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宋之枭雄卢俊义-第1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唐斌跟文仲容、崔诈降于种师道,也间接救了山士奇一命。
    当山士奇从壶关战败,领了败残军士,纠合浮山县军马,来攻打盖州,被回师协防此地的唐斌伏击,设了陷阱、绊马索、钩挠生擒了山士奇,但唐斌并未将山士奇押解给童贯,而是假借跟山士奇有私仇,杀了一个貌似山士奇的士兵,另一方面说服山士奇归顺齐国,然后派人将山士奇偷送往山东,同山士奇一起归顺齐国地还有苏吉、卢元、石逊这几位盖州守将以及陆辉、云宗武、竺敬这三位壶关守将。其中竺敬在唐斌诈取壶关那次所谓阵亡,不过只是被唐斌突袭刺伤,唐斌爱惜竺敬的武艺,手下留情,随后唐斌派亲信将竺敬救起,劝服他归顺齐国,随后再通过特工地秘密途径送竺敬去了山东。
    随后卢俊义拜托张天师和罗真人出马,将乔道清和马灵陆续收服,同时在最后一役中让乔道清和马灵出现,将孙安、、梨、琼英从威胜城内救出。
    跟随前去田虎天牢里搭救孙安的还有孙安的三位偏将毕胜、潘迅、冯升以及的部将傅祥、吉文炳、安士隆,这几员偏将武功虽然不如他们的主帅,但也都是能攻善战之辈,所以都能杀出重围得保安康。乔道清和马灵用他们的道术护送着、孙安一行人冲出威胜州,商量定了,一路向东,想去投奔山东卢俊义。而这一切都在卢俊义地算计和掌握之中。
    六年前卢俊义就派赛定方苏定和白面郎君郑天寿二人领着三千人马在
    活动。
    苏定智勇双全。经卢俊义地指点后。善于游击战术。在太行山一带混地风生云起。接连吞并了太行山中数十伙山贼。并且从中发掘出梁兴、李进、石赫等在原来历史地靖康年后发展地声势浩大地忠义军将领。到宣和五年发展出一万精锐适合山地作战地军队。卢俊义亲自授予忠义师称号。隶属于陆军第九军。因为人马规模太大并不利于在山中迂回游击作战。所以卢俊义就暂定忠义师暂不扩编。保持一万精锐即可。其他招抚地山民和山贼都送往山东。
    卢俊义为了表示对、孙安等人地重视。亲自率领近卫师到太行山脚迎接这些田虎残部人马。在得知折可存、折可适等官军将领紧咬不放追上来。卢俊义亲自整军。用两万人马成功伏击了折可存。卢俊义地近卫师和苏定地忠义师都是齐军地精锐。训练有素、纪律严明、武器精良。更兼以逸待劳。先用火炮轰击一番。将折可存部两端地路轰断。然后纵兵射击。大败折可存。因为要争取折家地支持。卢俊义亲自出马接连生擒了折可存、折可适和折彦质三人。而没有将他们射伤射死。将折家这三位精英押往山东。慢慢地跟折家做交易。既然原来历史上金将娄宿派人胁持可求父、子等族人能劝降得折可求。卢俊义这番也能从胁持折可存、折可求、折彦质这三位折家栋梁中求得折家地支持。当然不是立竿见影地支持。而是赵宋朝廷灭亡后地支持。有了折家。西北可定。折家三位就暂时在山东委屈三四年吧。
    、孙安等人虽然一直听说卢俊义地大名。但从未见过卢俊义本人。这番见到以后。、孙安等人不禁拿田虎跟卢俊义相比较。当下就感到他们原来地主子田虎不过是一个靠匹夫之勇和运气混上一方霸主地暴发户。而卢俊义相貌如天神、英姿似帝王却又平易近人。武艺冠绝天下却不是匹夫之勇、运筹帷幄神机妙算却不完全依靠阴谋。他们依稀能在卢俊义身上看到刘秀、李世民、赵匡胤等帝王地影子。而那种帝王之姿在田虎那里却完全看不到。有时候他们感觉黄袍穿在田虎身上可用沐猴而冠来形容。这或许也正是他们不愿舍命搭救田虎却弃之如撇、另投明主地原因。其实这个心理活动也也曾出现在方腊、王庆地部下心里。
