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万户侯-第2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光调停是不行的,必要时还要教训教训怀有异心的臣子。”
    李隆基慢慢转过身来,眯缝着的眼睛里射出阴冷的目光,他果断地下令道:“传朕的旨意,封李清为安西、北庭两镇安抚使,全权代表大唐调停石国与拔汗那国的争端,另外,命高仙芝立刻进军碎叶城。”
    一场波澜壮阔的战役,即将由此拉开帷幕
第三百章 石国遭遇
    从龟兹到石国都城拓折城直线约六千里,但其间有大漠、雪山、长河等阻隔,逶迤前行,何止万里,丝绸之路货物贸易,大唐百钱之物到大食可值万钱,都是因路途太过遥远之故,所以一般的商队大多规模庞大,数百匹骆驼结伴而行,在茫茫的大漠中昂首向着堆满财富的东方艰难前进。
    大食平定呼罗珊地区的叛乱已渐渐进入尾声,建立黑衣大食的阿拔斯也继承了伍麦叶王朝的野心,他的战剑再次指向了东方,他要重新夺回广袤的河外地区诸国,甚至瓷器、丝绸的故乡 ̄唐朝。
    从天宝八年秋天起,阿拔斯分兵两路,一路由大将波悉林率十万大军征讨康国、米国,并杀死其国王;另一路在巴里黑总督阿布的率领越过乌浒河,进军骨咄国,其国王罗全节逃往大唐。
    在这种局势下,亲大食的石国正国王车鼻施派其王子车多咄远赴大食觐见阿拔斯,欲将石国归附大食,但阿拔斯担心激起大唐的反弹,便派其叔父布杜为全权代表,借口调停石国与拔汗那的争端,赴石国探视虚实,天宝九年春天,布杜抵达拓折城
    李清在和家人仅相聚五日便再次出征,这一次他的目标是万里之外的大宛都督府,也就是石国,这是一支庞大的队伍,除三千豆卢军外,还有近百支商队随行,浩浩荡荡,排列到十里之外。
    夕阳早已西下。暮色苍茫,夜色越来越浓,三千豆卢军轻骑依然沿着真珠河峡谷列队疾行,商队在一个月前便已分手,这次行军,唐军足足用了二个多月的时间,在五月初进入了石国的境内,再往西北行一百余里,他们就将抵达拓折城。
    三更时分,大军终于冲出真珠河峡谷。眼前是一片广袤地草原,视野豁然开朗。漫天的星斗铺满天穹,直珠河象一把巨大的弯弓。从此折道向北。
    又行了约三里,李清见前后视野开阔,没有被伏击的可能,便命原地驻营,士兵们都已浑身僵硬、疲惫不堪,战马直打响鼻,有的还吐着白沫。听到驻营令,士兵们纷纷跳下马,简单地修建了营地,连干粮也没有来得及吃,便疲惫地睡去。
    李清虽也疲惫之极,却无法入睡。他走出营帐,草原上北风迅烈,带着浓浓的寒意。风愈加料峭,黑黝黝的东方慢慢透出清冷的银灰。
    穿越千年到了唐朝,又横渡万里来到遥远的天际,这时间与空间的巨大落差,使李清地心一时难以平静,来大唐快十年了,他甚至已经忘了自己的过去,仿佛那是一个渐行渐远地梦。
    直到今天,他的脑海里才冒出一个十五年前听过地词语,‘怛罗斯之战,,那是东方和西方、是大唐和阿拉伯帝国的一次剧烈碰撞,细节早已消逝在岁月的风烟之中,唯有这个词语牢牢地铭刻在李清的记忆深处,大唐败了,安西军几乎全军覆没。
    他不知道失败的原因,更不知道战场是怎样惨烈,望着寂静的营地,倾听士兵们喃喃梦语,那是对故乡的思念、对远方亲人地思念,他只知道,自己肩头担负着千万将士的安危,担负着一个国家的荣誉与尊严。
    往事不可追忆,就让它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去,让那段悲壮的历史在自己手上转弯,就如同眼前调头北上的真珠河。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做个大唐万户侯!,
    一时间,他心神激荡,禁不住高举双手,仰面朝天,仿佛无边无际天穹之下,都是他李清地封地
    天际慢慢地变红,唐军的营地一片繁忙,砍伐树木围建栅栏,深挖壕沟,埋藏鹿角、蒺藜,身着白袍的李清和银盔银甲地南霁云在一群群热火朝天的士兵中间穿行,不时和士兵们打着招呼,武行素和段秀实则远远地跟在后面,表情严肃。
    “按照朝廷的部署,我此去是调解两国的争端,兵带得太多不妥,霁云你就率领士兵们留在此处,我只带三百骑足矣。”
    南霁云一直保持着沉默,半天,他才缓缓道:“阳明,这里不是南诏,我们对这里一无所知,三百骑,太危险了!”
