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惊雷逐鹿 作者:金龙鱼-第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护卫亲军和近卫军团的军团旗还是首次亮相,却可能是雪原上最惹人注意的军团旗了——
  护卫亲军的认军旗,黄金牡丹迎风盛放,弧形弯刀交叉拱卫,天香国色和杀气严霜形成强烈反差,想让人忘记都难;
  近卫军团的认军旗,闪电霹雳,柔韧蔷薇,霹雳与蔷薇共舞亦是独树一帜。
  其他的日、月、星、辰等各色旗帜各有其用,不必细表。
  屏息静听号令候命出击的士兵牵马而立,在雪原上站成黑压压的一片,军容肃穆威武,目光中蕴藏着狂野炽烈的攻击yu望。
  弓刀枪盾、硬弩镖枪、子母炮、掣电铳
  诸般兵器默默积攒的杀气,正等待着爆发的那一刻。
  唯一紧张忙碌的除了不时飞落飞走的军鸽,就是穿梭往来的探马传骑。

  中军移动,旌旗如云。
  探马已经远远的派出两三百里之遥,衮必里克(吉囊)辖下的游骑摆开阵势。
  数个万人队,如同草原上星罗棋布的海子,散布在广袤雪原,鹰犬前驱,迂回包抄,分进合击,层层推进,蹄声雷动,旗鼓号角响彻草原。
  狼头大纛下,蒙古右翼济农衮必里克披挂整齐,一身棕黑色的皮制铠甲,皮制头盔上雪白的盔缨随风飘扬,如同旗帜一般。
  吉囊一腔的浓厚杀意,都化作了缜密的部署。
  诚然,河陇幕府一系列的欺骗、佯动,使得吉囊的十余万精骑集结起来比较仓促,但吉囊常年征战磨练出来的敏锐洞察力,还是让幕府的欺骗佯动未奏全功。
  而且游牧总是需要依靠互相的协作和遵守一定的组织纪律,故而草原游骑来之则能战;草原游骑的集结远比农耕民族要来得简单而迅速,他们不须要繁杂而长期的招募、操练、熟悉攻防阵式、准备辎重粮草等等;草原的辽阔又提供了足够的回旋空间,也不怕被人截断粮道和后路什么的,除非被重重包围。
  所以,幕府虽然预有准备,且集结了偌多军团,与吉囊所部相比优势也并不明显。幕府总兵力甚至还稍逊鞑靼人一筹,就算精锐的万人队,双方大致相当,吉囊这边至少还有俺答的土默特骑兵随时可能参战助阵,仍然zhan有相对的优势。让吉囊唯一想不通的是,幕府为什么一定还要在这时候和自己打一场并无十分胜算,甚至有可能会两败俱伤的战争?
  不过,这时候其它什么都不重要了,一切的一切都只能由战场上的胜负来决定了。
  跨下战马撒开四蹄飞奔,手中的苏鲁锭长矛在凛冽的寒风中舒展着嗜血的yu望。
  身后是身经百战的勇武战士,还有什么是不可战胜的呢?
  苏鲁锭长矛斜指前方,吉囊长啸催马,宛如旋风一般卷过雪原,无数勇武的战士呼啸着跟随其后,激起雪尘四溅,腾舞不歇。

  幕府的骑兵军团从编制到作战套路其实近似蒙古人,并不追求堂堂正正的列阵鸣鼓而攻,而是左右迂回穿插包抄,围而歼之,聚而歼之,鲸吞蚕食,对敌方有力而致命的打击,多半来自侧后方的凿穿突击,正面迎击部队多数作为诱饵和牵制来使用。
  以正迎,以奇胜,倒也暗合了孙子兵法。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兵圣的名言倒并不是对所有人都有效的,战场情势本来就诡谲多变,敌我双方的佯动、伪装、欺骗、隐真示假、隐强示弱,种种诡道百变不穷。要想绝对的知己知彼,本来就很困难,何况是在瞬息万变的战场?
