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论语别裁(上册)-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诌也。

    这段话,连起上一段来说,是说作人处世的艰难。 我想大家有时也会有同感。一个人想做个忠臣,有时候也很难。对

 172

    八 佾 第 三951

    主管、对领导人尽礼,处处尽忠合礼,而旁边的人会认为是拍马屁。 所以孔子非常通人情世故。 凡是当过长官也当过人部下的,都有这种经验。 如果自己毅力不坚定,见解不周到,受环境影响,只好变了。那么该怎么办呢?

    还是以礼为准,也是上面的话“尔爱其羊,我爱其礼。”人格还是建立在自己身上。 别人尽管不了解,只看自己内心真正的诚与不诚。 诚正的建立,久后自知。 自己的见解与人格的精神,等待时间来考验,等待时间来证明并不是他人说的那么一回事,也就心安理得了。

    儒冠错换八卦袍的诸葛亮

    平常一般人谈到修养的问题,很喜欢引用一句话——“宁静致远,澹泊明志。”这是诸葛亮告诫他儿子如何作学问的一封信里说的,现在先介绍原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静无以成学。 慆慢则不能研精,险躁则不能理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诫子书》有人说文人都喜欢留名,其实,岂只文人喜欢把自己的著作留给后人。好名好利,是人心的根本病根,贤者难免。先不谈古人,就拿现在来说,几十年来,不知出版了多少的著作,但其中能被我们放在书架上要保留它到二三十年的,又

 173

    061论 语 别 裁

    有几本书?尤其现在流行的白话文章,看完了就丢,只有三分钟的寿命,因为它缺乏流传的价值。 一本著作,能够使人舍不得丢掉,放在书架上,才有流传的可能。 所以留名是很难的。清代诗人吴梅村说的:“饱食终何用,难全不朽名。”

    一点不错。所以古人又有一句名言说:“但在流传不在多”。比如诸葛亮的一生,并不以文章名世,当然是他的功业盖过了他的文章。 而他的文章——只有两篇《出师表》,不为文学而文学的写作,却成为千古名著,不但前无古人,也可说是后无来者,可以永远流传下去。 他的文学修养这样高,并没有想成为一个文学家。从这一点我们也看到,一个事业成功的人,往往才具很高,如用之于文学,一定也会成为一个成功的文学家。 文章、道德、事功,本难兼备,责人不必太苛。诸葛亮《出师表》外,留下来的都是短简,文体内容简练得很,一如他处事的简单谨慎,几句话,问题就解决了。看他传记里,孙权送他东西,他回信不过五六句话,把意思表达得非常清楚,就这么解决了。这一篇《诫子书》,也充分表达了他儒家思想的修养。 所以后人讲养性修身的道理,老实说都没有跳出诸葛亮的手掌心。 后人把诸葛亮这封信上的思想,换上一件衣服,变成儒家的。所以这封信是非常有名的著作。他以这种文字说理,文学的境界非常高,组织非常美妙,都是对仗工整的句子。 作诗的时候,春花对秋月,大陆对长空,很容易对,最怕是学术性、思想性的东西,对起来是很难的。 结果,诸葛亮把这种思想文学化。 后来八股文也是这样,先把题目标好,所谓

 174

    八 佾 第 三161

    破题,就是把主题的思想内涵的重心先表达出来。 他教儿子以“静”来做学问,以“俭”修身,俭不只是节省用钱;自己的身体、精神也要保养,简单明了,一切干净利落,就是这个“俭”字。“非澹泊无以明志”

    ,就是养德方面;“非宁静无以致远”

    ,就是修身治学方面;“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是求学的道理;心境要宁静才能求学,才能要靠学问培养出来,有天才而没有学问修养,我们在孔子思想里也说过的,“学而不思,思而不学”的论点,和“才须学也”的道理是一样的。“非学无以广才”

    ,纵然是天才,如没有学问,也不是伟大的天才。 所以有天才,还要有广博的学问。 学问哪里来的?求学来的,“非静无以成学”。连贯的层次,连续性的对仗句子。 “慆慢则不能研精”

    ,慆慢也就是“骄傲”的这个“骄”字。 讲到这个“骄”字很有意思,我们中国人的修养,力戒骄傲,一点不敢骄傲。 而且骄傲两个字是分开用的:没有内容而自以为了不起是骄,有内容而看不起人为傲,后来连起来用以骄傲。 而中国文化的修养,不管有多大学问、多大权威,一骄傲就失败。 所以孔子在《论语》中也提到过“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一个人即使有周公的才学,有周公的成就,假如他犯了骄傲,和很吝啬不爱人的毛病,这个人就免谈了。我们中国人,力戒骄傲,现在外国文化一来,“我有了他真值得骄傲”这类的话,就非常流行,视骄傲为好事情,这是根据外国文字翻译错了,把骄傲当成好事。 照中国文化规规矩矩翻译,应该是“欣慰”就对了。 这是几十年来翻译过来的东西,将错就错,积非成是,一下子没办法改的地方。但

 175

    261论 语 别 裁

    是,为了将来维护我们中国文化的传统精神,是要想办法的。有许多错误的东西,都要慢慢改,转移这个社会风气才是对的。 这是说到慆慢所引出来的。再回到本文“慆慢则不能研精”

    ,慆就是自满,慢就是自以为对。 主观太强,那么求学问就不能研精。“险躁则不能理性”

    ,为什么用“险躁”?

