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万户侯-第2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却偏在这时,一匹快马从后面赶来,“大帅!大事不好!”报信人满脸惊怖,他几乎是爬滚下马来,带着哭腔道:“叛军大将孙孝哲率五千人抄小路袭击潼关,火拨归仁献关投降,潼关、潼关丢了!”
    哥舒翰眼前一黑,他身子晃了晃,竟晕倒在地,两边亲兵一拥而上,好容易才将他救醒,哥舒翰慢慢醒来,程振元几乎是哭喊着摇晃他的胳膊,“大帅,你快想办法啊!潼关丢了,长安就完了。”
    “传我的命令,大军立刻掉头,三天内开回潼关,将它重新夺回来!”
    这时,王思礼地前军已经处于疯狂状态,满地都是被烧焦地尸体,臭气熏天,尸体甚至堵住了道路,使未死地唐军无法撤回,而山上的滚木和石块象雨点般砸下,可怜唐军无路可逃,哭声遍野,纷纷跳入黄河,大将王思礼也早已阵亡。
    尽管这样,中军和后军也不顾他们,以最快地速度向回奔逃,本来由斥候先探路再行的规矩也不要了,二十余万唐军上演了一出大溃败的闹剧,但他们不知道,安禄山最精锐的三万幽州铁骑已经迂回到他们前方,由崔乾佑亲自率领,静静地等待着溃败的唐军到来。
    天宝十二年六月,唐军离开潼关主动出击,却中了崔乾佑的诱兵之计,将三十万唐军调离潼关,又派手下孙孝哲奇袭潼关,内应火拨归仁献关投降,潼关易手。
    唐军无心念战,随即回撤潼关,却遭到崔乾佑的一路伏击,唐军死伤惨重,最后在天宝渠边,近二十万唐军被三万幽州铁骑一战击溃,至此,三十万唐军几乎全军覆没,主帅哥舒翰被俘,监军程振元被愤怒的大将卫伯玉亲手斩杀,最后卫伯玉率八千幸存唐军渡过黄河,逃往河东。
    潼关失守,唐军全军覆没,关中再无兵抵挡,六月中,崔乾佑亲帅大军向长安进发,眼看风云变色、大唐山河将倾,可就在这时,一个谁也想不到的情况发生了。
第三百五十八章 马嵬坡(一)
    阴县北,这里离潼关约五十里,北面是巍巍的秦岭,险峻陡峭,山形突兀怪异,形成了一条条巨大的山谷,山谷里面林木茂盛、小溪潺潺,但土地却很贫瘠,只零星分布着一些靠山吃山的小村庄。
    在其中一道山谷中有一个叫韩庄的小村子,村里的人大都以采药和打猎为生,过着封闭而平静的生活。
    可这一天,村里人平静的生活被打乱了,一支庞大的军队忽然开到他们村前,安营扎寨。
    韩庄的村长常去长安卖药,他知道前几个月不断有大军开往潼关,可却没有哪支军队驻扎在半路,有一天,村长被士兵请去,等他回来后他再也不说一句关于这支军队的话,无论对谁,甚至自己的妻子和老父都不说。
    好在军队驻扎在这里并没有干扰他们的生活,甚至比他们村子还要安静,让人忍不住怀疑这里面会不会是一座空营。
    这支军队便是从凤翔开来的安西军,他们夜行昼伏,只一天一夜便开到了华阴县,藏匿在这道山谷之中。
    这一天是六月初六,也是哥舒翰大军离开潼关的第五天。
    一名骑兵斥候从东疾驶而来,他一跃跳下马进了军营,慌慌张张直向帅帐跑去。
    “大将军,有紧急军情!”
    斥候飞跑进帅帐,向正斜靠在椅上看书的李清道:“大将军,潼关外不知从哪里杀来一支叛军,约万余人。”
    “知道了,再探!”
