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惊雷逐鹿 作者:金龙鱼-第4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和心智的事情。
  在这样的时候,如果不是出于镇慑西北的诸位皇族藩王,同时又要适度安抚皇族藩王那且惊且惧的可怜小心肝,雷瑾又哪里有偌多的心思和空闲时间来静静欣赏美妙的歌舞呢?他眼近确实很难全情投入地欣赏眼前清歌曼舞的美妙,因为他暂时没有那个闲情逸致了。
  银烛秋光冷画屏。
  送走了几位封藩亲王。 宴罢而归地雷瑾接过侍妾冰縠奉上的银制波斯茶壶,仰脖大饮一口。 只觉茶汤甘腴香甜,这是在浓茶中搀了牛乳和糖霜沸煮的吃法,香冽不减,却少了浓茶的苦涩,乃是域外传来中土的煮茶法。 若只是苦涩的浓茶,就不宜这么大口大口的牛饮狂喝,而需要细细品味。
  此时夜色已深。 雷瑾浑无倦意,打算在今天地晚课(武道修行)之前,继续细看臣下幕僚呈上的若干重要条陈。
  能够被雷瑾留下细看深思的条陈,当然不是普通的重要事项,而必然是牵连甚广,影响深远的事项。
  与雷瑾始终在思考的吏治问题若合符节,臣下幕僚呈上的这些个条陈都是围绕着两件事在阐述各自的意见和看法。
  其中之一,就是‘审计院’第一任‘都审计官’向平虏侯提呈地建言条陈。 他建议。 西北幕府治下所有军政官吏,其名下拥有的全部私人财产及其妻子儿女名下的私人财产都必需在其上任入职或履任新职之前,一一在有司报备稽核,记入档案;而在其离任他就或者致仕养老之时,则必须‘给由交代’,即由相关衙署(审计院各级办事衙门、各曹司署的审查使'官'衙门、税课提举司税务巡检衙门等等)对其私人财产也同样进行审计勾考。 并与其公务上的‘给由交代’结果一并记入官吏的考成、考察档案或者直接移送相关地法司审断当事官吏的罪行,‘都审计官’的建言大意就是如此,其主旨便是以此法尽可能遏止官吏的贪贿渎职。 而雷瑾此前曾命人将‘都审计官’的条陈抄送幕府直属的高级幕僚、长史府所属高级官僚、军府所辖高级将领、审理院的高级司法判、监察院的监察使、议政会议的大咨政、咨政等文武官员,并指示这一部分官员就此各抒己见,言者无罪。 现在就已经有若干高级文武官僚就此呈上了他们的陈事手札,表达各自地态度,阐述各自地意见,这亦是雷瑾在酝酿重大决策之前,察纳谏言集思广益的一个必经环节。
  其二,则是与西北幕府早年所颁布地《告发举报则例》等律法条例紧密相关的一则提议。 这条提议是长史府长史刘卫辰的提议。 主旨是尽最大可能。 动用官方力量以保护‘告发人’、‘举报人’乃至‘证人’的身家性命,防止他们被牵涉到相关案件当中的官吏、土豪、劣绅、强梁等挟私报复。 刘卫辰建议。 在铁血营雪獒骑士中专门设立一个秘密衙门,委派精干得力人员保护‘告发人’、‘举报人’乃至‘证人’和他们的妻小家眷,甚至在必要时将‘告发人’、‘举报人’或‘证人’迁徙至异地安置,并改换户籍身分,避免‘告发人’、‘举报人’乃至‘证人’和他们的妻小家眷被人蓄意打击报复或者陷害栽赃。 刘卫辰长史如此提议,却是缘由于西北的现实状况。 数年以来,已经发生数百起有案可稽的西北幕府官员、地方官府官吏以及土豪劣绅交通官府挟私报复‘告发人’、‘举报人’、‘证人’的大案,当事人中的‘告发人’、‘举报人’、‘证人’或是被人雇凶残杀,或是被人栽赃入狱,甚至还有不少被人灭尽满门,酿成惊天血案;若不是巡捕营、锄奸营耳目众多,能够将某些隐情内幕直接上达于长史府或平虏侯府,这些被人蓄意湮没的冤狱才得以平反,这些被人蓄意掩盖的血案才得以惩凶。 否则,也许这些冤死的无辜者冤沉海底,再无重见天日的机会,更不可能安然瞑目于九泉之下了。 有鉴于此,刘卫辰长史觉得有必要设立专门的官署,以强有力的若干措施保障《告发举报则例》等律法在西北全境得到有效贯彻和执行,维护西北幕府的威信和声誉;尽可能消除‘告发人’、‘举报人’、‘证人’在告发、举报、作证上的种种顾虑,坚定他们告发、举报和作证的信心;遏止和打击某些有力有势之人,铤而走险,大肆报复‘告发人’、‘举报人’、‘证人’,藐视法纪权威的猖狂行径。 对于这点,雷瑾亦深以为然,所以刘卫辰长史的这一提议也被抄送相关幕僚,要求他们抒发己见,建言献策。
