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乱世烽烟-第1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符静云将信笺拿出给父亲看过,符彦卿便叫她将身边的内侍以及宫人都屏退,低声说道:“这应该不是静娴的意思。”

    “女儿也知道,二妹说李从嘉料事如神,他在听说先皇生病时就叫二妹写了这些,如今赵匡胤要攻打唐国,怕是真给他说中了。”符静云叹道。

    符彦卿微微沉思叹道:“白重赞和李重进两人是他的威胁,只有开战才能削弱他们的实力,赵匡胤这是想借别人的手除去他们两人,达成他自己的心愿。”

    “这该如何是好?”符静云眉头蹙起,想着自己孤儿寡母,赵匡胤是手握重兵的将军,她怎么能对付的了。

    “太后要和李谷、范质这些托孤大臣打好关系,只要他们支持圣上,反对出兵就是一线生机。”符彦卿凝思片刻,说道。

    符静云想着近日以来这些托孤大臣的反应,一开始赵匡胤有意出兵唐国,大家都在反对,可是如今已经有人改变了初衷,他们改变想法,就一定是被赵匡胤说服了。可如今她又能拿什么去改变呢?赵匡胤给他们承诺的,她同样说出去这些人会相信吗?就算这些大臣被她说动反对出兵,可赵匡胤手握重兵,禁军都在他的控制之下,一旦给赵匡胤逼急了,她母子二人也只能任人宰割。

    符静云这会儿倒是有了放弃的想法,带着儿子去过普通人的生活,轻叹一声,说道:“父亲,宗训还小,担不起大事,如今我朝看似要好过几年前,可是北面有北汉和契丹,南面又有唐国,国内赵匡胤、白重赞和李重进都不是清流,女儿不想再撑下去了,女儿也不要宗训从小就被压着这么重的担子。”

    符彦卿摇头将眉头皱起,微微沉思片刻忽然眼前一亮说道:“太后,臣有一计。”

    符静云看着父亲,淡淡的说:“父亲但说无妨。”

    “太后将让位的消息放出去让他们三人去争斗,他们争个你死我活,两败俱伤,最后这周朝天下还是宗训的。”符彦卿缓缓说道。

    符静云轻咬着嘴唇,仔细斟酌过后,说道:“父亲大人,这样怕是不好,三人争斗虽然能消耗他们的实力,可是如今我朝北有北汉契丹的威胁,南有唐国的威胁,三人一旦为此争夺,那我朝又会给人机会。”

    符彦卿也微微点头,说道:“是臣考虑欠妥了,虽然唐国有反叛不可能出兵,不说契丹,北汉虽小,但是一直有染指中原的意思,先皇在时与北汉交战也是互有胜负,若是这三人相互攻击,北汉一定会趁机出兵。不过太后还要仔细思量一番,毕竟这天下还是姓柴的好,若是太后执意让圣上退位,不管是谁登基,太后母子两人怕是都将得不到好处。”

    符静云也是担心这些,儿子年幼还是贪玩的年岁,如今坐在皇位上,朝中有大臣看着,那些人就不敢妄为,若是让出皇位,两人失去了庇护,说不定哪一天就会给害死。

    轻叹一声,符静云觉得好是为难,转过身叹了一声与父亲说道:“父亲大人还请回去休息吧,女儿有些累了。”

    符彦卿躬身退出,符静娴便靠在榻上哀声叹气起来,幽怨道:“陛下为什么去的这么早,将臣妾母子二人独自丢下。”

    *

    江宁府城内的兵力全部集结在南城,将东西北三城门处只留下守城的士兵。算上李从嘉在城内的两万人,南城兵力就达到十二万。

    柴克用领着银枪都两万人最后集结过来,靠近城门的位置早给唐国几支禁军占领,他也不得不让银枪都停在南城与北城的分界线上,等着李从嘉从前方攻城,他在后边夹击。

    银枪都军士虽然穿着与几支禁军同样的军装,可是若仔细看就会发现,每个人的左臂上都缠着白色的粗布。这是李从嘉在柴克用带兵离开之后要求的,为了攻城时不造成误伤,不过城中几支禁军部队都将目光放在南门上,却是没有人留意自己身后柴克用的这支战败逃回来的部队。