    斥候领命而去。李清却慢慢合上书,原本轻松的表情渐渐变的凝重起来,历史虽然提前了两年,但却没有偏离它的轨道,一切都不谋而合,如果说它是一种巧合,那这种巧合也太过于诡异。
    是该他出手地时候了,他慢慢走到帐门处,凝视着远方一抹残阳。火红的光芒播洒在关中平原上,可在李清的眼里,它们不是火焰,而三十万将士的鲜血。
    他知道,他潼关之外,大唐官兵的又一次惨败即将要发生,虽然他知道,但他却没有阻止,或许这就是环境改变人,在十几年残酷的政治斗争中。他的心早已渐渐冷硬,早已没有什么同情心,他需要唐军的这次失败,然后才能轮到他登上历史的舞台。况且,从某个角度上说,杨国忠和哥舒翰交恶,又何尝不是他在中间谋划。
    他刚要进营帐,忽然一个低沉地声音在他身后响起,“大将军,我有事找你!”
    李清回头。见是他的副将李嗣业,他脸色忧郁,目光有一些哀伤。
    “来!进来谈。”
    李清揽住他的肩膀。把他让进了大帐,两人各自坐下,一名亲兵进来奉了茶,李清端起茶杯,迅速地瞅了他一眼,见他心情似乎有些沉重。不由笑道:“是什么事让我们铁汉如此担忧呢?”
    “大将军难道不担心吗?兵贵在神速。以诡奇取胜。哥舒翰率三十万大军慢吞吞向东去,居然还能屡屡大捷。那些叛军不就是等在那里给他杀吗?如此明显的诱敌之计,他居然会看不出?”
    李嗣业叹了一口气,“我担心崔乾佑绕小路出奇兵来取潼关,若守军疏于防备,潼关一丢,我大唐休矣!”
    李清笑了笑道:“嗣业思路清晰、料敌在先,不错!我刚刚接到情报,崔乾佑一支约万人的奇兵已经抵达潼关。”
    “什么!”李嗣业霍地站起,“那大将军,我们为何不去援助潼关?难道眼睁睁看他丢失吗?”
    李清瞥了他一眼,却没有说话,李嗣业颓然坐了下来,他忽然明白了什么,李清一直驻兵华阴,难道他早就知道会有这个结果吗?
    此刻,他心乱如麻,怔征地望着李清,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李清慢慢走到他身边,捏了捏他的肩膀,又缓步走到帐门,远眺最后一抹晚霞被群山吞没,良久,他声音有些沙哑地道:“我和你一样,都忠诚于大唐,希望开元盛世能重现,但我大唐早已病入膏肓,从上到下,都弥漫着腐烂的臭味,只有置死地而后生,割去所有腐烂的肌肉,大唐才能重新焕发生机,就象眼前的暮日,它现在虽坠入黑暗,但明天它一样会升起,而且是蓬勃的朝阳。”
    李清慢慢转身,凝视着李嗣业,眼睛里焕发出异样地神彩,一字一句说道:“我希望你不要反对我要做的事情。”
    李嗣业虽然听不懂他在说什么,但他感受到了李清诚意,尤其他在说‘忠于大唐’五个字时,眼睛里充满了眷念,这使李嗣业深深地被感动了,他默默地点点头,表示支持他的决定。
    忽然,门外传来一阵阵惊呼声,李清诧异,他几步走出大帐,怒道:“何事慌乱?”
    “大将军,你看!”一名亲兵遥指远方,李清顺他的手指看去,只见远方隐隐有火光冲天,这时李嗣业也跟了出来,他蓦然一惊,脱口道:“那是华阴县城!”
    “来人,速去查看情况!”李清急回头命令亲兵,他心中有些紧张,关中无兵,华阴县却忽然发生大火,他担心是安禄山大军已经杀来。
    去探察的人还没走,一名散布在外围的斥候便飞驰而来,他翻身下马,半跪在地上禀报道:“报大将军,华阴县被潼关溃军洗劫,整个县城被付之一炬!”
    李清和李嗣业面面相视,他们俩同时意识到,极可能是潼关出事了,就在这时,又一队斥候疾驶而来,急促的马蹄声惊破了昏黄的暮色,他们带来了几乎让所有人惊呆的消息:潼关守将火拨归仁投降叛军,潼关已失!
    约一刻钟后,安西军所有的大将,段秀实、南霁云、席元庆、田珍、荔非元礼、贺娄余润等人纷纷自发地来到帅帐。
    三十万唐军凶多吉少,叛军占领潼关。现在关中就只剩下安西军一支军队,是该他们出
    梁地时候了。
    “大将军下令吧!趁敌军立足未稳,我们重新夺回潼关!”。
    —
    “大将军,潼关已失,我们现在应火速赶往长安,整顿长安防备!”。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纷纷要求出兵作战。
    “砰!”地一声,李清狠狠一拍桌子,厉声喝道“都给我闭嘴!”