    李清昂然一笑道:“当年班超以百骑孤军便敢深入西域、斩杀敌酋,我有三千军护卫还缩手缩脚,若地下老祖宗知晓,岂不为我们蒙羞?”
    南霁云低头笑了笑,“我以常人之心度之,可你不是常人,或许是我多虑了,那你去吧!我会派斥候时时和你联系,一有情况,我马上来接应你。”
    李清点了点头,挺直了身子向北边眺望,远处开始出现星星点点的羊群和牧人,他回头向武行素高声道:“你也去!再带上两个身手好的弟兄。”
    一刻钟后,一队骑兵驰出大营,风驰电掣般向北开去。
    太阳已经升到东天,天气晴朗,草原上牧草茂盛,抬眼是一望无际青绿色,清风抚面,令人心旷神怡,白云低低地悬在半空,有时停留在小丘上,仿佛一座巨大的白色城堡,唐军沿着玉带一般的真珠河奔驰,一个时辰后,数十里的路程已被抛到脑后。
    这里的羊群渐渐多了起来,牧民们逃得远远的,惊诧地望着这支奇怪的队伍,确实,这是百年来唐军首次出现在这片土地上,许多一生未曾离开家乡的石国人,压根就没有见过唐军。
    这时,一匹马飞快地向这边奔来,马上一人在拼命地向他们挥舞手臂,嘴里大声叫喊,声音含糊,不知道他在喊什么。
    直到到他跑近,唐军才看清楚了,是一个中年男人,皮肤黝黑粗糙,和他们一路看到的胡人没有什么区别,但是他却激动得泪流满面,几乎冲下马,跪在唐军面前号啕大哭,他拼命地撕扯着自己的头发,将盘在头上的一根根小辫拉开。
    半晌,两名唐军将他扶到李清面前,心酸地道:“都督,他是汉人,老家在长安,被突厥人掳掠到这里已经二十年了。”
    李清望着这张沾满泥土与青草的泪脸,披散着头发,深刻的皱纹,被掳掠二十年,或许是第一次看见大唐的军队,看到自己的亲人,李清的鼻子一酸,眼睛有些湿润。
    “你家在长安哪里?”
    “我家?”他目光有些茫然,忽然目光一闪,似乎想起什么,用已经快要遗忘的汉话结结巴巴道:“我家在、在平康坊,我的娘还在家里。”
    说到娘,他的眼泪再一次流了下来,‘扑通!,跪在李清面前,哀声求道:“你们带我走吧!带我回家。”
    段秀实叹了口气,问李清道:“都督!带上他吗?”
    所有的士兵都期待地向李清望去,同胞的凄惨遭遇让所有唐军的心情都异常沉重。
    “给他换一身衣服,带上吧!”
    众人七手八脚给他换了一身军装,他手脚僵硬地摸着军袍,又忍不住捂着脸哭了起来。
    李清摇了摇头,继续策马前行,此刻他心中异常愤恨,突厥人危害边境几十年,被掳走的大唐百姓何止千万,大都被卖为奴隶,境遇悲惨,可朝廷对他们却从来不闻不问,这就是泱泱大国的风范吗?
    过了一会儿,段秀实纵马赶上来,对李清道:“都督,我已经问过他,他叫王七郎,原本受雇一个商队,开元十八年在庭州被掳,卖给一户牧民为奴,已经二十余年了,听他说,当年被掳的唐人大都安置在石国,城里也有不少汉人工匠。”
    李清的心里忽然生出个念头,侧身对段秀实道:“你问问他,对石国的地形分布是否熟悉?城里的工匠有没有认识的?”
