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茶人三部曲 下部-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与此同时,贸易委员会为了办理对外贸易,特意在香港设立机构。当时的港英当局,还不允许中国政府在香港设立官方机构,中国方面只得以富华贸易公司的名义出现。吴先生以贸易委员会专员的身份兼任了富华公司副总经理,组织全国茶叶运集香港,履行对苏易货和对外推销茶叶。当时的浙江宁波、温州、鳌江和福建的三都沃、沙埋、福州等地,都还可以租用外国的轮船装运茶叶至香港,所以1938年的华茶外销,竟然超过了往年的许多。杭嘉平作为这项工作中的重要一员,出入奔波在香港、武汉和中国各大茶区之间,直到1938年夏末,才有机会重返故乡。

  如果说,杭嘉平走上了家族茶业一行的老路,尚有血缘亲情的关系在其中的话,那么,罗力的从事茶业,便是巧合中的巧合了。战时物产调整处、茶叶运销处派人专门来找他的时候,他都已经坐上了去前线的军用卡车。来人说,从中央政府来了一个专门从事茶业收购的官员,建设厅建议部队抽调了他去接待。罗力听了非常吃惊,他说他是专门从事作战的,他和收购茶叶可是一点关系也没有的。来人说:“我们也不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不过你们的长官说了,你有一个茶行的未婚妻,又会开车,有这两条就够了。”罗力上前线心切,一个劲地解释有一个未婚妻的茶人和他自己是茶人,完全是两码事。那人可不听,说他不管这些,有话让他自己找那中央来的大官说。到末了,罗力真正是哭笑不得地下了车,。直到两人见面,交待了身份,才方知无巧不成书,他们竟还有这么一段茶缘。

  现在他们已经很熟悉了,他们已经驾着这辆军用小车,在日军尚未占领的茶区和这些拉锯战的战区,连续跑了一段时间。除了从事当务之急的茶叶统购统销之外,杭嘉平还担负起了一个更长久的任务,对茶业行在抗战期间实施的技术改造及生产关系的改造进行实地的考察。一路上他不时地站在茶园前,仔细地观察着这些成片成片的茶园,想的正是这件要事。

  此刻,他一边吸着老刀牌香烟,一边说:“这片茶园,和我们前几天看到的一样,早就应该齐根所新了。我对茶业这一行说不上熟悉,不过从小也就知道,茶树是三十年就该这么所一次的,没有破坏,哪里来的新生。“

  “你说这话,倒叫我想起你对这场战争的看法。你说抗战也就是建国,抗战的时间越长,建国工作的机会也就越多。“

  “我知道我这话或许不会被你们这样的党国中人接受,尤其是你这样的年轻人。你们不知道,这个制度下的国家早已奄奄一息了,没有这场战争,国家,或许就已经毁灭了。我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抗战就是建国的。“

  罗力用手拽过一把茶叶,在拇指与食指之间来回搓弄了一阵,然后塞进嘴里。夏茶生叶的苦涩,超过了他的想像,但他还是不停地咀嚼着,一会儿,嘴角就泛出了绿色的泡沫。这样咀嚼了很久,他才小心翼翼地说:“二哥,说实话,我没有想到过什么建国。我们祖祖辈辈都在老家东北的地下挖矿,国家从来不管我们的死活,我们也从来不对国家抱什么希望。我们出来打仗,是因为我们的家被毁了,我们的父母乡亲兄弟姐妹被日本鬼子杀了,我们的家被强盗占了,我们要不打回老家去,我们从此就没有家了。要说现在我有了新的想法,那就是不早早地赶走日本人,我和寄草就没法子团圆了。还有什么能比没法子和自己的女人守在一起更叫人受不了的呢?所以,我希望战争早一天结束。也许那时候,我会想到建国什么的,也许?“他摊摊手,有些不相信自己似的摇摇头。

  嘉平拍了拍罗力的肩膀,他已人届中年,四海为家,开始能够听得进各种善意而不同的说法了。

  “你不要小瞧了这些茶树,他们可都是枪炮炸弹。”

  “可是我更想成为那些使用枪炮炸弹的人。”

