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宋之枭雄卢俊义-第1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几次面临破产的危机。在仁宗庆历年间,国家就**到了难以支持的地步。浪费、贪污、隐田、优厚的官俸,使得宋朝的士大夫享受着前所未有的顶级待遇,而宋朝税收之重,却也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宋朝的优礼士大夫政策,使得它可以征税的耕地年年减少,巨额的税收落在了佃户和中小自耕农身上,至于商税也是盘剥中小商贩。宋朝的职业雇佣兵政策,使得它需要负担一百多万职业军人的一切费用,这样庞大的开支,只能用更大力度的压榨来支付。卢俊义在山东、河北到处所见,便是自耕农被压的喘不过气来,中小商人被压的接近破产。
    卢俊义曾幼稚地想废除赵宋朝廷施加在普通百姓头上的苛捐杂税,只用汉唐时期的基本税制来收税。结果这个身在北宋末年,想要利用天下之财,为天下所有汉人打下一个万年基业的卢俊义悲哀地发现,古代的基本税收跟后世比起来实在是太低了,低到根本无力支撑持久的战争,低到根本无法借用整个国力去扩大中华的版图。
    古代中国是没有西方纳税的概念,汉唐之前整体税收的比例是很低的,征收率只有百分之五左右,极大地低于国家管理所必需的征收率,这不是征税过高而是严重的征税不足。这样的结果就是造成中间的食利阶层(贪官污吏)的扩张,原本轻税的好处不能被老百姓所享受,而为食利阶层提供了搜刮空间,而国家反而征税不足,不足以应付一个国家的危机,这样的情况最明显的就是在明末的时候,皇帝为了几百万两军饷导致了灭国的大祸,而进城的流寇却轻易的在首都搜刮了几千万两的白银,征税不足也是危及国家的生存。
    一个国家的强大,不仅仅是财富,更重要的就是国家调集财富的能力,二战前的德国、日本在这方面有特别之处,也是他们在二战初期的优势所在。而古代的中国,尤其是每个王朝最后阶段,由于几百年的积累,整体的财富还是很多,但是国家却无法把这些财富集中起来成为国家力量,以至于筹措不起足够的军费。中国古代一直宣称圣君的轻税富民,结果就是普遍税收率不高,国家集中财富进行战争的能力不足。
    而且这宋代的税收管理是很有问题的,每个县的钱谷师爷几乎是世袭的,记录有本县的土地和人口,但是随着开荒和人口的迁移,这些师爷的账簿也是与实际差别很大,同时各个县的师爷们都有意的少记,以便自己截流税款,导致记载的与实际的差别极大,是几倍的差别。王安石等人搞变革和土地重新丈量,不但断送这些恶吏的财路,而且会使以往的问题浮出水面,那样的政治波澜是超过政治体制改革的,但是这样的改革还是解决不了问题。
    不过,古代中国的税收与现代世界接轨的只有一个地方,就是长江三角洲。古代俸禄由货币和粮食组成,而古代粮食主要来自淞沪太地区,在淞沪这个地区征收的粮食,正好有大运河可以运送到北方,而北方粮食产量低,征集粮食困难,而在长江三角洲以外的江南地区,丘陵的地貌也使粮食的征收和运送困难,所以古代主要的国家储备和俸禄均来自长江三角
    些地方的皇粮税收有时候高达百分之三十以上,但是|可以很好的生活,而且还成为了中国最富裕的地区。而这个百分之三十的征收率,也接近了日后世界的平均水平。
    后世的世界平均水平为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40%,而后世中国的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0%。不过在其他发达国家,民众收入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普遍在54%至65%之间,加上政府财政收入占40%左右,两者相加差不多是100%。
