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惊雷逐鹿 作者:金龙鱼-第3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雷瑾微微一笑,道:“明石羽大人、陈好大人,都有实战运用火炮的经验。 你们之间,可以互相切磋。 ”
  顿了顿,雷瑾又道:“所谓炮术,主要就是火炮射准地要诀,一切装药装弹点火放炮之法,皆有秘传。 譬如视远则用远镜(即千里镜、望远镜,为同物之异名),量度则用量具度板。 炮术精准之要,在铳规、铳尺、矩度和星斗等量具仪器地使用。 关键是打*要用数学,要会计算,要根据远近距离和方位,计算加什么药包。 还要会测量密位。 因此,熟谙炮术,必须明理识算,精通几何。 一个操炮娴熟的炮手,必需经过长时间地操练,否则是难以胜任的。 炮术操练,不外是铳规、铳尺、矩度、星斗等仪具的使用,还有装弹填药等技巧地掌握。
  现今的炮术诀窍,多为西洋传教士传入,〈测量法义〉、〈同文算指通编〉、〈西法神机〉、〈火攻挈要〉等秘籍中,多有述及。
  西洋传教士视铳规、铳尺、矩度、星斗为秘学,往往绘图粗略有失精确,又或含混不详,察其因由,则多半属于有意为之,或是避免泄漏此中秘要为敌所用,又或是挟秘自珍,引人重视,以抬高地位,譬如对铳尺的刻划和实际用法即是一例。 我帝国许多技术渐次失传,多半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殊为可叹。
  军中炮术主要靠口耳相传,缺乏详细的文字图录解说,所以即便是官军,也对火炮药包的制作和使用十分陌生,常因装药过多等原因炸膛,导致炮手伤亡,全都是因炮术不精,不得真传的缘故。
  本侯先说说被西洋传教士秘而不详的火炮仪具。
  几种仪具中,矩度和铳规并用。 乃是炮术关键。 前登莱巡抚孙元化大人在〈太西算要〉、〈几何体论〉、〈几何用法〉、〈西法神机〉中均有涉及,西洋传教士如汤若望等人亦多有阐述。
  火炮铸造,现今十中难得二三可用者(注:十七世纪地欧洲铸炮亦然,十得二三,足称铸炮高手),工料昂贵,无法多造。 每当铳炮铸成。 必须先经繁复细致的测试,以确定火炮不易炸裂。 再取簿册将各铳炮分定等级。 挨次编立字号。 尔后依平常弹药用量填装试射,注记炮身仰角,每次调高一分(注:一分约为7。5度),至仰角高六分而止,并记炮击中的之射程步数。 各炮性能难求一致,必须经由测试,始可做为炮手操作时地准绳。 待全部测试完成后。 即照册上所记,将不同仰角地射程,以暗号刻记于各炮之上,便于炮手随时参照。
  每一门炮,平时均须经由试射以熟知各不同仰角下的射程,临战时炮手才可针对敌之所在,调整出最恰当地发射仰角。
  铳规、铳尺、矩度配合使用,使火炮曲射较易取准。 但欲百发百中,则仍有未逮。 军中炮手往往将火炮抵近直射,威力极大。 惟铸炮之术未精(炮膛不易做到光滑平直,炮身地厚薄轻重也很难一致),打*就有偏差,且红夷大炮前后粗细不一。 直射也有偏向误差,唯有借‘星斗’解决。 大小铳炮之准法,即在星斗相对以取准,令炮击可中靶心。 炮术上所谓的‘星斗’,实为两物,一为炮口所立‘星表’,又称准星、照星;一为炮底外缘所装地‘照门’。
  总之,炮术精熟,大半在于铳规、铳尺、矩度、星斗等测量仪具的熟练使用。
  至于装弹填药等技巧,还是明大人给大家讲讲罢。 ”
  明石羽拱手。 作了个罗圈揖。 笑道:“卑职也不过是多少有些经验而已,说起来还不如侯爷懂得多。 既然是侯爷有命。 兄弟就给大家伙摆摆龙门阵。
