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宋之枭雄卢俊义-第1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尾追堵截,死伤很多。
    刘延庆自州出兵至良乡,每日只行三十里,每驻一地即令士兵修筑军寨,堆土为寨墙,四周挖壕堑,寨内设军营,每一军营都存有银绢一二十万,作为赏赐之资。在撤退的时候,由于刘延庆不是有组织地撤退,而是慌乱成一团,又是在夜间黑暗中逃跑,这些军寨中保存的大量银绢都没有来得及搬运,全部落入辽朝之手。
    自宋神宗熙宁、元丰以来,为了恢复燕京所积攒的钱粮军械,经刘延庆这次败退,几乎全部丧失殆尽,国库为之空虚,其损失十分惨重。(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首发
    正文 第四十四章 辽国内乱
     更新时间:2009…10…16 0:44:24 本章字数:3555
    延庆号称陕西名将,曾长期与西夏作战,屡立战功,贯所忌恨,故任命刘延庆为招抚都统制,在前线作战,为他卖命送死。
    刘延庆深知童贯的用意,不肯为他所用。故而尚未与辽军正式交锋,便下令退兵。从中不难看出赵宋朝廷内部的矛盾和**。事后,童贯弹劾刘延庆不战自溃,宋徽宗最初下令将刘延庆投入狱中,秋后问斩。其后由于无实据可证,只好将刘延庆释放,被贬到筠州安置。后来,又重新被起用,官镇海军节度使。在“靖康之变”时,刘延庆曾作为守开封城的将领之一,却未能尽责尽力地守城,城陷之际他率先逃跑出城,在龟儿寺为金兵所杀。
    宋军两次伐辽,均以惨败告终。按说北宋调集的伐辽军队,是在西北战场打过硬仗的陕西军,不是一般的“豆腐军”。这支军队同西夏、吐蕃作战十余年,刚刚平定了方腊、王庆、田虎的起义,称得上是宋军中的劲旅。童贯虽为宦官,除了房事不行,军事上也非无能之辈,种师道、刘延庆也算宋军名将,刘光世在镇压方腊起义中也是表现优异,是将领中的后起之秀,怎么同辽军一接手就被打得现了软柿子的原形,出去丢人现眼了呢?
    仔细分析北宋的失败,就会发现宋军所筹划的这两次北伐,虽然在兵力上占有绝对的优势,但是都是仓促兴师,鼠目寸光,都是为了占一些小便宜,脑子一热就出兵了,在前期的战争筹备与军事谋划上准备不足。
    前线指挥的统帅也没有明确的战略目标,到底是配合金进攻,还是意在收回失地,或者是保民安边,童贯自己也不是很清楚,打仗就是打到哪里算哪里。
    赵宋朝廷筹划的两次伐辽都惨败而归,相比之下,女真人建立的金国却蒸蒸日上。
    宋宣和三年,阿骨打同时和辽国、宋国两位邻居签订了两份内容截然不同地协议书,与辽国签订的是停战协议,条件是辽国承认阿骨打金国皇帝身份,并向金国进贡;而与宋国签订的却是联合灭辽的军事协议书,条件是与宋国瓜分辽国,并得到一部分宋国地绢银。
    得到了金国的支持后,宋国的赵心情非常高兴,但更高兴的应该是赵良嗣同学,从他十年前冒险夜见童贯开始,他便将自己的命运寄托在了以赵为代表的宋国最高统治集团身上。赵派赵良嗣出使金国,商谈两国结盟的最终事宜,完成两国之间最后的签约仪式。
    而耶律延禧(天祚帝)这边,由于被迫和阿骨打签订了不平等的停战协议,耶律延禧地心情非常郁闷,自己是割地赔款又被迫称臣,这种条约搁在谁身上日子都不好受。但好歹阿骨打暂时停战了,耶律延禧获得了难得的空闲,于是这位仁兄又开始了他的打猎、旅游活动。
    但在外地游玩的同时,他又想起了一件事情,那就是自己的先帝如好像有一位的帝号也叫“大圣皇帝”,而自己册封阿骨打地封号也是大圣皇帝,这下可不行,不是对祖先的大不敬吗?于是,耶律延禧又开始后悔了,连忙派自己的亲信习烈泥再次出使金国,目的是要求取消册封过阿骨打的大圣皇帝称号。
    因此同一时刻。宋、辽两国地使者同时到达了金国。