  而且有时候即使清楚地知道对方将要怎么做,但也不一定就可以破解掉对方的部署,否则赢得一场战争也就太容易了。
  幕府对草原的情势已经有相当深入的了解,而吉囊对河陇也不是浮皮潦草的泛泛了解,但是了解归了解,上了战场,双方还是得亲密接触,碰上一碰。
  首先遭遇接敌的是白玉虎率领的白虎游骑军团,五里之外,双方都开始策马扬鞭,逐渐加速。
  咚…咚…咚咚…咚咚咚
  沉雄的战鼓如雷神咆哮,一声声的在雪原上轰鸣;
  高昂的号角如风伯震怒,掀起天风海雨般的声浪;
  双方旌旗乱如潮涌,同时向对方发起了冲击。
  白虎游骑军团形成数个箭矢状突击群向前突进;蒙古鞑靼的游骑也同样如同凿子一般发起了冲锋。
  策骑飞奔,对进冲锋的两军,距离在飞速缩短——
  一千步
  九百步
  八百步
  七百步
  
  距离五百步时,对面叫嚣冲锋而来的鞑靼骑士也越来越清晰。
  嗡!
  白玉虎咆哮着狂吼,手中长矛破风生啸,嗡嗡震鸣。
  紧紧跟在他身后两翼的白虎军团若干游骑应声引弦开弓,连珠攒射,箭如骤雨。
  犹如波翻浪涌一般,冲在最前面的鞑靼游骑骑士大半人仰马翻,眼见得是九死一生的结局,在铁骑突进的时刻,跌下马来的骑士即使侥幸没有被箭雨射杀,也多一半会被随后而至的马蹄踏成肉泥。
  就在这第一波的箭雨离弦的同时,白玉虎身后那些人马皆披着护甲,挥舞长枪大戟狼牙棒等长兵重器的若干骑士催马突前,紧紧跟随在白玉虎身后,呼啸冲锋。
  对冲过来的蒙古游骑,他们的冲击战法其实也与白虎军团的冲击战法非常的类似,披着轻甲或不披甲的轻骑首先以急骤的箭雨实施骤然的远程打击,大量杀伤敌方冲锋在前的箭头人物,然后继之以人马皆披挂全身铠甲的重骑冲乱敌方队形,破坏敌方整体队形的协同,后续的轻骑则以弓刀骑射继续扩大战果,杀伤敌军,如此周而复始,直至一方败退或覆灭为止。
  白玉虎下达放箭口令,只比对冲过来的蒙古游骑快了眨了眨眼的工夫,让白虎军团的轻骑争取了一线先机,先下手为强,结果显然就是白虎军团第一波冲锋的骑兵,其伤亡损失大大低于鞑靼游骑方面。
  双方骑兵快速对冲,对统领指挥者是个严峻的考验,不但要把握好己方冲锋的速度节奏和轻重转换的衔接,还要敏锐的把握和扰乱敌方的进攻节奏,利用敌方转换衔接中一闪即逝的破绽而致敌死命。
  否则不但可能造成本方极大的伤亡,甚至会影响到整个战局的成败。
  在用以冲击敌方队形的军团重骑中,幕府的军团还借鉴了雷霆铁骑的战法,在较近的距离使用镖枪和铁胆,这大大强化了重骑冲击时的瞬间打击力度和对敌方的心理震撼。
  镖枪连环两掷,铁胆夺命一击,如此而已。
  继箭雨之后,势大力沉的镖枪和铁胆,发出令人惊悸的破空异啸声,凶猛的打击给予敌方以毁灭性的打击——鞑靼重骑的 第一波冲击就损失过半。
  马蹄踏过袍泽兄弟的尸骨,毫不停留,猛冲上去。
  利刃与利刃碰撞,火花四溅。
  冲锋在前的白玉虎,这时控马微微偏离原先的冲击路线,划出一条微妙的弧形轨迹,让过已经遭受重创的鞑靼重骑冲击队形的前锋,从侧角切向鞑靼冲击队形的薄弱部位。
  白玉虎手中的长矛犹如挟了风,携了雷,数息之间,接连挑翻数骑,双方这才真正的进入与鞑靼人的近身肉搏。
  铿!咔!喀嚓!
  积竹为柄的矛杆片片碎裂,对上了硬茬的白玉虎,手中的长矛瞬间报废。
  咆哮如虎!
  白玉虎的两名咆哮亲卫已突骑冲前,寒光闪闪的马刀挥舞斩劈来敌。
  刀鸣震耳,两名咆哮亲卫同时浑身剧震,口喷鲜血。
  果然厉害!
  大概是鞑靼人中以勇力著称的巴图鲁勇士。
  刷!
  白玉虎心念电转,马刀已然出鞘,沉喝冲前,但这一冲错两盘旋间,那鞑靼人勇士早已经随着冲锋的队形冲到远处,这毕竟是战场,不是逞个人英雄的地方。
  白玉虎也就只能悻悻地大喝道:
  “跟我来!”