  炮术要领之一,要最讲求所装填炮弹的大小和火药的用量相称。 一般作为攻城之用的实心圆弹是最常用的弹丸。 为了避免不合式或生锈之弹卡在炮膛内导致炸膛的危险,专门设定游隙为口径地二十分之一,亦即口径比弹径略大,但游隙会导致弹丸威力大减,每次装填的火药,因此而浪费大半,目前却是不得不如此办理。 〈火攻挈要〉上就说道:‘合口之弹,不可太小,小则铳塘(膛)缝宽,火气傍泄,发弹无力,且不得准。 亦不可太大,大则阻拦塘(膛)内,倘偶发不出,则铳必炸裂。 其法必欲大小得宜,凑合口径,微小二十一分之一,更欲光溜极圆,毫无偏长、歪斜等弊,则击放之际,火力紧推弹身,必更远到而中的矣!’正是此中之理。
  如果装填火药过多,不仅火药浪费且还有膛炸之虞;用药过少,则弹受力后,威力不够。 必须药弹相称,方可。 火炮膛炸,甚至导致炮手伤亡,多半由于装填火药过多所致。
  火炮弹丸有铅弹、铁弹、石弹,较轻的弹丸,应装填较少的火药。 若其不然,装填了较轻的弹丸,仍装填同等量的火药,则各炮新铸之时所做的射程测定表,就必须因为所用弹丸地轻重不同,而做相应的调整,否则必定是射不中的。
  铳尺就是帮助炮手判断不同材质的圆弹所应填装的相应火药量。 在每门火炮所附的铳规长柄上,大多刻划有铳尺。 相应地尺度,可以令炮手无需复杂繁琐的计算,就可简便地估计装药量。 〈火攻挈要〉上说:‘其权弹用药之法,则以铳规柄画铅、铁、石三样不等分度数,以量口铳若干大,则知弹有若干重,应用火药若干分两。 但铁轻于铅,石又轻于铁,三者虽殊,柄上俱有定法。 无论各样大铳,一经此器量算,虽忙迫之际,不惟不致误事,且百发百中,实由此器之妙也。 ’
  铳尺可使炮手迅速地掌握恰当的火药装填量,因此铳尺形制及其操作一向秘不示人。
  现今每一新炮铸成,铸造工匠均加以测试,并将经过校准的专用铳尺随炮发送军中使用。 铳尺上的刻划,依各炮不同而不同。
  炮术要领之二,则应尽量使用药包。 药包以薄布或厚纸缝成圆柱形状,用时塞入火炮,再从点火的火门处以铁钉刺破,即可使用。
  各炮填药多寡应事先规定,火药应事先定量包裹分装,如此则急忙之中也不致差错。 若火炮已经装入弹丸,一时未用,可以废纸或旧絮塞紧炮管,则无弹丸坠脱之虞。
  炮术要领之三,凡火炮不可连续多次发射,尤其以红夷大炮为甚。
  火炮药弹装填繁杂,每门火炮需配属二至五名炮手,每次发射前均需花费相当时间重新调整炮位及仰角,半个时辰最多只能打十发弹,且连续打四十发弹,必须暂停半个时辰,以冷却火炮。 若不谙此炮术技巧,火炮因过热而爆裂,则一时无炮可用,恐将贻误战机,因此火炮击敌,因事先有所计划,轮番炮击,方得炮术之妙。
  下官炮术也是现炒现卖,但实战当中,深觉这三个要领是乃炮术中至为重要者,各位斟酌。 ”
  也是出身弥勒教的邵福哈哈笑道:“明大人过谦了,此等炮术,若能精熟运用,必是所向披靡了。 ”
  雷瑾亦哈哈一笑,道:“军中将领均有机会到火炮学校深造。 但云南丛林之地,重炮不便,多半作守城之用。 到底如何编配合适火器,军府还需研究,不过小而轻便的铳炮,云南可以先配给一些,以后视情形再作调整。 ”
  邵福点点头,道:“我军若要南进,战地多山林深谷,蛇虫毒气,野兽出没。 练兵之要,就是使将士能在山林野地辨别方向、选择道路,行进荒野而不迷失,进退有据,这是其一;其二,药物、食水、食物不能完全依赖辎重粮秣,要能从荒野山林获得。 能在山林生存,才谈得上有攻有守,进退不乱。 ”
  “对。 ”雷瑾笑道,“这也是很重要的一节。 本侯会调派擅长此道的教官教练士兵。 ”
  想了想,雷瑾又道:“本侯地意图和方略,你们已经知道了。 军府地幕僚们也有些擘画,但不一定符合实际,也许有些只是纸上谈兵。 你们有五天时间,互相商榷探讨。 末了,本侯希望,你们能拿出几套详细完整的施行预案,报备上来。 各自都回去,召集部下商量商量。 今天就到这,散了吧。 哦,雷大人,为北上出塞准备地边茶茶砖都准备好了吗?”