    人做事情,都喜欢占便宜走捷径,走捷径的事就会行险侥幸,这是最容易犯的毛病。 尤其是年轻人,暴躁、急性子,就不能理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这个地方,有些本子是“志”字,而不是“意”字,大概“意”字才对,还是把它改过来。 ——年龄跟着时间过去了,三十一岁就不是三十岁的讲法,三十二岁也不同于三十一岁了。 人的思想又跟着年龄在变。“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悲守穷庐,将复何及!”少年不努力,等到中年后悔,已经没有法子了。看诸葛亮这篇《诫子书》,同他作人的风格一样,什么东西都简单明了。 这道理用之于为政,就是孔子所说的“简”

    ;用以持身,就是本文所说的“俭”。但是文学的修养,只是学问的一种附庸,这是作学问要特别注意的。 由历史文化谈到诸葛亮的学养,到此告一段落,现在再继续原文。

    孔子的换心术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176

    八 佾 第 三361

    这个问题,以现代的观念来说,就牵涉到政治思想,也可以说是政治的作法,简明一点就叫政治领导术。 鲁定公所问的,是领导术或领导的方法,而孔子答复他的,是领导的道德,撇开了鲁定公所问的方法。 换言之,乃是在驳鲁定公。认为用方法——手段——是错误的,所谓领导应该是以“德”领导人。 从什么地方可看出孔子这种意思来呢?

    就在这“君使臣,臣事君”两句话中的“使”字。 我们知道鲁定公是个诸侯,以一个“王者”——这是随便借用一个头衔来形容的——之尊问孔子,孔子当然也尊重他。 鲁定公问,假使一个帝王领导人,该怎样去指挥下面的干部?相对的,一个忠贞的干部,对于领导人,又应该用什么方法理事及自处?鲁定公当然问得很客气,很婉转。 而孔子则用两句话,解答了鲁定公这两个对立的问题——“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我们中国文化讲孝道,但孝道也是相对的,“父慈子孝,兄友弟恭”

    ,父母付出了爱心的教养,才有子女孝道的反哺,两者是对立的。忠也是一样,就如孔子的话,上面对下面以礼,礼敬——也是爱的一种形态,等于父母爱子女的爱心。 这种礼义德业的流行,道德的风行,则下面对上面自然就敬而忠了。所以这种君臣的上下关系是建立在道德上,不是建立在手段上,两句话就答复了鲁定公的问题。有些人看了老子的两句话,认为对于忠孝的观念,老子和孔子是持相反意见的。 其实不然,只是表达的方法不同而已。 老子说:“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在表面上误解了这两句话,好像老子是反对孝、反对忠的。 其实不是这个意思。他是说一个不和的问题家庭中,有几个孩子,其

 177

    461论 语 别 裁

    中一个最乖的,于是人们便说这个儿子才是孝子,拚命地标榜他,而忘记了基本上“家庭不和”这个问题。 一个家庭如果不出问题,个个都是孝子,何必特别标榜一个孝子?所以要六亲不和的时候,才看得出孩子的孝或父母的慈。 至于“国家昏乱有忠臣”也是同样的道理。 文天祥在宋朝亡国了,才表现出他的忠贞,假使宋代不到亡国的时候,就看不出文天祥对国家有如此尽忠,虽然文天祥仍是忠心耿耿,但是没有那种成仁的表现机会。 因此我们对历史、对国家,并不希望常常有文天祥那样的情形出现,而希望国家能长治久安。所以用白话来说老子这两句话,加上一个“才”字,成为“六亲不和才有孝子,国家昏乱才有忠臣。”

    那么就可以知道老子并不是反对忠、孝了。 假如在一个团体中,我们说某某人是好人,那么其他都是坏人了吗?希望全体都是好人,无所谓谁好谁坏,这就最好。孔子答复鲁定公的话中,意思是说,你不要谈领导术,一个领导人要求部下能尽忠,首先从自己衷心体谅部下的礼敬做起。 礼是包括很多,如仁慈、爱护等等,这也就是说上面对下面的如果尽心,那么下面对上面也自然忠心。 俗语说人心都是肉做的,一交换,这忠心就换出来了。现在要研究《论语》,为什么把这段话放在这里?