  总之,围绕这两件牵连甚广,影响深远的大事,必须要有事先的充分酝酿,争论甚至反对的声音都要细加斟酌,至少要在西北幕府的高层幕僚中形成较大的共识,才能逐步酝酿成熟,并选择合适的时机加以推行——虽然,雷瑾的个人意向几乎是决定性的,但作为一个雄心勃勃的团体,在军国大政上尽可能的凝聚共识是极为必要的,主君一味的独断专行只能导致君臣之间的离心离德,何况这两件事还都动辄牵涉到西北幕府治下的整个官僚体系,牵涉到西北的所有官吏呢? 即便是雷瑾,对此也不得不慎重其事,为政绝不能操切冒进啊。
  银灯高照,红袖添香,雷瑾就在灯下细看臣下幕僚的每一份条陈,考虑着每一条意见的利弊,在心里默默深思权衡,直到子夜时分,方才释卷,例行的晚课也是不能懈怠敷衍的。


第四章 袭击
  辰末时分,麻城约车马行的五乘双辕骡车同时离开了泸州城,沿着去往叙州方向的官马大路鱼贯开进。
  这个时节,日头仍然很毒辣,秋老虎余威尚在,道旁的榆、槐、杨、柳,了无生气,枝萎叶蔫,奄奄一息!
  官马大路虽然宽敞,这当口却是没有什么风,不管是赶车的,还是乘车的,都像是置身烤炉,又闷又热,汗水止不住的往下淌。 健骡负重前奔,带起尘埃,车轮过处,烟尘滚滚,一股脑儿都往车里涌,虽然有车帘子挡一挡,但车内的人也少不得落个灰头土脸的下场,别想真个干净。
  这条官马大路,年年都征役翻修,还算得上平整通畅,但行走奔波在这条路上的商旅,即便是在入秋以后,仍然得受不少的罪。 风尘仆仆的辛苦,养尊处优的人们又怎可能轻易想象得到?
  杨青早就知道路上日子不好过,不会有多舒坦,所以他只穿了件青麻直裰,头缠白布头巾,连口鼻也都遮掩在头巾之后,仅露出眼睛,以避风尘和日晒。
  杨青此番与一干家仆随从以及雇佣的随行标师合为一队,取道叙州,去往富县、荣县,意在巡查那里的官私盐场,然后再转道合州明查暗访,大约要到入冬之后,他才会返回成都述职。
  他之所以不走水路,没有沿着涪江(内水)乘船上航合州,乃是有意在路途上巡视查访地方上的民情吏治。 即使舍舟起旱远比水路辛劳十倍,他也不以为苦,正是求仁得仁无所怨之谓。
  在川贵两省交界之地恣意妄行为富不仁地土豪强梁米氏家族,经过监察院前后数位巡访使锲而不舍的暗中查访,历时两年有余,耗费公私钱粮无数,终于在杨青的手上垮了下来。 米家名下的石炭煤厂、铜铁矿场、锡铅矿场、米行粮栈、当铺钱庄等产业目前已经由巡捕营、铁血营的校尉甲士联手进驻查封。 米家的大小主事人等以及涉入此案的幕府官吏、地方官吏也已一一拘拿在押,各项罪证物事以及证人证言正在进一步搜查整理当中。
  米家一案。 虽然目前尚未真正尘埃落定,还需等待诸法司地会审定谳,但震动西北轰传四方之势已是铁板钉钉。 如此一来,最后扳倒米家的监察院巡访使杨青自然成了人们关注地人物,同时也成为了某些人心目中的‘眼中钉’。
  外间的褒贬毁誉,上官的嘉许赏识,杨青浑不在意。 在他看来。 人间有不平,人间有冤屈,人间有丑恶,人间有污浊,他一个人的努力其实微不足道,又岂能真个做到澄清玉宇万里埃,荡尽天下假丑恶?也只但求一个‘无愧于心’而也矣!他所做的任何事情皆凭一己之良知,诚心正意践行着‘致良知’的先贤遗教。 唯求仰无愧于天,俯无愧于地,行无愧于人,止无愧于心而已!