    大帐里顿时安静下来。众人眼巴巴地望着主帅,等他发话。李清眉头紧锁,他背着手在大帐里来回踱步,半晌,他才沉声对众人道:“我们安西军人数虽不多,但都身经百战,可以一挡十,尤其是我们最精锐的陌刀军,正是安禄山幽州铁骑地克星。不仅如此,我们还有一个最大地优势,那就是我们隐藏于此。无人知晓,叛军以为关中空虚,必然不加防备,我们只要出奇兵,必能一战成功。”
    他见众人已经意动,便断然道:“所以现在只有一个字:‘等’,等待最好的机会。没有我地命令,不准任何人再言出兵。”
    众将均以为李清所言有理,又见他下了严令。议论了片刻,慢慢地各自散去。
    惟独段秀实走得最慢。直到众人都走远了,他在外面绕了一圈又回来了,他向行了个军礼道:“大将军。我有话想说。”
    李清正在帐中审视他地关中沙盘。见他进来。立刻起身笑道:“看你磨磨蹭蹭的样子。便知道你要回来,怎么。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段秀实慢慢走到李清身旁,见他在咸阳附近插了一面小红旗,忽然笑了笑道:“大将军现在不肯出兵地真正原因,恐怕是想利用叛军把皇上逼出长安吧!”
    李清没有说话,他又拿起一面小红旗插在汉中。这才微微斜睨一眼段秀实。淡淡一笑道:“你怎么知道?”
    段秀实轻捋黑须。微微笑道:“我跟了大将军这么多年,大将军地深谋远虑。我怎能不知道一、二,从大将军夜取凤翔,我便知道大将军意不在陇右,再从现在地部署来看,大将军似乎已经知道会有这个结局,却又不趁势取潼关,那只有一个解释,放叛军入关,利用他们来将皇上逼出长安。”
    说到此,他拾起木棍,一指插在咸阳附近地那一面小旗道:“将皇上逼出长安,在这里完成大将军最后地一步棋,我说得可对?”
    “你说得不错。”
    李清轻轻地拍了拍沙盘木架,冷冷笑道:“这个沙盘我在两年前便做好了,这一天我已经等了整整两年。”
    他忽然回头望着段秀实,微微一笑道:“我正愁找不到一个心腹之人替我做一件大事,现在我眼前不就是一个吗?”
    段秀实立刻半跪下,手摁在胸脯上大声道:“段秀实愿为大将军效命!”
    “那好,我给你一千军,待皇上离开长安后,你立刻进入长安。”
    李清的声音忽然变低,他眼睛慢慢眯成一条缝,眼中闪过一抹浓重的杀机,他附在段秀实耳边低声道:“凡没有逃走皇子皇孙,除嗣宁王一系外,其余之人你以保护为名将他们统统带离长安,在半路将他们全部给我杀光,一个不留,只说是遇到叛军流寇!”。
    长安,自从哥舒翰率大军东征后,捷报频传,长安市民翘首以盼,等待着官军收复东都,将安禄山的人头带回来示众,可等了几日,再也没有哥舒翰的消息。
    这一天早上,随着第一批从潼关逃回地士兵出现在长安城门,潼关失守地消息霎时传遍了全城,长安开始恐慌起来,首先是米价,在两个时辰内从每斗三百文暴涨到每斗两千文,尽管是这样,长安市民还是倾囊而出,疯狂地抢购,不止是粮食,盐、油、布匹、菜蔬,凡是生活必须品,都出现了价格暴涨,百姓争先抢购地局面。
    到中午时,整家整户地长安百姓开始络绎不绝地出现在长安城门,他们扶老携幼,,或坐着马车、牛车,或者步行,漫无目标地向西奔逃。
    再到了下午,商店开始关门歇业,离开长安地人越来越多,各种关于安禄山屠城的消息在长安各坊流传,有人开始哭喊狂奔,一种歇斯底里地恐惧感充斥着长安百姓的内心。
    这时,官府贴出安民告示,说哥舒翰的三十万大军正急速回援,不日将重新夺回潼关,请百姓们稍安勿躁。