    在田虎残部重要将领逃亡到太行山中。再由卢俊义精锐部队护送到山东地同时。卢俊义之前派往田虎势力内地卧底特工们都成了残兵们地主心骨。在大部分残兵茫然失措又不愿意投靠臭名昭著、杀良冒功、保护恶霸地主土豪劣绅地官军却不知道该逃亡到何处时。齐国地卧底特工纷纷为他们所在地残部指明了方向:先逃进太行山。躲过官军地搜捕。然后再找寻原来地将领。而这些将领大部分都投靠了齐国。于是顺理成章地大部分田虎地残兵也跟着去了齐国地山东。在原来地高级将领整顿下。慢慢地形成了规模。
    许多百姓不堪忍受部分官军猛于土匪的烧杀抢掠,也都躲进了太行山,然后被忠义师发现劝服,将这些百姓迁移到山东。卢俊义还从这些百姓中甄选有胆气的,让他们回乡拉人前来太行山,然后再从太行山迁移到山东。卢俊义不想跟童贯主力军再发生什么火拼,只能让百姓们自发地迁移,不单现在官匪之乱,数年后女真人入侵,山西也是一个战火连绵、千里无鸡鸣的地方,必须要靠这种手段将一部分明智的百姓迁移到山东地,为汉人多留存些种子。
    卢俊义将第一军全部出动来护送从太行山去山东的田虎残部和山西百姓,河北境内少数敢冒头出来拦截的州府军马都被卢俊义狠狠地打残回去。由于卢俊义之前凶名昭著、现在兵力强盛,赵宋官员都是明哲保身,有些州县甚至被迫开关放行,幸亏卢俊义并不愿占领这些地方。卢俊义为了避过童贯大军,急令所有田虎残部和山西百姓务必在三个月内完成迁移。
    三个月后,迁移到山东的田虎残部有五六万人,山西百姓有二十多万,从这二十多万人中选拔出四万精锐,跟苏定的忠义师合称忠义军,编制为齐国禁卫陆军第九军,军长为,副军长孙安、苏定,下面五个师长为、孙安、梨、山士奇、苏定,马灵、郑天寿为参军,乔道清调至第一军近卫军任陆军总部副参军。陆辉、云宗武、竺敬、苏吉、卢元、石逊、梁兴、李进、石赫、毕胜、潘迅、冯升、傅祥、吉文炳、安士隆、武能、徐瑾等将或为副师长、团长、参军之职,其中琼英暂时编入近卫师娘子团任职副团长,日后别有重用。(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首发
    正文 第四十八章 燕云往事
     更新时间:2009…10…17 0:17:40 本章字数:3531
    俊义一边收拢田虎残部,一边全力巩固占领的淮西、,同时大力发展骑兵。  首发而他一直没有放对燕云十六州的关注,这一段时间内在燕云地区发生的事情已经改变了整个中国的局势,矛盾的焦点就是燕云地区的归属。
    宋朝对燕云的觊觎日久,不可放松。
    燕云十六州指的是幽州(今北京)、蓟州(今天津蓟县)、瀛州(今河北河间)、州(今河北州)、莫州(今河北任丘)、檀州(今北京密云)、顺州(今北京顺义)、新州(今河北鹿)、》州(今河北怀来)、儒州(今北京延庆)、武州(今河北宣化)、云州(今山西大同)、应州(今山西应县)、寰州(今山西朔县东北)、朔州(今山西朔县)、蔚州(今河北蔚县)。
    这十六州自东向西包括了后世北京、天津、河北北部、山西北部的东西长约六百公里,南北宽约二百公里,全部面积差不多为十几万平方公里的一大片土地。而且这些州县基本上都分布在长城的南侧,是长城这条古老的防线背后的战略支撑点,其中的瀛、莫二州还向南深入到河北腹地数百里。从军事角度来看,纵观中国北方地理大势,太行山、燕山等山脉呈S形绵延千里,势如一条张牙舞爪的龙,屏蔽着华北大平原,保卫着中原腹地,实际上是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一道分水岭,历代中原的汉族王朝无不在此设关守险,这样可以避免派出很多兵士镇守平原地区地关口要隘,省去了好多军费开支。失去了这些土地和战略支撑点,地处中原地王朝就等于失去了中国北部、西北部的山川之,也等于是失去了长城防线。