    柴克用事先并没有得到李从嘉的消息,不知他会从哪里过来,他也是最后接到命令集结过来的,虽然站在南城北城的分界线上,但无论李从嘉从南从北过来,他率军站在这里都能给李从嘉强有力的支持。银枪都大军从南门攻入,他可以与李从嘉相互夹击,若是李从嘉从北门进来,他则是可以挡着禁军,让李从嘉迅速占领此时只有三千禁军守卫的皇宫。

    休息过两日,李从嘉全军上下已经养足了精神。银枪都在幕府山下休息了两日,可是城市的守军却是不敢怠慢,一直守绷紧着神经。

    两日来城中守军都不见李从嘉的大军从南门过来,这一天守军便打开城门将斥候放了出去查探消息,南门斥候刚刚出营,就听说李从嘉已经攻下了北门,带人从北门杀进来了。

    城中人都给殷崇义误导,那里知道李从嘉会绕去了北城,悄无声息的就打开了城门,立即命令全部军队奔向北城进军,去阻挡李从嘉,可是却是给柴克用手中的两万人挡住了去路。

    柴克用是最先发现李从嘉率军从北门进城的,立即叫全军摆开了战斗的阵势。虽然这两万人没有盔甲,但是他们进城时都带着足够的炸药包,几支禁军想要攻破,难度很大。

    柴克用挡住禁军的去路,让所有人都不知所措,面对柴克用的部队阻止禁军过去,这些人也都明白过来,柴克用给李从嘉收买了。他们如果想要过去就要先将这两万人全部消灭,可是时间上却是来不及,柴克用挡住他们的去路,李从嘉便有机会去攻打皇宫,若是皇宫给他攻下,这些人也没有必要再做这些无谓的牺牲。

    李从嘉进城之后就将柴克用原来的部下又给柴克用调遣,尽量的阻止城中守军援助皇宫,他则是带着两万银枪都士兵直接杀向皇宫。

    李从嘉进城正是上朝时,坐在大殿内龙椅上的李璟,听说李从嘉已经进城,将眉头拧在一起,又立即下令叫人回防皇宫,可他的命令已经出不去了。

    他从里没有想到李从嘉会躲过重兵防御的南城,绕到北门进来,更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去了城北。

    柴克用率军阻止几支禁军,银枪都的动作迅速,李从嘉只用了半盏茶时间就已经带人杀到皇宫外,将堪比城门的皇宫大门炸开。

    李从嘉亲帅大军进城,皇宫内一片混乱,三千禁军面对李从嘉的两万虎狼之师,根本没有任何招架之力便缴械投降。李璟以及众臣子得知李从嘉攻破皇宫,也都无力的坐在殿下沉默着不语,只有殷崇义和韩熙载等一些人表现淡定。

    李从嘉攻下皇宫,并没有立即派兵控制李璟,而是派人去将南城的军队都组织下来,他不想让自己国家的军队做无谓的牺牲。

    柴克用手中的两万银枪都士兵手中有炸药包,又有弓箭,只付出很少的伤亡,就将所有人都挡了下来,城内的战争只是刚刚开始便结束。

    李从嘉得到消息之后便将皇宫大门关死,带着亲兵走进早被银枪都军士控制住的大殿。

    李璟见李从嘉带着亲兵走进大殿,坐在龙椅上只将眼睛闭起,不愿再动一下,这个位置他还没坐够,他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会被自己的儿子赶下去,当然他之前也从未想过唐国会灭吴越、吞掉南汉和楚国,走向强大,让他如此依恋权欲。

    李璟沉默不语,只等李从嘉主动开口说话。李从嘉却不开口,只将目光盯着抬头看着自己的殷崇义等人。

    李璟为了皇位,做得出杀子的丑事,李从嘉可做不出杀父的事来,他只想委婉的将李璟赶下去,最好的方式就是要殷崇义等人开口建议他退位。

    李璟认为李从嘉已死,命令殷崇义在出城招降银枪都,那时两人就已经商量好对策。他在回城与李璟说了李从嘉的条件之后,就将保皇党众臣与韩熙载召集到了一起,经过两日的商议之后,众人已经达成了一致,决定拥护李从嘉登上帝位。

