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万户侯-第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寒崇道接过,狐疑地将木匣打开,手突然颤抖起来,他死死地盯着木匣中的死对头,禁不住仰天大笑,仿佛多年的憋屈都在这一刻释放出来,渐渐地,他的笑声停止,眼睛射里出一道阴毒的目光,嘴角浮现出一丝狞笑,“不!这个天赐良机我岂能放过。”
    他不再理会李清,回身大声吼叫,“火速集合队伍,随我出城杀敌!”
    李清望着他极度兴奋的背影,眼中闪过一抹难以察觉的冷笑,向身后的南霁云使了个眼色,南霁云会意,迅速转身上了城墙。
    片刻后,东城城门大开,寒崇道率军掩杀出来,寒日进军似乎毫无准备,显得惊慌失措,在两军相距还有百步之时,寒日进军忽然转变了阵脚,后面惊慌的士兵向两边散来,露出队伍整齐、衣甲鲜明的大队主力,冷森森的长枪霍地端平,上千把弩箭瞄准追来之敌。
    寒崇道忽然发现自己中计,惊得手上的刀都掉下了地,他连声喝令后退,但就在这时,在寒日进的身边,一支弩箭悄然射出,力道强劲,去势迅疾如电,直取寒崇道的面门,寒崇道的眼瞪如铜铃,眼睁睁地望着死神向自己扑来,却无力躲避,箭穿口而入,直透头颅,整个战场都安静下来,所有人都惊呆了,眼看着寒崇道的尸体慢慢从马上跌下,扑落到尘土之中。
    寒日进猛然回头,紧盯着眼中冷酷无情的武行素,他心中异常震惊,蓦然间明白了李清为何要派这样一个沉默寡言的人来做说客。
    武行素若无其事地收回钢弩,仿佛他射死的只是一个毫无价值的土鸡瓦狗,最后只微微向城墙上斜瞟一眼,嘴角浮现出一丝笑意,而在城墙上,南霁云遗憾地收回了弓箭,他左手高高举起,向前方伸出了大拇指,眼中流露出了少有的敬佩之色。
    寒崇道一死,他的手下再无心恋战,将尸首抢回,逃回了东城,寒日进也不追赶,只缓缓撤军,在十里外重新扎下大营。
    东城内几个将领意见相佐,吵成一团,性格急燥的要求立刻杀出城去,与敌军决一死战;老成稳重的则希望坚守城池,与敌人打持久战,他们各持己见,互不相让,这时,巫女在大批百姓的簇拥下来到城门,她站在高处,向大家轻轻摆了摆手,争吵声立刻平息下来,倾听地位崇高的巫女的意见,她声音不大,却清晰而决然:“既然我们都是大唐的臣民,那我们东城的未来就应交给唐朝特使李将军来决定。”
    李清缓缓走出,眼睛环顾众人,在一片期盼的眼光中,他高声道:“为了大伙儿能平静生活,也为了寒人之间不再手足相残,我决定,接受寒日进的提议,大家坐下来议和,共同商讨寒人的未来,不准再打毫无意义的战争。”
    他扫了一眼几个发出嘘声的将领,手在后背比了个手势,唐军立刻冲上,将几个军官团团围住,张弓搭箭,不准他们妄动。
    李清冷笑一声道:“若有异议者,现在可以提,若胆敢在以后的议和中捣乱,那就休怪我辣手无情!”
    几个将领见唐军士兵已经严阵以待,弓弩上的箭头闪着寒光,齐齐瞄准了自己,似乎只要自己敢说一声‘不!’就会乱箭齐发,再看百姓和士兵们,人人眼睛里都流露出对和平的向往,众将领知道议和已经是人心所向,心中的不满也只得强压下来。
    李清见无人敢反对,便大声道:“好!既然无人反对,那我可以宣布,东城正式接受议和。”他话音刚落,周围便沸腾起来,在百姓和士兵中响起了一片欢呼声。
    天宝四年三月,东寒人内讧中,由于唐王朝的有效干涉,南诏势力被排出东,寒归王和寒崇道随后死去,亲唐的寒日进异军突起,在唐朝的撮合下,南北寒人经过一个月的谈判,双方终于达成谅解,由寒日进任寒族大酋长,南北巫教合二为一,由巫月教巫女任合并后的巫教大祭司,随即朝廷圣旨到,封寒日进为南宁州都督、归德将军、东侯,又任命姚州长史张虔陀为昆州刺史,代表大唐管理东地区,协调南北两寒议和。
    而李清则在停战五日后,接到了李隆基密旨,褒奖了他在东作出的巨大功绩,同时免去他太子舍人一职,命他专职武事,待南诏事毕后一并封赏,李清在与张虔陀办理交接后,便率领三百唐军向南诏的太和城飞驰而去。
    注:因为字体原因,东的‘寒’实际应写为‘’。东争夺是史实,是唐朝与南诏关系的转折,历史上唐王朝用了李为特使而最终失败了,后果是南诏从此崛起。但在本书中,老高换了一个大唐特使,从而改变了历史。
    另外,请大家鼓励老高一下,若你手上有推荐票不用的,就给我吧!