  因此,舍舟起旱虽然疲累辛劳,对于一心笃行儒道之人。 却是乐在其中,无怨无悔了。杨青刚刚向监察院地同僚移交了米家一案的相关证物,又即刻不辞辛劳,马不停蹄,辗转奔波,皆是缘于他内心中对于先贤大道的执著。
  车声辚辚,蹄声得得,不知不觉间,已是午后辰光,该打尖歇息了——秋老虎尚存些许威风。 暑热难耐。 人畜易乏,一天怎么都也赶不了多少里程。 也就慢慢着往前赶罢了。
  打尖的地儿,只是一家乡村小食店,门口挂着一面酒旗儿,栲栳大的幌子是以红布包缠的柳编箩圈,其下缀着红穗,出门在外的商旅自然看一眼便知,这家食店在供应主食之外,还兼营肉食、酒菜。
  这打尖的小食店虽然连个名儿都没有,但他地葱油锅魁和素油锅魁相当有名,卤煮的熟驴肉、熟牛肉等酒菜也是入口浓香,总有很多来往的旅客上门照顾店家的生意。
  因此,杨青一行人等在此打尖,自是一下车就叫伙计上酒菜,打算捱过午后最为闷热的那段时光,等到黄昏临近再启程上路。
  在店家、伙计的殷勤招呼下,各色卤炸地下酒菜很快上桌,几坛子村酿的红苕烧虽然酒味薄了一些,但加上数盘荤素热炒,对于在暑热中奔波旅途的人们而言,这些就足够了,一个个自然是呼朋唤友,划拳猜枚,三五成群,喧嚷为乐,等待着黄昏的来临!
  在这个闷热的午后辰光,虽然令人烦躁,但一切都还算得上平静安乐。
  黄昏辰光,打尖的商旅行客纷纷动身上路,包下麻城约车马行五辆骡车的杨青一行人也在夕阳斜照中动身启程。
  车队过了关桥,官马大路即在山岭间蜿蜒前伸,驿道一旁的沟壑,深者可达数丈,浅处也有丈余,乃是历年春夏山洪暴发逐渐冲刷而成。
  残月枝上飞惊鹊,山风微送高蝉吟。
  这时候暮色四合,暑热稍减,天色已经完全黑了。 夜行山阴,山蛙时喧,秋虫蛩鸣,赶路的骡车挂上了气死风灯,摇曳的昏黄灯光将前路隐约照亮。
  换了以前盗匪猖獗道路不靖地时候,麻城约车马行是说什么也不会漏夜赶路地,现在却没有那么多的顾虑了,当然小心为上,总归没有坏处。
  七八个星,高悬天外,路转溪桥,山前茅店忽见。
  前头车声骤起,一辆长辕驷车全速疾驶而来,在残月星光下已可朦胧看到轮廓。
  车后隐约有骑士随行,烟尘滚滚,蹄声急骤,少说也有十数匹马骡坐骑。
  再愚蠢地人也能看出苗头不对,前车大掌鞭高声吆喝。 鞭花叭叭作响,车向边靠,车速慢了下来,打谱是要停车避让。
  官马大路即便是在山区,也可容三四辆车相错而过。 常理上,己方尽量靠边避车,对面来车绝不至于迎头相撞。
  车声急。 蹄声骤,对面地车马。 疯了也似,狂冲而来。
  “停下!快停下,不要命了吗?”前车的大掌鞭狂叫起来。
  第二辆车上的杨青,在昏昏欲睡中听到大掌鞭的叫喊,即倚着车厢,半伸着头往车窗外察看。
  饶是胆力雄厚,眼前蓦然看到的惊险情形也令他的脸色骤然一变。
  对面冲来的长辕驷车。 驾车地雄壮马骡像是发了疯,车身猛烈颠簸,左右扭摆,仿佛随时可能翻覆。
  路旁就是深沟,己方骡车再向路外避让完全是不可能的!