  嘉平忍不住笑了起来,看样子,他们杭家又将进来一位与他们家族气质相当不同的男人。他想松弛一下,换一个话题说:“我知道你正在想着上前线的事情吧?我还知道,仅仅是因为我而不是因为茶,你才留下来的。”

  罗力也笑了,他喜欢这种男子汉之间的谈话方式。他说:“我在杭州呆了六年,不想再在后方呆下去了,我一直想上正面战场。你说得对,要不是你来了,我可能早已在前方拼杀,说不定也已经战死疆场了呢。“

  嘉平听到这里,目光突然严峻了。他很想对这位直爽的东北青年说——不要轻易地提到一死“字,我们已经没有林生了。但是他看到了罗力的坦荡的神色,他就没有再说,只是一声不吭地站着,抽着烟。罗力也已经发现了嘉平的这个轻微的神情变化,正是在这一点上,他看出了寄草这两位长兄的相似之处:他们都不是怕死的人,同时,他们又都把活着看得如此重要。

  嘉平抽完了手头的那根烟,他的烟瘤在多年的熬夜中变得很大,现在他扔掉了烟蒂,大声地说:“我们走吧。你看,旁边那艘船,已经跑得很远了,看看我oJ还赶不赶得上他们。”

  罗力也上了车,一边发动着引擎,一边说:“我们不会再与他们同路了,前面有一个岔道口,我们该朝右边拐弯了。你看,就在那里,不不不,不是在左岸的女人的前面,在她的后面。这女人可真能走,她一直就没停下来过。瞧,连她也朝左拐了。我告诉你,这条河流并不安全,听说是常有鬼子出来活动的,我们还是谨慎一些为好。要知道,无论作为我的二哥,还是中央派来的要员,我对你都负有特殊责任的。“

  杭寄草是在向左拐的岔道口上站着,眼看着小船从她的眼前漂过去的。她一直没有注意这艘几乎就在她眼皮子底下行驶的篷船。也许正因为他们之间的距离太近了,她总是只听到小船的啦呀声。倒是对岸那辆时开时停的军用车,时不时地映入眼帘。寄草想,如果不是隔着一条河,她会想办法搭上那辆车的,也许开车的人还会认识罗力呢。

  贫儿院的女教师杭寄草,在金华到底打听到了贫儿院的下落。这些孩子们,已经在金华附近的乡间小山村中安顿了下来。寄草在找到了贫儿院之后,急忙赶回天目山接忘忧他们,她扑了一个空,破庙里空无一人。她山前山后地寻了一个遍,哪里有他们的影子,最后,她坐在白茶树下抽泣起来,直到片片茶叶落到她头上。她失魂落魄地想,他们会到哪里去呢?要是罗力在身边就好了。路过金华的时候,有人告诉她说在金华看到过罗力,她就托人带口信给他,等她找到忘忧他们,就来与他会合。她是个既坚强又浪漫的姑娘,异想天开,要在这兵荒马乱的年代里碰碰运气:也许哪一天,在一个十字街头,就会突然遇着了她的心上人呢?她想起了那个让他们相识的胜利的雨天,气就短了起来,眼睛,便也模糊一片了。

  这几个月来,她扑到东,扑到西,到处打听忘忧他们的行踪。听说山里也有鬼子进来扫荡,无果师父带着两个孩子避难去了。寄草松了口大气,不管怎么样,总算人还活着。她在破庙里留下了信物,又急急往回赶,谁知赶回金华,罗力却刚走。寄草被这些失之交臂的事情弄得发起恨来。她本来可以呆在一个相对可靠的地方等待,可是她不愿意,她是沈绿爱的女儿,身上遗传着一些不可理喻的疯狂的念头。听说罗力到茶区去了,她便紧赶慢赶地也跟着去了茶区。

  现在她走到了岔路口,看见往左拐的角上有一个凉亭,里边堆着一个草垛子,她走了进去,就一屁股坐了下来。草垛子特别柔软,还热乎乎的,她一阵轻松,取出水壶,喝了一大口,抬起头来,就看见了眼前的河流和对岸的军用车。她突然心血来潮,想朝对面喊上一嗓子,但她发现军车却朝右边拐了过去。不甘心的寄草对着军车的背影还是尖声地喊了一句:“罗力——”