第一百二十八章 风云聚会
    形势发生逆转之时,南诏已无心东顾,阁罗凤和于诚继承人之争已使南诏局势发生了动荡,于诚节先下手为强,指责阁罗凤在他从长安返回的路上派人暗杀自己,而阁罗凤则坚决否认有此事,并反指于诚节图谋不轨,两派的支持者早已在暗中较量,刀光剑影、权谋手段,无不用其极。
    而他们的父亲,南诏国王皮逻阁似乎已油尽灯枯,无力过问儿子们的争位,南诏上空已经风起云涌,一场决定着南诏命运的王位争夺战悄悄拉开了序幕。
    三百骑唐军马不停蹄地在星夜里疾驰飞奔,金黄而巨大的圆月挂在树梢,迎着呼啸的夜风,他们象一群在月中飞行的幽灵,当晨曦初露,看到第一抹灿烂的金光时,他们抵达了位于苍山脚下、洱海湖畔的南诏都城,太和城。
    李清的战马停下了大步流星,昂首一声长嘶,开始慢步行走了,他凝望着苍山黑黝黝的巨大身影,已经在初阳下渐渐泛绿,而从山脚一直延到半山腰上,朦胧的灰墙渐渐变白,在朝霞中披上一层淡淡的红光,太阳蓦然跃上阴暗的东天,射出万缕金光,照在城上,众人出一片惊呼,在绿树与白雾缭绕中,雄伟的太和城仿佛一座神话中的城池,高耸的佛塔象一把巨剑直刺天空,城垛上几面黑旗在晨风中猎猎飘扬,远处高空传来一声清亮如银号般的声响。
    “这就是彩云之南吗?”李清眼光迷醉,他对大理追思已久,却未曾想到第一次所见,便已流溯千年。
    张疤纵马上前,指着城门笑道:“将军,我们来得正巧,太和城开城门了。”
    和大家相处时间久了,张疤也改变初衷,正式成为三百唐军中的一员,他野外生存经验丰富,对救死扶伤有独到的手段,深受众人的欢迎。
    李清点点头,回头对众人大声道:“再加把劲,进城找到使团,咱们再好好休息!”
    众人轰然答应,一催战马,卷起滚滚黄尘,向这座神话中的城池飞驰而去。
    尚不到城门,只见路上绿树叶茂,空气中花香四溢、一条河流如玉带般蜿蜒流淌,河水清澈,两岸房舍密集,造型精致,官道上行人如织,与地广人稀、建筑粗陋的东大不相同,其中不少头戴软脚幞头,身着翻领窄袖袍衫的汉族商人混行其中,这里的女人容颜俏丽、口音甜糯,土音夹杂几句汉话,让人也能明白她们的意思。
    行人已多,唐军不敢纵马,便牵马而行,他们虽然衣甲鲜明,但前些日子大唐使团引起的轰动已经让他们视觉疲劳,见怪不怪了。
    “李县令!李县令!”惊喜的呼唤声一直在李清的耳边炸响,他才茫然回头,见是一南诏官员打扮的中年男子,在惊喜中一张嘴张得可以塞进三个白蛋,两只眼睛尤其犀利,仿佛可以看穿自己的行囊。
    “你是?”