    但后晋石敬~将河北、山西北部的燕云十六州割让给辽国后,赵宋王朝失去了这一天堑,自燕京往南直至黄河,再无险碍可凭,华北大平原上一马平川,极利于游牧民族的骑兵驰骋。中原王朝尽失地利险要,再加上缺少了塞北传统养马的基地,缺少良马精骑,难以同辽国争锋,也无法阻挡游牧民族纵马南侵。
    从燕云南下千里直至开封,都是平原地带,连个像样的山头都少见。开封的北面除了黄河之外,再无其他天然地险阻障碍,基本上都是易攻难守的地方。北来的游牧民族铁骑会很轻易地越过辽阔而肥沃的千里平原而到达开封城下,使中原王朝陷入被动之中。“燕蓟不收,则河北不固;河北不固,则河南不可高枕而卧。”
    周世宗柴荣率领水陆两军北伐燕云之地,一个多月地时间里收复了宁、莫、瀛、易四州,本来他想一鼓作气攻取幽州城,但却因为柴荣病重以及部分将领的异议而收兵,一个月后柴荣病逝,北伐之事也就不了了之了。周世宗柴荣是五代十国后期最有作为地皇帝,无论在治国还是行军打仗方面,都是一把好手,若非意外去世,他是极有可能收复燕云十六州的。
    宋太祖赵匡胤登基以后,对这一不利的国防形势曾忧心忡忡地说:“天下视幽蓟为北门,无幽蓟则天下时常不安。”当时广大南方未定,后方不稳定,不便对辽用兵,赵匡胤就专门设立了一个机构叫“封桩库”,其职能相当于是个大的储钱罐,就是在每年的财政收入中,划出一定比例的盈余存储起来。打算存满了四五百万贯后,就把储钱罐砸碎了,与辽国谈判关于交还燕云地土地和人口的事宜。倘若是辽国同意了,这笔钱就作赎地款用,否则就充作军费,武力夺取,以总数五百万钱,单价二十五贯一个,买辽国二十万精兵地人头。可惜的是,赵匡胤不到五十岁,正值英年就在历史迷案“烛光斧影”中死掉了。
    二十年后,在刚刚平灭北汉之后,为了永久地消除北方祸患,宋太宗赵光义想一鼓作气收复幽州。在不到五个月地时间里,宋军数十次战斗,然而,这支刚刚攻占太原的胜利之师沉于歌舞升平地宴庆和美女的温柔,在酒桌上和床第间还很威猛,到了战场上就是一支不堪再战的疲惫之师,已经到了强弩之末的地步,最终惨败于高梁河战役。赵光义背上中了两箭,但是幸运的是可以坐上了骡车南逃,宋军天下无敌的精茫锐气也被消磨了不少,中原王朝为收复燕云十六州而发动的对辽国的第二次战争遂告失败。宋雍熙三年,宋太宗赵光义趁着辽国女人、小孩当政(辽圣宗以及太后萧燕燕,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萧太后),又集结兵力三十万,兵分三路,东出雄州,中路出飞狐口,西路出雁门关,挥师北伐。战前宋朝君臣在军事上做了长达七年的准备工作,连占领了辽国土地后要任命的官员都准备好了,而且各路的领军主帅曹彬
    进、潘美(《杨家将演义》中奸臣潘仁美的原型),统一南方的战争中立下过赫赫战功的常胜将军。三路大军的进展开始都非常顺利,辽军采取诱敌深入的计策,在歧沟关等地宋军被当时辽国的名将耶律休哥击败,全线溃退。东线的惨败最终导致整个战局的不利,宋太宗赵光义被迫下令全线撤退。西路军掩护寰、朔、云等州的群众撤往内地,很快辽军的骑兵杀到了,宋军伤亡惨重。西路军的副统帅也就是世人皆知的杨业(杨继业),也在战斗中被俘,先是不降再而绝食殉国。至此,宋帝国企图以武力收复燕云地区的最后一次努力也宣告失败。幸好这一次宋太宗赵光义没有亲临前线,否则宋军还要准备骡子车供他逃跑之用,不过宋太宗最终的死亡是背上的箭伤复发,而箭是辽国人上一次射的。
