人和蒙古人信奉的佛陀密教各派,回回人信奉的清真教,汉人信奉的佛教、道教各派,还有那个南谷道坚正在传播的所谓‘广成道’,已经够热闹了。这四川地面峨眉佛道两门与弥勒教的冲突,短时间内怕也无计消弭,眼下甚至还得利用峨眉派的强烈反应,狠狠的打击弥勒教。
  对各教门的矛盾、争端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了。
  雷瑾暗自告诫自己道。
  从嘉定州上行成都的水道,行船一般不会很大,但承载个百十人毫无问题。
  栖云凝清、尼法胜等一干峨眉坤流弟子也都跟随雷瑾的船队北返成都,军府一干人包括护卫亲军自然随船起行,船队不下四五十艘船,首尾呼应,逆流而上。
  细心一点的人已经发现护卫亲军的节度大人明石羽销声匿迹好些天了,一直没有露面,即使在雷瑾回航成都,也没有见到明石羽的出现,譬如栖云凝清,又譬如翠玄涵秋这样的有心人就暗暗留心上了。
  一个西北幕府的大将,雷瑾身边的亲信心腹,突然无声无息的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又焉能不启人疑窦?
  只是雷瑾自己不说,谁又敢问呢?
  虽然船队是逆水上行,但到成都之间的一段水程,江流并不甚急,船队大小船只靠斜移风帆,调整风角,加上橹、桨之力,并不需要拉纤也能轻松上行,时间就比当初下行要稍微慢一点儿。
  雷瑾并不很急着赶路,四川方面负责军政的几位主事人都已经确定下来,大的军事部署也已经按部就班实施,西川的大小军政事务都已经有较为得力之人各司其责,再用不着他过多的关注,将精力全扑在四川军政事务上了,军府现在需要雷瑾亲自审阅批示的公函文牍中,更多的是来自河陇。
  在现在的西川地面,雷瑾几乎成了唯一还有空‘闲逛’的人。
  是时候返回河陇总揽全局了。
  当然在返回河陇之前,雷瑾还得做些安排。
  在成都,西川特命政事官独孤岳、康巴土司丹增朗杰、火凤军团节度阿蛮、由白虎、苍狼两军团骑士暂时混编的军团其临时总提调阿顾(回回大姓阿氏子弟,护卫亲军第一军团千骑都统)都已经在等候雷瑾返回成都。
  暂设西川行营作为目前西川的精兵集团已经开赴对敌前线,内务安全署手上的铁血营、锄奸营等虽然也可以胜任军伍作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