    既然他叫自己李县令,那应该是在义宾相识,可在李清的记忆中,他实在没有这个印象。
    “呵呵!李县令自然不认识我,可还记得掉进岷江之事,当时李县令尚在昏迷中,便是我给李县令诊治的,不知事后夫人有没有给你说起过。”
    李清这下想了起来,帘儿给他说过,一个医术好,且爱钱财的名医。
    “你是、是巫名医。”李清上下打量他,义宾县的名医,怎么穿着南诏的官服。
    “不错,在下便是‘钱是过眼云,名为下气熏’的巫钰麟。”
    巫钰麟见李清眼光怪异,知道他的想法,便笑着解释道:“我虽不爱钱,也不喜名,但做官却是我一生的愿望,在大唐我是没指望,正巧南诏使团停留义宾县,我为二王子治了刀伤,他见我医术不错,便带我来了南诏,现在我是南诏王宫医官,专为云南王诊病,呵呵!小官一个,李县令千万莫要吃惊。”
    他的官服穿了没几日,急欲找熟人炫耀一番,可南诏地偏,不说熟人,连汉人也难见几个,好容易看见李清,也顾不得此官非彼官,拉起他的手,便要聊起同僚之谊。
    巫钰麟眼光犀利看的是钱物,而李清的眼光却比他更深一层,于诚节愿意带到南诏的只有女人,想来他是赵全邓推荐进的王宫,为皮逻阁治病?李清心中泛起一串疑问的水泡,事情不会那么简单,赵全邓此举一定有什么深意。
    “呜!呜!”低沉的长号声在不远处沛然响起,身边百姓脚步慌乱,纷纷跑向两边,李清闻声看去,只见黑压压地来了长长一队人马,护兵有上千人,南诏士兵在最前面为使团开道,后面一串牛车上满载了金帛器物,在队伍中,有一顶高高的人力大轿,轿子被厚厚的帘幕遮挡。
    巫钰麟忽然想起什么,一把将李清拉到边上,“我记起来了,好象这两天有吐蕃使团要来,难道就是他们吗?”
    使团缓缓从李清身边走过,所有人都事先捂住了鼻子,可李清却没有经验,他见巫钰麟若无其事,也便不放在心上,忽然,一股浓烈的羊骚味儿几乎要将他熏翻,他冲到一棵大树前干呕两下,却什么也吐不出,这才想起,巫钰麟是医生,那鼻子早经过千锤百炼,自然不会将这点味道放在鼻中,李清心中大骂,却也怪不了别人,只得自认倒霉。
    “喂!那汉人,怎么这般无礼!”
    一
    军官见李清闻着他身上的味道要吐,心中恼怒,又见装束,这国仇家恨,竟一起迸发出来,他自恃身份,虽然话语只是责难,但他的汉话极不标准,再配上凶神恶煞的语气和表情,在别的唐军看来,这生番竟似想拿他家将军下酒一般,手都不由向刀柄搭去。
    李清正吐晕头转向,却未曾听见有人对他不满,旁边巫钰麟忽然用力拉了拉他,他诧异回头,却只见一胖大的黑面军官正凶狠地瞪着他,却黑得有些怪异,人家肤黑却细腻,但他的黑除了日光浴的效果,还染了些风尘之色,仿佛女人的面膜干了忘洗,涂了什么‘非洲海底泥’之类,李清呵呵一笑,想必此军官经年未洗澡,倒有些虚胖了。
    那军官是吐蕃使团的护卫将军,名叫尚息东赞,吐蕃贵族,长得似过中年,其实刚满十八,正当青春年少,也血气方刚,见李清刚刚吐完,脸上又浮出笑意,他心知肚明,哪里还忍得住,催马上前几步,拔出剑来,剑尖微微指着李清,相距不足一丈,眼睛似要喷出火来。
    旁边唐军见势不妙,也知道自家将军武艺的老底,纷纷冲上前来拔刀怒视,吐蕃军也不甘示弱,亦拔剑横眉,
    李清见他张狂,并不着恼,微微摆手,命士兵们退下,他笑着向尚息东赞抱了个拳,又做出个请走的姿态,表示对刚才失礼的道歉,不料尚息东赞和身后的吐蕃军对望一眼,竟一起狂笑起来,仿佛李清的低姿态在他们眼里就如小丑一般。
    李清眼睛微眯,向南霁云和武行素使了个眼色,二人会意,恰逢此时一只飞鸟高空掠过,一弓一弩双箭齐发,飞鸟一声悲鸣,从高空坠下,正落在尚息东赞脚边,尚息东赞细看,却大吃一惊,只见二只箭各从一眼穿过,另一眼透出,架成叉形。
    “东赞,人家让你,你却不领情,偏要自取其辱,还不快退下!”