    李从嘉盯着殷崇义淡淡的笑着,李璟如今已经失势,两日秘密商议之后,朝中一半臣子都决定支持李从嘉。殷崇义见李从嘉的目光不做犹豫,直接站起,他一起身,身后又跟着起来三四十人。

    李璟听见声音,刚刚睁开眼睛想看看发生了什么。

    殷崇义便郑重说道:“陛下身体有恙,每况愈下,已经不能再为国事操劳,还望陛下能将皇位传给郑王殿下,安心静养,让郑王殿下带领唐国走向强大。”

第303章 一臂之力

    0429

    (求收藏)

    李璟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给儿子和一众臣子逼着退位,缓缓睁开眼睛,看到殷崇义等一众人等着自己开口,李从嘉身后百余人的亲兵也在虎视眈眈,冯延巳、常梦锡等人根本就不敢多出一口气,很怕会给自己带来不利的影响。李璟知道自己就是再坚持也已经是徒劳,因此他长叹一声,无奈的说道:“朕身体有恙,早有想法将皇位传给郑王,如今时机已到,希望诸位爱卿能鼎力支持。”

    李璟退位,李从嘉登基过度没有发生一丝波澜。李从嘉登基之后改名为李煜,宣布继续沿用李璟的年号,次年改用开元。将李璟封为太上皇,让他独自带着宫人生活在原郑王府,也就是如今的明月宫,一丈高的高墙和整日不断的卫兵,也将成为李璟与尘世间隔绝的屏障。

    然后李煜又将朝中他认为不合适的,诸如冯延巳这样的官员全部罢免,又将一切冗杂的官员裁撤,提任了大量的有才干之士。最让人意想不到的还是李煜解除与辽国的同盟,他作为一个华夏人,自然不会与异族共谋中原。

    在李煜登基后还有很多人在担忧,他会采取如同苏杭湖秀四州的做法,将地主的土地收缴,不过李煜并无意这样做,皇位他刚刚才坐上,不可能自掘坟墓。

    同时李煜又封周宪为皇后,符静娴为贵妃、王珏为淑妃、意可为德妃、宋珂为贤妃,倾城和禇芸儿等人也皆有册封。而太宁公主李雪竹也被李煜恢复杨姓,从公主扁为庶人,他如此做也是周宪、符静娴和王珏几人商议出来的结果。

    周朝时便有同姓不婚的规定,春秋时,人们对同姓婚配会造成后代畸型及不育已有进一步认识,但同姓婚配仍在贵族中时有发生。战国后,以氏为姓,汉代以后,姓氏不分,因而同姓不婚多有不禁。至唐代,对同姓婚又循古制,予以禁止。

    李煜虽然两世为人,思想开化,但是如今天下历经近百年的战乱人口锐减,同姓婚配依旧可能造成近亲繁育后代畸形等等不良后果,况且朝中还有诸多认死理的臣子,为了千秋万代,他也不能废除这条规定,只能严续下去。

    唐国内乱,只持续了一月间,最终以李煜的胜利为结局彻底安稳下来。

    唐国安稳下来,倒是周朝国内的风才刚刚吹起来,还有日渐吹大的趋势。陶谷在唐国变天李煜登基之前就给李璟囚禁在江宁府,李煜登基之后,也没有赦免他,直接以他意图破坏唐周两国的友好关系为借口将其扣押,打入天牢。

    周朝国内,面对李煜的强势也没有任何办法,就连三位手握重兵的大臣也将挑起与唐国争斗的想法放下。白重赞和李重进对陶谷被扣留不发表意见,也只有赵匡胤认可陶谷,希望他能回来帮助自己。

    当初赵匡胤叫人去刺杀陶谷做戏,他的人还没动,陶谷就被人刺伤,如今听说李从嘉扣下陶谷,他认为自己没有做就理直气壮的反对,要求唐国放还陶谷。可是赵匡胤没做,不代表白重赞和李重进也没做。