  千钧一发。
  “跳车!他们是——土匪”杨青一直以来就很清楚,他得罪地人可是不老少,所以对什么风吹草动,他都保持着相当的警觉。 眼前正在发生的惊险一幕。 他并不以为仅仅是对方的马骡受惊而发狂所致,所以不管对方是不是土匪或者强盗,先下手为强,指认对方是匪徒再说,至少使己方之人警惕、戒备起来,总归是有备无患。 绝无坏处。 因此在高声大叫‘跳车’、‘土匪’的同时,他已经就着半侧身向外看的势子双手一撑,腿膝并用,腰腹一收,整个身子猛的从车窗口硬挤了出去,身上还带着被扯落地布帘子,就那么团着身子直扑到地上,紧接着便是一个懒驴打滚,往一侧翻滚而去,身手颇为灵活。 杨青平时就比较注意锻炼骑射之技。 而经年巡访游历西北各地。 他又经常有徒步跋山涉水的经历,所以他年纪虽然已经不小。 身体却还锻炼得相当的强健灵活。
  对面来车轰隆隆飞驰狂冲而来,势如山崩河决。
  跟在对方车后的骑士也紧随而至,黑影幢幢中,刀剑出鞘声宛如恶兽的嘶叫,显然是来者不善,却是让杨青不幸而言中了——来人就算不是啸聚横行的土匪,也是蓄意劫道的凶徒了。
  弓弦轻响。
  比杨青更早一刻警觉到苗头不对的是车队随行地雇佣标师和几个赏金客——已经习惯了刀头舐血生涯的他们,不会轻易将自身陷入莫测凶险乃至措手不及的境地。 对外界的动静,始终保持起码的警惕,是他们能在这一行当长久生存下去的不二法门。
  来自长安‘常盛标行’地领队标师谢中原,原本在第四辆骡车上,这时却早已经翻身上了车顶,左手挽三石军弓,右手已然挟了四支三棱利箭,准备扣弦射出。
  身为恩袭乃父谢仲之‘飞骑尉’勋官爵禄(追授)并特旨降三等赐爵的军功爵‘壮士’,谢中原虽未从军,却也是在册的‘备役佥兵’,有义务应召从征的同时,他也相应享有‘壮士’军功爵的各项特权,可以申领内务安全署巡捕营或军府颁给的各种兵器武备执照,譬如拥有‘壮士’爵者,其本人就有权拥有军马两匹、三石以上军弓两张及制式箭矢百支、神臂弩两张及弩矢三十支(非有令征召,不许将弩携离家宅)、军用长短火铳各一支及火药弹丸若干、甲胄两付(非有令征召,火器甲胄亦不许携离家宅)、各色军用盾牌四张(非有令征召,军用制式盾牌不许携离家宅)、刀剑等短兵和其他杂式武器若干。 正是因为拥有了相关的兵器执照,谢中原现在才能公然携行弓力达到三石的军弓往来各地,否则他只能携行和使用弓力低于三石的猎弓,其杀伤力和射程肯定远逊于三石军弓了(其实西北边地允许民间私有的两石猎弓,在帝国内地也都是属于军用硬弓之列,官府通常都不会允许一般地平民百姓私有家藏,就是那种一石弓力地猎弓,内地官府也禁止猎户人等携入城镇;西北边地之所以将两石的硬弓视为猎弓,与西北千百年来屡遭胡虏侵掠,民风剽悍刚烈,边地官府不得不允许边民团练自保地传统相关,乃是因地制宜地特例;帝国北方的九边之地。 也都或多或少存在类似情形,官府默许或者公然允许民间拥有两石以上但低于三石弓力的硬弓)。
  谢中原注视着前方的一双眼睛,在暗夜中流转着幽光,阴冷狠厉,他此时仿佛不是这人世间的人类,而是在荒原上游猎的孤狼,阴狠而可畏。
  “杀!”
  吼声如雷。箭啸慑人。
  谢中原无师自通的箭术,准头还相当不错。 箭矢自那辆驷车前方两匹马骡地前胸斜剖而进,锋镞无情地楔入马骡的身体,斜插入胸,血花飞溅。
  在前车上乘坐地赏金客‘捕风’刘邦,就在这个时候,旋风一般疾冲而进。
  三柄小斧,刹那间划出三道美妙的弧形冷芒。 无声飞旋而出,忽焉已至那辆驷车上方,破空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