    告示贴出后,长安局势回稳,米价开始跌落到每斗千文,一些准备逃离的市民也从马车上卸下家当,观望局势再作打算。
    一辆马车在数百侍从的护卫下,沿着朱雀大街向兴庆宫方向疾驶,这是右相杨国忠地马车,此时,这位大唐第一臣正倦缩在马车一角苦苦思考对策,当然不是如何退兵,而是如何应付李隆基的责难,洗脱自己地责任。
    杨国忠心中又惊又怕,惊是潼关失守,关中再无一兵一卒可以抵抗,而怕是担心李隆基让他承担责任。
    事实上他此时去兴庆宫是不得已而为之,李隆基连下三道圣旨催他觐见,前两道他以在街上维持秩序而躲过了,而回家吃午饭时,正好撞到第三道圣旨,这和哥舒翰的五道金牌倒有异曲同功之妙。
    就在杨国忠的马车即将驶离朱雀大街之际,一个戴着斗笠地骑马之人正立在拐弯处,他盯着杨国忠的马车消失,这才冷冷一笑,掉转马头向高力士的宅第飞驶而去。
第三百五十九章 马嵬坡(二)
    国忠慢慢走下马车,无精打采地向宫里走去,居然用宣他,他又有什么办法?难到要他杨国忠披盔带甲上阵冲锋不成?
    “杨相国留步!”
    刚走宫门便听见身后似乎有人在叫他,杨国忠回头望去,只见从另一辆马车上跳下一人,风风火火向他跑来,及近前,这才看清楚,原来是兵部尚书韦见素,只见他双眼布满血丝,脸色乌黑,显得憔悴不堪。
    杨国忠心中顿时轻松起来,似乎有韦见素操劳,自己的压力就少了一大半,他是兵部尚书,调兵之责,他不承担谁来承担?
    “呵呵!韦尚书也是被皇上召来吗?”杨国忠满含同情地问道,可他的语气中却带有一点幸灾乐祸。
    “相国!现在大敌当前,我们要众志成城,为皇上想法退敌才是,而不应象你这样。
    杨国忠的漫不经心让韦见素有些愤怒了,当初要不是他拼命怂恿皇上让哥舒翰出关迎敌,会成今天这个局面吗?
    “我怎么啦?韦尚书,你要把话说清楚!”杨国忠的嗓门立刻提了起来,当年无赖的本色再次暴露无遗,他指着韦见素跳骂道:“你是兵部尚书,哥舒翰出关的责任当然应由你来负,造成今天的局面完全是兵部无能所至,难道不成让我杨国忠来担吗?”
    “你。他,便大步向前走去。
    “果然是想恶人先告状,你走这么快干什么!”杨国忠仍然不依不饶地追上去,他跟在韦见素身边恶声恶语道:“如果不是去告状,难道韦尚书是想去承担责任吗?”
    韦见素阴沉着脸大步向前走,一声不吭,但杨国忠却越说越有劲。他连讥带讽道:“我看韦尚书是想告老还乡吧!”
    “够了!”韦尚书终于忍无可忍,他一声怒喝道:“杨国忠,你还有半点相国之度吗?请你自重!”
    他的声音很响亮。所有的宦官和侍卫都被韦见素的愤怒惊呆了,这里离御书房已经不足二十步。这么响的声音。皇上会听见的。
    果然。高力士从房内探出头来,急向他们二人摆了摆手,让他们安静。
    韦见素有一点后悔,他快步走到高力士面前,向他低声道:“皇上现在可方便?”
    高力士轻轻点点头。“你们二人一起进来吧!”
    李隆基正躺在龙椅上。双眼无神地望着房顶。潼关丢失,哥舒翰和三十万大军下落不明。一切来得这样突然和意外,使李隆基感到自己想是一片可怜的小枯叶,被暴风雨随便的吹打和蹂躏,他的睫毛一上一下地跳动,好象眼睛里掉进沙子,他半张着嘴,苍白地脸上没有一丝血色,他心中既慌乱又害怕,他仿佛看见无数面目狰狞的叛军杀进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