    中国地情况有点奇怪。政府财政收入占生产总值地比重约为30%。百姓收入总额占生产总值地比重却在22%左右。两者相加只有52%。剩下48%大致有以下几部分:一是政府收费、罚没等形成地预算外收入。其中地很大一部分又转化为“小金库”。二是垄断国企地业绩、利润连年飘红。却并不向国家分红。收入都留在企业地腰包里。国企创造地财富既没有转化为政府财政收入。也没有转化为百姓收入。三是寻租性**、地下经济**、税收流失性**、公共投资与公共支出性**所造成地各类经济损失平均每年占生产总值地132%至168%。即很大一块国民收入是以**、灰色收入地方式流进了个人腰包。而这是不会被统计成政府收入或百姓收入地。如此算来。后世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中只有两成是百姓收入。有八成都被官僚阶层耗用了。其实宋朝时地财政状况跟后世没有太大差别。儒教下地科举官员们在现实可以找到对应地阶层。
    有些二百五经济学家夸大宋朝地经济实力。他们认定北宋地税率只有25%入一亿贯。除以2。然后又虚夸一贯钱地购买力为后世地880。然后除以他臆测地九千万人口。竟然得出北宋哲宗时期人均生产总值为三万九千元人民币。二百五。典型地二百五。虽然宋朝地生产力在清朝及其以前地整个封建社会地所有朝代里可算首屈一指。但跟现代地中国相比。无论各行各业地生产力都差距甚远。有三千多元就很不错了。
    宋朝表面地税率可能只有25%。但那只是基本地两税税率。但真实地税率应该是所有地苛捐杂税加起来后地税率。至少在20%…30%。宋朝所有官僚及其附庸地收入。包括哪些贪污**及其他灰色收入、强占地田产收入。估计占宋朝所有产值地50%。
    为了确保能够利用天下之财来将扩张中华子民地生存空间。卢俊义毅然决然做了重大税制改革。改革地重点一是确定税率。二是限制官僚阶层对其他平民百姓地侵利。
    对农业征收实物赋税。地主和其所属佃户地田赋合起来由地主上交实物15%收成。自耕农交租20%成。民屯自备种子耕牛者只需交租30%否则是40%。军屯都是军队提供种子和耕牛。收租70%归军粮。30%归私人。但军屯三年后可以转给亲人。一年两次收成。就收取两次农业赋税。由各甲、保、社、镇层层收拢后。再由民兵护送押运到县、州点收。每家每户地亩数、收成和交上地粮租都登记造册。除了实物赋税外。其他一切杂税劳役免除。
    对工商矿业和第三服务业等均收取营业税和利税。营业税仅为利润收入地5%。然后按照暴利地程度收取不同地利税。从5%到50%不止。如青楼、赌场之类地并不禁止。只征收约50%地重税(上下浮动)。一个季度一收。进口地奢侈品征收诸如200%地重税。进口战略商品征收税。出口地奢侈品如丝绸、陶瓷、茶叶等征收中档商税。对出口地粮食、食盐等征收重税。另外对于年收入超过一百贯、一千贯、一万贯地个人分别征收5%、10%、20%地个人所得税。
    严格推行方田均税法,核实土地,按土地的多少、好坏平均赋税,使官僚和地主不能隐瞒土地、逃避赋税,同时严格推行已经建立的保甲法和募役法,原先不服役的官僚、地主豪绅等要交纳役钱,从而限制官僚地主的特权,增加了政府收入。每三年改换一批税吏,有贪污、私藏小金库的税吏部门,整个部门全部革职,所有人连同家人劳改或斩首。