    “是!”段秀实应了一声,又转身离去。
    片刻他再次回来禀报,“都督,他说他都知道!”
    “那就让他给我们当向导!”
    李清话音刚落,忽然听见前方传来‘呜!呜!,的号角声,角声低沉悠长。
    “是军号!”段秀实脸色大变,他在安西一直为斥候,知道这是胡人军队常用的号角。
    “不急,看一看动静。”李清用手遮挡住刺眼的阳光,他看见数十只鹰忽然出现,在半空中盘旋,那应该是猎鹰。
    片刻,激烈的马蹄声从前方传来,一片黑压压的骑兵越过小丘,向这边驰来,约有千余人,在他们前面,数十个小黑点在领头奔跑。
    “他们是来打猎的。”李清一勒缰绳,命士兵列队,等待着这支打猎队伍的近前。
    嘹亮的号角声再次响起,在天空中回荡,牧民早已惊恐万状,跑得一个不剩,大队骑兵飞驰而来,很快形成一个扇形将唐军围住。
    “你们是哪里的军队,为何出现在我石国的领地?”
    一名军官飞驰上前,用突厥语大声问话,他目光疑虑地打量李清,他见李清头戴乌漆纱帽,身着紫袍,手执旌节,脸上挂着淡淡的笑容。
    “不要问了,他们是大唐来的使者,是我们最尊贵的客人。”这时从队伍里出来一名骑士,满身披挂盔甲,手里握着长弓,腰挎宝剑,骑在马上长身挺立,显得英姿勃勃,只见他长得异常清秀,眼似冰潭,目光深邃,锐利地盯李清。
    “李侍郎,别来无恙!”
第三百零一章 针锋相对
    李清催马上前,向对面骑士拱手施了一礼,淡淡笑道:“罗阑公主,我们又见面了,你父亲可在?”
    这位英姿勃勃的少年将军便是李清在朅师国见过的罗阑公主,今天她和石国的一些贵族一同出猎,正好在真珠河畔遇到了李清。
    “我父亲在王宫,李侍郎,你果然是讲信誉之人。”虽然语气平淡,但罗阑公主的眼睛里却闪烁着喜悦的光芒。
    大食的使者已经到了近半个月,一直在石国活动,威胁利诱、挑拨瓦解,再加上石国正王车鼻施偏向于大食,使得大半的石国贵族都开始向西靠拢,莫贺都父女的处境十分艰难。
    但李清的到来就仿佛拨云见日,使罗阑公主一下子看见阳光,她骄傲地回头看了一眼,在大旗之下,一个金盔金甲的年轻男子顿时脸色变得苍白,他不由自主地和旁边之人交换了眼色。
    这时,李清才发现在大旗的另一边立着一个老人,约六十出头,他穿的衣服和短装紧束身的突厥人完全不同,一身宽松的红色长袍,仿佛一只长条形的布口袋整个儿套在身上,他长了一蓬灰白色的大胡子,正半眯着眼盯着自己,目光里流露出一丝狡黠。
    看来此人应该就是大食的使者了,李清微微一笑,远远地向他拱手施了一礼。
    李清猜得没错,此人正是大食特使,哈里发阿拔斯的叔父布杜。他来石国已经半月,名义上调解石国与拔汗那国的争端,但事实他至今为止根本就没有去过拔汗那国,所谓调解争端,不过是个借口罢了,他来石国地任务有二个半,一是逼迫石国直接投降大食;二是试探大唐对大食东扩的反应;而另外半个任务是要为阿拔斯拿走石国最璀璨的宝石。
    他见李清向自己施礼,也温和一笑,遥摇向他回了个礼,虽然这个大唐的使者年纪尚轻。但他久历人情,并不会因此而有半点瞧不起他。
    但是。他却发现了自己身边的石国王子车多咄神情大变,眼中竟闪过一抹嫉恨。在旁人看来,王子脸色大变是因为大唐使者的到来,可布杜却读懂了这其中还有另一层意思,车多咄在嫉恨这个年轻的大唐使者,或许是因为罗阑公主表现得太过于喜出望外了。
    布杜是只老奸巨滑的狐狸,他心念一转,便想起了东方一个古老的故事: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他瞥了一眼车多咄,忽然低声笑道:“他们看来很熟悉,莫不是罗阑公主在长安的老相识?”