  勇武的白虎军团骑士汇在一处向前冲杀,便如猛虎出柙一般,深深陷入敌阵。
  鞑靼人的队形果然紧密厚实,一层层的仿佛永远不能凿穿一般,刀矛剑戟,纷纷而来,虽尸首遍地,鲜血尽染,兀自鏖战不休。
  “呀!”
  又一名冲锋在前的咆哮亲卫中箭,摇晃着从马上跌落。
  白玉虎策马抢前,只见这名亲卫浑身早已血迹斑斑,现在中箭的疼痛更是让他面色煞白,嘴角扭曲,不停颤动,显然是在极力忍受痛苦。
  那一箭是近距离射出,穿透了他前胸肺脏的要害,眼看着是难以救治了。
  “兄弟,你安心去吧!”
  刀光一闪,白玉虎亲手替这名重伤垂危的亲卫解除了痛苦。
  “啊!兄弟们,跟我冲呀!”

  就在白虎军团正面冲锋陷阵之时,从两翼包抄迂回的护卫亲军、火凤军团、近卫军团也在密切的配合着白虎游骑军团的正面冲击。
  双方在宽广的雪原上展开一连串的冲击、摆脱、追击、再冲击、再摆脱、再追击,都期望着凶猛的攻势能够令敌方先我而崩溃。
  但是鏖战双方都不是易与,战斗仍然在继续。
  嗖!
  就在战马四蹄腾空的瞬间,温度屏气凝神,觑准一个空当,挽弓搭箭,弓开如满月,箭去似流星,一箭射杀对面冲杀过来的那一股鞑靼骑兵的将领。
  一箭甫刚离弦,第二箭又已经射出
  近卫军团强悍的战斗力宛如磁石一般,吸引了诸多鞑靼人千人队潮水攻来。
  冲锋陷阵,疾若风雨,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敌方的精锐军团,鞑靼人都是身经百战,自然不肯放过这样的对手了。
  温度刚刚率领近卫军团突破冲散了一队鞑靼游骑的队形,正要与其他军团会合集结,结果又有不少鞑靼游骑从四面包抄过来。
  叱喝一声,温度领军迎击,刚一接战,鞑靼人后队却自己出现了混乱。
  温度定睛细看时,火凤军团旗迎风舞动,而且轰轰不绝的火铳之声盈耳,不是阿蛮统领的火凤军团还能有谁?
  火凤军团的部分骑兵已经装备了幕府按照帝国兵仗局火铳图样仿制改良生产的第一批自生火掣电铳,每铳还配备了九个子铳,可以预先装填,又是燧石发火,不惧风雨,临战发射速度与其他火铳相比已经很快,当然还是不能跟骑*湛的骑士连珠发箭去比谁的速度快。
  温度曾经见过这种掣电铳的试射,在较近距离的威力相当大,而且即使如女子在体力和臂力上不如男子,由于是装填火yao,并不象弓弩那样对体力和臂力的要求比较高,女子骑兵军团将掣电铳和弓箭混编,使得火凤军团的整体战斗力大大提升了一个层次。
  宛如烈火一般的火红骑队迅猛的从鞑靼人身后掩杀过来,其中一个不走运的鞑靼骑士好死不死的正好撞正了一个女骑士的火铳口,轰的一声响,硝烟弥漫,这鞑靼骑士连人带马一块儿翻倒在地,血肉模糊,呻吟挣扎难起,人身马身上的血洞恰如蜂巢,这一发子铳里面装填了不少铅子,铅子容易变形,又有铅毒,打在身上,伤口就是一个个的血窟窿,惨不忍睹。
  那火凤军团的女骑士更不是观音菩萨,都早已经被军团节度阿蛮操练得不惧血腥和死亡了。
  红影一晃,飞骑上前,制式马刀已经闪电出鞘,寒光一闪,便已结果了那鞑靼骑士的性命;寒光再一闪,又割下了鞑靼骑士的左耳,这是学的蒙古人做法,割左耳以为记,叙军功的时候用得着。
  温度摇摇头,这女骑士刚才露的那两手刀技,精妙玄奥,空灵蕴藉,正是“月舞苍穹”中的技法,看来号称“武痴”的阿蛮为了弥补女子体力上的相对不足,操练女子军团时没少花精力,特意的强化了以巧破力的技巧。
  闲话休说,这厢里近卫军团和火凤军团刚刚会合,两位军团节度顺便打招呼的当儿,鼓角震鸣声传来,正是幕府方面的讯号——暂时后撤,脱离与鞑靼人的接触。
  这号令也古怪,并非是收兵不战,仅仅是后撤而已。
  而吉囊方面似乎也约好了一般,也几乎是同时发出撤退的号令,蒙古游骑也如退潮一般迅速后撤。
  虽然不知道又发生了什么事情,近卫军团和火凤军团还是交替掩护着逐步后撤。
  到底发生了什么?