  话音刚落,她自己就被草垛子下面一个蠕动着的东西掀翻了——一张发绿的年轻的脸,从草垛子里探了出来,哆哆佩啸地说;“别害怕,我也是赶路人,我、我、我打摆子了别害怕

  “然后,他就重新一头扎倒在草垛子上。

  军用车上的人却什么也没有听见就远去了。倒是船舱里有人探出头来,是杭忆,他问道:“谁喊了一声,楚队长,你听见了吗?我好像听见有人在喊罗力。”

  楚卿也探出头来了,却看不见任何人的身影,连那个女人也不见了。

  天空蓝得出奇,一丝云彩也没有,天地间便显出几分空旷与空虚。楚卿隐隐约约地担着心:前方茶院,是他们和大部队接洽的地方。这一路的水行,估计要到前半夜才能到达。他们这一支小小的分队,能够与他们会合吗?
 
 
 
 
 
 《茶人三部曲》

 
 
第二部:不夜之侯
 
 
第十三章
 
 
  直到楚卿那张严厉的面容再一次从黑暗中突现出来的时候,杭忆才开始恢复知觉。然后他开始听到人声,他也开始能够分辨得出那是从谁的口中发出的呻吟。

  像是倒退的潮水突然“轰“的一声又不期而至一样,杭忆想起了一切。他猛然抬起头来,被楚卿狠狠地压了下去,他的张开的嘴一下子就被身下的潮湿的黄泥填满,甚至他的两个鼻孔也塞进了泥。他就一边蘸着鼻子一边说:“是陈老先生在叫。”

  楚卿用低得不能再低的声音,把声音喷进他的耳朵:“别说话,敌人还没走,正在对岸搜查。”

  “其他的人呢?”杭忆看看周围。天已经蒙蒙亮了,他们两个正趴在小河边的一片茶地里。幸亏夏茶长得茂盛,密密麻麻地遮挡着,就成了他们的隐蔽处。

  从茶树的底部望出去,可以看到他们行驶了一天一夜的那条河流,楚卿隐隐约约地看到了倾斜在水面上乌篷船的篷面。它似乎半沉半浮在水面上,旁边白糊糊的,好像还漂浮着什么,像一条巨大的肚子朝天的鱼。楚卿接着杭忆刚才的问话回答说:“不知道,也许打散了,也许你眼睛好,给我看看,前面水里漂着的,是不是我们的那条船?不不,别把头抬起来,天已经亮了,这里的天亮得很快——”

  杭忆只是稍微地转了一下视角,他就什么都看见了。可是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的嘴巴张得和他的眼睛一样圆,他还是不相信自己的眼睛。然后,他就发起抖来,他的目光先是发直,后来就开始发黑,然后他就重新一头扎进了身下的黄泥土中。他没有能够说出他所看到的一切——河水乌红泛黑,猛一看,有点像朝霞倒映在水中。乌篷船半瘫痪地、懒洋洋地斜浸在河中,像是吐出最后的一口气、终于脱离了苦海的松弛的死人。船舷边上,依偎着半浮半沉的唐韵,她的衣襟散开着,杭忆甚至看到了她那浸泡在血水中的胸乳,它们僵白地半浸在水里,朝向淡蓝色的天空。

  楚卿没有要求杭忆回答他所看到的一切,她对情况已经作了最坏的估计。也许这支小分队,就剩下她和杭忆两人了。直到天快亮时她听到了另一个人的呻吟声。她猜出了那是陈再良的声音,但听上去,也已经是奄奄一息的了。

  她说:“你躺在这里别动,我爬过去看看陈先生。”

  杭忆抬起头来,他的嘴角还在抽搐,但整个人已经不再像刚才那样发抖了,短短的一分钟里,他的面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的紧皱的眉头使他看上去甚至有了几分的凶相。他说:“你躺着,我去。”