    这就是我们上面说过的,此乃《春秋》笔法的“微言大义”

    ,在春秋战国的时候,整个社会上下一片混乱,乱到持德者寡,用术者多,所以孔子提倡仁,提倡孝,提倡道德,因为大家都用手段。 譬如现代人们流行的一句话,常说“你少用手段”

    ,尤其这六七十年来,每论团体或个人的经验,玩手段的一个比

 178

    八 佾 第 三561

    一个高明,谁都玩不过谁,玩到最后还是个笨蛋。 所以还不如规规矩矩、诚恳的好,如果把真正的诚恳当作手段,这个手段还值得玩,这也是最高明的。 这六十年来的变乱,对于手段,谁都学会了,谁要玩几套手段,别人没有不知道的。只有老实人最可爱,讲道德的人才是最可爱,最后的成功还是属于真诚的人,这是千古不移的道理。我们从现实生活中,也可体会得出来。 孔子答复鲁定公这几句话的时候,就是针对着当时的风气。一个风气之来,就像台风一样,不但下层、中层社会受影响,上层也是一样。鲁定公是领导阶级的上层,结果还是犯了这个毛病,孔子就针对他的毛病,开了这个药方。

    追 的 哲 学

    讲完这方面以后,又讲到纯文学的观点。

    子曰:关睢,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孔子又在讨论《诗》的文学了。 刚才谈政治,现在又谈《诗》;上面和鲁定公谈的是政治风气,也包括了社会风气,那么政治的风气、社会的风气哪里来的?如果站在文化的——礼的立场来讲,它是由文化而来的;谈到文化,就提到孔子所重视的《诗经》。我们知道《诗经》是代表各地社会风气的自然演变,《诗经》的第一篇,就是男女相爱。 讲到《诗经》的男女相爱,有一句话要注意的,孔子在《礼记》中提到人生的研究:“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上面也曾提到)孔

 179

    61论 语 别 裁

    子知道人生的最高境界,但是却往往避而不谈,偏偏谈到最起码的、最平实的这两件人生大事。 我们曾经说过,一般人引用的“食色性也”这句话不是孔子说的,是与孟子同时代的告子说的,两人的话相近,但观念完全不同。 男女饮食不是“性”也,不是人先天形而上的本性,是人后天的基本欲望。 一个人需要吃饭,自婴儿生下来开始要吃奶,长大了就需要两性的关系,不但人如此,生物界动物、植物都是如此,因此人类文化就从这里出发。说到这里,我们就联想到,影响这个时代观念的两种思想,一个是马克思的资本论,影响了这个时代;另一个也是近代西方文化的重心,弗洛伊德的性心理观,认为人类一切心理活动,都由男女性欲的冲动而来,这一思想对现代文化影响也很大。 弗洛伊德原来是个医生,后来成为一个大心理学家。 比如西方的存在主义,也是几个医生闹出来的,有人依据弗洛伊德的性心理观点,来看历史文化(这个性不是我们所说人类本性的性,是男女性行为的性。)

    认为历史上的英雄创业,就是一种性冲动,乃至说希特勒是性变态心理。 我们现代思想界受这说法影响的也很多,乃至把旧的历史写成的小说,多半都加上这种观念。甚至许多戏剧、电影故事,总要插上一些性——医学上的性;而文学上改用一个好听的名词——爱,等于一个人穿上外衣、结上领带,好看一点,也礼貌一点而已。 在中国古老的文化中,我们懂不懂这方面的道理呢?孔子也早已提出了,所以《诗经》第一篇选了《关睢》,根据“饮食男女”的基本要求,指出人生的伦理是由男女相爱而成为夫妇开始的,所谓君臣,父子、兄弟、朋友,所

 180

    八 佾 第 三761

    有社会一切的发展,都由性的问题开始。曾有一位学者对我说,他有一个新发现——“性非罪”

    论要提出讨论,他所指的这个“性”是狭义的,指男女性行为的性而言。 我没有立即答复这个问题,他把文章留下来,后来函电催问,我始终觉得碍难直接答复,后来我写了一篇文章,大概谈了一下,但还是避开了他那个观点。 我认为这是人生哲学上最高的问题。 究竟这是本能的冲动吗?这个本能又是什么?不过我告诉他,世界上的宗教家,都认为性是罪恶的。 中国文化中,过去的思想——万恶淫为首;西方的基督教思想,亚当和夏娃不吃那个苹果,一点事都没有,上了魔鬼的当去吃苹果,他们也认为性是罪恶的。 曾经听过一个笑话,说西方文化是两个半苹果而来的:第一个苹果是亚当夏娃吃了,闯了祸,所以我们人类到如今那么痛苦。 第二个苹果,启发牛顿发现了地心吸力,中国人吃了很多苹果都不晓得。 另外半个苹果,是木马屠城记所表现的英雄思想。 这是西方文化来自两个半苹果的笑话,当然这不是偶然说说的。西方与东方宗教家都认为性是罪恶,哲学家则逃避这个问题。 我们现在看孔子,他可以说是哲学家、宗教家,又是教育家。 我认为现代观念的什么“家”

    、什么“家”都可以给他加上。 反正孔子,集中国文化之大成。 我们中国人自己对他的封号最好——大成至圣先师,我们不要跟外国人走,给他加上了一个“家”字,反而不是大成,而是小成了,所以不要上西方文化的当。孔子认为“关关睢鸠”男女之间的爱,老实讲也有“性非罪”的意思在其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