    对于赵良嗣地到来。阿骨打是非常地欢迎。两国之间地结盟协议也就顺利地签订了;但对于习烈泥地到来。阿骨打是非常地恼怒。因为耶律延禧想单方面破坏他们之间地约定。
    所以阿骨打非常生气。于是阿骨打提前发出了对辽国发动最后总攻地命令。其实这只不过是阿骨打重新开战地一个借口罢了。即使耶律延禧不做这件愚蠢地事。阿骨打迟早也会攻打辽国。只不过是个时间问题。
    宣和三年四月二十五日。阿骨打正式发动了对辽国上京临潢府地总攻击。同时为了炫耀金国强大地军事实力。他还同时邀请两位使者习烈泥和赵良嗣一同前往观战。
    从早晨到中午。金国将士们在阿骨打亲自督战下。向上京城发动一轮又一轮地攻击波。阿骨打地弟弟完颜母在作战过程中显得非常勇猛。率先登上了城墙。辽国留守萧不也简单不敢相信自己地眼睛。一座二百多年地古城。半天时间就被金国士兵攻克了。
    上京战役仅仅进行了不到一天便宣告结束。在旁边观战地两位使者地心情迥然不同。
    习烈泥看到自己的国家遭受如此的掺败,心中悲痛欲绝。
    而作为昔日的辽国人赵良嗣心中却无半点悲伤,但他心中却被金国强大的军事实力深深的震撼了。因为他也是第一次亲眼目睹金国的实力,比他想像中的还要强大,此时的金国正处于国家发展的最高峰,就算是辽国和宋国联手,也打不过目前的金国。
    想到宋国以赵为代表的一帮整天在汴京城内歌舞升平,游山玩水,赵良嗣内心不禁打了个冷战,一旦金国灭了辽国后,如果将予头转向宋国,就凭宋国目前的军事实力,根本无法进行抵抗。赵良嗣不想去想这个后果,也不敢去想,他现在最大的希望就是宋金两国都能遵守双方的约定,否则后果真的不堪设想。
    在上京城外打猎的耶律延禧当然也得知了上京城被攻破的消息,不过这位仁兄好象已经习惯于被阿骨打痛打了,既然上京城不能去了,那我还可以去其它地方,反正辽国地方大的是。于是这位仁兄头也不回,直接去了西京府(山西大同)。
    攻克了上京城的阿骨打意犹未尽,准备乘胜追击,攻打辽国的中京,这时,他的长子完颜宗干及时出面制止了父亲的冒险计划。原因是阿骨打的这支军队已经深入辽国近千里,粮草补给都没有跟上,如果再孤军深入,万一粮草补给出问题,那将是非常危险的事情。
    阿骨打虚心的接受了宗干的劝告,没有继续深入辽境,而是派兵扫除上京附近的残敌。
    同时阿骨打还在上京城内安抚辽国的百姓,比如赦免上京城的军民,减少百姓们的赋税等有利于提高民心的措施。
    百姓们和一些所谓的士大夫不同,只要能过上好日子,谁当皇帝都要一样,他们发现这位女真人的酋长比他们的主人耶律延禧强多了,至少能让他们过上比较安定的生活。
    因此阿骨打通过一系列有利的措施,得到了大部分辽国百姓的支持。
    辽国连续丢失了东京和上京,半壁江山已被金国占领,而辽国的群臣非但不思进取,相反又发生了皇族内部的斗争。此次辽国内斗的主题是皇太子之争。
    辽国老大耶律延禧共有四个儿子,长子赵王,是赵昭容所生;次子晋王,是文妃所生;三子秦王、四子许王都是元妃所生,而这个元妃不是别人,正是辽国大奸臣萧奉先的妹妹。
    由于辽国在对金作战中屡战屡败,使辽国上下对目前的老大耶律延禧丧失了信心,因此就有某些好事者希望耶律延禧能早点退位养老,把要权力下放给年青人,或许辽国还有重新振作的希望。其实这是很好的想法,而在四个儿子当中,晋王各方面的综合能力最强,是耶律延禧的最佳接班人,许多朝中大臣非常希望耶律延禧能选择晋王作为辽国的接班人。
    但是有人不希望如此,萧奉先便是其中之一,因为晋王是文妃之子,向来和他不睦,一旦晋王继位,将会对他和元妃非常不利。而秦王和许王是自己的亲外甥,一旦是他们两人继位,那他萧奉先一家就可以牢牢地把持住辽国的朝政。对于萧奉先这种人来说,国家利益远远比不上自身的利益重要,正是由于他这种人的存在,才加速了辽国灭亡的步伐。
    为了让自己的亲外甥秦王成为皇太子,萧奉先又一次在辽国危难时刻挑起了皇室内部的斗争。萧奉先首先向晋王的母亲文妃下了毒手。