    在这一次宋辽之间的军事大决战中,曾经在统一中原战争中百战百胜的宋朝雄师彻底地败在了辽国铁之下,成了不折不扣的“熊”师。在这种失败的打击下,宋朝的君臣将士普遍得了“恐辽症”,并且这个病一直持续到辽国灭亡都没有痊愈。从此以后,宋朝已经丧失了收复燕云十六州的勇气,只能够面对现实,考虑如何防范辽国骑兵快速南下的问题。
    当那个猛女萧太后派遣辽军大举南侵宋朝,很快打到了黄河岸边。宋太宗的儿子宋真宗可没有祖上那样威猛,在寇准的压力下方才“御驾亲征”。宋军精神大振,绝地反击,杀死了辽军的先锋萧达凛,艰难地取得了初步胜利。胆小的宋真宗看到形势变好马上见好就收,签订了宋辽澶渊之盟。萧太后也看到辽国根本也战胜不了宋朝,也就顺水推舟同意了。自从宋太宗时代北伐失败后,得上了“恐辽症”的宋朝最终以岁银十万两、岁帛二十万匹的代价,买回了辽人不再侵略宋朝的一句承诺,双方签下了世世代代友好下去的盟约。宋金双方的皇帝都是对天发誓保证今后互不侵略,这个是宋朝皇帝求之不得的。建国刚刚四十四年的北宋王朝,采取了“以土地换和平”的策略,被迫以相对屈辱的姿态,即同意了燕云十六州的汉族政权失地归属于辽国,换得了这份得之不易的和平。
    若从经济角度来看,这一年十万两的岁币,对于当时属于老少边穷地区的辽国来说,还真的是雪中送炭的东西。但是对北宋这个经济大国而言,根本也不算什么负担。十万两银子,如果平摊到北宋五千万老百姓的头上,也就是区区两文左右。大宋人民一年少吃一个烧饼,天下就用打仗死人了,不必再为北方大国的频频入侵而烦恼了。
    但从军事政治角度来看,这个盟约在国家利益与外交实践中却是北宋建国之初在外交领域上的最大败笔,把宋朝实实在在地变成了“送朝”,开了“花钱买平安”的头。“澶渊之盟”的签订在法律上使赵宋朝廷实际上承认了契丹人对燕云十六州的合法统治,把那些地区的同胞彻底地送给了敌人,这标志着赵宋不仅在军事上放弃了收复失地的企图,而且在政治上也将燕云地区彻底划为境外了,这样真是对不起在这些地区苦盼王师的老百姓,燕云汉民苦盼百年终于绝望了,南宋江北汉民再次重复这样的期盼却再次绝望。最可耻的是,澶渊之盟不仅违背了石敬~献敌以来汉族人民渴望统一的心愿,也将自后周以来,周世宗、宋太祖、宋太宗厉兵秣马强攻打、收复失地的雄心壮志抛弃一空了,真的很对不起祖宗先人。澶渊之盟为北宋此后的对外政策定了个标准模式,也就是花钱可以摆平外交,对后世的消极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可谓是开了个坏头。明明是辽国到宋朝的土地上抢吃的喝的,军事上也快要失败了,却转为敲诈勒索,拿出“我是流氓我怕谁”的看家本领,你不给钱我就天天折腾你,我的日子过不好你也不要想过舒心的日子。后来的女真金国、蒙古元国都效仿契丹辽国如此整治赵宋朝廷,苦的却是广大汉民。
    而赵宋朝廷竟然在获得初步胜利的时候甘愿结这种屈辱性的城下之盟,交钱以图芶安,其软弱无能、恐敌畏战之态,尽为外邦所看透,以后连西夏这样的小国也胆敢与中原分庭抗礼,强求通商,哭着喊着索要“见面礼”,最后赵宋竟然按照澶渊之盟的标准照单全给。这之后,历代赵宋皇帝都喜欢花钱买平安交保护费,养成了签订不平等条约的爱好。因为这个爱好,就招进来了投其所好的金国贼人。(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首发
    正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