    李煜登基之后的一系列措施已经让周朝看到了威胁,他一登基就将淮河的防线范围扩大,严肃整顿全国军纪,叫戍边大军每日操练,嘴上说是为了预防未知的战争,其实却是为着将来某一日的进攻做准备。

    曾经三人都打着同样的主意想与唐国开战,不过如今三人都已经不想对唐国动手。

    李璟在位时贪图享乐,他可以为了帝位杀子,将国事当成儿戏来处理,可如今李煜强势,在他们眼里堪比柴荣,与唐国开战,对他们来说没有任何好处。在三人眼里,李煜有能力将其他两方的兵力消耗掉,但另一方的兵力也有可能给消耗光,当然李煜也得不到好处,三人是周朝的支柱,若是兵都被耗光,那么将会有很多人来趁火打劫。

    赵匡胤以及他的兄弟赵匡义等人见开战整合两人兵力的想法已然行不通,便叫人暗中以重利收买白重赞的和李重进的部下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

    开元二年春三月,李煜登基三年时间,唐国的一切都在欣欣向荣的向上发展,国家昌盛、百姓生活富足、军队强大。而此时周朝国内也在缓缓的发展,赵匡胤在这三年中已经达到了自己的目的,白重赞和李重进两人手中军队都给赵匡胤夺走,两人也被赵匡胤勾结朝中一些重臣贬官回乡,并在途中将两人杀害。

    此时符彦卿病逝,周朝大体已经在赵匡胤的控制之下,虽然还少有数大臣反对,手中还有一些兵力之外,他已经没了其他威胁。符静云和柴宗训两母子在朝中时时都给人监视着,当然赵匡胤还缺少一个名正言顺的身份,他还在等待机会的到来。

    李煜虽然想阻止他篡位,但他也无能为力,在他的眼里江山是柴家的,他要好取一些,不过从他登基时,虽然周朝帝幼,国内赵匡胤、白重赞和李重进三人暗中斗法,可是周朝国内实力强大,硬拼只能两败俱伤。

    如今李煜的“眼睛”遍布大梁城,近日来的消息送回江宁府,经过李煜的整合之后,得出赵匡义即将行动,便立即将朝中数位大臣召集到宫中商议对周朝发兵之事。

    李煜知道赵匡胤在不久的将来即将行事,他便想要利用这个机会对周朝发动战争,让赵匡胤在忙着篡位时无暇顾及。发动全面的战争对李煜来说结果还是很难预料的,但是如今赵匡胤意图篡位,他只需要发动一方的战争,赵匡胤正在密谋篡位一心坐上帝位定然抽不出身,李煜预计只要唐军不全面出兵他就不会多理会。

    历史上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是以辽国南下为由集结的兵力北上抗敌,然后在陈乔发动兵变,转身带兵回到大梁登基为帝。可是辽国大军是否南下也只有赵匡胤以及那些拥护的人才知道真伪,不过那个时代消息闭塞,一条假消息也是足以欺骗整个世界的,何况是孤儿寡母的符静云和柴宗训。

    李煜不管那一世赵匡胤是为了夺权篡位编造的谎言,还是真是事实,他如今只想利用他心急坐上帝位的机会。

    经过数次的讨论之后,李煜决定派遣银枪都指挥使林仁肇率领银枪都八万大军进攻蜀地。李煜如此做也给了赵匡胤机会,让他不用再去编造辽国大军南下的理由,只说唐国大军进军蜀地,他便可以将三方的兵力名正言顺的调拨到在一起,从而达到自己登基的目的。

    开元二年春三月底,林仁肇八万大军徐徐从江宁府乘大船从长江逆流而上。李煜不隐藏消息,还故意将消息放出去,当然一同放出去的消息还有赵匡胤即将篡夺柴家江山,这消息在周朝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不过还没有人敢当众说出。

    将林仁肇大军目送而走,李煜直接回到后宫,刚刚穿过御花园的长长廊道,就给符静姝拦下。这小娘自从父亲过世,母亲积郁而终,她未曾回去看过一眼之后,一直不曾笑过一次,如今已经过去一年时间,她还要再为父母结庐守孝两年,当然结庐也只是宫中找了一处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