    文妃共有姐妹三人,文妃是老二,她姐姐嫁给了耶律挞曷里,她妹妹嫁给了耶律余睹,他们俩人都是耶律延禧的左膀右臂,可以说文妃一家在辽国的地位与元妃一家不相上下。
    要想除掉晋王,必须先除掉晋王背后的支持者,文妃家族的势力。
    有一次正逢文妃的姐姐和妹妹在军中相见互谈家事,而这件事正好被萧奉先知道了,他便来了个恶人先告状,派手下心腹向耶律延禧告发,说是文妃一家包括耶律酒色,荒于游猎,任用奸佞,迫害忠良无辜,众叛亲离的情况,也知道了辽的军事实力,且金自攻克辽上京后,已休整多时,故完颜宗翰向阿骨打提出,应该乘当前人强马壮、土气高涨的有利时机,向辽发起进攻。
    宋宣和三年十二月,阿骨打任命弟弟完颜斜也(完颜)为内外诸军都统,侄子完颜蒲家奴、完颜宗翰、长子完颜宗干、次子完颜宗望为副都统,降将耶律余睹为先锋官,率领大军向辽国中京发动进攻。耶律延禧此时已成了惊弓之鸟,还未等到金国大军兵临城下,便提前开溜,逃到了居庸关。中京城内群龙无首,辽国将士们不愿再为这个昏庸无道的主人卖命了,宣和四年一月初,中京城守将献城投降,金国占领了辽国地第三个京城。
    金兵攻陷中京。辽天祚帝逃至鸳鸯泊躲避。这时。又传来耶律余睹领金兵追来地消息。天祚帝十分惊恐不安。萧奉先心怀阴谋。乘机又向天祚帝献策说。耶律余睹是辽宗族。不会灭掉辽国。此来只不过是想立他地外甥晋王为帝罢了。要天祚帝为了国家社稷与自家性命。将晋王处死。这样就可使耶律余睹不战自退。天祚帝又一次听信了萧奉先地谗言。将晋王赐死。晋王素有威望。百官将士们闻知他冤死地消息。十分悲伤。从此辽军人心更加离散。
    在此同时。金军在耶律余睹引导下继续向辽进攻。分道逼近天祚帝在鸳鸯泊地行宫。天祚帝率领五千卫士仓惶逃到西京大同府。慌乱中连传国玺也遗失在桑干河旁。途中。卫士们纷纷逃离。只剩下赵王、梁王及侍卫三百余人。
    三月。金兵接近西京。萧奉先又提出逃往夹山。天祚帝只得丢弃辎重。串轻骑逃到夹山。但金兵仍紧迫不舍。这时天祚帝才醒悟过来。知道上了萧奉先避乱芶安地当。下令驱逐萧奉先父子。萧奉先逃跑不到数里。被金兵捕获。在押解途中被辽截回处死。
    天祚帝西走云中时。留下南府宰相张琳、参知政事李处温与秦晋国王耶律淳留守燕京。天祚帝逃入夹山后。与燕京失去了联系。李处温与族弟处能、于外依靠怨军。内结交都统萧干密谋拥立耶律淳为帝。宣和四年三月。李处温与大臣耶律大石、左企弓、虞仲文等集辽、汉百官、各军将士及百姓数万人。涌到耶律淳府第。引唐灵武故事请耶律淳即帝位。耶律淳不从。李就将早已准备好地红袍披在他身上。这时百官拜舞欢呼。耶律淳再三推辞
    已即位。群臣上尊号为天锡皇帝。改保大二年为建封天祚帝为湘阴王。以李处温为太尉。左企弓守司徒。虞仲文参知政事。回离保知北院枢密院事。又改怨军为常胜军。军旅之事悉委耶律大石。这样。辽便分成二大势力范围。天锡帝拥有燕、云、平及上京、辽西等地。称为”北辽”;而天祚帝仅拥有沙漠以北西南路、西北路招讨司诸番部族而已。
    辽天祚帝逃往夹山后。金兵沿着其逃亡地路线继续追击。
    耶律淳被李处温等拥立为天锡皇帝另立政权后,为了求得生存,分别遣使向金、宋求和,均遭拒绝。尔后,虽然打败了宋军的进攻,但仍处于金、宋夹击之中。而其内部又矛盾重重,拥立他地辽、汉大臣互相勾心斗角,争权夺利。宋宣和五年二月,耶律淳称帝不到一年,就染病在身,他自知难以康复,密授李处温为蕃汉马步军都元帅,准备嘱以后事。
    这时,又传来天祚帝传檄各郡,合诸蕃汉兵五万,准备于八月进攻燕京的消息。耶律淳大惊,集合大臣商议对策。李处温提出了”迎秦拒湘”之说,即迎立天祚帝次子秦王定,抗拒湘阴王天祚入燕京。耶律淳心虽不愿,却也无法可想,忧病交加,病情恶化,二月二十日,在内外交困,又急又怕中死去。耶律淳年六十,无于嗣,群臣议定德妃萧氏为皇太后,主军国事,迎立天祚帝次于秦王定为帝。
    虽然随后数月内,萧干大败郭药师和刘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