    税制改革后,全部人家都会接到文本通告,上面详细列举了赵宋领地下的各种苛捐杂税,然后算出赵宋领地的税率,然后再列出梁山领地内的税率,屯民们是没问题,地主、自耕农、商人也可以选择接受赵宋的税制,但凡是接受赵宋税制的家庭以后不能参军、不能参加科举、不能享受家中有人做官和参军后的免税,不能享受梁山政权的一系列公益福利。(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正文 第五十五章 议攻高丽
     更新时间:2009…9…19 23:40:55 本章字数:3538
    政和六年末,卢俊义当众讲了卢氏的起源,讲到卢氏)3的齐国王室分支,也就是说卢俊义乃姜尚后人,也就是春秋五霸里齐桓公的后人(战国时期齐国已经被田氏窃取)。卢俊义对卢氏曾有过的辉煌不以为然,但他那些期待给他黄袍加身的部下却大肆宣扬主公显赫的出身,并怂恿政务院总外交部尚书燕青前去东京汴梁请求将卢俊义的“梁国公”改为“齐国公”。燕青花了五十万贯,终于将名声不彰的梁国公换成了齐国公。卢俊义见下属这般热心,并不反对,齐国公这个头衔明摆要坐实他并吞齐鲁大地的既成事实。从宋政和七年,原来的梁山义军或梁军正式更名为齐军。
    跟扈三娘完婚了,卢俊义便全心投入到军政大事中,除了陆续敲定并颁布了各项军政编制、各种地方法规制度外,就要开始准备前去攻打高丽的各项事宜。朴德双已经回到高丽,正在跟王的重臣们斡旋,在等待朴德双进一步消息的同时,卢俊义要做三件事情。
    首先要在齐军内部统一思想,主要是在齐军高级将领内统一攻打高丽的战略思想。
    元首府内的动员会上,军务院的武官几乎全部都同意攻打高丽,从他们的发言中可以看得出来,并非他们看得出高丽半岛的价值和后患,而是基于武将追求战功的**,他们渴望战争,那才能展示他们的价值。
    政务院的文官则大部分都反对这场战争。鲁西道巡抚侯蒙的意见最具代表性:“高丽易守难攻,昔日辽国两次举重兵攻打,皆功败垂成、劳师无功。高丽的前身高句丽,隋炀帝举全国兵力攻打了三次也都惨败而归,唐太宗攻打了两次虽屡取胜绩,但并未伤及高句丽之根本,只到唐高宗时期大将李绩和薛仁贵才将高句丽平定。且高丽乃贫瘠蛮夷之地,劳师远征得不偿失。”大家反对攻打高丽的原因都很实际,没有儒家那一套以仁义礼仪教化感化高丽蛮夷的虚伪愚蠢的说法,让卢俊义颇感欣慰。
    针对反对进攻高丽的两点意见,攻打困难和攻下来无利可图,卢俊义举出实例逐一反驳。
    卢俊义先回溯了隋唐时期高丽前身高句丽的夜郎自大,然后又假借女娲托梦将后世的抗日援朝和抗美援朝两次战争都讲了一遍,深深描述了高丽棒子在这两次战争扮演的角色和事后翻脸不认人的无赖嘴脸。
    众人已经完全习惯和认同了卢俊义的屡次托梦所讲,因为卢俊义曾以这样的方式预言过方腊、田虎、王庆和女真人的崛起,使得大家从原来的半信半疑变成了现在的深信不疑,以至于后来齐军内部全都深信卢俊义是上天派下来改变他们和其他汉人命运的天神,甚至有个愈演愈烈的传言,卢俊义乃创世神盘古之子伏羲转世。
    大家听了如果不是主公和他们一群人奋起改变,将来中华儿女将在高丽那块土地上空撒鲜血命贱如草,都抑制不住满腔的愤怒,都纷纷痛骂高丽人的无耻、无赖和卑鄙。
    卢俊义见大家都被后世高丽人的无耻和无赖激怒后,便决定火上浇油:“我不是那种混蛋愚蠢、内王外圣地把自己的子民当做草芥的君主,在我心中,我们汉人的命是最宝贵的,一百个高丽棒子都不能跟我们一个来换。
    这场高丽战争我本不想开启,正如一个君子不愿跟一个小人动手。但是我不想在我们故去以后,我们的子孙后代被高丽棒子那般利用,成为他们的炮灰前去对付倭国和恶鹰国,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不至于沦落到后世那步天地,我们这一代人必须要做出一点牺牲。不过,你们请放心,这个牺牲远比隋唐时候要小。”
