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惊雷逐鹿 作者:金龙鱼-第4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马蹄声骤然再响,骑士在黑暗中冲进幽深门洞,后面跟进的是披甲步兵。
  那些骑士本来都是京军‘五军营’中忠诚于皇帝的京军精锐,每一位骑士都是从京军士卒中精挑细选出来,任何一个都是以一当百的骁勇骑士,经验丰富,训练有素。 顺利闯关之后,便迅速地自发占领沿途各个防守要点。
  西苑中隐隐地传出各种声音,愤怒的喝斥,怒喝,刀枪交击
  西苑禁卫地实力虽然不弱,但是面对全副武装的精锐骑兵马队冲击。 也没有多少机会。
  势如破竹,急于救驾的骑兵当先疾驰,步兵狂奔,成功突进,迅速向着西苑中枢接近。
  长弓大箭,满弓而发。
  有些禁卫猝不及防,被箭射倒,一时无法起身。
  有的撒腿向丹房方向飞跑,被骑兵追至身后,一箭射杀。
  转身而逃的禁卫大部分被杀死。 仍有少部分人逃窜而去。
  不久。 马蹄声响起,宿卫西苑的轮值都督薛立率领禁卫反攻上来了!
  从逃回的禁卫那里得到含糊不清的讯息。 薛立地脸即刻变成死灰之色,这么一闹,他的小命堪虞了。
  “为兄弟们报仇!”整军而出,薛立率禁卫精兵反攻。
  彼此对射,然后挥军冲杀,奋力厮杀。
  流箭横飞。
  震天的厮杀声盈贯耳边,薛立眼力不错,看到人群中居然有司设监的掌印太监吴亮、神官监的掌印太监高福临等好几个内官太监,还有好几个面熟的东林党人、复社党人,都察院、六部当中地一些品阶较低的主事、郎中、员外郎,便知今日之事乃是京畿政变造反了。
  不管这政变谁成谁败,他估计都没有个好下场,里外不是人了。
  被人杀进西苑,皇后娘娘这边若是最后取胜,他是罪责难逃;若是今儿这起子造反政变的人最终得胜,党附阉竖,欺君犯上的罪名也休想洗脱。
  战斗激烈,兵器撞击声、厮杀声、哭喊声和战马的哀鸣声混成一团。
  血与火在燃烧
  生与死的搏斗
  胜利者踏着敌人的尸体昂然前行,失败者颓然倒在血泊中
  骁骑冲锋,精兵突击,还有高手强袭猎杀,敢死军进如迅雷,很快击溃了西苑留守的那一点禁卫,何无欢等东林、复社党人,吴亮、高福临等内官太监,率领勇武军士,直入丹房内寝,闯到皇帝面前。
  刀戈剑矛,寒光闪闪,赳赳武士,杀气腾腾。
  皇帝再也无法假痴不颠,保持沉默,惊悸而起,厉声喝道:“尔等来此何干?朕无诏命,尔等擅闯禁地,罪该诛死!”
  “皇上!”
  “皇上!”
  “陛下!”
  “皇爷!”
  闯入丹房诸人,纷纷拜倒,大礼叩头。
  人声喧哗一片,又有很多皇帝熟悉的朝中大臣在这个时候闯了进来,拜倒叩头,现场忙乱之极。
  看着好几个身分贵重的宗室勋贵,内阁地两个元辅重臣,杨鹤等德高望重地致仕乡宦,黄飞熊等都察院、六科给事中的言官,六部地尚书、侍郎,天下军马都督府的武职官纷纷涌入,皇帝猛然醒悟,这些人乃是来“救驾”的!
  不管这些人是想借机邀功请赏,还是真正的一腔孤忠耿介,此时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人心尚在,朝廷中还有许多大臣心还向着他这个皇帝!
  “众卿手里有多少人?”皇帝清醒之后,经过这么久的假痴不颠,也想清楚了很多事情。 他当然知道,在这个紧要关头,臣下的忠心绝没有冰冷的刀把子好用。
  杨鹤昂然出列,“陛下,城中原有各府五千家奴,又新从外地调入五城兵马司六千七百人,都是反复精选的勇卒乡兵,合共一万一千七百人,俱都兵甲齐整,勇悍过人。 提督五军营宣武公激于大义,从河南、山东大营抽调精锐兵马两万,民壮八万,合共十万,准备与臣等共申讨伐,其中乔公麾下三千骁骑便是此次勤王主力。 辽东武宁侯、巡抚熊大人麾下副将黑云龙领五千辽兵共襄义举,山西宣大总督王大人、大同巡抚方大人亦抽调一万家兵入京勤王。 ”
  “众卿在兵马筹划上多所用心,朕已知矣,只是——”
  见皇帝尚有些忧疑,佥都御史黄飞熊禀道,“臣等竭忠尽虑,辅佐陛下,匡扶社稷,保国安民,虽身殒而不悔。 深盼陛下振励于上,内外臣工齐心协力,廓清奸恶,剪除群丑,则朝廷安静,制令肃然,社稷得安,天下幸甚!”