    “这些该死地唐人!”
    车多咄狠狠地丢下一句话,向前飞驰而去,他马鞭一指李清。极不友善地道:“王妹,此人可是你以前认识?”
    他说的是突厥语,李清虽然听不懂。却从他眼睛看出了敌意,旁边地段秀实却懂一点突厥语,在李清耳边低语几句。
    李清点了点头,目光依然没有离开布杜,不管是王子还是公主,不管是石国还是拔汗那国,都不过是棋盘里的棋子,只有他和那个阴险地老头,才是两个弈棋的人,他李清可不是来争风吃醋的。
    他容颜一肃,挺直了腰高声道:“我是大唐御史,是安西、北庭两镇安抚使,受大唐皇帝陛下之命,巡视安西诸国。”
    他举起旌节,对石国王子厉声道:“尔等是大唐臣属之国,见了大唐皇帝节符,为何还高据马上?”
    不需要翻译,九姓胡的贵族大多粗通汉语,李清的斥问字字清晰,声声入耳,所有人都明白他的意思,车多咄顿时清醒过来,他回头看了看其他贵族,有的已经下马,而罗阑公主是第一个跳下马,正躬身行礼,再看布杜,却别过脸去,不知其态度,车多咄万般无奈,现在还不是和大唐翻脸地时候,他只得下了马,极勉强施了一礼,脸色阴寒到了极点。
    这时所有的士兵、随从都下了马,惟独布杜和几个大食的随从还坐在马上,显得异常突兀,李清冷冷一笑,用旌节一指布杜,问车多咄道:“此人是何人?见大唐天使为何不下马?”
    “这”
    车多咄毕竟年轻,这种关系到国家安全的原则性问题还不会处理,他张口结舌,竟不知该如何回答。
    这时,布杜慢慢走上来,身子在马上微躬,手轻轻按住前胸,用一口流利的汉语道:“我是哈里发阿拔斯的叔父、波斯总督、大食国特使布杜。拉,请问大唐使者地尊名。”
    “本人是大唐国姓,单名一个清字。”
    布杜赫然动容,“你可是那个杀吐蕃赞普,后来封为户部侍郎的李清?”
    “正是在下!”
    李清轻轻点一点头,对布杜淡淡笑道:“特使不仅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而且对我大唐内政了如指掌,可谓用心良苦啊!”
    布杜却仰头一笑,“我年轻时也是一个商人,去过大唐多次,对中原文化一向仰慕,所以对大唐发生地事多关心一点,这有何奇怪?李侍郎有些多虑了。”
    这时,罗阑公主见两人口唇不让,便上前劝解道:“两位特使都远道而来,既有缘相逢,我一定提请父亲大摆宴席,给二位最尊贵的客人接风。”
    李清呵呵一笑,对布杜道:“主人既在,我们二人却旁若无人,有点喧宾夺主了。”
    布杜也哈哈大笑,拍拍肚子道:“是极!是极!想起晚上的盛宴,我现在就饥肠骨碌了。”
    “那大家就回去吧!”罗阑公主纵马飞驰,片刻便冲上了高高的土丘。
    布杜与李清并驾齐驱,他一指罗阑公主婀娜曲美的背影。对李清低声笑道:“这可是昭武九国最璀璨地宝石,连我都动心,李侍郎以为如何?”
    “我也很动心,可是宝石只有一颗,不如我们打一仗,看谁能夺得美人归。”
    说罢,李清哈哈大笑,加快了速度,将一脸愕然的布杜远远丢在后面
    石国首都拓折城即是今天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位于一块肥沃的冲积平原之上。是昭武九国中最大的城市,全城约十万人口。基本上都是突厥人,除此之外还有数万奴隶。他们都是当年突厥从各地掳掠来的奴隶后裔,其中唐人就有近三万,不仅是汉人,龟兹人、高昌人都有被掳掠。
    李清和布杜在城门口分手,布杜跟随石国王子车多咄而去,而李清则跟随罗阑公主去拜见副王莫贺都,两派势力泾渭分明。大家也都心知肚明,谁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