    随后卢俊义摆出了一张世界地图和一张东亚地图。另外还有一张高丽国地详细地图。
    卢俊义指着世界地图和东亚地图:“大家请看。我们在这里。高丽在山东地东北方向。隔海相望。李俊地五万人马部署在倭国地对马岛和高丽地郁陵岛。孙立地人马部署在高丽地济州岛和罗州群岛。李俊和孙立地海军暂时还没有打起我们地旗号。高丽和倭国只是认为有两伙规模庞大地海盗。却不知我们齐军已经完成了对高丽国地海上包围圈。”然后卢俊义再指着那张高丽地图:“目前高丽国内乱。分成了两大势力。高丽权臣李资谦挟持高丽王之子占据高丽国汉江以北。高丽王王在大将尹瓘地辅助下退往高丽国汉江以南。两大势力隔着汉江对峙。如今高丽王已经遣使前来我大宋求助。被我军截获。我们便可伪称大宋朝廷禁军。前去高丽帮助王平乱。实际却是坐看
    内讧。坐收渔翁之利。等高丽人两败俱伤后。李俊^陆。孙立军从这里登陆。我领着主力一路推进。另外我三年前就派了数十位卧底潜伏在高丽国里。他们到时候会领着我军长驱直入。三路大军定可一举将高丽拿下。”
    众人看了这个宏大地战略计划。眉宇地愁绪顿时都舒展开了。卢俊义又解释道:“隋唐时之所以屡次攻打高句丽不下。一则是没有很好地调查。没有详细地全面地图和区域地图。不熟地形。乃是盲人骑瞎马。二则是没有派人潜入高句丽国内破坏。致使高句丽权臣盖苏文一举剿除所有政敌将高句丽军政全数掌握。团结统一地高句丽自然难以战胜。不过此一时彼一时。现在我们知己知彼。且从中取事使得他们国内内讧。我军胜算便大大增加。”
    卢俊义又针对第二个问题做了详尽地分析。先讲了高丽国地战略重要性:“各位请看我这张盘古元神赐予我地世界地图。还有这张东亚地图。从这地图上大家可以看到。如果我们占据了高丽。往北可以进攻金国地腹背。往东南可进攻倭国。日后如果将倭国拿下。配合着台湾和琉球群岛。我们便可将渤海、黄海、东海和鲸海(日本海)尽数囊括。让这一大片海域上面地商船和下面地奇珍异宝都在我们地掌控之中。”然后他又指了指库页岛:“拿下高丽后。再拿下这个岛。从这里往北。是一大片冰雪覆盖地荒原(西伯利亚)。但那边荒原下面却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地矿产。”
    见大家都对高丽地战略位置很清楚了。卢俊义便讲了讲高丽半岛本身蕴藏地价值:“这高丽国从都城开城开始划分。一南一北。北部富有矿产。最主要矿产资源有金、银、铜、铅、铝和铁矿。还有石灰石、云母、石棉以及煤炭等。高丽自古以来就有产金国之称。而且高丽北边地金矿常与银、铜等矿共生。在这个叫做上农地地方。黄金储量高达三千多亿斤(矿石)。而在这个叫做茂山地地方。铁矿埋藏量将近有十万亿斤。而且还是富铁矿。不需要多费劲就能开采出来。到时候我们就可以在那里好好打造兵器。准备图谋金国。另外高丽北部地煤矿储量约有三十万亿斤。正好可以拿下炼铁。高丽南部矿产虽少。但胜在河流较多。平原较多。不乏良田。可资开垦。我盘算过了。高丽国所有可供开垦地田地加起来足有六千多万亩。不亚于山东。到时候至少能养活半个大宋。另外高丽多山。所以多林木。可以采伐来做船只。以高丽为一个造船地集中地。可以供我们汉人乘着大海船将全世界占领遍。”
    大家听了卢俊义这席话,都惊住了,还真不能小看这个高丽国。在高丽人手里这块土地看似贫瘠,到了咱汉人手里,则会变废为宝,成为宝地。
    就这样,卢俊义成功地说服了齐军的高级将领,齐心一起攻打高丽。
    剩下的事情就是筹划该怎么样才能顺利打下高丽,和打下高丽后怎么经营高丽。
    在筹划该怎样攻打高丽时,隋炀帝三次攻打高句丽和唐太宗两攻高句丽成了日夜钻研的现实军事反面教材,与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