  “卿言甚是,朕计已决!”皇帝心中略有底气,“国难识忠臣!夫赏以酬功,爵以旌德。 今日诸卿戮力,克定祸乱,异日爵赏,朕必不吝,以报众卿劳勚也!”
  “诺!陛下万岁万万岁!”
  众臣伏拜,山呼万岁。
  


第五章 帝京变乱的日子(二)
  (二)
  晓色曦微。
  皇城重门紧阖,平日里天一亮便即开启的皇城门户,全都闭门落锁,看不到一丝儿要打开的迹象。
  西苑之变,紫禁城的展皇后几乎在同一时间得到急报,即刻便传命控制宫城出入,命令皇城诸门和京城九门的禁卫军士,紧闭诸门,严令无皇帝诏书、皇后懿旨、调兵堪合、钦差关防、上方宝剑五者同至,不许开启;同时又派遣“钦差专使”即刻出城,征调畿辅诸营之兵,迅速控制畿辅要害,戒严道路,禁止任何人往来出入——京畿一带在暂时之间,成为了帝国孤岛,出不能出,进不能进,音信断绝,内外阻隔。
  在短短的时间内,内廷后党反应迅捷,出手老辣,在天亮之前已然锁闭畿辅咽喉,鹿死谁手,真的就只能看京城内的血腥较量了。
  腥风血雨在许多人的意料之中,又在许多人的意料之外蔓延到整个京城,在这个幽明相交的黎明时刻,带给帝京士庶官民莫大的震撼!
  长安街上,全副武装的带甲兵卒奔行驰骋。 早朝大臣起先还以为是京营会操,待一听道是“勤王靖难”,莫不惊骇之极——在这京畿之地,兵戈相向,说好听一点,这是‘勤王靖难’,说的不好听的话,就是叛乱造反了——众人醒觉过来,顿时一哄而散,四散奔逃。
  杀声汹汹。
  皇城诸门紧闭,西苑门、长安左门、右门。 都有勤王军士卒强攻、纵火,往来呼叫,以助声势。
  这时,天色已亮。
  乔行简麾下抽调的两万‘五军营’精兵,辽东地五千辽兵,京城各朝臣勋贵府上的家奴勇卒和地方乡兵一万余,山西宣大总督王鉴川、大同巡抚方行之麾下所谓的一万‘家奴’。 加在一起有四万余人,力量相当强大。 至于乔行简声称的八万民壮。 目标太过显目,暂时进不了京城也在情理之中——
  至少外朝臣党中的很多人在心里是这样猜测的,他们还下意识的为此松了口大气,乔行简位高权重,又是两朝帝师,此番勤王靖难若能成事,必是首功无疑。 乔公爷还是遥领军事最好,这样大家伙都容易接受。 乔行简坐镇京畿勤王靖难,手握‘五军营’精兵已足以令人心中凛凛,若再加上这数万民壮,形势之重,非京师群臣之力可以制衡,这在一腔孤忠地大臣眼中,乔行简手中兵权太重。 那将是皇帝的心腹之患了,难保不会靖难方成,便象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那样故事重演,因之不得不防;而在一心想以大功邀取封赏地大臣、勋贵眼中,乔行简若在此次‘勤王靖难’之变中地位太过重要,岂非大大分薄他们的功绩勋劳?八万民壮。 不能进京,对他们而言,如释重负,未尝不是一件大好事。
  此次‘救驾勤王,以靖祸难’之变,从一开始策划,外朝臣党的一干领袖人物就与一部分内官太监合谋联手,由于得到了部分内廷失意太监的默契掩护,他们才得以秘密调兵进京,才得以顺利突入西苑丹房。 完成这一次帝京事变。 国朝肇造以来,这也都是空前绝后的。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 顺利救驾的外朝臣党、宗室勋贵、内阁元辅、封疆总宪、文武大员们,满心都是欢喜、狂热,还有对将来功勋绩劳的热望、憧憬,这时根本就不会有人去怀疑,高达四万余地骁勇兵马,如何能够轻易地避开皇家密探的耳目,如何能够悄然潜入守备森严的京师?