  温度、阿蛮都有些疑惑不解。
  ————————————————
  2005。5。15发布。


第六章 胜败难定论(下)
  阴山连绵,背后就是广袤无垠的瀚海大漠。
  瀚海大漠,黄沙漫漫,鸟兽俱无,人烟断绝,敌军横绝大漠,发动突袭的可能性几乎没有。
  统领吉囊后军的万夫长那海绝然没有想到,在自己的背后,在茫茫大漠中会突然杀出一彪军马,原本那是没有可能的!
  所以当近万骑“鞑靼游骑”从大漠中飞驰而出,狼旗招展,飞速地向后军接近时,吉囊后军的一众鞑靼骑士还在一愣神的工夫:这是哪个台吉的兵马?
  砰!砰!砰!
  三朵炫丽的旗花火箭在天空炸响,绽放出耀眼的火花。
  “擂鼓!吹号!冲锋!”
  逐渐逼近鞑靼骑兵,策马飞驰的魔高拨出背后的大剑,朝前一挥,大声叱喝,全速冲向敌军。
  鼓角轰鸣,蹄声急骤。
  无数利箭划空呼啸,带着死亡的轨迹插入敌阵。
  魔高仰天狼嗥,其声凄厉,这是准备陷阵冲击的信号。
  跟随其后,身经百战的苍狼军团骑兵亦同样狼嗥,齐声应和,气势凄厉碜人!
  刚刚醒过味来的吉囊后军阵势为之松动,稍见些须混乱,但马上就如潮水般,一层叠着一层,呼喝叫嚣着逆势迎击。
  这里没有什么地形可资依托,唯有硬战,虽然敌军的突袭带给鞑靼骑兵以强烈的震撼,但勇猛好战的天性,仍然让他们悍不畏死的迎击。
  跟随魔高冲锋的都是苍狼军团最精锐的选锋“赤那”(狼),如同刀锋一般,楔入敌阵,立时血肉横飞,当者披靡。
  吉囊后军的鞑靼骑兵在苍狼军团冲击下,队形竟然松动,而苍狼军团从两翼包抄的骑兵也在这时突然出现在吉囊后军的翼侧。
  人扑。马倒。马蹄践踏。
  战马,血人,烈炎,流火,箭矢飞洒,兵刃交击,焰火熊熊,不断的马倒人毙,倒下就再无人理会
  杀。屠杀。再屠杀。
  人已非人,只知道奋勇冲杀,斩杀,劈杀
  浴血中的骑兵一个一个倒下,但没人后退,慨然前进,同仇敌忾,血气澎湃,每个人都眼睛充血,肆意喷薄着狂野的兽性杀机。
  带着人马,杀进重围,从中路突破的魔高只一会儿工夫,身上就多了十七八处伤口,但都不致命,这是身经百战,凭经验累积下来的成果。
  什么招式,什么剑法,这时候全属多余,就是比谁的速度更快,谁的出手更果断更狠辣,谁更力大招沉,一个照面,一刀一枪,就是生死阴阳分界。
  沉重宽阔,如同大斧般的大剑,在这个时候帮了魔高很大的忙,鞑靼骑兵的皮甲也好,铁甲也好,骑盾也好,都无法保护他们。
  或是被魔高一剑斜劈,截作两断,上半身飞上了天空,而下半shen还在马背上狂奔,血雨喷洒,血泉喷涌,凄厉至极
  或是被一剑横扫,胸骨尽碎
  又或者是连人带盾左右中分
  能够冲到魔高身前的鞑靼骑士,都是有两把刷子的勇武之辈,差一点的都让魔高身边嗷嗷叫着凶猛冲杀的“赤那”们,或是箭矢相加,或是刀矛齐下给收拾了。
  这些勇武过人的鞑靼骑士都难当魔高一击,对后军的鞑靼人绝对是非常沉重的打击,面对所向披靡的冲锋,士气在不断下降。
  苍狼军团中路突破,两翼包抄切入,迅速深入敌阵,这时开始遇到极大的阻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