  楚卿拉住杭忆的衣领,杭忆用力一扯就挣开了,然后,他就朝着陈再良呻吟的方向,轻轻地爬了过去,手里竟然还握着那把口琴。

  小分队是在半夜时分,突然遭到日本人袭击的。

  在此之前,一船的人,除了船老大在单调地划着桨,杭忆一觉醒来,刚刚走出舱门,想吸一会儿水上的空气之外,其余的人都睡着了,甚至楚卿也没有例外。杭忆轻轻地点着一根火柴,刚巧照亮了楚卿的脸,她睡着时的样子非常幼稚,嘴角还流着口水,眼睛闭着,就显不出张开时的那种灰色的力量了。这样,平时被眼睛压住了的眉毛就显现出来。杭忆喜欢楚卿的眉毛,那里隐藏着一些难以言传的酸楚,也许还有无法弥补的过失和再不能挽回的遗憾。杭忆喜欢看到楚卿的弱点,因为发现她的弱点而心情激荡。现在他对她不再有狂热的感情了,白天,有的时候,他还会有意无意地回避着她。别人都看出来了他对她的明显地带有感情色彩的尴尬,只有他自己不知道。他还年轻,但内心经历很多,感受细腻,是个因为早熟而难免迷失的年轻人了。

  靠在楚卿面前的唐韵,也正睡得香甜,她的睡相,有几分少女的傻乎乎相道。杭忆看着她的几乎要衬出来的双下巴,看着她在梦中像一个发酵的面包一样平和安详的样子,自己也禁不住要笑起来。然后,连忙捂住嘴,轻手轻脚地跪了出去,他可不想打搅她们难得的好梦。

  他坐在舱头,吸了一根烟。因为还是刚刚学会的,所以不时地发出控制不住的时响时轻的咳嗽声,就像是河两岸灌木丛中那些不知名的怪鸟的啼叫。他看到了在无边的黑暗之中的眼前的一点点的红火星,两岸不时地有更黑更大的东西压来,也许是一丛竹林,也许是江南村口往往会有的那株巨大的百年古树。河床边不时地响着虫鸣,杭亿分不出那是夏虫还是初秋的虫了。他突然感到了一种巨大的悲哀,对此他并不感到意外,这是他从前就有过的感情方式。他下意识地用手去抚摸了一下放在口袋里的口琴,刚要把它往嘴边凑,想起嘴上还塞着根烟,他张开双唇,突然,另有一种他从未有过的情感——一种不知要和什么永诀的恐惧,从后脊梁冰冷地升起,蹿到头上,又一下子落到胸口,继而摄住了他的心。什么都来不及想,他扔掉了嘴里的火星,投入河中,几乎与此同时,他看到了右边堤岸上那些巨大黑色板块中喷吐出来的长长的火舌。

  从那以后发生的一切,事后抗忆怎么也回忆不起来了。这并不是说杭忆在这一刻成了胆小鬼。不,如果不是他拉住了楚卿跃入河中再爬向岸边的茶树丛,楚卿很可能就像唐韵一样地被敌人的机枪扫射死了。只是在做着这一切的时候,杭忆显得非常下意识。他好像是一个经历过许多次出生入死的人一样,准确无误地又一次地死里逃生。他听到了不时传来的惨叫声,但这些惨叫并没有影响他的判断力。凭着与生俱来的对茶的气息的那种血脉一般的亲和,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里,他立刻就闻出了茶丛的特殊的清香之气。在那些竹林、蔗田、水稻和络麻地中,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茶丛。然后,他就死死地趴在茶丛中,再也没有挪过一步,直到神志逐渐昏迷。

  现在他已经完全清醒过来了,甚至看到浑身是血的陈再良,也没有使他再一次地发抖。他立刻就判断陈老先生要死了,他的胸口挨了致命的数枪。老先生面对苍天,目光越来越浑浊,杭忆几乎趴在了他的血染的身躯之上,只让自己的胸膛小心地临空,不压着陈老先生的伤口。

  陈再良已经说不出一句话来了,但是从他的眼神里还是可以看出,他认出了杭忆,他为杭忆的到来而欣慰。他费尽了力气才微微抬起了右手,杭忆这才看到他的右手,连着指甲都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