  最后这句,雷瑾是对署理执政府事的四川执政府执政同知雷水平说的。
  茶砖,是拳头之外的甜枣,雷瑾准备在出塞时,专门用以收买人心的物事之一,四川和陕西汉中这次都承担了相当收购扑买份额。
  “都准备好了。 已经交由麻城约车马行转运起程。 ”
  “好。 那就好。 ”
  雷瑾点点头,起身离去,象这等吹风会议,并不需要他一直在场。
  议事厅中文武官僚并未离去,马上展开商谈,毕竟五天以后,他们得拿出几套施行预案,这军政之间互相的牵扯,就得好一番角力,岂是易事?


第六章(一)鹌鹑赌斗 夜来寒香
  火树银花不夜天。
  七夕乞巧,是夜弦月当空,成都内外,方圆数十里,盛况空前,彻夜烟花,重城灿烂。
  繁盛的烟花,汹涌的人潮,渲染出一片太平盛世的谐和景象,虽然虚妄不实却颇能抚慰人心,因谋刺一案而引致的不安气氛渐次消散,这是四川执政府有意如此设计。
  七夕刚过,中元大节接踵而至,盂兰法会、城隍出巡之外,还有官方的英烈祭祀参拜大典,热烈隆重而不失虔敬肃穆,引致万民空巷,人人感奋。
  河灯绕城、慈航普渡;城隍巡视,鬼类辟易;烟花不夜,车水马龙,诸般盛况,令人目不暇接,令得成都居民心醉神驰,叹为观止。
  掩盖在盛世狂欢景象之下的,是四川的官吏和豪强被大刀阔斧的严厉整饬,雷霆清洗。
  疾风暴雨般的整肃,在不知不觉中就已完成,逮捕的逮捕,调离的调离,免职的免职,降职的降职,夺爵的夺爵,罚俸的罚俸,记过的记过,警告的警告,但因牵连不多,倒也算是波澜不惊。
  应该说,在很短的时间内,雷瑾已经达到他南下的主要目的。 能如此迅雷不及掩耳的采取整肃行动,而又殊少牵连旁人,以确凿的罪证服人,全在事先的查察为明,秘谍在其中起了不小的作用,当然提刑按察行署、监察院、审理院等官署和民爵士的质询上折也居功甚大,多方参酌。 兼听为明,雷霆般地整肃行动,震慑之威遍及四川。
  其实,雷瑾原本并不愿意施展太过酷烈的手段,只是谋刺一案给了他最大的刺激,也给了他最好的借口,师出有名。 便断然使出霹雳手段。
  就在这一段时间,云南方向的南进方略也已定案。 雷瑾除了明确了南进意图和蚕食大方略之外。 并没有自上而下的予以详细指示,而是让云贵方面的文武大员们在互相之间地驳难争辩中,在反复的修正中,在反复地折冲权衡中,由他们彼此取得平衡,由他们自行擘画出几套详细的既各负其责又分工合作的南进预案,经报备审核之后。 逐步实施。
  中元大节一完,云南方面的文武大员们,阎处士、谷应泰、王金刚奴、孟化鲸、明石羽、陈好、韩太湖、唐云峰、邵福、蔡伯贯、郭菩萨陆续离开成都,奔赴云南。
  这时候,西北幕府在云南的五股主要军政力量,为了南进的共同目标,宛如五个手指头捏合在一起,已经初步的形成了一个拳头。
  他们也隐隐地感觉到。 雷瑾是故意让他们互相争辩、互相驳难,又偏生给了他们一个限期。 这样一来,在中元大节前限期完成预案的过程,也就是一个文武大员们协调分工、各负其责、权力制衡的协商机制和协商规则初步形成雏形的过程,以后也许还会适时调整,然而这样一个协商机制、协商规则将会保留下来。 并不断加以完善,将会发生相当作用,至少使得这些文武大员之间能够比较顺畅的协同配合。 而且这样一个机制和规则,也很难让其中的某一个人形成独大之势而领袖群伦,每一位高官都只能在自己负责的那一块掌握决断的权力,这能够在较大程度上避免这些身为臣僚地文武官员们因为心有疑惧,不敢放手大干;同时也能够避免身为主上的雷瑾无端猜忌。