  皇帝手上集结了这么多兵马,自然胆气大壮,一边强攻皇城,四面纵火之余,一边选调大嗓门的士兵轮番喊话,都是些劝谕皇城禁卫憣然醒悟,速速反正,既往不咎的话语。
  不过,这个攻心之计显然不能如愿,皇城禁卫的应值都督乃是后党心腹亲信,反应敏捷,照着葫芦画瓢,也同样派大嗓门士兵喊话回骂,“皇帝自在大内,尔等乱臣贼子,怎么敢假冒当今圣明天子?若是憣然醒悟,陛下宽厚,必赦尔罪。 如若迟疑,难免株连九族,千刀万剐之祸!”,“尔等校尉兵卒,依附乱臣贼子,围攻皇城,大逆谋反,罪在不赦,速速投诚,死罪或可得免,否则罪无可恕!”等语,却是根本不惧军心动摇——这时候,谁又分得清哪个是真皇帝,哪个是假陛下呢?也只得刀口子上辨是非,枪棒之下论真假了。
  城下火攻,城上炮击,硝烟弥漫,城门延烧,火势熊熊,勤王军呐喊冲锋,连续的几次强攻,都没能攻破城门,无法闯进皇城。
  **
  如火如荼的战斗、厮杀,迅速蔓延到京城许多角落,惊恐地黎民士庶茫然失措,不知如何是好。
  由于有宣武公乔行简的参与,有武宁侯部下的襄助,这让许许多多游离观望,趔趄不前的家伙觉得‘勤王靖难’事有可为,纷纷跳将出来,投入到慷慨激昂的‘勤王靖难’的大举中,嚷嚷着‘匡扶社稷、保国安民、定危扶倾、一扫妖氛’之类地口号,踊跃相随。
  蹄声隆隆,响彻长街,如同天边雷鸣!
  神枢营骁骑冲过长街,如同地火喷薄。
  骤然间,勤王军的所有人都感到了森寒杀意,仿佛陡然进入了隆冬。
  神枢营骑兵冲击的路上,仿佛刮起了冰风雪雹,狂飙怒卷!
  尖锐的三棱锥箭,借着战马冲势,尖啸着,旋转着,横空攒射,刺入勤王军士兵的身体。
  入肉,穿骨。 勤王军士兵接二连三地被箭矢钉在了地上
  更多的士兵则是被战马践踏冲撞,被五眼火铳、三眼火铳**出的铅丸、铁丸在近距离轰成蜂窝,眨眼间化做碎骨肉泥,留下一摊摊暗红、鲜红、污秽的血迹,还有脑浆与尘埃混合的花花绿绿。
  勤王军密集地队伍,一下子变得稀稀拉拉,潮水般地队形刹那间如退潮之水。 哗啦涌去。
  冲在最前面地一批勤王军步卒,刚刚与神枢营地骁骑接触。 就被人数并不占优地神枢营禁卫骑兵轻轻松松地冲垮队形,失去战斗力,被骑兵的战刀三两下劈斩便解决了,只留下一地血泊中的无头尸和四处翻滚怒目圆睁的人头,还有断手残肢、或大或小的零碎皮肉和森森惨白沾满污血的骨头茬子。
  神枢营禁卫骑兵并不停留,一路向前,消失在长街尽头。 蹄声渐稀,唯一的证据就是那一大片鲜血、碎尸、烂骨,只有这些死人才能证明,如今地神枢营骁骑,在后党柄权的这几年,已然恢复了几分当年“三千营”所向披靡的剽悍水准,不再是数年之前,那支兵备废弛的疲弱懒散之军。
  对京畿变乱形势的观察、监视。 已经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 连续使用千里镜就近观察京城要害地点的形势变化,同时还要接收和处置京师各处传来的线报,并下达指令,作出必要地指挥调动,从深夜里到天明的几个时辰里都保持高度的全神贯注,即使以赵小七现在的修为。 也感到吃不消了。 在神枢营骁骑冲杀过去之后,赵小七不得不暂时停止了观察,开始用硬竹笔沾着墨汁在簿册上记录着他所观察到的情况,他对形势变化的分析判断等等,都一一用标准地‘秘文’记录下来,比如刚才神枢营骁骑冲锋陷阵势如破竹的表现,就必须加予评估,下一判断。