    声音从吐蕃正使的大轿里传来,轿帘拉开,露出一张清瘦的脸庞,约五十岁,他便是吐蕃正使倚祥叶乐,时任吐蕃大论,级别与大唐左相陈希烈相当,此番来南诏,名义是贺皮逻阁嫁女,实际也是为南诏继承人之争而来,吐蕃支持阁罗凤继位,他来之前,赞普再三叮嘱,阁罗凤雄才大略,必不甘于大唐之下,若扶他为南诏之主,再晓以厉害,或许就能和吐蕃结成同盟,共同对抗唐朝。
    即将进城,倚祥叶乐早看见路边有一群唐朝骑兵,不知何故,竟和护卫大将尚息东赞起了冲突,他素知尚息东赞脾气暴烈,但此时身在南诏,切不可卤莽,便出言制止。
    尚息东赞正惊惧唐将超群的箭术,比自己高明不知多少倍,听见倚祥叶乐的呵斥,却正好让他下台,他嘴一撇,嘟囓了两句,虽不懂他在说什么,但他不屑的表情让人人都明白,只见他‘哼!’了一声,便扬长而去。
    倚祥叶乐探头看了看地上的死鸟,对南霁云和武行素伸出大拇指,又向李清温和一笑,李清也微笑着点了点头,拱拱手,表示歉意,二人相错而过,吐蕃使团渐行渐远,最后进城消失不见。
    吐蕃使团走后,众人议论纷纷,皆骂吐蕃贼兵强横,那吐蕃使臣倒还不错,文雅知礼,巫钰麟有事,随即将住址留给李清,先告辞而去,街上很快便恢复了先前的热闹,李清领着众人进了城,只见城内和城外差别不大,只是屋舍更加密集,街道也更干净,正不知路之时,迎面跑来几人,看服色应是大唐使团官员,为首之人满头白发,待到近前,李清忽然认出了他,正是太子的老丈人,自己西市的邻铺,东官赞善大夫杜有邻,不禁惊愕,今天是什么神当道,在偏远的南诏连连遇到熟人,先是巫钰麟,现在又是杜有邻,而且他怎么也在使团中,自己竟不知道,思量间,杜有邻已跑到了李清面前。
    他喘了两口气,拱手笑道:“我是该叫你李东主呢?还是叫李将军,我看还是李将军吧!李将军别来无恙呼?太子常跟我说,他乡遇故知应放在人生四大喜中第二,现在看来果然不错啊!”
    李清亦回礼笑道:“没想到竟然在南诏能遇到杜大夫,实在让人惊喜,不过杜大夫是几时进使团的,我竟然不知道。”
    杜有邻微微一笑,“我是随第二批人来的。”
    “什么第二批?”李清有些糊涂,来南诏出使还要分成两批吗?
    杜有邻见左右无人,便对李清低声道:“朝廷听说吐蕃也派人出使南诏,惟恐南诏被吐蕃人拉走,便命我们给南诏送来大量粮食和财物,以示笼络。”
    李清闻言,心中暗忖,“与其送钱还不如增兵,若是阁罗凤赢了,送再多的钱也是白白便宜了他。”
    他心中对朝廷的决策不满,但脸上却一丝不露,话题一转,又对杜有邻笑道:“我正好不知道使团驻处,杜大夫可否帮我引路?”
    杜有邻呵呵一笑,“韦大人命我在此等你,我已经等了快一个时辰,快快跟我来!”
    “那就有劳杜大夫了!”
    李清刚刚抬脚,脑海里忽然闪过一个念头,“自己是受了李隆基的密旨,韦坚怎么知道自己今天要来。”
第一百二十九章 人情翻覆似波澜
    着手在房间里来回踱步,眉头拧成一团,来南诏已近虽然对方礼遇隆重,但他却一天比一天焦虑,如果仅仅是来还礼,那他们的使命已经完成,但南诏内部的汹涌急流,就算几岁小孩也看得出来,临行前,太子嘱咐自己要取得南诏的主导权,他的意思恐怕就是要自己出面理顺大唐与南诏的关系,话说得简单,做到却很难,且不说自己对如何理顺大唐与南诏的关系毫无头绪,就算自己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