  雷瑾另外做的一件事,就是将羌岩与阿顾这两名出身于护卫亲军的年轻将领互换,羌岩调任成都骑兵军团;而阿顾则担任起羌岩的差使,就任贵州军政官署的临时特命长官;另外还将驻军云南地甲申步兵军团节度。 与驻守关中地区武关的机动步兵军团节度互换。 这种平级互调。 表面上看虽然没有道理,却也必有道理在。 只是外人难于揣摩雷瑾的心思罢了。
  在这一段时间中,雷瑾极之繁忙,俗礼酬酢之外,还有诸多军政事务,又要准备生死智慧书的淬练,又要与戒律会的两大净土高僧打机锋,加之找人研究索解何健所留的札记奥秘,安排一干假子假女的修行功课等公私事务,自是多半在蜀王府中停留,无形中却是将妻妾侍婢全然冷落。
  虽然雷瑾在七夕女儿节,给每一位妻妾侍婢都准备了不同的礼物,从正室夫人孙雨晴,到至今都没碰过一指头的何府遗孀们,现在的雷北氏、雷盐氏等依附不久地妾婢,甚至蜀王太妃和王妃都有一份特别地礼物。 但是,这些礼物对女人们的心理上来说,是绝对不够地。
  雷瑾不是不明白这一点,他只是真的没有闲暇来理会这些,而侯府内宅的所有女人也没有谁敢去纠缠和打扰他做事,有的是因为敬畏,有的是因为聪明,还有的则是因为她们也没有空闲。
  譬如有所依仗的孙雨晴,她虽然有几分畏惧雷瑾的无形威势,却并不十分害怕。 她有足够的聪明,知道在什么时候不可以打扰雷瑾,什么时候必须服软,必须表现出软弱的姿态、合作的态度。
  孙雨晴最近没有去打扰雷瑾,主要还是因为她实在没有那个空闲。 除了在七夕和中元期间,以侯爵夫人的身分主持宴会和礼仪大典以外,她还在成都的女子书画院中流连忘返,得其所哉,因为书画院中不但收藏有若干珍稀的名家书画,而且她还可以大大的过一把传道授业解惑的师傅瘾头,而且那些贵妇名媛的恭维,也能大大满足她的虚荣之心。
  而象雷北氏这样聪明而有决断的美丽女人,也多没有空闲。 雷瑾应允了庇护她们,而且看起来是很‘认真’的履行承诺——把她们地儿女都弄到蜀王府中去接受秘训。 传授文武功课,俨然一派假父风范。 除此之外,她们虽然因为某些原因没有一起搬到蜀王府去,但雷瑾同样派了平虏侯府内宅的一些身怀武技的小妾,还有两队警卫女队的卫士,来给她们做教习,传授她们一些导引、拳法之类的功课。 比如‘易筋导引术’和‘太祖长拳三十二式’、‘八闪番’两路拳脚,还有一些巧打擒拿反筋错骨的格斗散手。 当然也教习其他一些阴狠毒辣的防身秘术,那却是秘不示人了。 其中地两路大路拳法‘太祖长拳’和‘八闪番’,虽是经雷瑾尽去其花哨而加以订正的真传正宗,却主要是给她们日常习练,以做健体强身活络气血之用。 这两路拳法,等闲没个三年五年地苦练功底,根本不要指望她们这些弱质女流能以之实战克敌。 反倒是那些巧打擒拿反筋错骨的格斗散手。 却可应用于危急之时,虽然都是精粹秘学,但只要学会了即可应用,以之近身偷袭克敌防身,有立竿见影之妙,虽则如此,这些格斗散手也断非短期之内,即可达到心手两忘本能猝发的境界。 因此须要每日习练,以逐步臻至熟练精深的地步。 她们的功课繁忙,自是无暇旁顾雷瑾在做什么了。
  中元大节万人空巷的喧嚣刚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