  就在赵小七挥笔记录的同一时间,整个京城,但凡稍微重要一点的街口、衙署都在暴发激战。
  迎接勤王军强攻的是铅铁弹丸、炽热火球、熊熊猛火、呛鼻毒烟、滚烫沙石、石灰、箭矢、石块、标枪、斧头等等。 禁卫军的守城器械准备得实在是太充足了。 充足到让勤王军上下都切齿痛恨的程度。
  碧血满地,白骨撑天。 残缺的尸体在昔日平整干净的地砖上描绘出斑斑驳驳的恐怖鬼脸。
  各处禁卫军地铳炮矢石,对仰攻、强攻、围攻地勤王军而言,完全是毁灭性的力量,完全压制了他们地攻势,不断将冲锋的士兵分解成碎骨烂肉,炮火之下,许多士兵的尸骨顷刻间荡然无存。
  每一声火炮的轰鸣,都有成片的士兵倒在血泊之中,冲锋在前的敢死跳荡,也很难冲破铳炮矢石的攒射拦阻。
  勤王军射出的利箭,在炮火的压制下,作用难以令人满意——当然,步战弓弩并非没有一点威慑力,弓弦鸣响,一支支黑色的狼牙利箭命中目标,也同样会夺走鲜血和性命,箭头甚至大部分都淬了剧毒——砒霜或者乌头!帝京城里,长安街上,到处都是残缺不全的尸骸,焦黑如炭的尸骸,形相诡异的尸骸,而其中至少半数尸骸是被淬毒利箭夺走了性命——剧毒未必马上致人死命,却能大幅削弱士兵持续战斗的能力,在激烈的两军交战当中,这已经不啻于阎王贴、勾魂牌了。
  参差不齐的勤王军撞上严阵以待的禁卫军,双方各种武器轮番上阵,不择手段的拼杀,碎骨烂肉在猛火油制造的熊熊烈火中发出可怕的臭味,混合着硝烟,浓烈得简直令人窒息。
  勤王军士挥舞着刀枪前仆后继,冲击着禁卫依托墙壁所构筑的防线,尸骸堆砌累积,强大的压力逼得禁卫军伤亡持续攀升,不得不提前调动后备军士补防。
  黑云龙带着自己的数十骑亲兵,遥遥观望着呼啸冲杀的辽兵攻破一道官署墙壁,无动于衷。
  禁卫军与辽兵纠缠在了一起,就在相隔不远的街巷上来回冲杀。
  在这种战场,面临现下这种战局,黑元龙当然知道只要有一支骑兵实施一次短促的突击,就能杀退逼上来地禁卫军。 给对方造成较大杀伤。
  不过,黑云龙奉武宁侯之命,从辽东带到京城的骑兵已经全数交由‘宣武公’乔行简节制指挥,黑云龙手里只有从辽东带来的带甲步卒一千,加上乔行简‘五军营’的精兵五百、京城勋贵朝臣各家府上的家奴一千,全系步卒,骑兵只有他自己的心腹亲兵数十骑而已。 为保存实力起见,他自然是不肯轻易出动自己的心腹亲兵了——从辽东带来地辽兵步骑。 虽然都相当精锐骁勇,却并非武宁侯雷顼信任的边军嫡系,统兵官绝大多数都是原来辽东镇地旧将,士兵也都是各统兵官的亲兵和家兵。 在雷顼借机将节制辽东的最高权力夺取到手之时,这一批将官都是迫于当时辽东形势,才暂时听令于武宁侯府,他们非常明显的倾向于皇室正统。 也是京师朝臣策划勤王靖难之事为之游说最力的一批边军将官,亦因此缘故,武宁侯雷顼最终才会准许这些将官各带麾下亲兵进京襄助所谓的“勤王靖难”之事。 黑云龙作为武宁侯雷顼信任的心腹将领,当然很清楚武宁侯地目的,这些人既然心向皇室,愿意牺牲,强留辽东也是无益,就遂他们的心意进京勤王好了。 做炮灰,做卒子,那都是这些将官自己愿意,怨不得别人将他们当作棋子来下——既然武宁侯别有用意,眼下要让黑云龙牺牲自己的手下去冲锋突击,那他是一万个不干的。 所以一向以骁勇剽悍著称辽东的‘黑将军’,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